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几点认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65
颗粒名称: 五、几点认识
分类号: K878.5
页数: 1
页码: 20
摘要: 本文内容包括(1)内丘窑址是文献上所记载的邢窑。(2)邢窑是以烧制素白瓷而闻名。(3)窑址出土的“盈”字款白瓷。(4)邢窑是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邢窑陶瓷 古代陶器 窑址

内容

(1)内丘窑址是文献上所记载的邢窑。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我国古时窑口多以州命名,陆羽《茶经》所举七大名窑都是如此。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内丘隶属“邢州钜鹿郡”,注“武德四年隶赵州,五年来属”,以后一直归邢州管辖。内丘窑与唐李肇《国史补》所记邢窑方位正相吻合。其二,内丘窑生产陶瓷从北朝至五代一直没有间断,在烧造大量青瓷的基础上,白瓷生产经过北朝产生、隋代发展等过渡时期,进入唐代成熟阶段。烧制的细白瓷质坚胎细,釉色洁白,与文献中“类银、类雪”的称誉相符。内丘瓷土优良,柴草丰富,水陆交通方便,具备成为唐代白瓷名窑的条件。
  (2)邢窑是以烧制素白瓷而闻名,但过去认为邢窑器物造型和纹饰变化单调的说法不够全面。邢瓷的早期产品就已有了简单的纹饰。到了唐代,随着制瓷工艺的日趋成熟,无论是在造型方面,还是在纹饰变化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烧制的高档瓷形制多样,如仿银器高足杯、印花菱形盘、印花圈足盘等作品,小巧玲珑,轻盈俏丽,纹饰线条流畅,印纹清晰。隋代黄釉扁壶造型庄重大方,纹饰的布局和所表现的乐舞题材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出土的黑釉、白釉、三彩鍑造型别致,在其他窑口也不多见。人形灯、动物瓷塑造型生动、逼真,更是不可多得的模塑艺术品。这些作品大多不像是民间用品,可能为贡品或外销瓷。
  (3)窑址出土的“盈”字款白瓷,为陕西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盈”字款白瓷盒表明了生产窑口。
  (4)根据调查资料推断,邢窑是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内丘县境内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多处窑址遗存。其中以内丘城至中丰洞一带的窑群分布面积大,烧造年代长,出土物也最丰富。这里细白瓷数量多,占全部白瓷产量的40%。而从外围窑址出土物来看,时代风格是隋至初唐时期的,中唐产品较少。至于瓷窑沟所出瓷片,属于宋代以后,多是民用粗瓷,细白瓷极少,产品已全无唐代邢瓷特征。这说明邢窑注重生产与销售相联系,将窑址逐步由边远地区移向交通方便、贸易繁荣的城镇,这也是邢窑成为唐代白瓷重要产地的原因之一。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