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878
颗粒名称: 1、白瓷
分类号: K876.3
页数: 13
页码: 63-75
摘要: 白瓷是邢窑的主要产品,由青瓷演变而来,何时创烧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真正解决。一般认为始于北朝,成熟于隋,成名于唐。
关键词: 邢窑 白瓷 文物

内容

白瓷是邢窑的主要产品,由青瓷演变而来,何时创烧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真正解决。一般认为始于北朝,成熟于隋,成名于唐。
  青瓷向白瓷的过渡——隋代化妆白瓷“化妆”白瓷是一种在青瓷灰胎上施白色化妆土,然后再施透明釉而使釉色变白的白瓷。从窑址出土的标本上可以明显看出,在施有白色化妆的地方釉成白色,但如釉汁施在未挂化妆土的灰胎上则釉色变为青色。所以有人认为:“这种白瓷不是真正白瓷,而是披着白色外衣的假白瓷”。化妆白瓷并不是今天人们眼中真正意义上的白瓷。化妆白瓷的胎体其实与青瓷的胎体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还没有完全脱离青瓷的影子,可以说是一种变种瓷,它具有灰胎、白衣、透明釉三者同体的特点,我们称这种瓷为粗白瓷。根据窑址标本和墓葬器物,可知邢窑化妆白瓷流行于隋代,唐朝时仍大量烧制。
  科学分析表明隋唐化妆白瓷因胎的铁含量的不同而呈色不一,分为浅灰色和深灰色两种,其化学组成与青瓷胎基本一致。而化妆白瓷的釉料与青瓷相比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釉的含铁量明显降低,透明度增加,釉层的厚度减薄,积釉流釉现象少见,玻璃质感更加强烈。
  根据魏晋南北朝瓷器发展的情况来看,北朝完全具备了生产白瓷的条件,古代文献记载的白瓷还会更早一些。内丘的城区、北双流和临城的陈刘庄等窑址出土的白瓷,品类不下十几种,最常见的有深腹杯和深腹碗。
  深腹杯的口微侈,口沿尖薄,中腹至底器壁逐渐加厚,底部很小,圆饼状足,足的边棱略为外侈,有的底部稍宽一些。灰白胎,施化妆土,白釉玻璃质强,下腹近底处露胎,具有隋代白瓷的特征。河南安阳张盛墓、西安李静训墓、姬威墓的白瓷基本上与它一致。邢台隋大业四年墓出土的白瓷双龙柄盘口尊、天津市文管会收藏的双龙柄双身尊应是隋代邢窑的产品。
  我国最早的精细白瓷——隋代透影白瓷透影白瓷可能就是所谓“烘透”的白瓷。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一中记有“烘透内丘瓶”,“烘”为烘烧,“透”为透彻,“烘透”与“内丘瓶”连,文意就是内丘烧造的瓷瓶带有透亮的特点。邢窑白瓷中有透影白瓷,在外国的文献中也见记载,如阿拉伯人苏林曼(suleinman)在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笔记》中记:“中国人持有白色黏土制作的碗,像玻璃一样,可以看到里面盛的液体”。透影白瓷虽然都是细瓷,但由于胎质胎色和釉质釉色有别,如同“乳白玻璃”;胎壁不论薄厚,只要遮光而视,均可从外面看到器内的液体、物体或光点。
  邢窑透影白瓷始烧于隋。标本出土地点位于内丘西关村东北原打麦场一带,1984年首先发现,但由于质量高,当地文物工作者初次见到时竟不敢相认。1988年,河北省邢窑考古队在打麦西边台地上的探方中发掘出了上百片透影白瓷残片,并出土了烧制透影白瓷的小型筒状匣钵。器物品种以碗、杯为主,其胎体有薄厚两种。薄的一种器物主要为碗、杯,做工极为精细,胎厚仅0.7—1毫米,能达到光照见影的程度。厚的一种器主要物为碗、盘、砚、盂、器盖等,胎质精细洁白,断面有乳脂光泽,类似“猪油白”,对光有透影感,釉面光洁莹润。从灰坑中遗物看,这些白瓷是典型的隋代器物无疑。
  根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透影瓷片化学分析,胎片中氧化钾含量相当高,在5.2%—7.25%之间,釉的氧化钾含量也达4.7%—6.1%。
  由此推断透影白瓷的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钾长石,其釉中也可能掺入了石英矿物。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与粗白瓷、青瓷同炉烧造,均采用筒(桶)状匣钵笼罩。匣钵,一般直径为13—28厘米,高度为4—20厘米。据测试,烧成温度应为1300摄氏度左右,烧成气氛接近于还原焰,燃料为柴,一次烧成。
  透影白瓷主要器型为碗和杯。做工精细,大部分为回转体,是采用拉坯方法成型的。它的工艺较为复杂,薄胎器物需要反复多次精修。施釉方法多为浸釉或荡釉。装饰较为简单,目前发现的主要有立体雕刻和贴花。
  邢窑工匠在发明白瓷后不久就烧制出了具有透影性能,是采用长石、石英、高岭土三元系配方的产品,就是习惯上人们所说的长石质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令人惊叹与深思!在邢窑透影白瓷发现之前,一般认为长石质瓷源自国外,中国古代系采用高岭土和瓷石二元系配方。以往的考古和科学研究结果也证实,我国自发明瓷器以来至清中期前后还没发现类似采用长石配制坯料的例子。因此,邢窑隋代透影白瓷发现之初许多人表示怀疑。而为什么这种瓷器在以后上千年中没能传承下来而昙花一现,退出历史舞台了呢?目前尚难有准确的判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瓷器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烧制的成品率是非常低的,其传世品极少,文献又未见这方面的记载,因此不难看出,当时烧制这种瓷器的动机很有可能与皇室或官府有关。