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遗址调查、试掘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213
颗粒名称: 邢窑遗址调查、试掘报告
分类号: K878.5
页数: 53
页码: 61-112
摘要: 邢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制瓷窑场,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邢窑的许多窑址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保护和促进对邢窑的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在内丘、临城两县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于1987~1991年间对邢窑遗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采集了大量实物标本,基本上摸清了邢窑遗址的分布范围和产品、种类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古队对其中的内丘城关和临城祁村两处遗址进行了5次试掘,获得了一批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邢窑 瓷窑 遗址

内容

邢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制瓷窑场,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邢窑的许多窑址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保护和促进对邢窑的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在内丘、临城两县文物普查的基础上[1],于1987~1991年间对邢窑遗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采集了大量实物标本,基本上摸清了邢窑遗址的分布范围和产品、种类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古队对其中的内丘城关和临城祁村两处遗址进行了5次试掘,获得了一批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调查和试掘情况分别报告如下。
  一、地理环境及窑址概况
  邢窑遗址主要分布在内丘和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带,大部分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的李阳河、泜河两岸(图一)。这里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纵横,到处是冲沟埝垅。在这一带的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贾村、邵明、磁窑沟、永固等地蕴藏着大量的黏土、铝矾土、硬质耐火土和半软质黏土。在内丘、临城的西部山区还有石英、长石矿物广泛存在。这些充足的制瓷原料为邢窑的烧制奠定了基础。
  这次调查北起临城祁村,南到内丘冯唐,在近30公里长、东西10公里宽的范围内,共调查不同时期的窑场遗址二十一处。另外在其南的邢台市也发现瓷窑址一处(图二)。各遗址概况分述如下。
  (一)西坚固遗址
  西坚固遗址位于邢台市西坚固村西约1.5公里的沙河北岸台地上,东北距邢台县治约30公里。这里属太行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山多石灰岩石,常见大小溶洞,地表多沟壑,河岸附近有较多的开阔地带,土质多沙,不甚肥沃。遗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阶梯状,范围约东西长200米,南北150米。因其上大部分被金元时期的冶铁废渣所覆盖和扰乱,故未发现原始堆积,地表散见遗物亦不丰富。采集标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窑具三角支钉、齿形垫具等(图三)。年代约当北朝时期。
  (二)冯唐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治西南约8公里的冯唐村北约400米的小马河南岸台地上,土质沙性,地势平坦,遗物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端,因农民取土挖坑可见若干个灰坑,深约1.3米。灰坑周围散布有较多的红烧土、瓦片、瓷片和窑具。遗址整体被破坏严重,探查没有发现文化层,时代为隋、唐。
  (三)白家庄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城东2公里的白家庄村东北500米处,面积约4万平方米。因砖厂取土形成的断崖上曾暴露过两座残窑体和不太丰富的文化堆积层,局部掘出过灰坑。窑址地面上散见有瓷片、瓦片和窑具残件。由于20世纪70年代较大规模的平整土地,窑址也遭受严重破坏。采集标本有碗、罐、瓶、钵、鍑、马、俑头、三角支钉等。窑址时代为隋、唐。
  (四)北光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河渠乡北光村西南约300米的今李阳河河道内,残存约东西长80米,南北宽40米。窑址上散布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窑具,断面上并可见多处含瓷片的灰坑和灰层堆积。窑址时代为唐。
  (五)张家庄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治东北1公里的张家庄村北300米,东临京广铁路。现遗址处建有城关镇砖厂,砖厂在取土时曾掘出过大量窑具和瓷片,文化层距地表深1~1.5米,层厚1.5~2米。现在窑址已被破坏殆尽。采集标本有碗、罐、盒、盘、盘形匣钵、盆形匣钵等。窑址时代为唐。
  (六)内丘城关遗址
  遗址位于李阳河东南岸,主要分布在城区的西部一带,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700米。依今地理位置,大致可分为西关北、西关西、西环城路和南关西四部分。据了解,1985年在西环路一带曾在距地表0.4~0.7米深处挖掘出多座窑炉,直径约1米,高约1.5米以上。窑内堆积有大量的草木灰和瓷片、窑具。当时“在长不足三百米的地槽里发现灰坑和瓷片堆积近二十处,三彩堆积三处,文化层厚0.6~1.8米,出土大量的瓷片和窑具”[2]。其内涵之丰富可见一斑。但可惜的是,这处窑址已全部压在楼房之下。目前只有西关北窑区保存较好。
  西关北窑区位于李阳河东南岸台地上,台地东西长200米,南北150米,高约1.5米。在东断崖上还能看到一座窑炉的残体和0.6~0.8米厚的堆积层。地表散布有较多的瓷片和窑具。瓷器有青瓷、白瓷和黑瓷,器类有碗、钵、盘、盆、罐、瓶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采集到一些“白如霜雪,莹润如玉”,具有半透明性以及刻有“盈”字款的精细白瓷。窑具有三角支钉、齿形垫具、蘑菇形和喇叭形窑柱、垫圈、垫珠、筒形匣钵等。
  依采集标本,内丘城关窑址的烧制时代为隋、唐,是目前发现的邢窑遗址中规模较大的一处。
  (七)西丘遗址
  西丘位于内丘县治西6公里的李阳河南岸,地势较高。遗址大部分被压在村庄下面,在公路两边断崖上可见断断续续的瓷片堆积层,厚0.3~0.8米。采集标本有碗、钵、盆、窑具等。窑址时代为隋、唐。
  (八)中丰洞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治西北约2公里的中丰洞村北,李阳河北岸,地势较为平坦。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于建房动土而逐步向北侵削,时常掘出残窑、窑具和瓷片。目前遗址南北仅宽20米,东西不足百米。在南断壁上尚可见一道由草木灰、红烧土、骨头、瓷片、窑具及黑土构成的堆积带,文化层厚约2米。这是一处以烧粗瓷为主的窑场,其中以青瓷为多,兼有少量黑瓷和白瓷。采集标本有碗、罐、盘、杯、瓶、盆、鍑和窑具三角支钉、垫圈、蘑菇形窑柱等,其中在一窑柱上刻有“吉利”二字(图四)。窑址的烧制时代为隋、唐。
  (九)北大丰遗址
  该遗址位于内丘县治西北约4公里的李阳河东岸。遗址原有两处:一处在村东北80米处,曾发现有残窑遗迹,现地表已很少能见到遗物了;另一处在村西北200米处,面积约7800平方米。以前平整土地时在耕土以下曾出土过很多青瓷、白瓷、三彩和窑具残片。采集标本有碗、罐、钵、盆、三角支钉等。调查中还征集到3件制作瓷埙的模具。据采集标本看,该窑址烧制时代为隋、唐。
  (一〇)南岭遗址
  南岭村位于内丘县治西北约6公里处,村北有南北相邻的两个台地,高约4米。遗址在两个台地上分别仅存一部分。在北台西北角,以前曾出土过青瓷碗和“开元通宝”铜钱,现断崖上还可见到厚约0.4米的堆积层和不少遗物,残存面积约50平方米。在南台的北面断崖上,暴露有堆积层,地表亦可拣到遗物。采集标本有碗、盆、钵、罐等。窑址时代为唐、五代。
  
  (一一)磁窑沟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临城两县交界处的东西磁窑沟之间,处丘陵地带,中间有百泉河穿过,面积6000余平方米,堆积厚度达4米以上,有灰坑和窑炉暴露。遗物多黑瓷粗器。时代为金、元。
  (一二)代家庄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东南6公里的代家庄村东150米的阶梯状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其东部为泜河,南北皆为冲沟。遗址东西、南北各长约250米。地表遗物有陶片、瓷片和窑柱,三角支钉等。时代为隋、唐。
