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092
颗粒名称: (二)遗物
分类号: K878
页数: 15
页码: 231-2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市粮库遗址汉魏两晋时期的遗物。
关键词: 汉魏两晋时期 文化遗存 遗物

内容

1.陶器
  陶罐短领,广肩。标本ⅢM11:2,泥质浅灰陶,直口,丰肩,鼓腹,最大腹径在中腹偏上,小平底,肩部饰对称鸡冠耳,并饰一周压印水波纹,最大腹径处饰一周凹弦纹。口径5厘米,最大腹径15厘米,通高11.8厘米(图二〇二,4);ⅢH9:12,泥质灰陶,圆唇,斜折沿,短颈,肩部饰规整中绳纹。口径32厘米,残高8厘米(图二〇二,3)。
  陶瓮形体较大。依形态差异,可分二型。
  A型高领。标本ⅢM2:1,泥质灰陶,尖底,短直领,圆唇,丰肩,鼓腹,最大腹径在中腹,尖底。自领下至瓮底部皆饰规整均匀的中绳纹,肩部施一周刻划弦断中绳纹。口径29.5厘米,最大腹径37.5厘米,通高52厘米(图二〇二,1;图版一七,1);ⅡTG6②b:6,泥质灰陶,方唇,高领,沿内缘贴塑一周泥条也加固沿缘。口径30厘米,残高5厘米(图二〇二,2)。
  B型敛口。仅1件,标本ⅡTG6②b:5,泥质灰陶,尖唇,平沿,圆鼓肩。磨光素面。口径约21厘米,最大肩径约34厘米,残高4.3厘米(图二〇二,7)。
  壶数量较少。标本I J9:28,泥质灰陶,方唇,卷沿,长颈,广肩。口径15厘米,颈长3.8厘米,残高4.5厘米(图二〇二,6);Ⅰ J9:22,泥质灰陶,方唇,圆折沿,高领,广肩。口径20厘米,颈高5厘米,残高7厘米(图二〇二,5)。
  豆盘数量不多。豆盘盘腹皆较浅。标本I J9:34,泥质灰陶,豆盘口径11.6厘米,盘腹深1.8厘米,残高4.4厘米(图二〇三,1);I J9:30,泥质灰陶,豆盘腹壁内弧,口径12厘米,盘腹深2厘米,残高3.4厘米(图一〇三,2)。
  豆柄均为细柄豆的残留部分,时代应为战国末期至两汉时期。标本I T70②b:2,泥质灰陶,喇叭口圈足。底径7.6厘米,残高5厘米(图二〇三,3);I T70②b:1,泥质灰陶,底径8厘米,残高3.3厘米(图二〇三,4)。
  盆数量较多。依据器形差异,可分为四型:A型仅有1件。标本ⅡTG11②b∶l,泥质灰陶,宽平折沿,方圆唇,浅直腹,大平底。沿面饰两周凹弦纹,内壁沿下饰三周凹槽,外饰绳纹。口径29厘米,底径21厘米,高14.8厘米(图二〇四,l)。
  B型浅腹小平底盆。共2件,形制完全相同。标本ⅡT66②b:2,泥质灰陶,双唇沿,侈口,直腹急内收,小平底。整器除腹部饰两周凹弦纹外,全部素面。口径24.5厘米,底径9厘米,高8.8厘米(图二〇四,3);ⅡT66②b:1,泥质灰陶,方唇,侈口,弧腹,外腹部饰三周凹弦纹,余部均为素面。口径25厘米,高8.8厘米,底径9厘米(图二〇四,2)。
  C型宽折沿,浅圜底。标本ⅡT67②b:1,泥质灰陶,方唇,宽平折沿,侈口,内弧浅腹,圜底。底部饰以交错绳纹。口径46.5厘米,底径27.2厘米,高13厘米(图二〇四,4;图版一七,2);ⅡH27:1,泥质灰陶,宽斜折沿,方唇,折腰,圜底,腰下饰以交错中绳纹。口径44.5厘米,腹径30.8厘米,高14.5厘米(图二〇四,5;图版一七,3)。
  D型深腹圜底盆。标本I H28:1,泥质灰陶,宽折沿,方唇,束颈,腹外弧下垂,圜底。体饰横向中绳纹。口径34.5厘米,腹径31.9厘米,通高18.6厘米(图二〇四,10;图版一七,4);I J3:2,泥质灰陶,方圆唇,宽折沿,沿面略内凹,直腹,下腹内收成圜底状。沿下的上腹部饰两周凹弦纹,中腹部饰横向中绳纹,下腹饰斜向中绳纹,口径27厘米,腹径23.6厘米(图二〇四,9);ⅡH27:2,泥质灰陶,宽折沿,平沿面,直腹,外腹壁饰瓦棱纹。口径42厘米,腹径36.9厘米,残高12厘米(图二〇四,11);ⅢH9:3,泥质灰陶,上腹素面,下腹规整的横向中绳纹。口径40厘米,残高8.4厘米(图二〇四,7);ⅢH9:4,泥质灰陶,形制于H9:3相似,唯其外腹壁饰瓦棱纹。口径35.4厘米,残高6.4厘米(图二〇四,6);ⅢH9:1,泥质灰陶,宽折沿稍倾斜,微束颈,略鼓腹。器腹内外均饰瓦棱纹。口径44厘米,残高7.8厘米(图二〇四,8)。
