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50
颗粒名称: 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
分类号: K878.5
页数: 12
页码: 11-21
摘要: 本文描述了了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其中包括一、窑址分布情况,二、胎釉特征与烧造工艺,三、器物造型与时代特征,四、烧造年代,五、几点认识。
关键词: 邢州窑 瓷窑遗址 内丘县

内容

邢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文献记载,唐代邢窑地处内丘。由于多年来内丘未发现瓷窑遗址,内丘境内究竟有无邢窑遗址存在,成为陶瓷研究者共同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就这一问题,内丘县文化馆文物组(现为县文物保管所)自1984年春始在内丘境内进行了调查。在五个乡方圆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古窑遗址28处(图一),采集了大量的实物标本。有关专家经过研讨,一致肯定这次发现的是唐代著名白瓷产地邢窑遗址。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一、窑址分布情况
  窑址分布在李阳河、小马河沿岸及附近的台地上。特别是从内丘县城至北大丰长约4.5公里的狭长区域内,暴露出大量的瓷片和窑具,堆积层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基本上代表了内丘境内窑址的风格和特点。我们重点调查了这一地带。根据窑址的分布情况,这一地带可划分为西关和中丰洞两大窑区。
  1.西关窑区
  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在内丘县城西环城路。南北长约600米的公路两侧,有多处文化层堆积。1985年秋在路东侧一段长不足300米的地基槽里,发现灰坑和瓷片堆积近20处,三彩堆积3处。文化层厚0.6~1.8米,出土大量瓷片和窑具。
  第二部分在西关村南,有5处窑址。地面均已盖上房屋,院落里瓷片散布密集,文化层距地表0.4米。
  第三部分在西关村西、北。李阳河的南北分支在西关村西汇合后向东北流去,窑址多在河东岸的二级台地上。在西关村北台地断坡上露出残窑1座,窑壁残高1.65米,系就坡挖成,上部砌有土坯。
  2.中丰洞窑区
  位于内丘县城西北3公里。窑址分布在北双流至北大丰的李阳河两岸。除文化层堆
  积外,还发现红烧土和柴灰坑。据中丰洞村农民反映,在村北坡地曾发现窑址和残破瓷器。现有3处可能为窑炉遗址。
  二、胎釉特征与烧造工艺
  采集的标本主要器种有碗、盘、杯、瓶、罐,以及壶、钵、鍑、盆、盒、盂、灯、砚、研磨器、动物瓷塑、佛龛等,还有三角支钉、圆形四齿支钉、支珠、垫圈、窑柱、楔形砖、陶范、桶式匣钵和盒式匣钵等窑具。质地有青瓷、粗白瓷、细白瓷、黄釉瓷、黑釉瓷、酱釉瓷、三彩釉陶等。
  青瓷可分两类。第一类,胎泥夹砂粗糙,有明显的黑点和气孔。有的胎体出现较多裂纹,最大的约为1.5厘米×0.2厘米。胎厚重,呈深灰色。第二类,胎泥练制较细,器壁和底部的厚薄较为协调。胎呈灰白色。
  釉为玻璃质,釉层多有开片。一般釉下施化妆土护胎,器外半釉或不至底。胎质较粗的器物施釉厚,流釉痕多,釉呈青绿色。胎质较细的器物釉层薄,呈青黄色。大的器物采用浇釉,小的器物采用蘸釉。由于釉的流动,大部分器物的釉色上浅下深。
  粗白瓷胎质分两类。其一,胎质粗糙,呈灰白色,器底较厚;其二,胎泥练制较细,胎体致密,个别有小气孔,一般不见夹砂现象,胎白色泛黄。器型较规整,表面旋削痕不太明显。胎泥的练制与处理比青瓷器有明显进步。为了掩饰胎体白度不高的缺陷,均施化妆土护胎,因胎质不同,化妆土的厚度也不一致,但一般器外仅施到口沿或上半部。
  釉质很细,透明度强,呈灰白或乳白色。部分器物釉层有冰裂开片。
  细白瓷是邢窑的精品。选用优质瓷料精制,胎质坚实细腻,胎色纯正洁白,极少数微闪黄。从采集的细白瓷标本看,没有发现变形的现象,击之声音清脆,胎体断面平滑而且带有光泽,很少有生烧现象。
