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精细白瓷——隋代透影白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880
颗粒名称: 我国最早的精细白瓷——隋代透影白瓷
分类号: K876.3
页数: 3
页码: 67-69
摘要: 透影白瓷可能就是所谓“文意就是内丘烧造的瓷瓶带有透亮的特点”邢窑白瓷中有透影白瓷“透影白瓷虽然都是细瓷:邢窑透影白瓷始烧于隋,河北省邢窑考古队在打麦西边台地上的探方中发掘出了上百片透影白瓷残片。并出土了烧制透影白瓷的小型筒状匣钵。由此推断透影白瓷的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钾长石,其釉中也可能掺入了石英矿物。透影白瓷主要器型为碗和杯,薄胎器物需要反复多次精修,邢窑工匠在发明白瓷后不久就烧制出了具有透影性能,在邢窑透影白瓷发现之前。一般认为长石质瓷源自国外。
关键词: 隋代 透影白瓷 文物

内容

透影白瓷可能就是所谓“烘透”的白瓷。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一中记有“烘透内丘瓶”,“烘”为烘烧,“透”为透彻,“烘透”与“内丘瓶”连,文意就是内丘烧造的瓷瓶带有透亮的特点。邢窑白瓷中有透影白瓷,在外国的文献中也见记载,如阿拉伯人苏林曼(suleinman)在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笔记》中记:“中国人持有白色黏土制作的碗,像玻璃一样,可以看到里面盛的液体”。透影白瓷虽然都是细瓷,但由于胎质胎色和釉质釉色有别,如同“乳白玻璃”;胎壁不论薄厚,只要遮光而视,均可从外面看到器内的液体、物体或光点。
  邢窑透影白瓷始烧于隋。标本出土地点位于内丘西关村东北原打麦场一带,1984年首先发现,但由于质量高,当地文物工作者初次见到时竟不敢相认。1988年,河北省邢窑考古队在打麦西边台地上的探方中发掘出了上百片透影白瓷残片,并出土了烧制透影白瓷的小型筒状匣钵。器物品种以碗、杯为主,其胎体有薄厚两种。薄的一种器物主要为碗、杯,做工极为精细,胎厚仅0.7—1毫米,能达到光照见影的程度。厚的一种器主要物为碗、盘、砚、盂、器盖等,胎质精细洁白,断面有乳脂光泽,类似“猪油白”,对光有透影感,釉面光洁莹润。从灰坑中遗物看,这些白瓷是典型的隋代器物无疑。
  根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透影瓷片化学分析,胎片中氧化钾含量相当高,在5.2%—7.25%之间,釉的氧化钾含量也达4.7%—6.1%。
  由此推断透影白瓷的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钾长石,其釉中也可能掺入了石英矿物。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与粗白瓷、青瓷同炉烧造,均采用筒(桶)状匣钵笼罩。匣钵,一般直径为13—28厘米,高度为4—20厘米。据测试,烧成温度应为1300摄氏度左右,烧成气氛接近于还原焰,燃料为柴,一次烧成。
  透影白瓷主要器型为碗和杯。做工精细,大部分为回转体,是采用拉坯方法成型的。它的工艺较为复杂,薄胎器物需要反复多次精修。施釉方法多为浸釉或荡釉。装饰较为简单,目前发现的主要有立体雕刻和贴花。
  邢窑工匠在发明白瓷后不久就烧制出了具有透影性能,是采用长石、石英、高岭土三元系配方的产品,就是习惯上人们所说的长石质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令人惊叹与深思!在邢窑透影白瓷发现之前,一般认为长石质瓷源自国外,中国古代系采用高岭土和瓷石二元系配方。以往的考古和科学研究结果也证实,我国自发明瓷器以来至清中期前后还没发现类似采用长石配制坯料的例子。因此,邢窑隋代透影白瓷发现之初许多人表示怀疑。而为什么这种瓷器在以后上千年中没能传承下来而昙花一现,退出历史舞台了呢?目前尚难有准确的判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瓷器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烧制的成品率是非常低的,其传世品极少,文献又未见这方面的记载,因此不难看出,当时烧制这种瓷器的动机很有可能与皇室或官府有关。河北大学金家广教授《试揭何稠绿瓷之谜》一文中推断隋人何稠曾受皇帝指派复烧久绝的玻璃器,可能在内丘一带的邢窑试烧过绿瓷(青瓷),如果这一推论成立的话,即出土于内丘县西关北的透影白瓷也极有可能与何稠试烧玻璃和绿瓷有关,即何稠在邢窑试烧的玻璃器也有可能就是这种含有长石的透影白瓷,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邢窑一直被誉为我国白瓷的发祥地,邢瓷是我国早期白瓷的代表。本书结合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丰富精美的邢瓷藏品,对邢窑的生产环境、邢窑遗址的发现和分布、邢窑的烧制技术、邢窑的产品种类和工艺特征、邢窑的外销和传播等,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书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可读性的特点,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文物考古工作者、大中学生、文物爱好者了解邢窑的优秀读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