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099
颗粒名称: (一)遗迹
分类号: K878
页数: 12
页码: 245-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市粮库遗址隋唐时期的遗迹。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文化遗存 遗迹

内容

1.墓葬
  (1)ⅢM19
  位于ⅢT29东部偏北处,墓室全部在T29中暴露,墓道大部分在本探方的北隔梁以外。
  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H31和生土层。整个墓葬结构为带有竖井式斜坡墓道的洞室墓,墓道位于墓室北部,墓室呈倒梯形位于墓道南。墓口距地表深0.4米,距墓室底2米;墓室长2.86米,北宽1.34米,南宽0.46米;墓道口长2.6米,宽1米。墓内填五花土,方向为北偏西2°(图二一三)。
  墓室内置木棺,棺板已朽,板痕明显。墓主人头向北,面朝西,仰身直肢,骨骼保存良好,初步鉴定为成年男性。随葬品有陶罐、白瓷碗、酱釉瓷碗、黑瓷双系罐、深腹瓷碗各1件。另有砖制方形墓志1函,记“大隋大业三年”铭。因此,判断M19应为隋代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埋葬于此地。
  (2)ⅢM17
  位于ⅢT40中部偏北,部分墓道被北隔梁所压。
  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4层及生土层,并被现代扰土坑破坏。
  整个墓葬为竖井掏洞式结构,由竖井式墓道和洞穴式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口距地表深0.6米,距墓室底1.9米;墓道口呈长方形,长1.9米,宽0.6米,深2.5米;墓室也大致为长方形,长2.2米,宽1~1.3米。墓内填五花土,方向为6°(图二一四)。
  墓室内仅有1件褐釉实足碗,覆扣于1件陶罐口之上。墓主人骨骼无存。褐釉碗为平实足,敞口,为初唐时典型器形;陶罐,为初唐墓中所常见,高直领,广肩,斜收腹,小平底,灰陶素面。因此,推测此墓为隋末唐初墓葬。
  (3)ⅢM12
  位于ⅢT41的西北部。
  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和生土层。
  此墓结构为长方形竖穴墓。墓口距地表深0.45米,距墓底0.5米;墓口长2.8米,北端宽1.1米,南端宽0.85米。方向为北偏东8°。棺木全朽,仅余棺钉和白色棺板灰痕迹。
  墓主骨骼保存良好,为仰身直肢,头向北,面朝西,为成年男性(图二一五)。
  随葬品有黄釉双耳瓷罐1件,白釉瓷钵1件,白釉瓷杯1件,铜笄1件,海螺壳1件,陶瓮1件,铜带扣6件(为一组)。此为唐中期墓葬。
  (4)ⅢM14
  位于ⅢT18西北角处,大部分墓室延伸到北隔梁之下。
  开口于第2层下,被近现代扰土坑破坏了墓道口的上部,其下打破第3层和生土层。
  整个墓葬由竖井式墓道和掏洞式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在南,墓室在北。墓道呈长方形竖穴式,墓道口距地表深0.9米,距墓室底深1.1米;墓道口长1.76米,北宽南窄,北宽0.48米,南宽0.7米。墓室平面也呈长方形,长1.88米,宽0.5米。墓道与墓室之间的墓门用青砖封堵(图二一六)。
  墓主人骨架保存良好,头向南,面朝上,仰身直肢。随葬品集中在墓主人头部一侧,有陶盖罐1件、陶盂1件、陶砚1件、白釉瓷碗2件、钱币6枚。
  (5) Ⅰ M35
  位于Ⅰ T6中部偏北,一半的墓室伸入北隔梁之下。
  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和生土层。
  整个墓葬结构为竖井掏洞式,由竖井墓道和洞式墓室组成。墓道口距地表深0.6米,距墓室底深1.8米;墓道口呈长方形竖井式,上口长2.5米,南宽1.18米,北宽0.9米;墓室为长方形,长1.3米,南部宽0.9米,北部宽0.8米。墓道与墓室之间没有封门砖(图二一七)。
  墓主人骨骼保存状况一般,为成年女性。仰身直肢,头向南,面朝西,方向为1850。有棺木葬具,已朽。随葬品有绿釉瓷碗1件、陶瓮1件、铁剪刀1件、铁镜子1件、铭字砖1块等,其中所出陶罐形制与I M27和I M40所出陶罐完全相同,时代也应相同,均为唐代中期。
  (6)ⅢM18
  位于ⅢT30和ⅢT31的中部,南北横跨两个探方。
  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和生土层。
  墓葬方向为189°。
  墓葬形制:带斜坡墓道的洞室墓平面呈“铲形”,坐北朝南,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平面呈倒梯形,为竖井式墓道,底部略呈斜坡状。墓道通长2.1米,南宽北窄,南宽0.8米,北宽0.62米。墓道内填土为花土,其中有战国秦汉时期陶片、粗绳纹瓦片居多。
  墓室位于墓道北部,平面略呈长方形,长2.44米,南宽北窄,南端宽0.84米,北端宽0.52米,顶部南端略高,为0.7米,北端稍矮,为0.42米。
  墓室中央置一木棺,已朽,据棺痕可知:棺呈梯形,南宽北窄,南宽0.54米,北宽0.42米,长1.78米。棺中部有一骨架,保存状况良好,为仰身直肢,头已移位至棺左前方,面向东;从骨骼判断,为50岁左右的成年男性。
  墓道与墓室之间用青砖封堵墓门,用斜调角逐渐后退的砌法,下部为平砌,最上面一层为竖砖排列。墓门宽0.58米,门洞高0.76米(图二一八)。
  棺前置有随葬品:陶魂瓶塔式罐1件、塔式器盖1件、白瓷碗1件。从随葬品特征和埋葬习俗判断,应为唐中期墓葬。
  (7)ⅢM8
