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任县天台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853
颗粒名称: 15、任县天台寺
分类号: K878.6
页数: 5
页码: 230-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名扬中国的邢台古刹任县天台寺,天台寺位于任县双蓬头村村东。据嘉靖《顺德府志》记载:“双蓬头,任县东三十五里,元时有二蓬头童来此建庵,一名寒山,一名拾得。未几飞升去,今遗址尚存。”
关键词: 任县 天台寺 寺庙

内容

天台寺位于任县双蓬头村村东。据嘉靖《顺德府志》记载:“双蓬头,任县东三十五里,元时有二蓬头童来此建庵,一名寒山,一名拾得。未几飞升去,今遗址尚存。”乾隆《顺德府志》记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民国《任县志》则抄录明、清旧志记载说:“双蓬头,相传寒山、拾得修炼于此,俗称和合二仙。”“仙里桥,城东南四十里,双蓬头村东。和合桥,城东南四十里,留垒村西。”"双蓬桥,城东南四十里,双蓬头村西。"综上所述,双蓬头村东天台寺原为一庵;双蓬头作为寒山、拾得的故里或曰最初修炼成仙之地而得名;仙里桥、和合桥、双蓬桥之名亦因此而得。这些至今仍存的历史遗迹最迟在元代已有。但若要理清其来龙去脉,必须对和合二仙作为世俗神的缘起,以及有关寒山、拾得二诗僧的文献记载作一简述。
  和合神缘起于唐,对其奉祀则盛行于宋。但最初的和合神并非寒山、拾得。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宋时,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万里外亦能回来,故曰万回。今其祀绝矣。"民间传说这位万回生逢唐末,因兄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遂往战场寻兄。万里之遥,朝发夕回,民间因尊其为"万回哥哥",并奉祀其为象征家人和合团圆之神。但这种以"万回哥哥"为和合神的民间信仰发展到元代渐被以寒山、拾得为和合神的民间信仰所取代,到明代已不再流传,即田汝成所说"今其祀绝矣"。
  关于万回哥哥作为和合神为什么会被寒山、拾得取代,清翟颖《通俗编》这样记载:"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国朝雍正"一年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据此可知,明、清时民间所供和合神已是一分为二的寒山、拾得,但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实在雍正十年(1732年)选编《御选语录•正集》时。在该书中,雍正敕封寒山为"妙觉善度和圣寒山大士",敕封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分别位列他最为推宠的十三位大禅师的第三、第四名。民间则传说,寒山和拾得同居北方一乡村,自幼亲如兄弟。年龄渐长后,两人心中共爱一女。但直到拾得与该女临婚之日,寒山方知拾得所爱亦自己所爱。为此寒山断然出家为僧,离开了故乡。拾得因与寒山有亲如手足之情,毅然舍弃该女前去寻找寒山。当他与寒山在浙江天台山相会时,手中仍持有为新婚而备的、象征夫妻百年好合的翠荷并蒂莲。正在进斋的寒山则因拾得不远千里前来相寻,情急之下竟捧着盒钵出面迎接。从此他们开始在天台山共修头陀行,并以其通俗易懂却深含哲理的白话诗劝戒世人以善为本,和谐相处。所以,当民间把他们奉为和合二仙且为其塑像时,并非僧状而作蓬头笑面之童子形。他们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则寓意和(荷)谐合(盒)好。青年男女婚庆之日,必悬其画像于花烛洞房之中,祈求百年合好;亦有人将其画像悬于厅堂之中,祈求家庭和睦;更有信仰佛教者把其视为文殊、普贤二菩萨化身,常年供养。
  这一传说中的“北方一乡村”,其实就是任县双蓬头。而双蓬头村东的天台寺,则是双蓬头的乡亲们为纪念寒山、拾得和谐乡里,与人为善的高风亮节而建。对此,今存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所立《直隶顺德府任县双蓬头重修天台寺碑记》这样说:“任邑东二仙里旧有天台寺—所。夫天台者,山名也。口口临深壑,度石桥,人迹罕到,诚释家修炼之所也。但历年久远,势渐倾圮。檀越孟洮,赵登岑、孟国光等目击心伤,醵金而重修之,各输私囊,共赞盛事。”这说明,雍正皇帝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后,双蓬头村还曾被改名为“二仙里”。但双蓬头村东天台寺的创建以及双蓬头、仙里桥、和合桥,双蓬桥的得名远在雍正十一年之前。
