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覆烧技法的早期使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205
颗粒名称: 四、覆烧技法的早期使用
分类号: TQ174.6+53
页数: 2
页码: 4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隋代的窑具上,就已出现覆烧的实物标本。一般是在一柱筒形匣钵的顶上即匣钵盖上,扣放一个或若干个碗类器物,其最初目的可能是填充空间,增加窑容量。虽然因覆扣器口与匣钵盖的直接接触而粘连,结果很不理想,但纯净没有落灰的器物内壁却给了窑工们以启发,为以后覆烧的大量使用打下了基础。同时加大碗类内底面积,降低碗的高度,使碗壁斜度更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撇口不仅是防止覆烧变形的主要手段,同时大量标本的现象表明,撇口的外壁凹槽内大部分积满了釉,有效地阻止了釉流至口沿现象的发生。因而到了晚唐,随着大量各种匣钵的使用,邢窑瓷器已很少有裸烧的产品,避免了落灰。
关键词: 邢窑 器物 窑具

内容

至迟在隋代的窑具上,就已出现覆烧的实物标本。一般是在一柱筒形匣钵的顶上即匣钵盖上,扣放一个或若干个碗类器物,其最初目的可能是填充空间,增加窑容量。虽然因覆扣器口与匣钵盖的直接接触而粘连,结果很不理想,但纯净没有落灰的器物内壁却给了窑工们以启发,为以后覆烧的大量使用打下了基础。
  隋代或更早阶段,除少量细白瓷是装在匣钵内烧成以外,面向社会的大宗产品必须在裸露的环境中叠装仰烧而成,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缺陷。其一,因仰烧加之隋及以前产品釉层较厚而导致器内底大量积釉,使得支烧具与器物大量粘连而产品告废,同时较多的器物外壁亦因流釉至外底而粘连;其二,因仰烧不可避免地在器物内壁形成落灰与釉粘连一起的普遍现象,很不美观;其三,仰烧叠装头重脚轻,易发生倒柱或倾斜现象。
  大量标本表明了在唐代早期的产品中,邢窑工匠已注意到这种现象,一方面采取薄施釉的方法以减少积釉和粘连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釉料的配制选择上有了突破,不仅降低了釉的流动性,也使胎釉的膨胀与收缩渐趋同步,有效地避免了开片的产生。同时加大碗类内底面积,降低碗的高度,使碗壁斜度更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落灰现象仍不可避免。中唐以前因窑容量的限制和成本的要求,不可能达到所有产品都用匣钵装烧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美观,覆烧的采用应运而生。大量实物证明,至迟在中唐,邢窑已大量用覆烧方法烧制碗、盆类器物。但中唐邢窑覆烧与定窑等所使用的传统意义上的覆烧不是一码事。定窑是以支圈作间隔装在匣钵内进行覆烧的,其器口因与支圈接触而刮去口部的釉形成芒口。而邢窑覆烧是采用三角支钉间隔叠烧而成的,最下面应是覆扣在窑柱的柱筒上,它一方面吸取了前人薄施釉、外壁施半釉的经验,另一方面继续改进器物造型,大量撇口碗即可能是这种装烧方法变化下的产物。撇口不仅是防止覆烧变形的主要手段,同时大量标本的现象表明,撇口的外壁凹槽内大部分积满了釉,有效地阻止了釉流至口沿现象的发生。
  邢窑中唐覆烧产生的结果是消除了器内底积釉和落灰,但又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器物外壁的落灰和部分口沿上的滴状积釉,而且仍未消除三角支钉叠烧留下的缺憾。
  因而到了晚唐,随着大量各种匣钵的使用,邢窑瓷器已很少有裸烧的产品,避免了落灰。另一方面施釉更薄,仰烧时也少有积釉产生,加之在匣钵中覆烧,最下面器物的摆放已成问题,在新的技术运用之前,邢窑的覆烧在使用了一阶段后就停止了。但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代名窑窑工的聪明才智和他们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也为邢窑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