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遗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02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遗迹
分类号: K878
页数: 8
页码: 41-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先商时期的遗迹发现较少,多数为零星的文化层堆积,偶有几个灰坑,多为不规则形圜底坑。从发掘结果来看,中商或晚商文化层普遍堆积较厚,这也说明中商或晚商时期人们在该遗址生活时间较长,因而对其下的先商时期文化遗存破坏也较为严重,经常发现先商时期遗物出现在中商或晚商地层中的现象。
关键词: 先商时期 文化遗迹 遗存

内容

先商时期的遗迹发现较少,多数为零星的文化层堆积,偶有几个灰坑,多为不规则形圜底坑。从发掘结果来看,中商或晚商文化层普遍堆积较厚,这也说明中商或晚商时期人们在该遗址生活时间较长,因而对其下的先商时期文化遗存破坏也较为严重,经常发现先商时期遗物出现在中商或晚商地层中的现象。
  这里我们选6个先商单位,做简要介绍。
  (1)ⅠH111
  位于IT11的东北角处,部分延伸到本探方的北隔梁和东隔梁之下。开口于3C层下,其下打破生土层。
  探方内暴露的部分为弧形,斜坑壁,圜底。坑口距地表2.5米,距坑底0.54米;坑口南北1.15米,东西1.4米。坑内填黄褐色土,土质较硬,有淤土痕迹(图四五)。
  出土陶片不多,以夹砂深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
  可辨器形有鬲、盆、瓮、甗、甑、罐等(图四六)。
  (2)ⅠH95
  位于第1T59区的西南部。开口IT59④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大致呈圆形,坑底略圜近平。坑口直径约1.8米,距地表0.4米,距坑底0.7米。填土为一次性形成,为黄褐色,土质松散,含较多的烧土粒、炭灰屑等(图四七)。
  出土陶片较少,泥质陶与夹砂陶约各占50%,其中泥质陶以深灰陶为主,夹砂陶以黑灰陶、灰褐陶、红褐陶为大宗。可辨器形有鬲、罐、盆等。其中鬲的特色明显,为卷沿、肥袋足、高实足尖、薄胎,饰细绳纹,尤其高实足尖上也饰满细绳纹,为冀南地区先商文化陶鬲常见的特征;罐多为深腹罐,也就是学术界常说的“橄榄形罐”,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口沿上饰花边纹(图四八)。
  (3)Ⅰ T78④
  主要分布在I T78的北半部,越向北越深,好像一灰坑的南半部。灰褐色土,质地致密,较硬,含砂性大,有淤土痕迹。距地表深0.8~1.2米,厚0.4~0.8米。
  出土陶片较少,以夹砂褐陶为大宗;可辨器形有鬲、深腹盆、浅腹盆、深腹罐、捏口罐、高领瓮等;常见花边口沿、鸡冠鋬装饰(图四九)。
  (4)ⅡTG4⑤
  主要分布在ⅡTG4的北半部,呈圜底状文化堆积层,可能原为一规模较大的灰坑,上半部被第4层所扰动,所余仅为坑底而已,我们编为第5层。层表距地表1.9~2.0米,层厚0.1~0.45米。灰褐色土,质地较硬,含少量木炭屑和烧土粒。
  本层出土陶片不多,但陶器的特征明显,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夹砂陶中陶色普遍较深,有桔黄色、灰褐色、红褐色和灰陶等;泥质陶以灰陶为大宗。可辨器形有鬲、花边口深腹罐、泥质磨光高柄豆、中口平底罐、甗、瓮、鼎等(图五〇)。
  (5)ⅢH21
  位于ⅢT43的西南部,部分延伸到ⅢT42探方内。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生土。灰坑坑口呈不规则形,坑壁略斜直,由东向南呈斜坡状。坑口距地表0.7米,至坑底0.85米,坑口长2.8米,宽1.95米,坑底长2米,宽1. 5米。坑内填灰褐色土,土质松散,含木炭屑、烧土粒和料姜颗粒(图五一)。
  本坑出土陶片较少,以夹砂陶为主,少见泥质陶;纹饰有粗绳纹和素面磨光;可辨器形有豆、鬲、深腹罐、折肩盆、捏口罐等。另有少量兽骨、自然石块等(图五二)。
  (6)ⅢH12
  位于ⅢT52西南部,一部分被隔梁所压。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呈椭圆形,坑底呈圜底略平。坑口距地表深0.8米,至坑底0. 3 ~ 0. 5米,坑口长径2. 3米, 短径2.1米,坑底长径2.1米,短径2米(图五三)。坑内填灰褐色土,土质松软,略带红烧土颗粒,包含陶片较少。出土陶片较少,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中粗绳纹、素面磨光和弦纹,可辨器形有豆、鬲、器盖等(图五四)。

知识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邢台粮库遗址》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分布了邢台粮库遗址的发掘成果,客观全面地综述了该遗址先商、中商、晚商时期的遗迹、遗物。对于研究邢台地区商文明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此外还介绍了该遗址发现的汉、唐、宋、元至明清各阶段墓葬的发掘新收获。这批科学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将有利于解决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中的诸多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