  (一三)陈刘庄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东南约5公里的陈刘庄村东,面积约1万平方米。在遗址中间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古河道,当地俗称“东大沟”,在沟的两岸断崖上有多处堆积层暴露,其中北断崖文化层厚处达2.5米,有大量的陶片、瓦片、红烧土等,局部有瓷片、三角支钉和矸子土堆积。在南岸有一道长20米的硫碴堆积带,厚0.2~0.5米,夹杂有窑戗、匣钵和瓷片。采集标本有白瓷碗,黄瓷碗、三足鍑,青瓷钵、杯、瓶、盘、罐,黑瓷鸟食罐以及素胎俑、窑柱、三角支钉、盘形匣钵等(图五)。窑址时代为隋、唐。
  (一四)山下遗址
  山下村位于临城县治东南4公里,遗址分布在村东和东北。村东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0.6米;村东北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0.8米。两处遗物相同,采集标本有白瓷印花花口碗、印花折腹盘、瓜棱杯及盒、瓶、刻花模等(图六)。时代为金。
  (一五)解村遗址
  位于临城县治东南3公里的解村西北,泜河南岸。共两处:一处距解村80米,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2~0.6米;另一处距解村约1公里,西依约盘山,文化层厚0.3~0.8米。两处内涵相同,时代为金。
  (一六)南程村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西南1.5公里的南程村北,遗物分布范围约9万平方米,堆积层厚0.6~1.5米,局部暴露的由窑具和瓷片构成的堆积厚达2米。遗物以白瓷为大宗,兼有黑瓷、酱瓷、褐瓷几种,并有款识和题字作品。装饰方法为铁锈花、梅花点及阴刻图案等,窑具主要是匣钵。遗址时代为金。
  (一七)射兽遗址
  射兽位于临城县治西北1.5公里处。遗址分两部分:一部分在村北,一部分在村东南城关选矿厂一带。村北部分被破坏严重,堆积层厚0.3米,以烧制黑瓷为主;选矿厂一带约3万平方米,层厚1~2米,遗物以白瓷为主,兼有黑瓷和三彩。采集标本有碗、盘、盏、钵、瓶、鸡腿瓶、杯、炉、三彩人物俑、窑具等。时代为北宋晚期至金。
  (一八)澄底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西北4公里处的澄底村东北侧,镇内至郝庄公路从中穿过,现已毁坏殆尽。据调查,在修公路时,曾挖出过一座窑炉,窑壁为耐火砖砌成。如今,在公路的南侧只残存一些已经扰乱的瓷片堆。时代约为五代。
  (一九)岗头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西北4公里处的岗头村北侧,南临泜北渠,冯村至祁村公路从中穿过。地表遗物较多,散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据老百姓讲,修公路时曾挖出过两座馒头形残窑。采集标本有碗、执壶、瓶、盒、窑具等。时代为晚唐、五代。
  (二〇)祁村遗址
  祁村位于临城县治西北7.5公里处,其西部是白云山,东面为一高岗。遗址主要分布在村东南,地表遗物散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1981年,工业部门为恢复邢瓷生产,曾在这里挖过1米×2米的坑1个,并清理了1座残窑,均出土了较多的粗细瓷器及窑具残件。现地表上瓷片、窑具俯拾即是,一些刻有字款和符号的残器、窑具也屡见不鲜。另外在村西和村北也能见到散布广泛的瓷片和窑具。经探,村北一带局部尚有窑炉残迹。根据采集标本看,祁村窑址年代为唐、五代。
  (二一)西双井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西北8公里的西双井村东的一块三角形台地上,东邻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沟。遗址残存约1400平方米,地表所见遗物不多。在台地东断崖上暴露有一座残窑炉,火膛中存有大量柴灰并杂有瓷片。采集标本有碗、执壶、盒、钵、盏托、窑具等。时代为唐。
  二、试掘
  共试掘内丘城关和临城祁村两处遗址,正向布方15个,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出土窑炉4座、灰坑52座。其中内丘城关遗址试掘点三处,布方9个,分别编号为西关北T1(3米×4米)、T2(4米×6米);礼堂T5~T8(4米×2米);电影公司T9(4米×2米)、T10(3米×2米)、T11(1米×3米)。临城祁村遗址试掘点分南、北两区,布方6个(图七),分别编号为南区T1、T2(5米×5米);北区T3(4米×4米)、T4(4米×5米)、T5(5米×5米)、T6(10米×10米)。
  (一)地层堆积各不相同,即使相邻探方其堆积亦不统一,其中以祁村北区地层较为复杂。现分别以内丘西关北T2东壁和祁村T3东壁为例介绍如下。1.西关北T2东壁剖面(图八)
  第1层:浅灰褐色耕土。厚0.18~0.25米。
  第2层:黄色土,结构较紧密,杂有木炭屑、烧土粒和夯土块。厚0.38~0.6米。出土遗物有青瓷钵、碗、瓶、盘,黄瓷厚胎碗、粗白瓷碗和素烧无头俑、马俑残件等。灰坑H4、H5开口于此层下。
  第3层:黄褐色冲积土,纯净、质松。厚1~2.2米。另该探方的西部和北部为连成片的夯土,结构紧密,硬度很高。总厚1.52米,层厚0.18米。在T1中曾经出土过商代陶鬲口沿,分析这些夯土有可能是商代大型建筑基址的遗存。
  第3层下为流沙层,可能是李阳河故道。2.祁村T3东壁剖面(图九)
  第1层:灰褐色耕土,松软发黏。厚0.2~0.35米。
  第2层:黄褐色土,较湿软。厚0.35~0.55米。出有较多的粗、细白瓷残件及窑具。
  第3层:褐黄色土,质较硬。厚0.1~0.3米。出土有大量的筒形匣钵、三角支钉和一些线轴状窑戗、匣钵盖、漏斗形匣钵、盒形匣钵及瓷碗、壶、盆、罐、钵、盂、瓶等器皿。
  第4层:灰褐色土,含有红烧土块、木炭屑、草木灰等。厚0.2~0.75米。遗物较多,除与第3层相同的器形外,还出有葫芦瓶等,并出土了一枚锈饰不清的“开元通宝”钱币。H14开口于此层下。
  第5层:红褐色土,较硬。厚0~0.35米,深1.1~1.75米。出土有粗、细白瓷和黑瓷,器形有碗、钵、盆、铃、壶、盒,窑具有漏斗形、筒形、盒形、杯形匣钵或垫柱、舟形垫砖、线轴状窑戗、三角支钉、并伴有陶片、瓦片等。第5层以下为生土。
  (二)遗迹
  只发现窑炉和灰坑两种遗迹,其中内丘城关遗址的遗迹较少,堆积简单;祁村遗址内涵较为丰富。1.窑炉
  出土于祁村遗址。其中北区发现三座,编号Y1~Y3;南区发现一座,编号Y4,分别介绍如下。
  Y1大部分位于T5的扩方部分中,叠压在第3层下,残存最上部距地表深约1米。火膛方向30,南北长6.3米,东西宽3.45米(含墙)。周壁皆用25厘米×15厘米×8厘米的长方形耐火砖单砖平置叠砌而成(图一〇)。
  火膛:平面近似三角形。内径东西、南北最长处分别为2.米、1.05米,深2.26米,平底。火膛从口部向下深约1.5米处的周壁系用耐火砖和废匣钵砌起,壁面抹约2厘米厚的耐火泥。在北壁上部有宽0.7~1米、深0.6米的一段曾做过修补。自深1.5米处向下至底系土壁,呈灰蓝色烧结面,掘坑时留下的镐痕清晰可见。火膛内堆积可分两层:上层从口部向下1.5米,填杂土和烧土块、窑壁砖等,含大量窑具、瓷片;下层由1.5米向下至底,草木灰与瓷土混合,愈向下愈纯净。该层只含少量酱瓷、黑瓷片。另在火膛正南部残存有东西宽0.8米以上、南北长1米以上、厚0.06米的灰褐色路土,应是窑门部位的工作面。
  窑床:近似梯形。南北长3.5米,东西宽2.20~3.05米,东、西两壁为弧形。窑床面前高后低,高差0.38米,呈灰蓝色烧结面。窑室残存最高处0.62米。窑床上堆积由上往下分4层:第1层厚50厘米,高出现存墙7厘米,为大量烧土块、窑壁砖、杂土混合,应是倒塌堆积;第2层为黄土,厚2~12厘米,类似澄浆泥,往北渐深;第3层为草木灰,厚5厘米;第4层是极薄的一层石灰。
  烟囱:2个,东西并列,相距0.82米。烟囱平面近正方形,与窑床连接处各以单行耐火砖砌出两道立柱,立柱上再涂以2厘米厚的耐火泥,残高0.7米。烟囱底部凸凹不平。西烟囱南北0.82米,东西0.84~0.86米;东烟囱南北0.77米,东西0.85~0.9米。
  Y2位于T6西部,叠压在第7层下。窑床距地表深2.1米左右。该窑炉被毁严重,除保留火膛外,其余仅存红烧土痕,但仍可看出原大致形状:方向正南北,火膛在南。残存南北通长3.7米,东西1.5米。
  Y3位于T6东部,与Y2东西并列,相距约1米,窑床面距地表深2.1米。除火膛尚存外,余被毁严重,仅存红烧土。南北通长6.3米,东西最宽处2.8米(图一一)。
  火膛:平面近似半圆形,斜壁,平底。上口南北长1.85米,东西最宽长1.8米,底长1.62米,宽1.6米,深1.66米。底呈灰蓝色烧结状。壁由垫砖、垫柱、匣钵等砌成,厚0.2~0.35米,表面涂约5厘米厚的耐火泥。火膛内堆积分为两层:上层厚1.25米,为草木灰、红烧土混杂;下层厚约0.4米,主要填充物为窑具、窑砖残块,并夹杂有灰土。两层之间有约0.1米厚的耐火砂,很有可能是第二阶段使用时的火膛底部。上下两层出土遗物相同,有一些完整的碗、窑具,还有一些瓷塑和未经焙烧的器坯残件。
  窑床: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南北长2.94米,东西宽2.1~2.36米,墙宽0.2米,其中东壁被第6层下开口的灰坑H37、H38打破。
  烟囱:2个,东西并列,相距1.2米。每个平面为长方形。东烟囱内径南北0.9米,东西0.54米,与窑床连接处可辨有3道立柱,形成每个烟囱皆有4个排烟道。西烟囱被第7层下灰坑H27破坏。
  Y4位于祁村T1西南方约80米。1983年曾由工业部门组成的邢窑研究组做过清理并回填,1991年5月,由邢窑考古队再次进行了清理。
  该窑位于耕土层下,方向11°,上部全毁,只存残基,分火膛、窑床、烟囱三部分。南北通长5.85米,东西最宽处2.45米(图一二)。
