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色釉瓷和彩绘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882
颗粒名称: 2、色釉瓷和彩绘瓷
分类号: K876.3
页数: 14
页码: 76-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窑产品色釉瓷和彩绘瓷,概括了青釉瓷、黄釉瓷、黑釉瓷、酱釉瓷、彩绘瓷等。
关键词: 邢窑 色釉瓷 彩绘瓷 文物

内容

青釉瓷青瓷最早出现于商代,由于早期青瓷烧成温度偏低,釉层厚薄不匀,一般研究者将其称之原始青瓷。到了东汉时期南方所烧制的青瓷已经成熟,胎釉质量明显提高。此时北方的人们日常器皿仍然是陶器。
  考古资料表明,青瓷的烧制技术大概是在北朝前期传入北方地区的,从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青瓷逐渐增多这一现象亦可证实。这一时期的窑址也在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交界的地区出现。目前至少已发现了7处东魏至北齐时期的窑址,其中有河南安阳窑、河北邯郸北贾壁窑、临水窑、邢台县西坚固窑、内丘西关窑、临城陈刘庄窑、山东淄博寨里窑和中陈郝窑。
  邢台三处烧青瓷的窑场目前均没有进行正式发掘,仅从地表上捡到的标本来看,品种较为单调,主要有碗、高足盘、罐、瓶、钵等器物。装饰十分简单,多为弦纹或饰以耳环。其胎体一般较厚重、坚硬,烧成的火侯较高,泥料系经过淘洗,但因含铁量较高,胎色多呈青灰色。这一时期邢窑的青瓷产品虽然胎体厚重,但制做工艺却十分讲究,坯体旋削精细有度,尤其是碗的底足的旋削刀法十分娴熟、规矩,与同时期的南方青瓷及山东等地的青瓷有明显的区别,胎中的黑色斑点也明显少于山东寨里窑的青瓷产品。
  另外,邢窑早期青瓷釉层较厚,由于烧成时的火侯较高,在碗的底心往往积有厚厚的玻璃釉,青翠晶莹,加上细碎的冰片纹,看上去十分美丽。邢窑烧制的早期青瓷目前未见施化妆土的痕迹,由于窑工制作过程精细,很少有釉面或胎体凸凹不平的现象出现。在青瓷标本中,有的瓷片断面坯釉结合部可看见一层白色层,有人认为是施用了化妆土所致,据笔者细观察,这一现象并非人为所致,而应是因烧成气氛变化而在胎釉之间形成一种中间层,系化学变化所致。从客观上分析,当时青瓷色重且釉厚,也根本无需用化妆土来掩盖。
  根据目前已发现的器物标本,邢窑早期的青瓷器物造型主要有: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扁圆沿,直口微敛,深腹鼓圆如半扁球,实足平底,足心微凹,体型稍高。另一种种为直口微撇,深腹,下部鼓圆,实足平底,与前一种像比稍矮。
  杯,与碗的造型相同,只是规格较小。
  盘,可分两种:一种为扁沿,敝口斜直,浅腹,无足,平底。另一种为扁沿,敝口斜坡,浅腹,底部有喇叭状高足。北朝前期平底盘的腹部多见斜直,底部多见小平面,这点可从北魏墓出土的平底盘得到证实。北朝后期平底盘的腹多见鼓圆,底部多见大平面,这点也从北齐墓出土的平底盘得到证实。高足盘根据北齐墓中已有出土,可知北朝后期也有此式盘器。但隋代开始增多,唯足高逐渐变矮。
  钵,可分三种:其中一种为内斜坡沿,敛口,鼓腹矮圆,平底,底部与口部比例相等,在北魏墓中已有出土。第二种为内斜坡沿,敛口,鼓腹矮圆,下部渐收,小平底。第三种近似第一种,只是底部与口部的比例为小。后两种在北朝后期墓中尚未查到出土物,不过在南朝齐梁墓出土器中找到了与之相同的器物,依此可知北朝后期应当有这式钵。
  壶,以盘口壶为例,可分二种:一种为大盘口,短颈,圆肩,鼓腹低矮,下部渐收,无足平底,肩部饰有桥形耳,鼓腹低矮,保留着明显的两晋风格。一种为小盘口,短颈,弧肩,鼓腹修长,下部渐收,无足小平底,肩部饰有泥条耳。
  瓶,目前只见到了三种,其中一种为平沿,敝口呈喇叭状,细长颈,鼓腹扁圆,下部渐收,实足平底。这类器物,因见于北魏墓中出土,我们可以将其断为北朝前期的器物。
  由此可知北朝邢窑早期的制瓷业已经有了相当发展。绝大部份器物的成形规整,器壁厚薄均匀,北朝晚期邢窑的制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从出土的青瓷标本看,胎的呈色多种多样,比如有浅灰色、深灰色的,也有土黄色和土褐色的,这种现象是和胎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不同和焙烧气氛的不同有关系。一般说,如果胎料含的三氧化二铁为1.5%至2.5%左右,并用正常的还原焰焙烧,那么,胎色的呈色便为浅灰色、灰色或深灰色;如果还原焰烧的不好,或者烧成了氧化焰,那么,胎色的呈色便成了灰黄色、土黄色或土褐色。在邢窑早期青瓷标本中,胎色大部份是浅灰色和深灰色,只有少量是灰黄色和土黄色,这说明胎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当在2%左右,焙烧气氛基本上也是还原焰。
