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35
颗粒名称:
页数: 2
摘要:

内容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这是赞誉太行山雄伟壮观的最优美的诗句。太行山不仅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水岭,而且为太行山东麓及华北平原古文化的孕育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为各个历史时期先民们生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这里制瓷工业的兴起与辉煌创造了条件。
  考古资料表明,最晚从商代开始,就形成了大致依附太行山、沿现今京广铁路左右摆动的古代交通要道。优越的交通环境极大地促进了这里原始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沿途形成了距离相近、呈串珠状排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各个中心的位置大体围绕现在北京、保定、定州、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鹤壁、郑州等市区,城市的迁移虽然频繁,但位置变化幅度不大。
  伴随先民们制作石器、骨器、陶器、铜器等原始工业的不断进步,制瓷业也应运而生。沿太行山的考古资料显示,该地区制瓷工业大致始于西周,自隋唐至今长盛不衰,在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河北的定窑、井隆窑、邢窑和磁州窑就是围绕各自的中心发展起来的工业。以上诸窑分布广泛,规模较大,历史悠久,各具特色,影响深远,从而构成了河北四大名窑。
  除工艺技术外,制瓷业的物质基础应是瓷土、煤炭和柴源。河北四大名窑的自然生态和资源背景几乎相同,窑场附近都出产优质瓷土,系早古生代之末在这块大陆隆起过程中形成的浅海化学堆积物,成分以高岭石等矿物为主。在瓷土的上层,往往被煤层叠压,其多为晚古生代由海变陆过程中,众多植物纷纷上岸,迅速蔓延、堆积并炭化而成。树木柴草系太行山盛产之物。
  邢台是沿太行山古道最为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形成时间不晚于夏商之际,邢窑的兴起与发展无疑与古老而文化底蕴深厚的邢台有关。邢瓷以出产“类雪”、“类银”的白瓷“名烁古今、蜚声中外”。据考,最晚从盛唐开始,就有有关邢瓷出自内丘的记载,但具体位置不详,因此揭开邢窑遗址之谜一直是前辈们追寻的目标,不少学者为此付出过努力。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邢窑遗址才被发现而重放异彩。目前已知,在临城、内丘、邢台县和邢台市区,都有与制瓷有关的文化遗迹被相继发现,其大体沿京广线以西,作南北向分布,分布范围和规模可见一斑。从目前资料可知,邢窑始于北朝,盛于唐,衰于五代,延续于宋、元、明、清。邢窑的兴衰史与制瓷业市场和邢台的历史地位休戚相关。
  在邢窑遗址发现和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工作值得赞誉:一是1980年临城轻工业局组织专家对邢窑进行勘察,率先在临城发现邢窑遗存,初步揭开了邢窑遗址所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在1988至1991年对邢窑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不仅扩大了分布范围,进一步了解了文化内涵,初步建立起文化分期,还构架起邢窑遗址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四是邢台文物管理处1997年对邢台市顺德路北段邢窑遗存的发掘,将早期邢窑遗存的分布扩展至邢台市区,还出版了第一部邢窑考古发掘报告;五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内丘城关窑址的发掘,揭露面积达1224平方米,清理窑炉10座,作坊1处,灰坑175个,出土了大批瓷制品,其中不乏带有“盈”和“官”字款器底残片,对盛唐时期邢窑的烧制工艺及文化内涵有了较为全面地了解。正如《中国考古学年鉴》所言:“此次发掘是邢窑考古历史上发掘面积最大、出土遗迹遗物最丰富、收获最大的一次”。
  自邢窑遗址被确认二十多年来,邢窑研究的确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与省内、国内其他重要窑址比较起来,也确实存在着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考古调查力度的缺乏导致对遗址的分布不够清楚、准确;考古发掘仍然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科学系统的发掘研究计划和课题意识;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考古资料零散,没有认真梳理,发现的文化遗存分期和断代不够完整,缺少影响较大的作品。可见,邢窑的综合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尚需学者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李恩玮、张志忠、李军三位先生对邢窑研究情有独钟,在邢窑研究上做出过不少贡献。最近,他们又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收集资料,编辑成《邢窑遗址研究》专集,为研究者提供方便,这种为社会、为事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我深信,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必将为邢窑研究起到推进作用,在邢窑研究史上留下深刻印记。因此,当他们约我作序时,我欣然应允,感谢他们给我一次学习了解邢窑及其邢窑文化的机会。
  谢科2007年4月9日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