  火膛:平面呈半圆形。内壁南北最长处1.55米,东西宽2.15米,深1.25米。底部平坦,南北长1.4米,东西宽2米。火膛周壁抹有一层耐火泥,烧面呈灰蓝色。
  在火膛内靠西部套砌有一个小火膛,平面形状与大火膛相同,它是利用残断的耐火砖、窑柱、匣钵及未经加工的小砖块砌成的。墙宽0.12~0.23米,残高0.9米。经解剖了解,该小火膛应是在大火膛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加筑的。据第一次参加发掘者讲,在两火膛中皆出土了一些漏斗形匣钵、三角支钉、窑柱等窑具和大唇沿璧形底碗、执壶残片等。
  窑床:长方形。长3米,宽2.05~2.15米。床面已凸凹不平,靠近火膛部位单层平铺一排耐火砖,其他地方抹耐火泥。
  烟囱:从痕迹看,两烟囱东西相距约1米,平面呈长方形。西烟囱南北0.62米,东西0.38米。东烟囱南北0.58米,东西0.36米。两烟囱分别有长0.20米的排烟道与窑床相连。
  另外在该窑炉火膛西南0.2米处有一圆形、平底袋状坑。上口最大径0.84米,深0.85米,底径0.95米。该坑当与烧窑有关。2.灰坑
  52座。其中内丘城关13座,编号内H1~H13;祁村39座,编号祁H1~H39。灰坑大小悬殊,大的长径超过4米,小的径不足1米;形状不一,有椭圆形、圆形、方形或长方形、不规则形几种;用途不一,一部分是窑场上使用的窖穴,一部分则可能是经后期填平的低洼地等。选择举例如下。
  内H1椭圆形,弧壁,平底。出于西关北T1中部,开口于第2层下,分别被第2层下开口的灰坑H2、H7打破。长径3.26米,宽径1.72米,最深处1.15米(图一三,1)。该灰坑内出土有较多的窑具、瓷器残件和陶片。窑具有大量筒形匣钵、蘑菇形窑柱、三角支钉及一些喇叭形窑柱、齿形垫具、垫珠等。瓷器以碗为最多,其次是钵、高足盘和杯、瓶、印花覆莲器座等,并出土了一些透影细白瓷碗、盘、杯等残片。祁H24不规则形。位于祁村T5北中部,开口于第7层下,壁、底皆不基规整。坑南壁约中部有两个扁圆形脚窝,北壁有一个脚窝。该坑长径2.42米,最宽径2.2米,深1.4~1.7米(图一三,2)。坑中出土遗物较多,有大量窑具和白瓷、黄瓷、黑瓷、酱瓷、青瓷残片及陶片,并出土了一枚“乾元重宝”钱币。
  祁H12长方形,直壁,平底。位于T3中部,方向约10°。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H13和第5层。长3.1米,宽0.6米,深1米(图一三,3)。坑内遗物以粗白瓷为最多,其次是黑瓷和青瓷。窑具有漏斗形匣钵、盒形匣钵、垫砖、三角支钉、线轴状窑戗,另有陶瓦片等。
  (三)分期
  根据地层叠压和遗迹、遗物特征综合分析,我们把内丘城关和临城祁村两处窑址试掘的地层、遗迹、遗物从早到晚分为五期,详见表一。
  (四)遗物
  根据地层堆积、遗迹及遗物特征,对遗物分期介绍,同类遗物统一划分型式。
  1.第一期遗物
  有瓷器、陶器、窑具和模具。
  (1)瓷器以青瓷、粗白瓷为主,次为精细白瓷。另有少量的黑瓷和黄瓷。粗瓷一般胎体厚重,胎色灰白或呈灰色,胎上施白色化妆土。釉的流动性较大,积釉、流釉、开片和口部干釉现象普遍,器外多施半釉或施釉不及底。敞口器物内底大都留有支钉痕。
  碗数量最多。只有一型。
  A型敞口。可分为二亚型。
  Aa型有足。可分为二式。
  I式:大都为尖唇,敞口较直,假圈足微外撇,足心内凹,足外削棱一圈。内T2H6:1,青黄色釉,露胎处局部为红褐色。高7.9厘米,口径14.5厘米(图一四,1)。
  Ⅱ式:尖唇。斜直壁,腹相对变深,胎体相对I式稍薄,假圈足较Ⅰ式为小。T2H4:2,胎色灰黄,釉白中泛黄。高8.8厘米,口径13.5厘米(图一四,2)。内T2H6:2,黄色釉,釉面不甚光亮,露胎处呈红褐色。高6厘米,口径10厘米(图一四,7)。内T2H4:5,白釉泛黄,釉面光洁,有较多开片。高6.8厘米,口径9.8厘米(图一四,8)。
  Ab型矮圈足。发现不多,主要是精细白瓷,有少量粗白瓷、青瓷。可分为二式。
  I式:深腹,胎稍厚,为粗白瓷、青瓷。内T2H4:1,白瓷。高7.8厘米,口径12.5厘米(图一四,4)。内T2H4:3,青瓷,灰白色胎,施化妆土,腹外壁有粘烧痕。高9.4厘米,口径15.6厘米(图一四,3)。Ⅱ式:深腹,薄胎透影细白瓷。内T1H1:15,胎质细腻洁白,瓷化程度很高,断面呈油脂光泽,对光有透影感,釉面不太光亮。高8.8厘米,口径11厘米,唇薄处仅0.07厘米(图一四,6)。内T1H1:17,底残,釉面光润。残高8厘米,口径10.2厘米,唇薄处不足0.1厘米(图一四,5)。
  杯出土有粗白瓷和粗细白瓷。可分为三型。
  A型矮圈足。复原1件,为精细白瓷。内T1H1:16,敞口上部微外撇,尖唇,深腹,胎质细洁,瓷化程度很高,透影性强,釉面不亮,内底粘有泥条。高7.6厘米,口径8.1厘米,胎薄处厚不足0.1厘米(图一四,9)。
  B型鹦鹉形杯。复原1件,为细白瓷。内T2H6:9,鹦鹉作仰身状,头内勾,杯口由两翅合拢而成。颈部尚粘有仰烧用的三角支钉,底部亦有支钉留下的粘疤痕。鹦鹉眼点黑彩,身和翅似分别模印而成。细细的羽毛整齐清晰,颈周划有短线纹以象征羽毛,整体装饰效果极强。长14厘米,高10.5厘米。
  C型兽形杯。出土1件,残。内T12H4:23,白瓷,下部为兽形。眼点黑彩,两前爪抱于胸前。杯外壁模印卷云、联珠等装饰花纹。残高10厘米。
  盅出土很少。皆青瓷,敞口,弧壁,假圈足。内T2H6:3,青釉略泛黄,有细密开片。高3.1厘米,口径5.2厘米(图一四,10)。
  钵出土较多。只有一型。
  A型敛口,有肩,平底。青瓷占多数,其次为白瓷和黄瓷。器外施半釉,釉面多有细小的开片,施化妆土。器内多有垫珠粘连痕,系套装叠烧而成。依口敛程度和腹深浅不同,可分为三式。
  I式:浅腹,斜壁,上腹多有弦纹一道。内T2H4:4,黄瓷。高6.9厘米,口径18.2厘米(图一五,6)。
  Ⅱ式:腹稍深,腹壁微弧,上腹多有弦纹一道。内T1H1:4,青瓷。形体较大。坯胎上分布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气泡疙瘩,器内粘有垫珠。高16厘米,口径28厘米(图一五,7)。
  Ⅲ式:深腹,腹壁呈弧形,形体相对较小。有青瓷和白瓷。内T2H4:12,白瓷。胎质较细,色灰黄。釉呈乳白色,光润细腻,釉面开片纹较小,局部有干釉现象。内底有三个垫珠粘连痕。高11.6厘米,口径15.6厘米(图一五,10)。内T2H4:13,青瓷。高12厘米,口径14.9厘米(图一五,9)。
  盘可分为三型。
  A型喇叭形高圈足。出土较多。只有一式。
  I式:口外撇,圆唇,浅盘,平底,足下部外翻。足不施釉。T1H1:7,黄绿色釉。高5.8厘米,口径14.4厘米(图一五,1)。
  B型大圈足。出土不多。直口微敛,尖唇,弧壁。内T1H1:5,胎色灰白,生烧,釉面无光。高5厘米,口沿15.6厘米(图一五,2)。
  C型平底。出土不多,只有一式。
  1.Aa型I式碗(内T2H6:1)2.Aa型Ⅱ式碗(内T2H4:2)3、4.Ab型I式碗(内T2H4:3、内T2H4:1)5、6.Ab型Ⅱ式碗(内T1H1:7内T1H1:15)7、8.Aa型Ⅱ式碗(内T2H6:2、内T2H4:5)9.A型杯
  (内T1H1:16)10.盅(内T2H6:3)
  I式:直口,尖唇,浅弧腹。内T1H1:19,白釉泛青,内底有较大裂纹。高3厘米,口径22.8厘米(图一五,3)。
  盆出土较少。敞口,弧腹,假圈足外撇,足心内凹,足外削棱一圈,器内有支钉痕。口腹不同,可分为二式。
  I式:腹较深,沿面一周凹槽,外缘高于内缘。内T2H4:15,形体较大,胎色灰白,生烧,干釉无光。高11.5厘米,口径35厘米(图一五,4)。
  Ⅱ式:腹稍浅,沿面内缘高于外缘。内T1H1:2,青瓷。内底积釉呈黑色。高6厘米,口径22.2厘米(图一五,5)。
  瓶出土较多。有青瓷、白瓷两种,均施半釉。可分为四型。
  A型盘口,尖唇,细颈,上腹鼓圆,颈腹间置双泥条系,下腹细瘦,假圈足外撇。内T1H2:6,胎质较粗,胎色灰黄,釉色白中泛灰,釉面有细小开片。高9.2厘米,口径3.2厘米(图一五,14)。
  B型钵口。出土较多。只有一式。
  I式:细颈,垂腹,小平底。内T2H4:7,青褐色釉,釉面光滑。高12厘米,口径1厘米(图一五,15)。
  C型喇叭口,长颈。只有一式。
  I式:丰肩,鼓腹,假圈足,足心内凹。内T2H4:6,灰胎,施白色化妆土,白釉,积釉、流釉现象严重,釉厚处有大开片纹。高18.6厘米,口径6厘米(图一五,16)。
  D型圆唇外翻,小平底,形体较小。内T2H4:14,黄绿色釉,釉面不平,有桔皮釉和剥釉现象,且有小冰裂纹。高5.8厘米,口径2.4厘米(图一五,17)。
  罐胎质较粗,胎色多为灰褐色。釉多为青色、黄色。可分为四型。
  A型鼓腹。只有一式。
  I式:直口,圆唇,平肩。两个双泥条系高于或平于口部,假圈足微外撇,底心内凹,足外削棱一圈。内T2H4:8,青绿釉,有明显开片纹。高11.4厘米,口径5.2厘米(图一五,11)。
  B型卷沿,丰肩。内T2H6:4,下腹浅。釉色为豆青色。残高6.6厘米,口径8.4厘米(图一五,13)。
  C型敛口。只有一式。
  I式:口内收,尖唇,鼓腹。内T2H4:9,腹下残缺,釉干黄。残高7厘米,口径5.4厘米(图一五,12)。
  D型鸟食罐。只有一式。
  I式:敛口,平肩,弧腹,平底。内T2H6:5,露胎处呈红褐色,釉色米黄,釉面不太平滑。高2.6厘米,口径2.2厘米(图一五,8)。
  
  扁壶出土不多。直口,平肩,肩部置双孔,弧腹,腹及假圈足断面近椭圆形。腹两面分别模印卷云纹图案,图案内外各有一圈联珠纹。内T2H4:10,青褐釉。高6厘米,口径3厘米(图一六,1)。
  埙正面为高浮雕人面形,双眼圆睁,隆鼻,厚唇,唇角分别有一发音孔,头顶部有一吹孔。背面光素无釉。内T2H4:11,粗灰胎,酱釉。直径5.7厘米,发音孔直径0.5厘米,吹孔直径1.2厘米(图一六,2)。
  砚2件。一件为粗瓷,形体较大。另一件为精细白瓷,形体较小,形制大体相同。内T1H1:21,粗白瓷。砚面微凸,外为一周凹槽,下置约三十个兽形足。釉下施化妆土。高9厘米,直径28.2厘米(图一六,4)。
  器座有青瓷、白瓷两种。整体近似半圆形,弧顶,平底。顶上中心有一圆孔,其外分别一周饰方块纹和联珠纹,最外饰覆莲纹一圈。内T2H4:21,高1.6厘米,直径3.9厘米(图一六,3)。
  亭1件。残,圆顶,顶上粘连一瓷器残片,上视呈方形,四角起脊,下柱残。制作精致,施白色釉,釉面光亮。内T2H4:20,残高4.6厘米,边长7.9厘米(图一六,6)。