  釉质细腻,透明度很强。由于胎体白净,釉色更显得纯白光亮。也有少量器物釉色泛青,在放大镜下可见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玉璧底心大部分施釉。
  采集的细白瓷片,有的薄如蛋壳,胎厚仅0.1~0.25毫米。有的胎釉几乎不分,浑然一体,透光性能极佳。部分器物采用了印花、刻花等装饰手法。
  黄釉瓷胎质颜色与粗白瓷相同,胎体表面均施加化妆土。
  釉色有两种。第一种釉质细腻光亮,釉层厚,有流釉痕。釉色呈淡黄或深黄色。胎体上未施化妆土的部分呈黄绿色。第二种釉质粗,颜色暗淡,部分器物上有窑变斑。
  黑釉瓷胎质夹砂,粗糙坚硬,呈深灰色。胎体表面整修光滑,变形的次品少见。
  釉质较为细腻。釉层厚的乌黑光亮,薄的则呈黑褐色。
  还采集到一些酱色釉标本,其造型、胎质、胎色与黑釉瓷相同,釉质粗,呈淡赭色,但很光亮。
  三彩釉陶胎质细腻,呈白色或淡红色。因三彩的釉烧温度低于素烧温度,不易变形,因此采集到的带釉标本少,素烧残器多。
  釉质莹润,流动性很强,釉层有极细的开片。器物按釉色可分三种:第一种施单色淡黄釉;第二种施单色深咖啡釉;第三种为赭黄、深绿、褐红、白等色釉,釉层凝厚,色调从淡到浓,融和绚丽,斑驳多彩。
  成型方法有轮制和模制,兼用手制。一般器身用轮制,系、鋬提、足用手制或模制成型,粘贴在器身上。有的器物采用了分段成型的方法。邢窑器物成型规整,修坯细致,粗白瓷器外下部有刀削痕迹,口沿、底足切削整齐。细白瓷部分底足有均匀的同心圆旋削纹理,多数器物的旋削纹理被磨去。
  从内丘窑堆积中均发现牛马骨骼及牙齿的事实推测,当时配制釉料可能掺入少量动物骨灰。这点还需对白瓷标本胎釉进行化学分析才能证明。
  装烧一般采用叠烧法,大件用单烧法。细白瓷多采用匣钵单件装烧,少数用桶式匣钵叠烧。因瓷器和匣钵粘连而报废的现象极为少见,证明工匠已能控制窑温,烧瓷工艺达到较高水平。
  邢窑使用匣钵时间早,隋代已用桶式匣钵烧成了细白瓷。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口青瓷器(均涩口)如钵内底粘有细白瓷残片。这是否意味着以青瓷器代替匣钵,青、白瓷同时烧制,达到省工、省料、提高产量的目的,尚待研究。
  三、器物造型与时代特征
  邢窑盛于唐代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始烧和衰落的时间,目前尚不见有关记载,这次调查中也没有发现可靠的纪年物可资说明。但是,对采集标本根据造型、胎质、釉色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和其他窑址及墓葬出土的瓷器相对比,典型器物的时代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把这些器物大致分为五期。
  第一期器物(图二)
  碗、杯直口、敛口或直口微侈,弧腹或半球形腹多种,口沿处多有一周凹弦纹,圆饼足或饼足微外撇。
  钵直口微敛或敛口,唇沿内卷或外高里低呈斜坡状,均为小平底,深曲腹。
  盘腹深浅不同,有圜底和大平底两种。
  罐盘口,肩部饰四系,弧腹,小平底。
  瓶侈口平沿,细长颈,扁圆腹,高饼足外撇。
  第一期器物制作工艺较为原始。以青瓷为主,白瓷较少。青瓷器物的胎体粗糙厚重,黑点和气孔多,这些都是北方早期青瓷的特点[1]。白瓷的胎质虽稍优于青瓷,但也需施加化妆土护胎,釉的白度较低。有些器物造型与北朝墓葬出土物相似,如Ⅰ式青瓷碗与河北景县北魏高潭墓出土的青瓷碗基本相同[2]。青瓷I式瓶和景县封魔奴墓出土的青瓷瓶十分接近[3]。粗白瓷I式杯、青瓷Ⅱ式杯与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出土的青瓷碗很相似[4]。这期器物的烧制年代大致在北朝。
  第二期器物(图三)
  碗、杯直口微侈,深腹,圆饼足或足心稍旋挖呈浅圈足。
  盘均浅腹,多数盘内底有二周凹弦纹,下为喇叭状高足。
  盆一种方唇外折,深腹,圆饼足;另一种圆唇,浅腹。
  壶有短颈双系壶,喇叭口、短流、圆饼足外撇的执壶和腹部印有花卉人物的双系扁壶等。
  罐直口圆唇或敛口平唇,双系或三系,系稍高于口或与口平。
  瓶盘口溜肩或侈口长颈,弧腹、鼓腹或椭圆腹,圆饼足或饼足外撇。
