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238
颗粒名称: 瓷器
分类号: K876.3
页数: 3
页码: 83-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窑瓷器均为粗瓷,一般较粗糙,胎色多呈深灰色。釉层变薄,流釉、积釉现象较前期明显减少。釉下多施有白色化妆土,而器内所施的化妆土大都不施到底,未施化妆土的部位与施化妆土部位釉色相差甚大。
关键词: 邢窑 遗物 瓷器

内容

均为粗瓷,一般较粗糙,胎色多呈深灰色。釉层变薄,流釉、积釉现象较前期明显减少。釉下多施有白色化妆土,而器内所施的化妆土大都不施到底,未施化妆土的部位与施化妆土部位釉色相差甚大。
  碗出土较多。假圈足相对变大,足上多无削棱。釉色有青、黄、白、黑几种。皆残。可分为三型。
  A型敞口。只有一亚型。
  Aa型有足。较多。可分为二式。
  Ⅲ式:上口微撇,深腹,假圈足较矮直,足心微凹。内T6H10:1,釉色黄绿,光泽度差。高7厘米,口径11.4厘米(图一九,1)。
  Ⅳ式:圆唇,斜壁,假圈足外撇,足心微凹。多黄釉,内满釉,有三支钉痕,器外半釉。内T6H9:1,高7.7厘米,口径16.8厘米(图一九,9)。内T10H13:2,假圈足相对较高。黄釉,内表未施化妆土处呈黄绿色。高4.4厘米,口径11.2厘米(图一九,2)。
  B型直口,浅腹,体小。数量较多。平沿,假圈足较大而高,外壁下腹旋削痕明显,做工较粗。釉下施白色化妆土,器内满釉,外半釉。内T10②:6,灰胎,米黄色釉。沿上有浅凹槽一周,沿内缘微有凸棱。高3.4厘米,口径8.8厘米(图一九,3)。
  C型平底,数量不多。底心微凹,器内满釉,外半釉。可分为二式。
  I式:直口微敛。内T6H10:3,青绿色釉,内底有落渣和灰,凸凹不平。高5.7厘米,口径11.6厘米(图一九,4)。
  Ⅱ式:敞口,斜腹,小平底。内T7②:1,干釉。高5.2厘米,口径11.8厘米(图一九,5)。
  盘可分为二型。
  A型喇叭形高圈足。只有一式。
  Ⅱ式:平折沿,弧腹,腹较深。内T10②:1,足残。胎呈深灰色,施白色化妆土,内外均挂黑色釉,釉面乌黑光润。残高4.8厘米,口径13.6厘米(图一九,6)。内T10②:3,三彩。胎为浅粉红色,盘内无彩,外为红绿黄三色彩。残高4厘米,口径12厘米(图一九,7)。
  C型平底。不多。只有一式。
  Ⅱ式:敞口,圆唇,斜壁,腹较深,器外露胎处有旋削痕。内T8H12:1,胎色灰,釉色青绿,内满釉,外施半釉,釉面有大的冰裂纹。高3.8厘米,口径15.8厘米(图一九,8)。
  钵粗胎,胎多呈红褐色。可分为二型。
  A型敛口,有肩。只有一式。
  Ⅳ式:口敛较甚,圆唇,肩明显,鼓腹。内T10H13:3,施黄褐色釉。残高8.8厘米,口径15厘米(图一九,11)。
  B型大口。内T6H10:2,直口微内敛,沿上饰凹纹一周,弧腹,小平底。施米黄色釉,釉面干涩,略生烧。高14.1厘米,口径28.2厘米(图一九,12)。
  盆只有一式。
  Ⅲ式:平折沿,圆唇,弧腹。形体较大,底皆残。胎色青黄或灰黄,釉色有白、黑酱几种,器内外均施半釉不及底。内T10H13:8,酱釉,未施化妆土。残高12厘米,口径37.5厘米(图一九,10)。
  罐粗胎,釉下施化妆土。可分为二型。
  A型鼓腹。只有一式。
  Ⅱ式:圆唇,短颈,丰肩,肩上置两个双泥条系,假圈足,足心微凹。内T10H13:7,胎表面为红褐色。半釉,釉色酱黄,色调不均匀,釉面有小开片。高28.6厘米,口径10.5厘米(图一九,13)。
  C型敛口。只有一式。
  Ⅱ式:口内收,圆唇,领变高,鼓腹。内T10H13:5,外施黄釉,釉面无光泽,生烧,腹下残。残高6.6厘米,口径6厘米(图一九,14)。
  瓶数量少。粗灰胎,半釉。可分为二型。
  B型钵口。只有一式。
  Ⅱ式:钵口部分变短矮,腹最大径上移,平底变大。内T10H13:6,酱黄釉,釉色不匀。腹上有粘疤痕。残高约12厘米(图一九,17)。
  C型喇叭口,长颈。只有一式。
  Ⅱ式:翻沿,圆唇,宽肩,鼓腹,高实足外撇,厚胎厚釉。内T10H13:4,胎表面呈铁红色,黑釉。高约27厘米,口径7.2厘米(图一九,16)。
  三足鍑出土有三彩素坯和黑瓷两种,形制大致相同。内T7③:1,素坯,灰白色。撇沿,圆唇,矮领,鼓腹,平底,三兽足。肩腹部饰弦纹三道。高16.8厘米,口径14.4厘米(图一九,15)。
  莲花座近似半圆形,弧顶,平底,中心一圆穿。表面有三排凸雕变形莲瓣,做工较粗。内T10②:5,高2.5厘米,直径4.3厘米(图一九,18)。
  残片1件。内T2②:1,白瓷,镂孔(图一九,19)。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