  器盖1件,为精细白瓷。圆纽,顶壁斜直。内T1H1:18,高1.4厘米,直径3.5厘米(图一六,5)。
  (2)陶器均为泥质灰陶,有罐、盆。
  罐复原1件。直口,圆唇,丰肩,平底。内T2H6:7,肩上两侧分别有一小圆孔。通体饰绳纹,肩及上腹饰二道弦纹,上腹绳纹较规矩统一,下腹杂乱,部分绳纹被抹去。高28.5厘米,口径15厘米(图一七,2)。
  盆复原2件,形制相同。敞口,宽平折沿,斜壁,平底。外饰绳纹,内饰竖条纹、印纹。内T2H6:8,高30厘米,口径64厘米(图一七,1)。
  (3)窑具出土数量、种类较多。用料一般较粗,由于重复使用,窑具表面大都形成一层柴灰釉,釉与胎体结合不好,多已剥落。
  窑柱可分为二型。
  A型倒蘑菇形。由柱和盘组成。只有一式。
  I式:柱较高,盘较薄。柱筒顶部和底部分别粘有泥条。柱筒里面还常粘有瓷器残片,盘面上亦粘有很多垫圈、垫饼、泥条及瓷器残片。内T1H1:13,高20.2厘米,柱筒直径11.5厘米,盘径28厘米(图一八,5)。
  B型喇叭形。平顶,柱上部外撇,下部呈喇叭形,空心,多粘有耐火砂。内T2H4:16,高13.2厘米(图一八,4)。
  筒形匣钵为烧制细白瓷的专用窑具。均为直筒形,平底。质较细,胎色灰白,口部多涂有白色耐火土,以防止粘连。根据深浅和烧制器物的不同,可分为二型。
  A型深筒。出土较多。为烧制碗、瓶类器物的窑具。只有一式。
  I式:形体较小,细筒,壁较薄。内T2H4:19,口微侈。高11.8厘米,口径15.2厘米(图一八,2)。内T2H4:18,尖唇,唇面微凹。高21.2厘米,口径16.2厘米(图一八,3)。
  B型浅筒,壁较厚。为烧制盘、砚类器物的窑具。口沿部大都有泥条,内底多粘有细耐火砂。内T1H1:14,口部削有一半圆形的排气孔。高11.6厘米,口径32.8厘米(图一八,1)。
  匣钵盖有两种。一种较常见,为圆饼形;一种少见,呈浅盘形,胎体粗糙厚重,圆唇,弧顶。内T1H1:12,弧顶表面布满柴灰釉斑,并粘连有碗类口沿。中心还粘有直径约5厘米的耐火砂,可能在其上面装有至少两件器物。盖内壁浅刻“笼盖”二字。直径36厘米(图一七,5)。
  齿形垫具发现不多。灰胎较细,皆轮制。托面圆形,齿皆外撇。有三齿、六齿、多齿之分。内T1H1:10,三齿垫具,体高而小,托面中心有一圆孔。高5.2厘米,直径6厘米(图一八,6)。内T1H1:11,六齿垫具,上有柴灰釉斑,齿尖上粘有白色釉痕。高3.6厘米,托面直径11.2厘米(图一七,3)。内T2H4:17,多齿垫具,齿尖上粘有黑色釉痕。高4.5厘米,托面直径11厘米(图一八,9)。
  盘形垫具胎体厚重,色灰。平顶微凹,环形足,上有三个均等的“U”形口。该窑具可能是烧造大件器物或是承托筒形匣钵的底座。内T1H1:8,高4.2厘米,直径21.2厘米(图一七,4)。
  三角支钉出土较多。皆手制,系烧制粗瓷碗类器的专用支垫。只有一式。
  I式:三叉形,托面较小,形体瘦高,内T1H1:9,高3.8厘米(图一八,8)。
  四角支钉出土不多。手制,造型好像一只无头的小动物。该窑具应是支钉向上,专用以支烧底足带釉的器物。内T2H6:6,高2.5厘米(图一八,7)。
  印花模具
  3件。均为白胎,阴模雕刻而成。内T1H1:22,莲瓣纹。残高10厘米(图一八,11)。内T2H4:22,叶脉纹。残高9厘米(图一八,12)。内T1H1:23,叶脉纹、莲瓣纹。可能为鹦鹉杯的模具。残高15厘米(图一八,10)。
  本期的A型盘、数量最多的碗、杯等和安阳隋墓[3]中出土的同类器相同,相同的高足盘在山西汾阳北关隋代梅渊墓[4]亦有出土,A型I式青瓷双系罐与太原隋斛律徹墓[5]的双系罐相似,A型I式、A型Ⅱ式碗分别与河南偃师隋墓[6]出土的两件碗相同。另外本期的钵、B型瓶、C型瓶等也都是隋墓和隋代瓷窑址上常见的器形。因此,本期年代大致相当于隋代。2.第二期遗物
  有瓷器、陶器和窑具。
  (1)瓷器均为粗瓷,一般较粗糙,胎色多呈深灰色。釉层变薄,流釉、积釉现象较前期明显减少。釉下多施有白色化妆土,而器内所施的化妆土大都不施到底,未施化妆土的部位与施化妆土部位釉色相差甚大。
  碗出土较多。假圈足相对变大,足上多无削棱。釉色有青、黄、白、黑几种。皆残。可分为三型。
  A型敞口。只有一亚型。
  Aa型有足。较多。可分为二式。
  Ⅲ式:上口微撇,深腹,假圈足较矮直,足心微凹。内T6H10:1,釉色黄绿,光泽度差。高7厘米,口径11.4厘米(图一九,1)。
  Ⅳ式:圆唇,斜壁,假圈足外撇,足心微凹。多黄釉,内满釉,有三支钉痕,器外半釉。内T6H9:1,高7.7厘米,口径16.8厘米(图一九,9)。内T10H13:2,假圈足相对较高。黄釉,内表未施化妆土处呈黄绿色。高4.4厘米,口径11.2厘米(图一九,2)。
  B型直口,浅腹,体小。数量较多。平沿,假圈足较大而高,外壁下腹旋削痕明显,做工较粗。釉下施白色化妆土,器内满釉,外半釉。内T10②:6,灰胎,米黄色釉。沿上有浅凹槽一周,沿内缘微有凸棱。高3.4厘米,口径8.8厘米(图一九,3)。
  C型平底,数量不多。底心微凹,器内满釉,外半釉。可分为二式。
  I式:直口微敛。内T6H10:3,青绿色釉,内底有落渣和灰,凸凹不平。高5.7厘米,口径11.6厘米(图一九,4)。
  Ⅱ式:敞口,斜腹,小平底。内T7②:1,干釉。高5.2厘米,口径11.8厘米(图一九,5)。
  盘可分为二型。
  A型喇叭形高圈足。只有一式。
  Ⅱ式:平折沿,弧腹,腹较深。内T10②:1,足残。胎呈深灰色,施白色化妆土,内外均挂黑色釉,釉面乌黑光润。残高4.8厘米,口径13.6厘米(图一九,6)。内T10②:3,三彩。胎为浅粉红色,盘内无彩,外为红绿黄三色彩。残高4厘米,口径12厘米(图一九,7)。
  C型平底。不多。只有一式。
  Ⅱ式:敞口,圆唇,斜壁,腹较深,器外露胎处有旋削痕。内T8H12:1,胎色灰,釉色青绿,内满釉,外施半釉,釉面有大的冰裂纹。高3.8厘米,口径15.8厘米(图一九,8)。
  钵粗胎,胎多呈红褐色。可分为二型。
  A型敛口,有肩。只有一式。
  Ⅳ式:口敛较甚,圆唇,肩明显,鼓腹。内T10H13:3,施黄褐色釉。残高8.8厘米,口径15厘米(图一九,11)。
  B型大口。内T6H10:2,直口微内敛,沿上饰凹纹一周,弧腹,小平底。施米黄色釉,釉面干涩,略生烧。高14.1厘米,口径28.2厘米(图一九,12)。
  盆只有一式。
  Ⅲ式:平折沿,圆唇,弧腹。形体较大,底皆残。胎色青黄或灰黄,釉色有白、黑酱几种,器内外均施半釉不及底。内T10H13:8,酱釉,未施化妆土。残高12厘米,口径37.5厘米(图一九,10)。
  罐粗胎,釉下施化妆土。可分为二型。
  A型鼓腹。只有一式。
  Ⅱ式:圆唇,短颈,丰肩,肩上置两个双泥条系,假圈足,足心微凹。内T10H13:7,胎表面为红褐色。半釉,釉色酱黄,色调不均匀,釉面有小开片。高28.6厘米,口径10.5厘米(图一九,13)。
  C型敛口。只有一式。
  Ⅱ式:口内收,圆唇,领变高,鼓腹。内T10H13:5,外施黄釉,釉面无光泽,生烧,腹下残。残高6.6厘米,口径6厘米(图一九,14)。
  瓶数量少。粗灰胎,半釉。可分为二型。
  B型钵口。只有一式。
  Ⅱ式:钵口部分变短矮,腹最大径上移,平底变大。内T10H13:6,酱黄釉,釉色不匀。腹上有粘疤痕。残高约12厘米(图一九,17)。
  C型喇叭口,长颈。只有一式。
  Ⅱ式:翻沿,圆唇,宽肩,鼓腹,高实足外撇,厚胎厚釉。内T10H13:4,胎表面呈铁红色,黑釉。高约27厘米,口径7.2厘米(图一九,16)。
  三足鍑出土有三彩素坯和黑瓷两种,形制大致相同。内T7③:1,素坯,灰白色。撇沿,圆唇,矮领,鼓腹,平底,三兽足。肩腹部饰弦纹三道。高16.8厘米,口径14.4厘米(图一九,15)。
  莲花座近似半圆形,弧顶,平底,中心一圆穿。表面有三排凸雕变形莲瓣,做工较粗。内T10②:5,高2.5厘米,直径4.3厘米(图一九,18)。
  残片1件。内T2②:1,白瓷,镂孔(图一九,19)。
  (2)陶器皆残片。均为泥质灰陶,有盆、瓦当和俑等。
  盆直口,圆唇,小折沿,深腹。内T2②:4,腹壁饰三道附加堆纹和绳纹,内壁饰压印方格纹。残高21.6厘米(图二〇,4)。
  瓦当饰高浮雕莲瓣纹。内T2②:2,直径约14厘米(图二〇,6)。
  文官俑1件,头残缺。内T2②:5,浅黄褐胎。上着交襟宽袖短衣,腰束带,下着长袍,足蹬云头鞋,双手于胸前持笏立于方形座上。残高29厘米,底座12厘米×10厘米×2.5厘米(图二一,2)。
  胡俑2件。一件残缺较多。内T2H5:3,红陶胎,质硬,头残缺。上着风衣,大翻领,腰后系粮袋于腹前成结,右手半举于胸前,左手置于腹侧,做持物状。下穿高筒靴立于方形座上。残高21.2厘米(图二一,5)。
  女俑1件。头残缺。内T2H5:2,胎色黄褐。身着拖地长裙,宽袖,束胸,双手于胸前持板,裙下微露右足。残高23厘米(图二一,1)。
  坐俑1件。头残缺。内T2②:6,胎色浅黄褐。上着披肩,腰系带,足登尖头靴,盘坐于六角形底座上,右手握圆形器座放于股上,左手紧握一鹿的左前腿。鹿为立耳,头侧向前,昂首卧于俑腹前。残高8.8厘米,座宽8厘米(图二一,4)。
  跪坐俑1件。头残缺,臂残。内T2H5:4,浅黄褐胎,质较硬。身着长衫,束腰,双膝跪于方形座上。残高12厘米。
  女俑头1件。内T2H5:1,色灰白。梳高髻,面部较丰满。残高5.3厘米(图二一,3)。
  (3)窑具出土不多,粗胎,以三角支钉最多。
  筒形匣钵皆残片。内T10②:4,灰白胎,只存下部,腹壁与底相接处为弧形。直径16.5厘米(图二〇,7)。
  盘形匣钵复原1件。
  I式:平折沿,斜壁,腹较深,小平底。内T10②:2,高6.6厘米,口径24厘米(图二〇,5)。
  三角支钉手工制成。可分为二式。
  Ⅱ式:托面变大,三叉已不甚明显,钉变矮,大小不一。内T8H12:3,高1.8厘米(图二〇,1)。
  Ⅲ式:托面呈圆角三角形,钉矮。内T10②:7,边长约13.6厘米,高3厘米(图二〇,2)。
  三足盘形支具1件。内T7③:1,胎稍细,轮制。似一倒置的盘,中心有一圆孔,下削出三个平足。高3.4厘米,最大直径13厘米(图二〇,3)。
  本期A型Ⅱ式罐与清河唐墓(公元670年)双系罐[71基本相同。A型Ⅳ式钵在山西长治唐范澄夫妇墓(公元660年)[8]、崔挐墓(公元689年)[9]等皆有出土。三彩A型Ⅱ式盘与河南偃师杏园村唐墓(公元709年)三彩豆相同。另外本期大宗的假圈足厚胎黄釉碗是唐早期墓和窑址中常见的产品,在邢台及邻近地区的唐早期墓中亦常见各类陶俑、胡俑的出土。因此本期约为唐早期,大致年代相当7世纪初至8世纪初。3.第三期遗物