  陶盏也可称为“陶碗”或“陶杯”。依器形差异,可分为二型:A型直口,折腹,小平底,整器素面。标本ⅢT47②:9,泥质灰陶,尖圆唇,折线以上为直腹,以下斜下腹内收。全器素面。口径14厘米,残高4厘米(图二〇三,6);ⅢT50②:1,泥质灰陶,尖圆唇。口径10.5厘米,底径5厘米,通高3.8厘米(图二〇三,8);ⅢT50②:2,泥质灰陶,口径11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4.2厘米(图二〇三,12);ⅢT50②:3,泥质灰陶,口径11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4.4厘米(图二〇三,9);ⅢT27②:1,泥质灰陶,尖唇,折腰,收腹,小平底。口径12.5厘米,底径6.5厘米,通高4.8厘米(图二〇三,11);ⅢT26②:1,泥质灰陶,折腰处向外出一凸棱,口径1 1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4.6厘米(图二〇三,10);ⅡT66②b:1,泥质灰陶,尖圆唇。口径17厘米,底径7厘米,高6厘米(图二〇五,6);ⅡJ2:1,泥质灰陶,圆唇,折沿,沿面呈弧面,直口,假圈足。口径19.3厘米,底径8.4厘米,高7.6厘米(图二〇四,12);ⅡT67②a:2,泥质灰陶,圆唇,小平沿,平底。口径16.6厘米,底径7厘米,高5.8厘米(图二〇五,7)。
  B型直口,直腹,小平底,整器素面。标本ⅢH23∶l,泥质灰陶,尖圆唇。口径 10厘米,底径6厘米,高4.4厘米(图二〇三,5); ⅢT15③∶2,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斜壁,平底。素面,内底饰两周凸弦纹。口径20. 5厘米,底径9. 5厘米通高8. 8 厘米(图二。五,1);ⅢMU∶ 1,泥质灰陶,敛口,圆唇,鼓腹,平底,内底一周凸弦纹,沿下外壁有一周凹弦纹。口径17厘米,底径10厘米,高7.2厘米(图二〇五,5);ⅢT24②:1,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斜直腹,平底,卧足。口径9厘米,底径5.5厘米,通高3.6厘米(图二〇三,13);ⅢT15③:1,泥质灰陶,直口,斜直壁,平底。素面,内底部有一周凸弦纹。此器在早期使用时已破损,胎体裂痕处,有多处人工钻孔,应是修复整合此器所为。此器制规整,胎体匀称精致。口径23厘米,底径11.5厘米,通高1 1厘米(图二〇五,2)。
  陶钵依器形差异,可分二型:A型直口,全器素面。标本I J9:26,泥质灰陶,口沿上有一周凹槽,残高7.2厘米(图二〇五,4);I J9:21,泥质灰陶,尖圆唇,窄平沿,上腹较直,下腹斜内收。口径21厘米,腹径22厘米,残高8厘米(图二〇五,3);I J9:24,泥质灰陶,直口,斜直腹,口沿上有一周凹槽。内外腹壁均有瓦棱纹,应是泥条盘筑时留下的痕迹。口径18厘米,残高7厘米(图二〇五,8);I J9:31,泥质灰陶,尖圆唇,窄平沿,微束颈,腹略鼓。残高9厘米(图二〇五,9)。
  B型子母口。标本ⅢH9:6,泥质灰陶,圆唇,斜收腹。残高4厘米(图二〇三,7)。
  陶纺轮标本I H138:1,泥质灰陶,一面隆起,一面平齐,突起一面饰二周凹弦纹,底径5.6厘米,厚2.4厘米,孔径1.1~1.3厘米(图二〇六,3);I H138:2,泥质灰陶,突起的一面饰有三周凹弦纹。底径5.9厘米,厚2.1厘米,孔径1.3~1.5厘米(图一〇六,4);ⅡJ2:2,属B型,泥质灰陶,一面阴刻多周弦纹,另一面齐平。
  直径4.8厘米,厚1.5厘米,孔径1.2厘米。可能为商代遗物(图一〇六,2);ⅢH9:2,形制较特殊,并非利用旧陶片磨制,而是专门烧制的泥质灰陶纺轮。一面平,一面凹(即中间薄边缘厚),中腰有折线,断面似“元宝”形,中孔为单面行钻。直径6.8厘米,厚1.1~1.9厘米,孔径1.4~1.8厘米(图二〇六,1)。
