第三次发现越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321
颗粒名称: 第三次发现越窑
分类号: K878.5
页数: 1
页码: 178
摘要: 王墓中所见越器,并无花纹,后又在市场上见到碎片一块,有“会昌七年(公元847年)改为大中元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记之耳”三行文字,是在釉里的,有划花,后来这块碎片,到了上海估客手里,竟复原了。同时我在杭州得到了一个小盌,盌心划花,跟碎片的划花,完全是一个作风,可以确定是同一时期的制作。所划花纹,虽极简单,可能开辟了以后五代越器上繁复花纹的途径。这就是为什么我有“吾们看到了永康太康圹里的实物,同时看看五代时候精美的作品,就晓得在这时期中形成了一架桥梁的过渡产物。
关键词: 越窑 窑址 瓷器

内容

王墓中所见越器,并无花纹,后又在市场上见到碎片一块,有“会昌七年(公元847年)改为大中元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记之耳”三行文字,是在釉里的,有划花,后来这块碎片,到了上海估客手里,竟复原了。同时我在杭州得到了一个小盌,盌心划花,跟碎片的划花,完全是一个作风,可以确定是同一时期的制作。所划花纹,虽极简单,可能开辟了以后五代越器上繁复花纹的途径。这就是为什么我有“吾们看到了永康太康圹里的实物,同时看看五代时候精美的作品,就晓得在这时期中形成了一架桥梁的过渡产物,那就是现在元和圹里所见到的物品”(见《唐代越器专集》引言)这样的说法了。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