  有瓷器、陶器和窑具等。
  (1)瓷器有碗、盘、盆、钵、盆、罐等。
  碗有粗细瓷之分,粗瓷一般釉下施化妆土,器内满釉,器外半釉。假圈足,足外多削棱一周。底心微凹,内底多有三支钉痕。细瓷有璧形底和圈足底,底足均削棱一周。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洁莹润,釉色白中微微泛青,可分为四型。
  A型敞口。可分为二亚型。
  Aa型有足。出土较多,有粗白瓷、青瓷、双色釉瓷。可分为三式。
  V式:圆唇,浅弧腹,假圈足,内底多有支钉痕,祁T2H9:2,釉色白中泛青,露胎处呈红褐色。高4.4厘米,口径13.2厘米(图二二,1)。
  Ⅵ式:圆唇,撇沿,浅弧腹,假圈足。祁T2H10:5,器内和外壁上部为白釉,器外下部为黑釉,内底有支钉痕六个,可能是两次烧成留下的痕迹。口沿处积釉较重,釉面有小开片。高6.8厘米,口径19.2厘米(图二二,3)。祁T2H8:1,青釉泛黄,釉面不太平滑。高7.5厘米,口径22.2厘米(图二二,2)。
  Ⅶ式:撇沿,浅弧腹,璧形底。多白瓷。祁T2H9:4,胎质细腻,制作规整,通体施白釉,釉白中泛青。高4.7厘米,口径16.8厘米(图二二,4)。
  Ab型矮圈足。复原5件,皆细白瓷。只有一式。
  Ⅲ式:圆唇,浅腹较斜,内底多有支钉痕。祁T1H2:1,高3.8厘米,口径12厘米(图二二,5)。
  C型平底。只有一式。
  Ⅲ式:1件。平底近似假圈足。内T6②:2,灰胎,釉面乌黑光亮,内满釉,外半釉。高5厘米,口径12.7厘米(图二二,6)。
  D型直口,弧腹,璧形底。祁T1H6:2,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润,釉色粉白。高5.2厘米,口径12厘米(图二二,7)。
  E型折腹。圆唇微外卷,斜壁内折,假圈足。祁T1H1:3,施白釉,釉色泛黄,积釉处呈青绿色,釉面有细开片。高7厘米,口径13.2厘米(图二二,8)。
  盘出土不多,均为粗瓷。可分为三型。
  A型喇叭形高足。只有一式。
  Ⅲ式:圆唇,平折沿,斜壁,足跟外撇。祁T2H9:6,胎呈粉红色,半釉,生烧。高7厘米,口径12.8厘米(图二二,10)。
  C型平底。只有一式。
  Ⅲ式:圆唇,斜壁,厚胎。祁T1H3:2,黑釉,器内满釉,器外施釉近底。高4厘米,口径14.4厘米(图二二,11)。
  D型1件。假圈足。四出口,尖唇,足心内凹,足底削棱一周。内T6②:7,施黑色釉,釉面较光润,器内满釉,外半釉。高4.2厘米,口径21.2厘米(图二二,12)。
  盆复原1件。
  Ⅳ式:平折沿,大敞口,假圈足。祁T2H10:7,粗白瓷,器内满釉,外半釉,釉面局部开片,釉下施白色化妆土。器内壁有凸旋纹一道,内底有三支钉痕迹。高9厘米,口径29.5厘米(图二二,13)。
  钵复原4件。可分为二型。
  C型1件。敛口,尖唇,弧腹,薄胎。内T2②:9,细白瓷。上腹外壁有三道凹弦纹,通体施釉,腹下残缺。残高8厘米,口径14.2厘米(图二二,14)。
  D型3件。敛口,有足,形体小。弧腹,假圈足,足外削棱一周。口沿不同,可分为二式。
  I式:1件。口内缘尖锐。祁T1H1:1,白胎稍细,釉白,光泽度差。高4.6厘米,口径7.6厘米(图二二,15)。
  Ⅱ式:2件。厚唇。祁T1H5:1,胎质粗糙,可见有砂粒,胎色发红,施黑釉,釉面不平滑,近口沿处有干釉现象。高6厘米,口径11.6厘米(图二二,16)。
  盏托出土不多,皆细白瓷。宽折沿,口内敛,折腹,圈足。祁T1H3:3,高2.7厘米,口径14.6厘米(图二二,9)。
  盒出土皆残片。均为细白瓷,胎质细腻,釉色白中泛青。只有一型。
  A型平底。子口,折腹。可分为二式。
  Ⅰ式:子口较矮。内T6②:1,残高3厘米,口径11厘米(图二二,17)。
  Ⅱ式:子口略高,盒身为花瓣形。祁T2H10:8,残高4厘米(图二二,18)。
  盒盖1件。较小。祁T2H9:1,盖呈椭圆形,直口,弧顶。顶上趴附一玩童,玩童双手扶地,束腰仰头,双脚翘起,其外有一圈压印纹。器内无釉,露白胎,外表有落灰,烟熏成灰黑色。高2.4厘米,长4.7厘米(图二二,19)。
  罐均为粗瓷。可分为二型。
  A型鼓腹,矮领,体形大,数量较多。有双泥条四系、三系、二系和无系几种,系皆低于沿面。胎色多呈灰或灰褐色,多施黑釉或青酱釉。可分为三式。
  Ⅲ式:卷沿,厚圆唇,平底。祁T2H11:2,肩上有双系。通体施黑釉。高33.6厘米,口径15.2厘米(图二三,6)。
  Ⅳ式:口微侈,假圈足极矮,足底削棱一周。祁T2H10:6,双系。施黑釉,釉面局部呈铁红色。高18.6厘米,口径9.6厘米(图二三,10)。
  V式:侈口,圆唇,假圈足极矮。肩置双系,一侧有小短流。祁T2H8:2,豆青色釉,不及底。口沿有芒,生烧,釉面无光。高19.5厘米,口径10.8厘米(图二三,8)。
  D型鸟食罐。只有一式。
  Ⅱ式:敛口,丰肩,鼓腹。平底。祁T2④:2,白瓷。高2.4厘米,口径2厘米,最大腹径4.4厘米(图二三,7)。
  执壶出土较多。有细白瓷、粗白瓷、黄瓷。可分为三型。
  A型体瘦长。圆唇,高领,短流,双泥条柄,长形腹,底心微凹,足外有削棱一周,施化妆土。可分为二式。
  I式:口微侈,平底。祁T2H9:5,肩领部置两个双泥条小系,生烧,干釉,呈土黄色。高24厘米,口径8.4厘米(图二三,11)。祁T2H11:1,白釉光亮。高22.5厘米,口径7.8厘米(图二三,12)。
  Ⅱ式:高直领,肩领间置两个双泥条系,腹略鼓呈卵形,假圈足低矮。内T6②:5,灰胎,白釉,釉面光亮,有细小开片。高25.5厘米,口径7.8厘米(图二三,14)。
  B型1件。鼓腹。
  I式:白瓷,薄胎。祁T1H6:3,口上部外撇,假圈足低矮。釉色白中泛青。由于过烧,坯体出现泡刺,致使釉面不光滑。高18厘米,口径7.8厘米(图二三,13)。
  C型1件。矮胖形,残。祁T1H1:4,口残缺。弧腹,假圈足较大,足外削棱一周。腹饰人字纹、弦纹。黄色釉。残高10.4厘米,底径9.2厘米(图二三,9)。
  铃1件。祁T2H10:1,扁纽,纽根部穿一小孔。近椭圆形腹,中腹有三道弦纹。下面开一长口,内含珠,摇之丁零作响。灰白胎,无釉。高3.8厘米,直径3.4厘米(图二六,4)。
  器盖复原5件。均为白瓷,盖沿下无釉。可分为二型。
  A型4件。平折沿,弧顶,纽较低矮。只有一式。
  I式:顶中心凸起一圆形平座。沿微上翘,口内敛。祁T2H9:3,釉光润,白中微泛青。高3.8厘米,直径9.8厘米(图二三,4)。
  B型1件。伞形顶,锥状纽,顶中心亦凸起一圆形平座,直口。釉白中泛青,有细冰裂纹。祁T2H11:3,高1.6厘米,直径3.2厘米(图二三,3)。
  研磨器出土较多,复原2件。内无釉,器外半釉。弧腹,假圈足,足外削棱一周。口沿和内壁纹饰不同,可分为二型。
  A型大唇沿,器内布满戳印纹。内T6②:6,粗瓷,施黑釉。高8.1厘米,口径22.2厘米(图二三,1)。
  B型圈唇内卷,器内布满刻划方格纹。祁T1H1:2,细白瓷,釉下施化妆土。高3.4厘米,口径12.8厘米(图二三,2)。
  骑马俑1件。祁T1H6:6,马为立姿,人端坐于马鞍上,足蹬靴,双手扶于马颈。胎质细腻洁白,粉白釉。残高4厘米,马身残长4.3厘米(图二四,2)。
  武士俑1件。祁T2④:1,头顶盔,盔后挂风帽。大耳,双眼怒视,张口。身披甲,下身残。灰白胎,白釉泛青。残高2.7厘米(图二四,1)。
  狗出土较多,多为细瓷。祁T2H10:4,侧视,口微张,卷尾。灰白胎,无釉。高3.8厘米,身长3.4厘米(图二四,5)。
  马1件。祁T1H6:4,仰头,双耳竖起,腿残。粗瓷,胎泛黄,生烧。长4.2厘米,残高3.7厘米(图二四,7)。
  鸽子1件。祁T2H9:7,卧姿。尖嘴,眼点黑彩。细白瓷,釉白中泛青。身长3厘米,高1.1厘米(图二四,3)。
  兔1件。祁T2H10:2,尖吻,双耳贴身,小短尾,卧于一椭圆形座上。座上部压印条纹一周,下部戳印短线纹。粗胎,表面由于落灰形成酱色。通高2.8厘米,长4.6厘米(图二四,6)。
  算珠1件。祁T2H10:3,圆饼状,粗瓷。一面施酱色釉,一面无釉。直径2.6厘米(图二四,4)。
  漏斗1件。祁T1H6:1,圆唇,弧腹,腹饰五道弦纹。底有孔,下置一短流。粗白胎,施化妆土,白釉泛绿,釉面有冰裂纹。通高7.3厘米,流长2.3厘米,口径14.2厘米(图二三,5)。
  “盈”字款残片内T6②:10,为执壶外底釉下刻款(图二五,1)。内T7②:2,白瓷璧形底刻款(图二五,3)。内T6②:8,细白瓷假圈足碗外底中心刻款,中心无釉(图二五,4)。内T7②:1,细白瓷平底盘外底中心刻款(图二五,2)。
  (2)陶器均为泥质灰陶,复原3件。
  罐卷圆唇,鼓腹,平底,肩置双系。祁T2④:5,通体印绳纹,部分绳纹被抹掉。高23.2厘米,口径15.2厘米(图二六,2)。
  盆宽平折沿,方唇下垂,沿面内侧有一周凹槽,斜壁,平底。祁T2H9:8,中腹残留有部分绳纹。高12厘米,口径37.5厘米(图二六,3)。
  器盖伞形顶,圆锥形纽,口稍内收。祁T2④:3,胎较厚。高7.4厘米,直径12.8厘米(图二六,1)。
  (3)窑具本期各类窑具出土较多,其中以各种盆形、盘形匣钵最多。
  筒形匣钵出土不多,复原1件。
  A型深筒型,为烧制碗类器的窑具。
  Ⅱ式:口微内收,平底。祁T2H11:4,色青色。外壁残留少许绳纹。高7.7厘米,直径17.6厘米(图二七,1)。杯形匣钵复原4件。可分为二型。
  A型3件。大口,深腹,器稍大。只有一式。
  Ⅰ式:尖唇,弧壁,小平底。内T6②:3,内壁弦痕清晰。高15.4厘米,口径16.8厘米(图二七,5)。
  B型1件。直口,器小。祁T2H10:9,矮假圈足。高6.1厘米,口径9.2厘米(图二七,6)。
  盆形匣钵出土较多。粗胎,胎色灰白,有的器表呈褐色,器壁一般较薄。多为直口,弧腹,平底。有的底部有圆形透气孔。内T6②:4,尖唇,底有孔。高11.4厘米,口径19.8厘米(图二七,8)。祁T2H9:10,圆唇,器外壁施酱釉不及底。高8.2厘米,口径15.3厘米(图二七,4)。
  盘形匣钵出土较多,多为粗胎,也有少量细泥制作。只有一式。
  Ⅱ式:宽平折沿,斜壁,平底,浅盘。祁T2H8:3,高3.4厘米,口径17.2厘米(图二七,2)。
  盒形匣钵出土较多。多为粗胎,有少量细泥制作,大小不一,多与盘状匣钵配套使用。只有一式。