  该碑文还说,重修后的双蓬头天台寺“伽蓝之殿更新,地藏之宫不废,韦陀、和合各有所凭,十八罗汉于兹永托”。碑文的作者、时任翰林学士的麒沐薰还说:“可异者,伽蓝诸佛,他寺所同,而和合二仙,此地所独可瞻仰者。”“余尝考其事,见其皎皎之节勒诸贞珉,呵呵之声著于诗章,其高风信不易攀,独异其跣足蓬头,相视而笑,忽而见真于斯,忽而洗形于斯,口口其傲岸自异,不欲与众僧为伍耶?仰金仙之化身,忽隐忽现,如俗所谓,普度世人耶?果尔,则和合一殿,诚堪与诸殿并峙。”贞珉,即古碑之代名词。诗章,则指汇集寒山、拾得诗的《寒山子集》。由此可知,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双蓬头天台寺时,寺中还有记载寒山、拾得事迹的古碑在。
  通读《寒山子集》并结合《祖堂集》、宋修《高僧传》、《古尊宿语录》等文献的有关记载,可知寒山是一位因家贫而不愿人知其姓名籍贯的“风狂之士”,拾得是一个幼失双亲,无依无靠的孤儿。他们因战乱颠沛流离,先后在天台山国清寺遁入空门。寒山约生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至会昌六年(846年)间(或开元二十四年至会昌元年,即736-841年间)。拾得当与寒山同时。由于他们的长寿,才使当时人就认为他们已修炼成仙。如《太平广记》转录晚唐人杜光庭所作《仙传拾遗》说,寒山于“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十余年忽不复见”。成书于保大十年(952年)的《祖堂集》说,高僧灵祐二十三岁时(唐宪宗贞元九年,即793年),曾经逸士寒山点化曰:“余生有缘,老而益光。逢潭则止,遇沩则住。”此外,被称为赵州和尚的从䄒和曾重修桐柏宫的著名道士徐灵府也都见过寒山。徐灵府还是《寒山子集》最初文本的编录者。
  由是可知,迫使寒山、拾得背乡离井的直接原因,是发生于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用寒山自作之诗说,正是这场战乱才使“偃息深林下,从生是农夫”,“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的寒山离开任县双蓬头,走上流亡之路,经历“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欲验飞凫集,须征白兔游。灵爪梦里受,神桔座中收。乡国何迢递,同鱼寄水流”之生活,最终和那些因中原多故,不得不以三湖五海为家,“登会稽者如鳞介之集渊薮”的贤士大夫们(见穆员《工部尚书鲍防传》)一起流落浙江,并在天台山寒岩“抛却红尘境”,过上了“常游好阅书”的苦行僧生活。
  寒山的行藏搞清了,拾得的行藏就无须多费笔墨。因为拾得自作诗说的非常明白:“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两人心相似,谁能殉俗情!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
  寒山和拾得的这些白活诗通俗易懂,却又哲理深蕴,禅机无限,作的真是太好了。正因为此,这些诗在当时就被称为“寒山体”,成为绽放在那个诗的时代里的一朵奇葩,并引起了白居易等著名大诗人的起而仿效。寒山诗流传到近代,曾被新文学运动的旗手胡适推崇为白话诗的典范;流传到日本,则被推崇为俳句短歌的鼻祖;流传到美国后,竟又成了嬉皮士们的宗师。但直到今天,寒山和拾得仍被中国人作为象征喜庆、和谐、吉祥的和合神敬奉着。这或许就是他们走出任县的双蓬头后,在佛教领域独树一帜引发的信仰之花。

知识出处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宏观处着眼、微观处入手,通过历史分期、高僧生平、寺院兴废,简要叙述了邢台这一特定地域内的佛教文化发展状况。精美的图片、流畅的文字,可以使读者既直观、又理性地了解到邢台佛教文化的精华所在,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任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