河北大学金家广教授《试揭何稠绿瓷之谜》一文中推断隋人何稠曾受皇帝指派复烧久绝的玻璃器,可能在内丘一带的邢窑试烧过绿瓷(青瓷),如果这一推论成立的话,即出土于内丘县西关北的透影白瓷也极有可能与何稠试烧玻璃和绿瓷有关,即何稠在邢窑试烧的玻璃器也有可能就是这种含有长石的透影白瓷,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我国最早的硬质瓷——唐代邢窑白瓷人们通常所说的“邢窑白瓷”,是对邢窑白瓷的一种笼统称呼,实际上邢窑白瓷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根据文献记载和窑址标本,就胎质胎色和釉质釉色来说,可分为三种:分别为隋唐五代时期的化妆白瓷、胎质细白的硬质白瓷和具有透影性能的精细白瓷(石质瓷)。而化妆白瓷属于粗胎器,人们习惯将其称之为粗瓷,而透影白瓷由于工艺难度较大,其烧制的时间很短,没有形成规模。
  能够代表邢窑制瓷水平的白瓷,就是唐代大规模烧制的细白瓷,这种产品系用高岭土制胎,胎土中三氧化三铝含量高,而氧化铁含量非常低,烧成温度很高,一般均在1300度上。胎釉的硬度明显高于其它窑口的产品,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唐代邢窑的细白瓷已经达到了今天我们所认为的“硬质瓷”标准。这是我国最早硬质白瓷的例子。
  邢窑的白瓷从外观分有三种即类雪的白瓷、类银的灰白瓷和泛青的青白瓷。
  所谓“类雪”白瓷,是一种胎釉洁白如雪的白瓷,这类白瓷不仅窑址中有实物,在文献中也是有记载的。
  “类雪”白瓷虽然做工有粗有细,但胎釉都是白色的。根据窑址标本和墓葬相同器物,不难看出这类白瓷最早烧造于隋代。唐朝邢窑“类雪”白瓷的技术更加成熟,器物品种也列加丰富。
  邢窑“类雪”白瓷经过初唐发展,至盛唐、中唐和晚唐前期己达到了鼎盛阶段。唐代细白瓷的器物品种繁多,不仅有以往常见的饮食用器、储盛用器,而且还出现了文体娱乐用器和宗教用器。
  唐朝邢窑细白瓷工艺水平很高,在当时可说已达到了极致,这一时期白瓷胎质细腻,洁白纯净,造型规整,器体轻薄,烧结温度最高,是唐朝当时所有其它烧造白瓷的窑场所不能比的。根据窑址标本和墓葬出土器物,可证实唐代邢窑白瓷产销量巨大,质量优良,产品不仅通行全国和远销国外,而且还入贡皇室。唐末五代邢窑白瓷生产虽然出现了衰落现象,但北宋时期又有所恢复,产品仍被皇家列为贡物。
  所谓“类银”白瓷,是一种胎釉相对发灰,白如银色的白瓷。这类白瓷不仅在窑址中有标本,而且在文献中也有记载,这就是唐陆羽在《茶经》中所记的“邢瓷类银”。类银白瓷在做工上和“类雪”白瓷一样有粗有细,但不论粗细,其胎色釉色都是灰白的。根据窑址标本和墓葬器物,可证邢窑“类银”白瓷最早烧于隋朝前期。并知胎釉灰白而胎面多施灰白色化妆土,而唐代的细白瓷(类银)一般是不施代妆土的。
  在粗白瓷中,那种形体较矮,侈口,腹体较斜,弧度不大,玉璧形足的碗、盏、粉盒以及体态丰盈的罐一般是盛唐时期的产品,在各地盛唐墓中出土较多,在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遗址、西市遗址中均有出土。内丘窑址中发现的白瓷折腰碗与陕西乾县神龙二年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三彩折腰碗十分相似。
  细白瓷中有碗、盏、瓶、罐、盆、盒、钵、执壶、茶壶、渣斗、高足杯、三足盘、凤头壶等。1978年河北省临城县东镇公社中羊泉大队农民取土时挖出一批白瓷。有一把白瓷凤首壶,两只三足盘,二只玉璧底碗,一件白瓷三足鍑,一件罐盖,一只翻沿圆唇深腹碗,另有动物形象狮、大象。大象身披毛毯,前面有一个驯象的人物。这批作品是邢窑的细白瓷。同时出土的还有一面海兽葡萄镜。这批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莹润具有典型的中唐时期的特征,十分难得。邢窑唐代细白瓷的三氧化二铁含量较低,一般在0.5%以下,最低的可低于0.4%,这是邢窑白瓷的白度明显高于国内其它几处名窑的主要原因。
  而另一种白瓷以前很少有人提及,即影青瓷或称之为青白瓷。提到这一名称,一般会联想到景德镇,而目前公认最早的景德镇白瓷窑址是五代时期,而在唐代邢窑的标本中却有相当一部产品釉色接近于影青瓷器,一般研究者却只提到邢窑瓷具有白中泛青的特点。从近几年发掘和采集到的标本来看,其釉色青翠、釉质肥厚的现象十分普遍,应是邢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品种。由此不难看出景德镇青白瓷可能是受邢窑的影响而非受窑之影响。

知识出处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中国白瓷发祥地——邢窑》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邢窑一直被誉为我国白瓷的发祥地,邢瓷是我国早期白瓷的代表。本书结合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丰富精美的邢瓷藏品,对邢窑的生产环境、邢窑遗址的发现和分布、邢窑的烧制技术、邢窑的产品种类和工艺特征、邢窑的外销和传播等,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本书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可读性的特点,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是文物考古工作者、大中学生、文物爱好者了解邢窑的优秀读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