  I式:直口微敛,尖唇,折腹,最大腹径偏下,小平底内凹。祁T2H9:9,外壁有柴灰釉,底心内凹。高4.4厘米,口径17.4厘米(图二七,3)。
  盂形匣钵1件。宽折沿,鼓腹,平底。祁T1②:1,形似唾盂,为专烧唾盂的匣钵。高9.6厘米,口径19.8厘米(图二七,9)。
  三角支钉出土较多。只有一式。
  Ⅳ式:弧角三角形,钉矮。祁T1H3:1,粗胎,有较多的铁黑斑,里面有柴灰形成的釉斑。高2.8厘米(图二七,10)。
  测温环出土多件。泥条捏制而成,上为圆环,下有座可立住。祁T1②:3,色土黄,满施釉,生烧。环直径6厘米(图二七,7)。
  (4)其他有骨锥、铜钱、石杵和石磨。
  骨锥1件。兽骨制成。祁T2④:6,上部有圆孔,尖残。残长8.3厘米(图二六,5)。
  铜钱2枚。祁T1H6:5,“开元通宝”,直径2.4厘米(图二八,1)。祁T5H24:1,“乾元重宝”,直径2.3厘米(图二八,2)。
  石杵圆锥形,残。祁T2H10:9,石灰岩质,有雕琢痕,未使用过。残高16厘米,最大直径10厘米。
  石磨圆形,残。祁T4H18:1,红褐色砂石。周边有凸沿一圈,沿上有磨刀痕,应是损坏后当磨石用的。
  本期出土的A型I式执壶与北京丰台史思明墓出土的执壶相近[10],A型Ⅳ式罐、A型Ⅶ式碗分别与洛阳162区76号墓(公元784年)所出的双系罐、碗[11]类似,本期较多见的研磨器与河南伊川唐齐国太夫人墓中出土银授带碗交错的斜方格纹[12](公元824年)
  有相同的纹饰风格。本期还出土了“开元通宝”、“乾元重宝”钱币各一枚,因此本期应为中唐时期,大致年代约当7世纪末至9世纪初。4.第四期遗物
  有瓷器、陶器和窑具。
  (1)瓷器有碗、钵、执壶、罐、瓶、盒和盘等。
  碗出土较多。多为白瓷,胎质一般较粗,胎色灰白,做工也较前期粗糙。可分为二型。
  A型敞口。可分为二亚型。
  Aa型有足。可分为三式。
  Ⅷ式:唇沿,璧形底。祁T6Y2:5,灰白胎,白釉泛青灰。高3.8厘米,口径13.2厘米(图二九,1)。
  Ⅸ式:唇沿,宽圈足。祁T6Y2:4,灰白胎,釉白中泛青。高3.2厘米,口径11.7厘米(图二九,2)。
  X式:尖唇,假圈足低矮。祁T6Y2:3,釉白中泛青或灰黄,釉面有细小开片,器内有支钉痕。高6.2厘米,口径19.6厘米(图二九,3)。
  Ab型矮圈足。只有一式。
  Ⅳ式:尖唇,腹壁斜直,出土少。祁T6Y2:2,腹外壁有三道弦纹。干釉,生烧。高4厘米,口径13厘米(图二九,4)。
  钵均为粗瓷,假圈足。只有一型。
  D型敛口。可分为二式。
  Ⅲ式:唇变宽,肩部明显。祁T3⑤:1,灰白胎,施酱黑色釉,壁有粘疤。高6.4厘米,口径8.2厘米(图二九,5)。
  Ⅳ式:宽唇,唇外缘翘起。祁T5H24:3,胎表面呈红褐色。白釉泛青,釉下施化妆土。残高4.4厘米,口径14厘米(图二九,6)。
  执壶很少,皆残。只有一型。
  A型瘦长型。只有一式。
  Ⅳ式:上腹鼓圆,下腹内收,假圈足外撇,底心微凹,足外削棱一周。祁T5H24:5,胎灰白,较粗,施化妆土。釉白中泛青,有细小开片。残高13.6厘米(图二九,14)。
  穿带壶2件。均为细瓷,釉光润,白中泛青,形制基本相同。祁T5H24:6,高圈足外撇,足断面呈六边形,上饰竖条纹。足腹交接处附加一周压印团花纹。下腹较瘦,腹两侧各附一桥形泥条系,系两侧各饰三朵压印小团花。腹上还附加有四条羽状脊纹和两对鱼翅状纹。腹周身戳印未封口的圆圈底纹,意为鱼鳞。腹断面为四出瓜棱形。腹上部及口残缺。造型独特,装饰繁杂,为该期器物中的精品。残高14.6厘米,底径10厘米(图二九,16)。罐皆残片。黑釉,粗灰胎。只有一型。A型鼓腹。只有一式。Ⅵ式:口近直,方唇,领变高,溜肩,肩置双泥条系。祁T5H24:1,中腹以下残。
  瓶皆残。可分为三型。
  C型长颈。只有一式。
  Ⅲ式:圆唇,宽沿下垂,器大胎厚。祁T5H24:2,黑瓷,腹下残。残高7.5厘米,口径15.9厘米(图二九,13)。
  E型葫芦形,钵口,尖唇,颈置双系。祁T5⑤:1,黑瓷,下腹残。残高10.8厘米,口径3.1厘米(图二九,15)。
  F型杯口,鼓腹。祁T6Y2:1,灰胎,黑釉,下腹残。残高9.2厘米,口径4厘米(图二九,12)。
  盒皆细白瓷。只有一型。
  B型圈足,子口,斜直壁,下腹折内收。祁T5H24:4,口残。釉色光润,有烟熏斑,盖失。高5.8厘米,口径12厘米(图二九,7)。
  盘1件。
  A型高足。
  Ⅳ式:圆唇,撇沿,折腹,内外底皆凹进足部。祁T6Y2:6,粗瓷,灰白胎,青釉。高7厘米,口径12.2厘米(图二九,8)。
  器盖复原1件。
  A型平折沿,弧顶,纽较低矮。只有一式。
  Ⅱ式:折沿宽平,顶上部圆形平座消失。祁T5H24:7,釉色粉白晶莹。高4厘米,直径9.2厘米(图二九,10)。
  (2)陶器出土不多,皆残件。祁T6Y2:7,双口罐,灰陶,薄胎,下腹残。残高4.5厘米(图二九,9)。
  (3)窑具有窑柱、漏斗形匣钵、盒形匣钵、杯形匣钵和窑戗等。
  窑柱不多。粗胎,较厚重。只有一型。
  A型倒蘑菇形。只有一式。
  Ⅱ式:短柱,空心,柱盘径小而厚重,柱盘背面拍印有菱形方格纹。祁T6Y2:10,柱盘底刻一“十”字形纹。高15.2厘米,直径24.8厘米(图三〇,7)。
  漏斗形匣钵出土不多。均为直口,折腹,小平底。祁T6Y2:13,口径16.2厘米,高6.6厘米(图三〇,2)。
  盒形匣钵形制基本相同,粗胎,大小、深浅不一。只有一式。
  Ⅱ式:尖唇,小平折沿,敛口,有肩,最大腹径上移,平底,底内凹。祁T6Y2:15,内饰多圈戳印短线纹,外施酱黑色半釉。高7厘米,口径17厘米(图三〇,1)。
  杯形匣钵出土多件。只有一型。
  A型大口,深腹。只有一式。
  Ⅱ式:粗胎,口微内敛,弧壁,大平底。祁T6Y2:14,高1.2厘米,口径14.2厘米(图三〇,3)。
  三角支钉钉矮,底面多饰有绳纹。只有一式。
  Ⅳ式:平面多作六边形,体薄。T6Y2:11,高1.1厘米,直径7.6厘米(图三〇4)〇,4)。
  锥形支钉所见不多,器小。祁T6Y2:9,灰白胎稍细,可能是为支烧粉盒一类的满釉器物而设计的。高1.5厘米(图三〇,5)。
  四角支钉2件。祁T6Y3:1,胎黄白,较粗厚,四钉残,面有谷坑。高2.8厘米。
  窑戗线轴状,手工捏制,不太规则。祁T6Y2:12,两头周边粘有釉痕。长5.6厘米(图三〇,6)。
  舟形垫砖数量较多,为粗泥拍制而成,一部分印有网格纹。两头较扁,中间厚,略呈弓形,可能是支垫蘑菇形窑柱用砖。祁T6Y3:20,长42.2厘米,中间厚5.3厘米。
  本期A型Ⅸ式碗与河北临城赵天水夫妇墓(公元870年)[13出土的2件白瓷碗相同。本期A型Ⅷ式碗与扶风法门寺地宫(公元874年)[14]出土的白瓷璧形底唇口碗相同。因而本期年代应为晚唐时期,大致年代约当公元9世纪初至10世纪初。
  5.第五期遗物
  遗物有瓷器和窑具等。
  (1)瓷器有碗、钵、罐、盆、瓶、盒、高足盘和执壶等。
  碗出土最多。粗白瓷占绝对多数,灰白胎,胎质稍细,壁较薄。足较宽,也有少量璧形底和假圈足。器内多施满釉,外壁半釉,釉色多白中泛黄或发灰,有半数器物釉面有开片。白瓷釉下施化妆土。内底正对圈足多有转折成的凹槽一周。可分为三型。
  A型敞口。可分为二亚型。
  Aa型有足。皆白瓷,腹壁微弧,内有支钉痕,足外削棱明显一周。可分为五式。
  XI式:圆唇沿,璧形底极矮。祁T4③:2,高7厘米,口径20厘米(图三一,1)。
  XⅡ式:上口微内收,宽圈足。祁T4H16:1,足跟内外削棱加重。高5.4厘米,口径20.4厘米(图三一,2)。
  ⅩⅢ式:唇沿,圈足。祁T5H21:8,高6.9厘米,口径21.5厘米(图三一,3)。
  ⅩⅢ:小折沿,弧壁圆足。祁T3:1,白釉偏黄,不大光亮。高7.6厘米。
  ⅩⅣ式:小折沿,弧壁,圈足。祁T3③:1,四出口,白釉偏黄,不大光亮。高7.6厘米,口径19.6厘米(图三一,5)。祁T3④:1,胎薄而黄,釉面有蜡状光泽。高7.2厘米,口径22.5厘米(图三一,4)。祁T4③:1,小撇沿,内口沿饰一圈点彩,弧壁,白釉光润泛青,有小开片。残高5厘米,口径15厘米(图三一,6)。
  XⅤ式:大唇沿,宽圈足,胎体较厚。祁T3H14:1,高2.8厘米,口径12.4厘米(图三一,7)。
  Ab型矮圈足。只有一式。
  V式:尖唇,浅腹。祁T5H21:9,釉色白中发黄,不大光亮。高3.5厘米,口径14厘米(图三一,8)。
  C型平底。只有一式。
  Ⅳ式:平底近似假圈足,浅腹。祁T4H16:1,灰白胎,黑釉。高4.4厘米,口径12.2厘米(图三一,9)。
  钵圈足,弧腹,足外削棱一周。可分为二型。
  D型敛口。可分为二式。
  Ⅴ式:宽沿,外缘翘起成波浪形,唇面上饰褐色点彩两周。祁T3H14:2,白瓷,釉面光亮,有少量的开片纹。残高8.4厘米,口径15.6厘米(图三一,13)。
  Ⅵ式:宽沿,内沿尖锐,外缘饰一周戳印纹。祁T5H21:5,黑瓷,器内粘连有三角垫片。高7厘米,口径16厘米(图三一,14)。
  E型侈口。出土较多。灰白或黄白胎,未施化妆土,器内满釉,外施釉不及足,内底有三支钉痕。可分为二式。
  I式:口微侈,弧腹,圈足,足跟内外皆削棱一周。祁T5Y1:1,施酱红色釉,釉面光润。高9.6厘米,口径17.6厘米(图三一,15)。
  Ⅱ式:侈口稍甚,腹略鼓。祁T3④:3,胎灰白。高5.8厘米,口径10.8厘米(图三一,16)。祁T5H21:4,青釉泛绿。高10.2厘米,口径19.6厘米(图三一,17)。
  罐2件。可分为二型。
  A型复原1件。鼓腹。
  Ⅶ式:尖唇,口内敛,肩置双扁泥条系。球形腹,宽圈足。祁T5H21:13,粗胎泛黄,黑釉不太润泽。通高16.5厘米,口径8.7厘米(图三二,9)。
  D型鸟食罐1件。
  Ⅲ式:敛口,大平底,制作粗糙。祁T6⑦:12,施黑釉。高3.2厘米,口径2.2厘米(图三二,10)。
  盆复原3件。形制相同。只有一式。
  V式:卷沿,圆唇,斜直壁,浅腹,大平底。祁T6H26:2,施里白外黑双色釉,白釉下施化妆土,外壁旋痕清晰。高8.1厘米,口径39厘米(图三一,12)。
  瓶皆残。品种丰富,有白瓷,黑瓷,均为粗瓷,灰白胎。可分为三型。
  E型葫芦形,钵口,尖唇。颈置扁泥条双系,下腹稍瘦。祁T5H21:3,胎黄,生烧,釉剥落严重,腹饰凸弦纹。残高10厘米,口径2厘米(图三二,5)。
  G型1件。盘口,方唇,颈较长。祁T5H21:1,生烧,胎发黄。残高7.8厘米,口径10.4厘米(图三二,8)。