  陶支座ⅢH9:1泥质红褐陶。高6.1厘米,底径4厘米(图二〇六,6)。从形制上判断,可能为商代遗物。
  陶球I H64:1,泥质红陶。直径2.3厘米(图二〇六,7)。这类陶球,在殷墟晚商时期的文化层中经常出土。这件陶球虽然出土在汉魏时期的单位中,但可能是商代的遗物。
  圆陶片仅1件。标本I J9:29,为一件汉魏时期的泥质灰陶器残片加工而成的,陶片平整,饰规整的中绳纹。直径5.2厘米,厚0.7厘米(图二〇六,5)。
  2.瓦
  有筒瓦和板瓦两种。
  筒瓦标本ⅢH9∶7,泥质灰陶,饰竖向绳纹。残宽7厘米,残长9厘米(图二〇七,2)。
  板瓦标本ⅢH9∶8,泥质灰陶,饰中绳纹。残宽12.4厘米,残长21厘米(图二〇七,1)。
  3.铜钱共有56枚。皆发现于ⅢT9②中,出土时呈“串”状,似由绳索串连在一起的。钱文均为“五铢”(图二〇八,1~4)。从钱文字形特征判断,应为西汉晚期铸制之五铢。
  4.蚌器仅Ⅰ件。出土于ⅢM11∶2,应属商代之遗物,故放在商代部分介绍。
  5.陶文在汉魏时期地层的少数单位中,发现不少的陶文遗存。部分陶文字迹不清,大部分都清晰可辨。
  从可辨陶文看,以两字铭者为多。其中,铭“胡年”者最多,共有3件,有ⅡH27:3(图二〇九,1)、I T75②:3(图二〇九,2)和I T75②:2(图二〇九,3)。此外,还有一件字迹不清,疑亦为“胡年”铭。
  “使懇”铭者有2件。分别为I T13②b:1(图二〇九,4)和I T19②:2(图二〇九,5)。
  其他的两字铭陶文皆只有1件,共有十四种:有“王史”I T73②:1(图二〇九,6)、“奉事”I T55②:2(图二一〇,1)、“〓咎”I T55②:1(图二一〇,2)、“史口”(后一字下泐,疑为“众”字)I T15②:1(图二一〇,3)、“口宝”ⅢT4②:1(图二一〇,4)、“张官”(此为半通印,应是秦或西汉初年遗物)ⅢG1:1(图二一〇,5)、“口牛”I T55②:3(图二一〇,6)、“〓盪”(“〓”字古玺中多见,如〓见《尊古齋古玺集林》)I T75②:4(图二一一,1)、“奉曰”I J9:4(图二一一,2)、“口懇”I T19②:3(图二一一,3)、“奉群”I H159:1(图二一一,4)、“长质”I H8:1(图二一一,5)、“陞长”I T19②:1(图二一一,6)、“陞被”I J9:3(图二一二,1)。
  另外,还有一些字迹不太清晰的两字铭,今把其疑似字列于此,可供参考:“瓦〓”I T14②b:1(图二一二,2)。
  除以上两字铭外,还有四、三、一字铭者。
  四字铭者只有1件,如“公自巾立趑”(公帥合文,作〓,〓当为〓〈币即帥变体>,“〓”疑为公省形。战国玺印中有“公孫”作〓,见《齐鲁古印据》。趑,原字似从是从欠,应隶定作“〓”)ⅠJ9∶2 (图二一二,3)。
  三字铭者有2件,如“公帥关” ⅡT67②b∶3 (图二一二,4), “口〓口” ⅠT13②b∶2 (图二一二,5)。
  一字铭者有∶ⅠT67②b∶2,疑为“遷(迁)”,隶定似可作“〓”(图二一二,6); Ⅰ J9∶ 1,隶定为“〓”(图二一二,7); Ⅰ H159∶2,为“信”字(图二一二,8)。
  另还有一些字迹十分不清,无法辨识。

知识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邢台粮库遗址》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分布了邢台粮库遗址的发掘成果,客观全面地综述了该遗址先商、中商、晚商时期的遗迹、遗物。对于研究邢台地区商文明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此外还介绍了该遗址发现的汉、唐、宋、元至明清各阶段墓葬的发掘新收获。这批科学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将有利于解决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中的诸多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