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破释莲花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937
颗粒名称: 4、破释莲花漏
分类号: K826.1
页数: 2
页码: 18-19
摘要: 本文内容描述了郭守敬他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反映出少年郭守敬已具备钻研科学,从事科学实验的良好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郭守敬 莲花漏 传记

内容

也是十五、六岁时,郭守敬从别人手中得到了一张莲花漏的石拓图。就好像获得了什么宝贝似的,爱不释手,天天盯着莲花漏图冥思苦想,反复琢磨。这个漏壶与别的漏壶究竟有什么不同?它是怎样的结构?它的计时原理是怎样的?一连串串的疑问,在郭守敬的脑海里返来复去,激发着郭守敬要去探个究竟。在祖父的帮助下,郭守敬找到相关资料。通过查阅资料,郭守敬了解到莲花漏是北宋科学家燕肃(961—1040)在古代漏壶(即计时器)的基础上,于1031年创制而成的一套二级漏壶。他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制作了莲花漏。它因受水壶刻箭上饰有莲花,而得名莲花漏。此漏壶解决了历代漏壶中存在的问题,使漏壶的计时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从图上看,莲花漏主要组成部件有上匮、下匮、上渴乌、下渴乌、受水壶、退水盆和减水盎等。其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先把水加入上匮,上匮的水通过上渴乌流入下匮,下匮之水又通过下渴乌注入受水壶(浮箭漏),受水壶内竖有根刻箭,它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缓缓上升,从上升浮箭的刻度就可读出时间。
  在莲花漏中,上匮略大于下匮,它们被放置在不等高的木架上,联系上、下匮和受水壶的上、下渴乌是两个虹吸管。通过它们,上匮之水可自流注入受水壶。下匮侧面开有一小孔,接有一根竹注筒,超过小孔水面的水,通过竹注筒流入减水盎中,使下匮水面一直保持在小孔高度,这样,受水壶得到的是较为稳定的水流,从而保证了浮箭匀速上升,漏壶的计时准确性就大大提高了。
  受水壶口覆盖着一朵铜制的莲花,花心有个小孔,小孔内安插一支可以上下滑动的木刻的箭,箭上刻着分得很细的时刻线。箭的下端是浮在水面上的,壶里的水渐渐满起来,箭也就慢慢上升了,人们看箭上的时刻就知道是什么时间了。这个莲花漏的特点,在于箭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昼夜长短而刻制的,共有四十八支箭,可以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变易调换使用,白天和黑夜各用一支。这样,它就比一般漏壶更能准确地测定时刻。
  燕肃创制出莲花漏后,并没有得到宋朝政府的重视。为了使莲花漏的计时方法广为流传,他只好自己来宣传推广。每到一地,燕肃就把莲花漏图样刻在石碑上给群众看,让各地仿图制作莲花漏,滴水计时。所以莲花漏在民间流传很广,人们对莲花漏的计时功能和制作工艺评价也很高。当时的大文豪苏轼曾称赞莲花漏是“世服其精”。
  莲花漏结构较为复杂,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只凭一张图,想了解莲花漏的结构和原理,也绝非易事。然而,少年时期的郭守敬,对照一幅《莲花漏图》,反复琢磨,竟能很快弄懂了其中的道理。并采用索图编制竹浑仪的方法,找来竹板、木块,亲自动手制作莲花漏模型。功夫不负有心人,郭守敬经过多天努力,终于试制成莲花漏模型。并当着众位乡亲的面,向上匮里注入水,使水慢慢流出上匮,流入下匮和受水壶,让莲花漏演示滴水计时的原理。随着受水壶内刻箭的缓缓上升,时刻的显示,乡亲们都拍手叫好,称赞郭守敬是个了不起的小能人。
  懂得机械、仪器的人都知道,制作莲花漏,比起制作竹浑仪来更为复杂,更为费事。郭守敬能够成功地制作出莲花漏,是他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结果。反映出少年郭守敬已具备钻研科学,从事科学实验的良好素质和能力。这为他日后发明创制“宝山漏”、“大明殿灯漏”、“行漏”等诸多计时器,打下了基础。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高峰,其中郭守敬和他取得的伟大科技成就就是最杰出的代表。郭守敬以其领先当时世界的二十余项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堪称“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的一生,是从事科学技术事业的一生,是利用天文、水利等科学技术服务和造福国计民生的一生,是终生勤奋、孜孜不倦的一生。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简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叙述了郭守敬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展现了一代科技伟人的风釆,同时也表达了家乡人民对郭守敬的崇敬和纪念之情。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守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