  H型小口。卵腹,重唇,小口短颈,矮圈足,足外削棱一周。祁T5H21:2,通体施黑色釉,釉面较平滑,腹有粘疤痕。高30厘米,口径4.4厘米(图三二,2)。
  盒底均残。只有一型。
  A型平底,子口,上腹直壁,下腹内收成弧形。可分为二式。
  Ⅲ式:器稍大,口较直。祁T3④:2,灰白胎,施黑色釉,釉面光润,釉层较厚,未施化妆土。高约7.5厘米,直径21厘米(图三一,10)。
  Ⅳ式:口内收,弧壁,下腹饰凹弦纹两道。祁T6⑦:10,残高4.4厘米,直径15厘米(图三一,11)。
  高足盘皆残件。只有一式。
  V式:圆唇,宽平折沿,斜壁。祁T6⑦:11,足残缺,粗胎色黄,施豆青色釉,内满釉外半釉。残高4.4厘米,口径11.6厘米(图三二,7)。
  执壶皆为粗瓷残件,以白釉为多,一般釉色偏黄。可分为二型。
  A型2件。瘦长型,短流,鼓腹、双泥条柄。可分为二式。
  V式:1件。高直口,扁泥条柄,假圈足外撇。祁T5H21:10,柄残。胎质粗糙,胎局部表面呈红褐色。施釉至肩下,腹饰凹弦纹。通高21.3厘米,口径6厘米(图三二,1)。
  Ⅵ式:1件。丰肩,上腹鼓下腹内收,宽圈足外撇,足外削棱一周。祁T3H12:1,颈、柄残。釉下施白色化妆土,白釉较光亮,肩饰凹弦纹三道。残高12.6厘米(图三二,4)。
  B型1件。鼓腹。只有一式。
  Ⅱ式:双泥条系高出口沿,薄胎。祁T3③:2,领以下残缺。白釉偏黄,施化妆土。口径4.4厘米(图三二,3)。
  穿带壶出土多片。祁T5H21:6,口颈残,丰肩,上腹鼓,下腹内收,宽圈足外撇。肩及上腹分饰凹弦纹三道和一道,肩上置两桥形纽,下腹两侧亦各横置一泥条系。灰白色胎,施化妆土,周身施白釉,较光润。残高19.5厘米(图三二,6)。
  瓷枕出土皆残片,枕面形状有长方形,花边形之分。周边多有装饰,均为灰白胎,白瓷泛黄。祁T6⑦:5,长方形枕,周边饰戳印圆圈纹。残长9厘米(图三二,11)。祁T6⑦:7,花边形枕,周边饰二周凹线。残长8厘米(图三二,12)。
  瓷塑出土较多,有羊、狗、人物等,粗、细胎皆有。
  俑1件。祁T6H26:1,白瓷,头缺,坐姿,双手置于腹前,身后及两侧分别披有长辫。通体施釉,釉色灰白。残高4.5厘米(图三三,1)。
  狗祁T6⑦:1,直立,仰头,两眼圆睁,耳竖起,翘尾。上身施酱黑色釉,露胎,呈深褐色。高4.5厘米(图三三,5)。
  羊皆立姿,多为细白瓷。祁T4④:2,低头,垂耳,嘴微张。胎质粗糙含有砂粒,表面为铁红色,无釉,有落灰形成的褐色斑。身长9.3厘米(图三三,3)。祁T6⑦:3,
  绵羊,白釉泛青。鹦式嘴,眼点黑彩,垂耳,昂首,小短尾,腿残。身长3.5厘米(图三三,2)。祁T6⑦:2,山羊,白釉泛黄。尖嘴,口微张,有须,短粗角,双耳下垂,昂首,翘尾,眼角及尾点黑彩,肢残。身长3厘米(图三三,4)。
  串珠1件。祁T6⑦:4,白瓷。断面近椭圆形,中心有一圆孔,孔周饰六个印圆圈纹。直径3.8厘米,高2厘米(图三三,7)。
  (2)窑具有匣钵、垫饼、支具等。
  筒形匣钵粗胎轮制,数量较多。只有一型。
  A型深筒型,为烧制碗类器物窑具。只有一式。
  Ⅲ式:器变大,里外壁均有较多轮旋留下的凸棱和凹槽。祁T4④:1,高17.5厘米,口径26厘米(图三四,6)。
  漏斗形匣钵数量较多。器形基本同上期,直口,折腹,胎较粗,制作规整,口壁皆有粘连痕。
  匣钵盖出土3件。可分为二型。
  A型2件。盘状盖,圆唇,撇沿,平底。祁T5H2:12,内施黑釉,盘内粘连有并排的三角支钉。高3.4厘米(图三四,1)。另一件内置绳索状泥条系。
  B型1件。母口盖,弧顶较平,祁T5H21:6,表面有褐色柴灰釉斑。直径20.7厘米(图三四,5)。
  垫饼有圆柱体和方柱体两种,无釉。祁T6⑦:13,圆柱体。高6厘米,直径8.2厘米。
  三足支具为三角形薄饼,下置三圆锥状高足。祁T4④:4,高6厘米,直径9.4厘米(图三四,2)。
  三角支钉出土较多。只有一式。V式:多数已成圆饼形,钉极矮。祁T4④:3,高0.8厘米,直径6.4厘米(图三四,3)。
  窑戗祁T6⑤:1,线釉状,两端周边匀粘有黑釉。长3.5厘米(图三四,4)。
  (3)其他有铜佛像和蚌饰。
  铜佛像1件。祁T6④:1,桃形背光,立姿,头似有帽和发髻。右手下垂,左手半举,作持物状。脚下有尖隼,表面有绿锈斑。通高7.8厘米(图三三,8)。
  蚌饰1件。祁T6④:2,似为刻花印模局部(图三三,6)。
  本期可资参照的纪年材料不多,但本期出土的宽圈足碗和碗口内收的做法应是一种过渡形式,原来的泥条系也开始变成扁泥条系,是宋金以后普遍使用的前奏。瓷枕上周边的双线及圆圈纹装饰是五代时期瓷枕上的常见内容,加之祁村遗址本期地层叠压在第四期晚唐层之上的地层关系,因而本期应为五代时期遗存。
  三、结语
  (一)各期遗物特征
  限于试掘面积和认识,只能对邢窑做粗略的分期和对每期有个轮廓的了解,综述如下。
  第一期,出土遗物品种丰富,以粗瓷为主。有青瓷、白瓷、黄釉瓷和精细白瓷,黑瓷则较为少见。器物有碗、钵、盘、盆、瓶、杯、盅、高足盘、盂、多足砚、印花扁壶、鹦鹉杯、人面埙、莲花座等。以碗、钵为大宗,数量占一半以上。器物胎体除白瓷碗外一般较厚重。碗多深腹,假圈足,足较矮,口壁尖薄而下腹及底足厚重,底足均削
  棱一周。采用轮制法,做工非常精细,干净利落。钵口微敛,因系套烧,大小深浅不一。盆为小折沿,假圈足。罐为直口,平肩,肩置泥条双系,系高于口。鼓腹,下腹稍胖,发现的个体较小,以青釉器居多,白釉次之。瓶的种类较多,其中以钵口瓶最具特色。绝大多数器物其釉下施有起护胎作用的化妆土,化妆土一般为白色,颗粒较细。这期器物的釉具有明显的积釉、流釉特征,大概是釉中钙的含量较高所致。积釉处呈半透明玻璃状,釉面大都有开片纹,较光亮,口沿部干釉现象较为常见。釉色以青绿色为主,生烧现象较为普遍。
  精细白瓷和薄胎瓷的发现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根据地层关系和共存器物的特征分析,确证为隋代产品无疑。这种瓷器胎质极细,断面呈油脂光泽。器物有碗、杯、多足砚、盘等。碗、杯均为圈足,深腹。釉色甜白,少数器物白中泛青。其中薄胎瓷碗和杯的上口厚度不足1毫米,透明度很高,已达到半脱胎的程度,极为罕见。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低温釉印花产品,白胎较薄,有的施绿彩,二次烧成。这种低温釉彩的出现为后期三彩的烧造成功奠定了基础。
  窑具主要为窑柱、支钉和筒形匣钵。窑柱是使用最广的窑具之一,胎质较粗,耐火度高,大小有一定的规格,根据形状分为蘑菇形和喇叭形两种。蘑菇形窑柱属烧制粗瓷碗、杯类器物的专用窑具,喇叭形窑柱可能是烧制钵类套装器物或瓶类高体器物的。这些窑柱可重复使用多次。支钉是窑具中最多的一种,以三角支钉最为常见,其次是齿形垫具和四角支钉等。这些窑具多为手工捏制而成,一般只使用一次,大小不一。筒形匣钵壁较薄,泥料稍细,与粗瓷胎的细度差不多,应为使用同一原料制成。根据出土标本的粘连情况分析,这种窑具是专为烧制细白瓷而设计制作的。筒形匣钵的使用为烧制出洁白细腻的优质白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期,仍以粗瓷为主,其中黄瓷和黑瓷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白瓷和青瓷则数量较前期明显下降。黄瓷和白瓷器物的釉下均施有化妆土,一般于器内外均施一半。釉层、釉面流釉、积釉现象明显减少,釉的透明度降低,有乳浊感,说明釉的配方和施釉技术较前有所改进和提高。该期器物一个明显特征是制作精度不如前期,碗类器口唇部位的厚度增加,口及底足变大,腹变浅。胎体旋削痕明显而底足削棱的现象却非常少见,有的虽然削棱,但也极不规则。钵口部收敛较重,口径变小。罐的口部成圆唇,上腹丰满而下腹稍微瘦小,双系基本与口持平,假圈足。长颈瓶沿面上凸,外缘微下卷。盆为宽平折沿,腹稍深。由于烧成气氛的原因,该期器物胎断面多为深灰色,可能是胎中的铁成分增加所致。这一时期的白瓷已不见前期具有高透影性的器物,但亦有较为精细的例证。从总体上看,该期的品种不如上期丰富,质量也不佳,主要器物有碗、盘、盆、钵、瓶和罐等。三彩器的出现是该期的一个重要发现。邢窑三彩所见有黄、绿、红、棕、褐和白等色,釉色均匀,有细小开片。器形有钵、釜、罐和高足盘等。该期还出土了模制人物俑和动物,附近墓葬中也出土很多,可能是专为下葬制作的明器。还出土了烧制熔块的坩埚及坩埚内的熔块残骸,说明了三彩此时已开始批量烧制。窑具除了沿用窑柱和三角支钉外,还出现了盘形匣钵,数量不多,应是专为细白瓷而设计的。三角支钉的数量仍较多,形状与前期相比支钉变矮,托面变大,大部分呈三角形。
  第三期,器物最为丰富,种类多,规模大。有细白瓷、粗白瓷、黑釉瓷、酱釉瓷、黄釉瓷和三彩器。除了前期常见的碗、盘、杯、罐和盆外,本期发现了一些新器物,如:执壶、粉盒、盏托和小瓷塑玩具如骑马俑、武士俑、马、羊、狗、兔、鸽子等小动物。另外还有生活用具如瓷漏斗、研磨器等。第三期的重要特点就是细白瓷的产量激增,质量较为稳定。根据窑址出土大量盒形匣钵和漏斗形匣钵的数量来看,细白瓷的产量在白瓷产品中可能位居首位,其次是粗白瓷,黑瓷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器物种类看,碗类器仍占有绝对多数,饮茶用的执壶、杯、盏托和化妆用的粉盒之类产品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该期碗类的明显特征是,撇沿或小唇沿,腹较浅。粗瓷碗仍为假圈足,胎体粗厚。而细瓷碗多为璧形底或圈足底,胎壁较薄,胎质坚硬细腻,白度很高,无需施用化妆土,通体施釉,仅足底露胎。釉的质量明显提高,在残次品中很少见到有流釉现象的例证,釉色雪白无暇,白中微微泛青,釉面莹润光洁。此期粗瓷器中的碗、盘类器物主要是采用覆烧方法进行叠烧的,避免了内壁的落灰。罐类多为粗瓷,圆唇,矮领,圆鼓腹,肩置复式双系、四系或无系,体态较丰满。执壶为短流,双泥条柄,平底或假圈足,足与腹分界多不明显。粉盒一般呈扁圆形,棱角分明,子母口,通体施釉,底下用三个小支钉支烧。钵多已变得小巧,敛口,宽唇沿。盆为宽平沿,假圈足。从总体上看,第三期器物凝重大方,注重造型的线条表现形式,而忽略了装饰的变化,其装饰手法仅见有简单的刻花和捏雕等形式,其数量也较为有限。第三期的窑具种类也最为丰富,除了前两期广泛使用的窑柱和三角支钉外,还大量使用了浅盘形、盒形、杯形、盆形、漏斗形和筒形匣钵。漏斗形和筒形匣钵一般壁稍厚,其他几种匣钵的壁均较薄,与粗瓷碗胎壁的厚度差不多,重量轻,体积小,多根据器物的形状而设计,具有占用空间少、叠放层位高、有的还可组合使用等特点,不仅可增加窑炉的容量,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这种窑具的大量使用在烧瓷技术上是一项重要的突破。