  第二期白瓷增多。罐一般颈较短,腹部圆鼓,系略高于口,下腹较瘦。瓶多盘口,长颈溜肩。青瓷和白瓷高足盘与安阳隋代窑址出土的高足盘相同[5]。粗白瓷I式瓶与河北曲阳墓出土的盘口瓶基本一致[6]。青瓷Ⅱ式罐与安阳隋代窑出土的四系罐造型相似[7]。青瓷Ⅲ式、粗白瓷Ⅱ式、细白瓷I式碗与安阳隋代窑出土的圆饼足深腹碗接近[8]。黄釉Ⅰ、Ⅱ式瓶与济南洪家楼出土隋代瓷瓶相同[9]。因此这一期器物的烧制时间应在隋代。
  第三期器物(图四)
  碗尖唇或圆唇,深腹或浅腹,皆为敞口、圆饼足。
  杯有的口微侈,深腹,圆饼足;有的浅腹,腹部饰弦纹,下为实柄高足。
  壶圆唇,直口或直口微侈,短流,平底,双泥条鋬。
  钵圆唇或尖唇,弧腹,平底较大。
  盆圆唇外卷,鼓腹,圆饼足。
  罐圆唇侈口,短颈,圆饼足,有两个双泥条系。
  盘弧腹较深,高圈足外撇。
  瓶葫芦形口,短颈,弧腹,平底或圆饼底外撇。还有一种呈蒜头状。
  砚圆形多足辟雍砚。
  可以与第三期器物相类比的资料较少。但从碗的造型看,由北朝、隋代的敛口或直口、深腹、底足较小而高,演变为直口或敞口、浅腹、圆饼足大,足径与口径的比一般为1:2。白瓷产量大,质量优于第二期,接近第四期,有较为明显的过渡性。少数细白瓷碗、杯外壁近底足处不施釉。细白瓷I式盆与山东泗水隋唐窑址出土的初唐Ⅲ式盆相似[10]。黄釉I式碗与泗水窑址出土的初唐Ⅱ式碗基本相同~~[11]。
  因此,这期器物的年代约相当于初唐。
  第四期器物(图五)
  碗敞口或侈口,折腹,平足、玉璧足或圈足。
  杯侈口或口微侈,无柄或有C形柄,三鸟头足、圈足或实柄高足。
  研磨器形状与碗相似,器内无釉,刻网状或鱼鳞状纹。
  盂口微外侈,直腹,平底。
  罐直口圆唇或侈口尖唇,平底或圆饼底,无系或有两个双泥条系。
  鍑圆唇,短颈,鼓腹,三足或三兽蹄形足。
  钵圆唇或尖唇外高里低呈斜坡状,浅腹。
  盆圆唇外折或外卷,深腹或浅腹。
  盒为圆形子母口盒,底、盖周圈有杀角。
  盘有圆饼底、平底或带圈足的印花盘和菱形印花盘等。
  第四期品种丰富,主要为白瓷,黑、黄釉次之。从胎质、釉色方面看,制瓷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粗、细白瓷折腹碗与山东淄博市磁村窑址第一期(中唐)中的折腹碗基本相似[12]。细白瓷Ⅲ式碗与北京唐墓出土陶碗的形制很相似[13]。细白瓷Ⅳ式杯、三彩杯与扬州唐代中叶墓葬出土的三彩杯造型完全一致[14]。玉璧足碗也是唐墓中常见的器物。因此,这期器物应是中唐产品。
  第五期器物(图六)
  碗有的口沿做出小缺口花边,深腹或浅腹,均为圈足。
  盏托侈口,腹呈盘状,圈足。
  杯五出花口沿,曲腹,腹部有数周凸弦纹。
  壶颈较长,有孔无流,上腹较鼓,肩颈部饰泥条鋬。
  钵口微敛,浅腹,口沿下贴塑乳钉纹饰。
  第五期除碗类外,其他器物采集不多。虽然胎质及釉色与第四期器物大致雷同,但造型上有所区别。如碗的胎壁较薄,造型轻巧,口沿多做出小缺口花边。其中细白瓷四出碗与北京晚唐墓葬里出土的白瓷四出碗完全一致[15]。其他式碗也是晚唐窑址和晚唐五代墓葬里所常见的。因此,我们认为这期器物的烧制年代大致为晚唐到五代。
  另外,还采集到多种形制的器盖、人形灯、“盈”字款细白瓷残片和陶瓷塑像、陶范(图七),以及三彩釉陶(图八)等。
  四、烧造年代
  自1971年在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现白瓷以来,就有人提出我国北方白瓷的始烧时间应在北齐[16],但当时的白瓷窑址未找到,缺乏确切的资料加以证实。这次调查中发现了目前我国已知古窑址中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从而证明了上述看法是正确的。
  邢窑的衰落,除因“地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开采条件困难,可采矿量无保证”[17],不能满足制瓷所需外,还与以下两点有直接关系。其一,据《内丘县志》记载:“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洪水泛滥,河龁城西北隅,城东迁焉。”从这次调查中发现的窑址分布情况看,初唐之后的制瓷作坊多集中在李阳河沿岸,大和九年的水灾也必然使位于城边的窑场被迫停烧,制瓷作坊受到严重挫折。其二,《新唐书》所载晚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至光化元年(公元898年)邢州地区发生的较大战争就有七次,五代时期战事频仍。大批劳力被迫服役,田地荒废。瓷土开发和制瓷手工业作坊也必然无法维持正常生产,工匠们很可能因此向比较安定的地区转移。邢窑在遭受自然灾害后,又遭到连续不断的战乱,从此一蹶不振,被迅速兴起的定窑取而代之。
