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056
颗粒名称: (一)灰坑
分类号: K878
页数: 18
页码: 139-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晚商时期的遗存灰坑。
关键词: 晚商时期 文化遗迹 灰坑

内容

(1)Ⅰ H4
  位于I T1的西半部,大部分延伸到本发掘区以外,未全部发掘。开口于I T1③层下,被I H1所打破,同时又打破I H55。该灰坑在本探方内暴露部分的坑口平面呈不规则形,坑壁相对较直,坑底近边缘处有宽约0.25~0.7米的平底,其余坑底略呈圜底状,越近坑底中心部位圜底越深。坑口距地表0.4米,至坑底0.66~1.2米,暴露部分坑口长3.8米、宽2.9米(图一二四)。
  坑内填灰褐色土,土质较软,土层中含大量烧土粒、炭灰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深0.75~1.05米处,出有两层黄膏泥带,膏泥带约0.05米厚,呈斜坡状。可能是制作陶器的废弃物倾倒于此而形成的。
  填土中包含陶片非常丰富,其中主要是陶鬲的残片;纹饰以粗绳纹为主,少见附加堆纹和弦纹等装饰纹样。从陶片的形态判断,绝大部分为殷墟四期遗物,可辨器形有:三角划纹绳纹簋腹片、簋圈足、簋口沿、甑口沿、颈部带附加堆纹的深腹罐口沿(2件)、大口深腹夹砂罐、柱状鬲足、肩部饰瓦棱纹腹饰绳纹的圜底红陶罐(殷墟三、四期常见)、豆柄、刻划兽面纹的泥质小陶钵等。其中完整的和修复起来的陶鬲共8件,另有带孔骨器1件,石铲1件,卜骨1件和陶纺轮1件(图一二五、图一二六)。
  (2)I H88
  位于I T2的北部正中,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第4层及生土。
  坑口大致呈椭圆形,斜壁,中腰有一平台,平台以下坑体呈圆锥形,底部为圆形,稍圜。大部被本探方的北隔梁所压,没有发掘。坑口距地表0.7米,深2.6米;本探方内暴露出的坑口长径2.7米,短径1.1米(图一二七)。
  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黏性较大,含水量大,局部呈胶泥状,整个填土为一次性回填形成的堆积。
  出土陶片较多,但可辨器形有陶鬲、高领罐、鼓肩平底罐、甑残片等。在坑底部出土有完整的陶鬲,好像系人为摆放于坑底的(图一二八)。这类现象在邢台地区晚商遗址中常见,有的坑底竟然摆置有数量较多且形制相似的陶鬲。这些可能为制陶作坊附近存放器物的“仓库”类遗存。
  在此坑填土中,发现数件可早至中商时期的遗物,如小罐I H88:9、甑口沿I H88:8、甑底I H88:12(图一二八,4、6、12)等,都应是中商时期的典型器物。
  (3)I H120
  位于I T6的东半部和I T7的西半部向南延伸到Ⅰ T125探方内,中间被I T6的东隔梁所压,因隔梁未打掉,所以中部没有发掘。此坑开口于3B层下,打破第4层和生土层。
  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坑壁呈斜直线向东倾斜,越向东越深,坑底近平,坑体的东西截面呈倒梯形。坑口距地表1米,深2.25米;已暴露出的坑口长径为5米,东西短径为4.6米;坑底长径为4.5米,短径为3.7米左右(图一二九)。
  坑内填土为红褐色,包含物较杂,质地疏松。出土陶片较多,其中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较少。可辨器形以陶鬲为最大宗,另有罐、深腹罐、深腹盆、甑、瓮等残片。
  其中可复原器仍以陶鬲最为常见,共计3件(图一三〇)。
  (4)I H160
  位于I T9的中部,开口于3C层下,被I H45打破,其下打破生土。
  整个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坑壁斜内收,坑底近平。坑口距地表深1.75米,至坑底深0.8~1.1米,坑口南北长径2.25米,东西短径2.18米;坑底东西长径1.8米,南北短径1.75米(图一三一)。
  坑内填土为黄褐色(略灰),土质松软。杂有较多的木炭屑和烧土块。出土陶片较多,多数为夹砂灰陶鬲片,少量泥质灰陶,可辨器形有矮体鬲、鬲口、鬲足、盆、罐、瓮口沿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灰坑中心偏北约距坑口深0.4米处,集中出土很多陶器,大部分稍残。其中有5件鬲,大部分可复原,另有1件夹砂灰陶盆口沿和1件泥质灰皮红褐胎陶罐底部(图一三二)。
  (5)I H112
  位于探方的中部偏北处,向北部分延伸到北隔梁下。开口于第3层下,被I M30和开口于同一层位的I H108、I H109打破,I H112又打破生土。
  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坑底较平。坑口距地表深0.6米,距坑底深0.4米;探方内暴露出的坑口长径4米,短径2.22米;坑底长径3.4米,短径1.9米(图一三三)。
  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和生土的混合土,并在坑底堆有大量黄膏泥。
  出土陶片不多,但块普遍较大,多可复原成形。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陶次之。从陶片的质地、色泽和形态看,以殷墟四期陶鬲为主,4件殷墟四期典型三角划纹陶簋和厚方唇簋,另有小圈足罍、小直壁杯、小钵、月形石镰、肩饰瓦棱纹的红陶罐、高领广肩底内凹的灰陶罐等,器类多样,组合完整,应是晚商时期的典型单位。其中可复原器物有盆2件,形制完全相同,子母口可承盖,深腹,腹中部以下斜收,小平底,腹饰中绳纹和数周弦纹;簋1件,口沿与本单位陶盆口沿相似,为子母口,沿面有双槽,深腹,高圈足,腹为素面磨光,加饰凹弦纹数周;鬲1件。以上可复原器均为殷商晚期的常见器类(图一三四、图一三五)。
