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窑炉和窑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895
颗粒名称: 3、窑炉和窑具
分类号: TQ174.6+53
页数: 7
页码: 102-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朝至隋代的窑炉总体上为馒头式窑,单烟囱,大燃烧室。中晚唐时期的窑炉总体结构与前代变化不大,但窑体变长,窑床增大,呈长方形,平坦,燃烧室较大,双烟囱和窑具与使用方法。
关键词: 邢窑 烧制工艺 窑炉窑具

内容

窑炉与烧成迄今为止,在遗址上已发现16座窑炉,分别位于内丘县西关北、步行街和临城县西双井、祁村、山下等地。
  北朝至隋代的窑炉总体上为馒头式窑,单烟囱,大燃烧室。中晚唐时期的窑炉总体结构与前代变化不大,但窑体变长,窑床增大,呈长方形,平坦,燃烧室较大,双烟囱。窑炉大小规格不同,大的长6米左右,宽2.2米以上。五代时期的窑炉结构大体上与唐时期的窑炉差不多,但其窑床已由平面变为坡面,面积较唐代有所增大,且前高后低,利于前后温差缩小,坯体受热时不易发生前倾甚至倒柱现象。到了宋金时期,由于烧成温度降低和燃料的改变,其窑炉有了较大的变化,体积增大,容积可达10立方米以上。但总体上还是馒头窑。各时期窑炉皆为半倒烟式结构。
  邢窑在五代或北宋初期以前是用木柴作为燃料的,到了宋、金、元之际则全部以煤作为燃料。根据对邢瓷胎釉的物理性能分析,早期邢瓷是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但到了隋末则改为弱还原烧成,宋代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由于改为煤做燃料而采用氧化焰烧成。邢瓷的烧成温度在北朝至唐朝初期在1200℃—1300℃之间。
  到了盛唐以后烧成温度最高,一般在1280—1380℃之间,而到了五代以后烧成温度又下降至1300℃以下。
  从邢瓷传世作品和窑址出土遗物来看,釉色基本一致,玻璃质感较强,极少有烟熏泛黄的产品。产品胎的瓷化程度基本近似,大都处在微生烧状态,至今所见过烧、欠烧现象并不严重,但由于窑具的耐火度不够,故在出土的瓷片中,器物与匣钵粘连现象十分普遍。说明邢窑已熟练地掌握了还原烧成的技术,并对烧成的止火温度已能严格控制。由于胎釉三氧化二铝含量高,要求在1300℃以上烧成,张治刚先生、李家治先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唐代邢窑细白瓷的烧温最高可达1310℃以上,是目前国内所见烧成温度最高古代瓷器,明显高于定窑、景德镇窑、巩县窑的白瓷。这一现象充分说明邢窑已经掌握了高温烧成技术,这是制瓷技术的巨大进步。
  窑具与使用方法邢窑窑具主要有:(1)窑柱座和窑柱,(2)三角垫片,(3)环形支垫,(4)窑戗,(5)泥条,(6)筒(桶)状匣钵,(7)漏斗状匣钵,(8)盒状匣钵,(9)杯状匣钵,(10)环状、盘状及齿型支圈,(11)垫珠。
  装烧方法主要有:(1)早期的窑柱、三角垫片架烧法唐代邢窑的前身,即北齐、隋代内丘县城关、临城县陈刘庄、邢台县西坚固窑使用此法,为邢窑首创。方法是:在平整过的窑坑上稳置好盘状窑柱座,在其顶端粘上泥条,按上一节窑柱。在第一节窑柱上也放一圈泥条,再放一节窑柱,视窑内高度放二到三层。然后将器物坯体、粘土泥条稳置在窑柱座上面,一般安放四到五组,顶上一个盘状窑柱座亦同样处理,最上面的柱顶视窑内高度情况放壶坯和瓶坯不等。整个窑柱及器物坏体均置于明火中,一次烧成。
  (2)漏斗状匣钵装烧法唐代细白瓷碗类器物使用方法。临城县祁村、双井村、陈刘庄和内丘县城关窑址多见。方法是:在一件漏斗状匣钵里铺上少量的石英砂,然后放入一件或二件碗器坯件,再放一件漏斗状匣钵,其内再放一件坯体,两钵间用泥条压紧,逐渐咬口叠置,到适当高度为止。
  (3)盘状、钵状、漏斗状匣钵组合装烧法此法为邢窑首创,在唐代大约延续了近百年,主要用来盛装细白瓷盘、碗等器物。它由盘状与钵状两种器件组合而成。方法是:下面放一钵状匣钵,里面安放一浅式细白瓷碗坯,钵上安放一正放的盘式钵盖,盖上再放一碗坯,然后再加上一钵。这是邢窑装烧玉璧底、玉环底碗器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或者将一钵正放于下,正放入一件较高的器物坯件,然后再加上一钵即可。也有的下面正放一钵,里面装一件较高的白瓷杯坯,上面反扣一件钵盖。
  (4)筒(桶)状匣钵正烧法邢窑在隋代初期就开始使用筒(桶)状匣体,唐代大件器物也多沿用此法,五代时期的砂圈叠烧,金元时期的单件正烧,砂圈叠烧,也多用此法。它主要用来盛装瓶、罐、执壶等立式器皿,通常视坯体大小来决定一钵装入数件或一件。匣钵的口径和高度按所烧器物的体积而定。方法是:在窑炕上放一件桶(筒)状匣钵,里面铺上石英砂或垫饼,在上面放好所烧器物的坯钵。用湿泥条盘绕在匣钵的口沿,然后上面再放一件桶(筒)状匣钵,装入适量的坯体,这样逐件叠置,达到适当高度即可。湿泥条起稳定窑柱和防止火刺的作用,用过的匣钵经过拣选还可重复使用,如果装烧的坯体尺寸较高,可将上面一桶状匣钵倒扣过来便可解决。
  (5)支圈覆烧法宋金时代多使用此法。方法是:在窑炕上铺上石英砂,稳置好支圈垫,然后扣装上器物坯体,在支圈座上叠置一环状支圈,上面再扣装一件器物坯,这样逐一置放。
  (6)砂圈烧法金元时期使用此法。方法是:将制好的器物坯体施釉后,刮去内心一圈,而后逐件叠放,装入筒状匣钵内,入窑焙烧即可。
  (7)垫珠支烧法金元时期烧造瓷盆等大件产品,多采用此法。方法是:将拓印好的粗质垫珠放在大件器物坯体的底部(一般放到三到五枚),垫珠上再放置一件小一些的同类器物,然后逐一垫装成套,置于匣钵中焙烧,烧好后,除掉粘附在器物表面的垫殊后即可使用。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邢窑一直被誉为我国白瓷的发祥地,邢瓷是我国早期白瓷的代表。本书结合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丰富精美的邢瓷藏品,对邢窑的生产环境、邢窑遗址的发现和分布、邢窑的烧制技术、邢窑的产品种类和工艺特征、邢窑的外销和传播等,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书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可读性的特点,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文物考古工作者、大中学生、文物爱好者了解邢窑的优秀读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