  第三期为邢窑的鼎盛时期,跨越时间较长,地层堆积较厚,器形存在早晚的变化。由于此次发掘面积所限,未能进行更细的分段,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
  第四期器物主要出于祁村窑址的北侧,即T3~T6四个探方。从发掘的情况看,第四期器物的品种明显少于上期,多为白瓷和黑瓷。白瓷多白中泛黄,黄釉瓷和青瓷已很少见到,细白瓷的数量出土也很少。本期碗类器多唇口,浅腹,璧形底。执壶下腹内收,形成假圈足与腹部有明显界限。罐为圆唇,颈稍加长,双系略低于口沿,溜肩,腹较瘦长。钵皆假圈足,敛口,宽沿。本期出现了一种中白瓷,其烧造采用上期烧制细瓷用的漏斗形匣钵单件仰烧手法,白度不及上期的细白瓷,而略精于粗白瓷,大部分施有化妆土。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优质高岭土已用枯竭。窑工们为了能维持生计,不得不对一些烧粗瓷用的原料进行淘练,加工成精细的胎泥,利用烧制细瓷的方法烧制出这种中白瓷,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该期还出土了两件带有刻花、戳印纹、捏雕等装饰手法的穿带壶,做工精细,装饰方法独特,系该期中的代表作品。第四期的窑具与上期相比变化不大,薄壁盆形、盘形匣钵仍然使用,但数量已明显减少,而漏斗形匣钵的数量大增。三角支钉的形状有所变化,钉变得更矮,平面多呈六边形或近似于圆形,基本上变成薄饼状。筒形匣钵又开始大量使用。
  第五期器物亦出于祁村窑址的北侧,即祁村的T3~T6的上层。器物种类有所增加,除前期常见的碗、钵、盆、罐、瓶、执壶等器形外,还出现了侈口钵、瓷枕等器形。釉色以白瓷为主,黑瓷次之,青釉、黄釉瓷渐趋消失。碗多唇口,斜壁稍弧,多宽圈足,胎较薄,器内壁、底交接处有一明显的转折。碗类器多放在筒形匣钵内叠烧而成,这种烧法既可减少器物上落灰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又可增加窑容量,这也是烧成技术上的一大进步。盆变为圆唇,外缘微下垂,大平底,多内施白釉,外挂黑釉。执壶均下腹消瘦,大多为圈足。罐的变化较大,直口内收,扁泥条系,腹呈圆球形,圈足,施釉不及足。钵口变大,宽沿上多加有简单的压印纹或附加装饰。穿带壶由高圈足变为矮圈足。瓶的种类较多,多为黑瓷,有双系葫芦瓶、盘口瓶和小口卵腹瓶等。瓷枕枕面为方形或花边形。小的捏雕瓷塑也多变为粗瓷,有羊、狗等小动物,制作粗糙。窑具以筒形匣钵为主,三角支钉已变成圆形薄片。总的来看,第五期产品绝大多数为粗瓷,胎质稍细,壁较薄,胎色白度不佳,多偏黄或发灰,做工亦不精细,但仍有一定的烧造规模。从产品的质量看,失去了邢窑鼎盛时期的风采,全为普通民用产品。由此不难看出邢窑渐衰的一些迹象。
  (二)相关问题的讨论
  (1)邢窑烧造地域及时代。如果单从名称上去考察,邢窑就只能是邢州区域内各种窑的统称。但是如果抛开历史上人为的地理界限而从考古角度上去客观的看邢窑,邢窑应该是一个群体遗迹遗物特征的总称,而且,像任何事物一样,都有着自己发生、发展以至衰亡的过程。从调查试掘情况看,邢窑至少应该始烧于北朝,历经了隋、唐300多年的漫长过程,至五代走向衰亡,期间虽然有着不同的阶段性过程,但都可以在各个窑址上找到其相互继承和发展的密切关系。金代及以后的窑址一般不与五代以前的窑址共存,而且其遗物特征、装饰方法及装饰风格更多的与定窑相同,应属定窑系的产品。因此我们认为邢窑应该是北朝至五代制瓷窑场的称谓,其烧造区域应包括邢州及其邻近地区。
  (2)细白瓷的发明是邢窑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调查试掘表明,邢窑白瓷制造有过两次鼎盛期。第一次至迟在隋代,邢窑窑工不仅发明了白瓷而且成功创烧出了薄胎透影白瓷。这种透影白瓷胎薄处不足1毫米,瓷化程度很高,有的肉眼已分不出胎釉,达到了半脱胎的程度。而直到明成化年间,景德镇窑才烧制出同类瓷器[15],无疑邢窑透影白瓷开创了薄胎瓷器的新纪元,其高超的工艺技术成就是对中国陶瓷的一大贡献。同时,隋代这种透影白瓷碗、杯类器物皆使用了圈足,这也是圈足较早运用到瓷器上的例证,而粗瓷圈足器的普遍使用却是晚唐以后的事。
  中唐是邢窑的全盛阶段,细白瓷产量大,种类多而且造型美观、实用,虽达不到隋代的薄胎透影,但也堪称瓷中精品。隋代透影白瓷是专供极少数人用的奢侈品,而中唐细白瓷可能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产品。而在隋至中唐之间,亦即唐早期的遗物中,邢窑白瓷不仅精细品不多见,连中粗白瓷数量也很有限,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3)覆烧的早期运用。从发掘所获标本看,邢窑在隋代已开始了覆烧的应用。发现的隋代覆烧皆是在一摞筒形匣钵的匣钵盖上直接倒扣一两件碗类器物,器物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其目的主要是填充剩余的空间,有时可能是为覆盖上一个更小的瓶类器物而当作匣钵使用的。因其未做必要的处理,所以大多形成了覆扣器口与匣钵盖的粘连现象,但因其较为纯净的器物内壁自然给了窑工们以启发。至迟到中唐,从大量标本看,邢窑已使用覆烧方法烧制碗、盘类器物。与定窑使用支圈间隔装在匣钵内的覆烧不同。邢窑中唐覆烧是以三角支钉作间隔叠烧的,最下的支具可能是窑柱(图三五)。这样覆烧的特点是叠烧中心下移,可提高窑容量,避免了定窑的芒口而留下了内底的支烧痕,但同时器物外壁也产生了不美观的落灰。到了晚唐邢窑这种装烧方法已不再使用。但中唐覆烧的使用给邢窑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开创了瓷器覆烧的先河。
  (4)邢窑的字款、符号。调查试掘中发现了较多的字款和符号,这些字款和符号不仅出现在瓷器上,还散见于一些窑具上。就目前发现而言,隋代字款皆刻划在窑具上,可识有“吉利”、“徐”、“赵喜”、“笼盖”几种,这里有窑工姓、名如徐、赵喜,吉祥语如“吉利”,而“笼盖”则是筒形匣钵盖的刻款,也是隋代人们已称匣钵为“笼”的真实写照,直至今日人们仍然称之为“碗笼”。唐代有字款符号的遗物,以祁村为主,可分两种:一种是刻在碗、罐类器物底部以窑主或订货人的姓氏为主的刻铭如“口弘”、“季”、“士”、“田”、“张”、“王”、“口楚口”、“初”、“佐”、“口”、“德”、“交”、“杨×”、“荣终”等;一种是在窑具主要是盘形匣钵或盖上很随便刻划上“十”“Ⅰ”、“Ⅱ”、“Ⅲ”、“卅”、“×”、“井”等符号(图三六);另外在内丘城关窑址上发现了一定量的“盈”字款器物残片。这些字款符号的出土是邢窑窑工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方面它反映出古代窑工们对其产品的良好期盼;另一方面,无论哪一种字款与符号的出现,我们都有理由认为它是一种起着标记作用的符号,而在每家每户都能拥有一座或数座制瓷作坊和窑炉时,显然是无须做太多标记去证明产品的归属的,因此较多字款符号的使用很可能说明了多家共用一窑,单做共烧的历史背景。而内丘城关窑址上单一“盈”字款的出土却说明了这个当时就依城傍河的有着辉煌历史的制瓷窑场很有可能是被某一机构控制或地主庄园所拥有的大型窑场。
  附记:参加发掘工作的有刘来成、樊书海、贾永路、贾成惠、张志忠、谢永新、王会民;文内线图由王会民、张志忠、樊书海、郝建文绘制,照片由王会民、樊书海拍摄。

附注

[1]a.河北省临城邢瓷研制小组:《唐代邢窑遗址调查报告》,《文物》1981年第9期。 b.内丘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文物》1987年第9期。 [2]内丘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文物》1987年第9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4]山西省博物馆等:《山西汾阳北关隋梅渊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隋斛律徹墓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6]偃师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偃师县隋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7]辛明伟等:《河北清河丘家那唐墓》,《文物》1990年第7期。 [8]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文物》1989年第6期。 [9]长治市博物馆:《山西长治市北郊唐崔拏墓》,《文物》1987年第8期。 [10]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丰台唐史思明墓》,《文物》1991年第9期。 [1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二队:《洛阳162区76号唐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 第5期。 [12]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伊川鸦岭唐齐国太夫人墓》,《文物》1995年第11期。 [13]李振奇等:《河北临城七座唐墓》,《文物》1990年第5期。 [14]陕西省法门寺考古队:《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0期。 [15]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会民
责任者
樊书海
责任者
张志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