  调查中发现的具有宋、金、元时代风格特点的瓷器标本,胎质没有唐白瓷致密,釉色多呈乳白色,精细瓷片极少。说明五代以后邢窑可能主要烧制供本地民间使用的粗瓷,从而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综上所述,我们初步认为邢窑的制瓷年代至迟始于北朝,衰于晚唐、五代。邢州宋、金、元时期的制瓷业与唐代邢窑渊源关系如何,五代后是否还生产高档白瓷,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工作。
  五、几点认识
  (1)内丘窑址是文献上所记载的邢窑。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我国古时窑口多以州命名,陆羽《茶经》所举七大名窑都是如此。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内丘隶属“邢州钜鹿郡”,注“武德四年隶赵州,五年来属”,以后一直归邢州管辖。内丘窑与唐李肇《国史补》所记邢窑方位正相吻合。
  其二,内丘窑生产陶瓷从北朝至五代一直没有间断,在烧造大量青瓷的基础上,白瓷生产经过北朝产生、隋代发展等过渡时期,进入唐代成熟阶段。烧制的细白瓷质坚胎细,釉色洁白,与文献中“类银、类雪”的称誉相符。内丘瓷土优良,柴草丰富,水陆交通方便,具备成为唐代白瓷名窑的条件。
  (2)邢窑是以烧制素白瓷而闻名,但过去认为邢窑器物造型和纹饰变化单调的说法不够全面。邢瓷的早期产品就已有了简单的纹饰。到了唐代,随着制瓷工艺的日趋成熟,无论是在造型方面,还是在纹饰变化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烧制的高档瓷形制多样,如仿银器高足杯、印花菱形盘、印花圈足盘等作品,小巧玲珑,轻盈俏丽,纹饰线条流畅,印纹清晰。隋代黄釉扁壶造型庄重大方,纹饰的布局和所表现的乐舞题材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出土的黑釉、白釉、三彩鍑造型别致,在其他窑口也不多见。人形灯、动物瓷塑造型生动、逼真,更是不可多得的模塑艺术品。这些作品大多不像是民间用品,可能为贡品或外销瓷。
  (3)窑址出土的“盈”字款白瓷,为陕西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盈”字款白瓷盒表明了生产窑口。
  (4)根据调查资料推断,邢窑是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内丘县境内1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多处窑址遗存。其中以内丘城至中丰洞一带的窑群分布面积大,烧造年代长,出土物也最丰富。这里细白瓷数量多,占全部白瓷产量的40%。而从外围窑址出土物来看,时代风格是隋至初唐时期的,中唐产品较少。至于瓷窑沟所出瓷片,属于宋代以后,多是民用粗瓷,细白瓷极少,产品已全无唐代邢瓷征。这说明邢窑注重生产与销售相联系,将窑址逐步由边远地区移向交通方便、贸易繁荣的城镇,这也是邢窑成为唐代白瓷重要产地的原因之一。
  本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冯先铭、李知宴先生的多方指导,在此谨表谢意。
  调查:孙剑华 贾忠敏姚卫国
  李同信刘三冰 贾永禄
  绘图:刘三冰 贾成惠
  摄影:张羽姚丽君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

相关人物

贾忠敏
责任者
贾永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