  位于ⅢT50探方中部,仅墓道向南伸出探方外。
  开口于第2层下,墓室大部分被近代扰坑打破,棺床已被破坏,墓主人骨骼无存,其下打破第3层。墓室和墓道内填花土和淤土。
  整个墓葬为砖室结构,由砖砌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墓室为长方形砖室;墓道平面也呈长方形。墓口距地表0.3米,距墓底2.1米;墓室长2.25米,宽2.4米;墓道上口长2.19米,宽0.6米,现存留深度0.9米(图二一九;彩版四,1)。
  墓室被近代扰坑破坏严重,墓主人骨骼无存。随葬品较多,有黄釉双系罐2件、白釉瓷盏1件、白釉罐1件、黑釉双系罐2件、陶瓮1件、陶罐1件、白釉高足杯1件、铜镜2件、蚌器1件、残瓷器1件。
  从器物特征和随葬品组合判断,此墓应为中唐时期墓葬。
  我国不少盛唐或中唐时期墓葬中,常见用海螺随葬的现象,洛阳偃师杏园唐代墓地中不仅有用海螺随葬,而且有的墓中还用银质的、瓷质的或滑石制作的海螺形器随葬,有的一枚,有的两枚。对其用途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是与饮酒有关,有的提出可能是取代陶砚的。邢台粮库遗址唐墓中出常见随葬真的海螺,其实际用途也值得我们思考。另外,此墓中还随葬1件残破的铜镜,这在唐代墓葬中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表达了世人对亡灵的哀悼,寄托“破镜重圆”的美好愿望。
  (8)ⅢM13
  位于ⅢT21东北角处。方向155°。
  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和生土层。
  墓葬结构:带有竖井式斜坡墓道的洞室墓,平面呈“铲”形。坐北朝南,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大部分在发掘区以外,故未发掘,其尽寸不详。依据现场土质情况分析,竖井式斜坡墓道底部距地表深1.3米。墓室位于位于墓道北部,平面呈圆角倒梯形,墓室土坑内又砌砖室。砖室长2.68米,南宽1.4米,北宽1米。和墓道之间用青砖封堵,残余仅2层,砌法为斜列错角平砌。墓室南端东西两边各用平砖横砌(图二二〇)。
  墓室内棺痕清晰,中央部位放置一约45岁左右的男性骨架,头南脚北,仰身直肢,面向上,两手放于身体两侧。死者骨架保存较好。头前左右两侧分别随葬1件三彩罐,1件小陶罐。另外,腰间置一副青铜腰带,由十余个小铜环件和一件青铜带扣组成,保存基本完好。
  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征判断,此墓亦为唐代中期墓葬。
  (9)I M29
  位于I T20和I T21的北半部,墓室有部分延伸到I T21的北隔梁外。
  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4层和生土层。
  墓葬结构:长方形墓道口,斜坡而入,墓室为掏洞式。方向为北偏东4°。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呈长方形,距地表深1.5米,距墓室底2.3米;上口长3.78米,宽 0.9米,深1.5米,墓道底长3. 7米,宽1米,坡底长4. 5米。墓室长2. 9米,宽2. 6米(图二二一)。
  墓道和墓室内填花土和淤土。墓室内有两具骨架,头均向南,面向东北,仰身直肢。无随葬品。从整个墓室情况看,有曾被扰过的痕迹,可能为二次迁葬的唐墓。
  2.窑址仅发现1座,编号ⅢYⅠ (图二二二)。
  位于ⅢT6南端偏东处,向南延伸到是ⅢT17探方的北部。开口于第2层下,南部被近现代路沟破坏,打破第3、4层。
  整个窑址的形状犹如马蹄形。窑室被第2层明清时期地层所破坏,所余仅有0.25 米左右高。窑口距地表0.45米,窑口至火膛的底部约1.35米。
  窑室大致呈圆形,直径为1.44米,在窑室的最北端有一向外突出的烟道,平面呈圆角方形,长0.4米,宽0.35米。窑室四壁均有手抹的草拌泥,并被火烧成红色或红褐色墙皮。
  窑室地面偏北部分平坦整齐,不见火眼。火眼都集中分布于窑室的南部,由于窑室南部被破坏严重,无法知晓火眼有多少,现仅依残留痕迹判断,应不少于五个,中间一个平面呈圆角方形,其东、西两侧各有两个南北狭长略呈椭圆形的火眼。中间火眼的边长约0.4米,宽不详;两侧小火眼的长径应不小于0.26米,短径为0.17米,窑室向下距火膛的厚度(也就是火眼的深度)为0.19米。
  火膛被破坏严重,基本形状已无法分辨,但可确知其位置在窑室南侧火眼之下,高约0.85米。
  在火膛南侧发现有大面积路土活动面,可能是陶窑南侧的工作面。
  由于此窑破坏严重,窑室内填土中无包含物,因此很难对其年代做明确的判断。
  但从其窑室的形状、窑室后部烟道的设置方式、火眼的位置及其形状等特征与洛阳隋唐时期窑址相似来看,其时代也应不会去隋唐太远,故初步判定此窑址为隋唐时期的遗迹。

知识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邢台粮库遗址》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分布了邢台粮库遗址的发掘成果,客观全面地综述了该遗址先商、中商、晚商时期的遗迹、遗物。对于研究邢台地区商文明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此外还介绍了该遗址发现的汉、唐、宋、元至明清各阶段墓葬的发掘新收获。这批科学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将有利于解决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中的诸多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