  邢窑早期青瓷釉色的呈色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釉料中所含的三氧化二铁的比例为3%左右,并能用正常的还原焰焙烧,那么,釉色的呈色便可以烧成青色、青绿色或青黄色;但如果釉料中所含三氧化二铁的含量高过5%,或用氧化焰焙烧,那么釉色的呈色便会变成褐黄色和酱褐色。当然,在釉料中的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锰,也是两种较强的着色剂。如果它们的含量低,釉色呈色便可能为青中带黄或灰黄带绿;但如果它们的含量过低或过高,那么釉色的呈色,则又有可能变为褐色甚至黑色。在邢窑早期青瓷器标本中,绝大部份标本的釉色是青绿色和青黄色,少量标本的釉色是褐黄釉,而最少的是酱褐色。依此可知邢窑早期青瓷釉的用料,除正常含有适量的三氧化二铁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锰。
  黄釉瓷釉质大多细腻而有光亮,有的呈淡黄色。也有的呈深黄色。
  极少数的黄釉瓷作品釉质较粗,色调也显得暗淡。胎体厚重,用宽肥的三叉支钉支烧,与寿州窑的黄釉瓷风格一样,应该是初唐的产品,到盛唐时期变化不大,胎做得薄一些,只是器物品种减少。在五代以后黄釉即十分少见了。根据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黄釉瓷与青釉瓷化学组成十分相近,一般学者把早期(隋代之前的黄釉瓷通称为青瓷,由此看来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外观和习惯上分析,两者是有一定的区别,单就隋、唐时期的黄釉瓷来看就是一个独立的品种了。
  黑釉瓷我国最早的黑釉瓷出现于东汉中后期。江苏丹阳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101年)墓出土的黑釉小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黑釉器。最早的黑瓷窑当为东晋时期的德清窑,这时的黑釉技术已经成熟。黑釉瓷的胎一般与青瓷区别不大,但其釉的成份却有较大的差别,黑釉一般是用一种含铁、钛较高的陶土经过淘洗即可,无须专门配制,一般情况下,黑釉中的氯化铁应在6%以上。
  邢窑的黑釉器物的出现应稍晚于青瓷,但在北朝后期应已出现,大规模烧造是在隋代。邢台市桥东区顺德北路以西到原拖拉机厂一带烧制规模最大,其中黑釉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外,临城陈刘庄、内丘西关、中冯洞、冯唐、北大丰等窑场也有烧造。这一时期的黑油瓷的胎体稍粗,多为灰胎,一般釉较光亮、肥厚,个别器物由于温度与气氛的不同而局部呈棕红(铁红)或类似于茶叶染的豆绿色。以碗罐类的日用器为主,器型有深腹碗、高足杯、三系罐、双系瓶、钵口瓶、直口盘、印花扁壶、敛口钵多足砚、三角形砚等。在邢台顺德北路窑此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黑瓷建筑物件,有大板瓦、桃形宝项等,品种十分丰富。
  到唐代几乎所有烧制白瓷的窑场均烧黑釉瓷,并且质量很高,釉色品种也有所增加,出现了茶叶末、铁红、花釉、褐彩等新品种。宋金时期更是大量烧制。南程村、山下、解村等地出现了许多由内白外黑的双色釉和白地黑釉彩装饰瓷。元代时,邢窑白瓷已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在瓷窑沟,邢窑窑工还在大规模烧制各种黑釉器,碗、罐、瓶、炉……造型众多,品种丰富,为邢窑千年辉煌划上一个奇特的休止符。
  黑釉瓷始终伴随着邢窑的发展过程,从未间断,是邢窑众多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酱釉瓷酱釉瓷和黑色釉大致相同,一般釉层很薄,呈现出淡褐色调。质量好的,釉色呈芝麻酱颜色系唐代作品。乳浊窑变釉瓷,在内丘、临城唐代遗址中均有发现,底釉是黑釉或褐黄釉。与河南鲁山、禹县的花瓷一样,在底釉上出现花斑,这是一种二液分相釉,与宋代的钧瓷釉工艺类似,河南考古工作者称为“唐钧”。酱釉瓷在隋代产量不大,入唐之后,特别是中唐时期出土标本较多,在内丘西关北蜂窝煤厂一带出土最多,临城祁村,陈刘庄次之,器形主要有碗、杯、瓶、钵、盂等。入宋之后此种釉色的瓷器渐少,到了元代,则瓷窑沟又大规模烧制,成为除黑瓷之外的一个主要品种之一。彩绘瓷目发现了一些邢窑的彩绘瓷器。隋代就出现了带点彩的器物,如鹦鹉杯的眼睛多用黑彩点画。唐代曾出土了不少点彩的标本。还发现画莲花辨图案和其他花卉图案的完整瓷器,如带足盖罐、平底碗、执壶等和高足杯。其上的彩绘多呈黑褐色,图案较为简炼。宋金元时期窑址也发现不少的白地黑彩的标本,主要为点彩和梅花点装饰。在临城澄底、射兽、解村、山下、南程村窑址及临城镇北街、临城二中新址工地上还出土了白地黑彩的罐腹片。这些彩色瓷的陆续发现对研究邢窑的装饰工艺有重要价值。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邢窑一直被誉为我国白瓷的发祥地,邢瓷是我国早期白瓷的代表。本书结合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丰富精美的邢瓷藏品,对邢窑的生产环境、邢窑遗址的发现和分布、邢窑的烧制技术、邢窑的产品种类和工艺特征、邢窑的外销和传播等,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书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可读性的特点,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文物考古工作者、大中学生、文物爱好者了解邢窑的优秀读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