  另有卜骨、贝壳和少量兽骨残块等。
  (6)Ⅰ T④
  此层为灰褐色土,遍布全方。被第3层和Y1所打破,其下直接叠压生土。层表距地表1.3~1.5米,厚0.25~0.5米。出土陶片较多,可辨器形有鬲、盆、簋、甑等(图一三六)。
  (7)I H36
  位于I T88的南部、部分延伸到探方外,故此坑穴未全部发掘。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第3层。
  坑口呈椭圆形,坑壁较直,近底略内收;坑底部似经过人为加工,较为平整。坑口距地表0.6米,距坑底0.5米;坑口长径1.75米,短径0.94米;坑底长径1.7米,短径0.85米(图一三七)。
  出土陶片较多,大部分集中于坑底部,其中有4件陶鬲几乎完整或可复原。从这4件陶鬲的口沿看,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口沿带抹沿,即外沿内抹者,袋足多带有乳尖,其时代可能稍早。另有盆、罐、瓮等残片。
  (8)ⅡT47③
  本层以黄褐色土堆积为主,被第2层所叠压,ⅡH37和ⅡH38都打破本堆积层。本层堆积遍布全方。层表距地表深0.9~1.1米,层厚0.3~0.9米。土质松散,含较多的红烧土粒和炭屑。出土陶片较多,以夹砂灰陶为大宗,多数为陶鬲的口沿、鬲足和鬲腹片,中、粗绳纹最为常见。复原陶器较多,有陶鬲4件、深腹陶盆1件,均为相当于殷墟四期偏晚阶段的遗存(图一三八)。在第3层下开口的遗迹现象有ⅡH40和ⅡH41。
  (9)ⅡH40
  位于ⅡT47南部正中,部分向南延伸至本发掘区外,未能全部清理。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ⅡH41和第4层。
  坑口呈不规则椭圆形,坑壁陡直,下部斜收,圜底。坑口距地表1.2米,距坑底0.9米;坑口长径1.5米,短径1.38米;坑底长径1.5米,短径1.34米(图一三九)。
  填土为灰黑花土,质地松软,含丰富的炭灰和烧土块。上半部陶片包含较多,在ⅡH40西壁距底有0.6米高处有陶鬲2件(略残,可复原);下半部包含陶片较少。出土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陶少见。陶片标本中可辨器形有簋圈足、深腹平底盆、甑底、甗、带附加堆纹的深腹盆、高领罐、小口罐等;其中,可复原陶鬲3件,袋足底部基本不见乳尖,时代可能较ⅡH41略晚,亦相当于殷墟四期偏晚;簋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腹饰三角划纹的厚方唇高圈足簋,为殷墟三、四期所常见,另一种为子母口弦断绳纹高圈足簋,应是邢台商文化的本地特色(图一四〇)。
  (10) ⅡH41
  位于ⅡT47的东南部,向东向南均延伸出本探方外。开口于第3层下,被ⅡH40所打破,ⅡH41又打破第4层。
  本探方内暴露出的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坑壁陡直,坑底较平。坑口距地表深1.2米,距坑底深1米;坑口长径1.7米,短径1.5米(图一四一)。
  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松散,包含丰富的炭灰。近底处有完整的小件,如陶纺轮、陶拍、石镰和蚌器等。此坑底部有明显人为活动的痕迹,可能曾被作为窖穴或半地穴式居住址使用。填土中包含大量陶片,尤其是下部填土中出土陶片更多。其中大部分都是陶鬲残片,偶见带附加堆纹的泥质灰陶深腹盆口沿、底部残片和甑口沿等。复原3件陶鬲,盘口,宽折沿较平,沿颈夹角较小,裆矮,足底部带有小乳尖,饰麦粒状中绳纹。时代不属最晚的,应较无乳尖的鬲早(图一四二)。
  (11)ⅡH35
  位于ⅡT65北壁偏东处,部分延伸到ⅡT65探方的北隔梁之下。开口于第3层下,被ⅡH34打破,其下打破生土层。
  本探方内暴露出的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坑壁斜直内收,坑底较平。坑口距地表1.75米,距坑底1.4米;现存坑口长径2.1米,短径1.6米;坑底长径1.4米,短径1.2米(图一四三)。
  坑内填土为灰黑褐土,土质疏松,杂大量烧土粒和炭屑。出土陶片较多,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陶所占比例不大。器形以陶鬲为大宗,烧制火候普遍较高,形制相差不大,都是矮体鬲,多数鬲足无实足尖,有的略带乳突状足尖;其他器形还有罐、瓮等。另外还出有陶纺轮1件,卜骨1件,石镰1件(图一四四、图一四五)。
  此外,此坑中还出有一件花边口饰的深腹罐口沿(ⅡH35:15),应是先商遗物混入此坑中(图一四五,11)。

知识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邢台粮库遗址》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分布了邢台粮库遗址的发掘成果,客观全面地综述了该遗址先商、中商、晚商时期的遗迹、遗物。对于研究邢台地区商文明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此外还介绍了该遗址发现的汉、唐、宋、元至明清各阶段墓葬的发掘新收获。这批科学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将有利于解决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中的诸多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