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釉特征与烧造工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57
颗粒名称: 二、胎釉特征与烧造工艺
分类号: K876.3
页数: 3
页码: 11-13
摘要: 本文内容描述了胎釉特征与烧造工艺,其中采集的标本主要器种有碗、盘、杯、瓶、罐,以及壶、钵、鍑、盆、盒、盂、灯、砚、研磨器、动物瓷塑、佛龛等,还有三角支钉、圆形四齿支钉、支珠、垫圈、窑柱、楔形砖、陶范、桶式匣钵和盒式匣钵等窑具。质地有青瓷、粗白瓷、细白瓷、黄釉瓷、黑釉瓷、酱釉瓷、三彩釉陶等。
关键词: 胎釉特征 工艺 陶器

内容

采集的标本主要器种有碗、盘、杯、瓶、罐,以及壶、钵、鍑、盆、盒、盂、灯、砚、研磨器、动物瓷塑、佛龛等,还有三角支钉、圆形四齿支钉、支珠、垫圈、窑柱、楔形砖、陶范、桶式匣钵和盒式匣钵等窑具。质地有青瓷、粗白瓷、细白瓷、黄釉瓷、黑釉瓷、酱釉瓷、三彩釉陶等。
  青瓷可分两类。第一类,胎泥夹砂粗糙,有明显的黑点和气孔。有的胎体出现较多裂纹,最大的约为1.5厘米×0.2厘米。胎厚重,呈深灰色。第二类,胎泥练制较细,器壁和底部的厚薄较为协调。胎呈灰白色。
  釉为玻璃质,釉层多有开片。一般釉下施化妆土护胎,器外半釉或不至底。胎质较粗的器物施釉厚,流釉痕多,釉呈青绿色。胎质较细的器物釉层薄,呈青黄色。大的器物采用浇釉,小的器物采用蘸釉。由于釉的流动,大部分器物的釉色上浅下深。
  粗白瓷胎质分两类。其一,胎质粗糙,呈灰白色,器底较厚;其二,胎泥练制较细,胎体致密,个别有小气孔,一般不见夹砂现象,胎白色泛黄。器型较规整,表面旋削痕不太明显。胎泥的练制与处理比青瓷器有明显进步。为了掩饰胎体白度不高的缺陷,均施化妆土护胎,因胎质不同,化妆土的厚度也不一致,但一般器外仅施到口沿或上半部。
  釉质很细,透明度强,呈灰白或乳白色。部分器物釉层有冰裂开片。
  细白瓷是邢窑的精品。选用优质瓷料精制,胎质坚实细腻,胎色纯正洁白,极少数微闪黄。从采集的细白瓷标本看,没有发现变形的现象,击之声音清脆,胎体断面平滑而且带有光泽,很少有生烧现象。
  釉质细腻,透明度很强。由于胎体白净,釉色更显得纯白光亮。也有少量器物釉色泛青,在放大镜下可见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玉璧底心大部分施釉。
  采集的细白瓷片,有的薄如蛋壳,胎厚仅0.1~0.25毫米。有的胎釉几乎不分,浑然一体,透光性能极佳。部分器物采用了印花、刻花等装饰手法。
  黄釉瓷胎质颜色与粗白瓷相同,胎体表面均施加化妆土。
  釉色有两种。第一种釉质细腻光亮,釉层厚,有流釉痕。釉色呈淡黄或深黄色。胎体上未施化妆土的部分呈黄绿色。第二种釉质粗,颜色暗淡,部分器物上有窑变斑。
  黑釉瓷胎质夹砂,粗糙坚硬,呈深灰色。胎体表面整修光滑,变形的次品少见。
  釉质较为细腻。釉层厚的乌黑光亮,薄的则呈黑褐色。
  还采集到一些酱色釉标本,其造型、胎质、胎色与黑釉瓷相同,釉质粗,呈淡赭色,但很光亮。
  三彩釉陶胎质细腻,呈白色或淡红色。因三彩的釉烧温度低于素烧温度,不易变形,因此采集到的带釉标本少,素烧残器多。
  釉质莹润,流动性很强,釉层有极细的开片。器物按釉色可分三种:第一种施单色淡黄釉;第二种施单色深咖啡釉;第三种为赭黄、深绿、褐红、白等色釉,釉层凝厚,色调从淡到浓,融和绚丽,斑驳多彩。
  成型方法有轮制和模制,兼用手制。一般器身用轮制,系、鋬提、足用手制或模制成型,粘贴在器身上。有的器物采用了分段成型的方法。邢窑器物成型规整,修坯细致,粗白瓷器外下部有刀削痕迹,口沿、底足切削整齐。细白瓷部分底足有均匀的同心圆旋削纹理,多数器物的旋削纹理被磨去。
  从内丘窑堆积中均发现牛马骨骼及牙齿的事实推测,当时配制釉料可能掺入少量动物骨灰。这点还需对白瓷标本胎釉进行化学分析才能证明。
  装烧一般采用叠烧法,大件用单烧法。细白瓷多采用匣钵单件装烧,少数用桶式匣钵叠烧。因瓷器和匣钵粘连而报废的现象极为少见,证明工匠已能控制窑温,烧瓷工艺达到较高水平。
  邢窑使用匣钵时间早,隋代已用桶式匣钵烧成了细白瓷。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口青瓷器(均涩口)如钵内底粘有细白瓷残片。这是否意味着以青瓷器代替匣钵,青、白瓷同时烧制,达到省工、省料、提高产量的目的,尚待研究。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