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清河隆兴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849
颗粒名称: 11、清河隆兴寺
分类号: K878.6
页数: 5
页码: 213-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隆兴寺遗址位于清河县故城西关南部,老城墙里,占地约十几亩。抗战前,该寺尚残存垣墙和前后两座大殿。正殿内供一约3米高的铜铸坐佛和两尊与坐佛等高的铜铸立佛。前殿内供养汉白玉大佛一尊和其他泥塑佛像。日寇入侵后,铜佛被劫,石佛被砸,两殿亦因年久失修而先后坍塌。现该寺遗址部分已改建小学和民房,其未占部分瓦砾犹存。
关键词: 清河 隆兴寺 寺庙

内容

隆兴寺遗址位于清河县故城西关南部,老城墙里,占地约十几亩。抗战前,该寺尚残存垣墙和前后两座大殿。正殿内供一约3米高的铜铸坐佛和两尊与坐佛等高的铜铸立佛。前殿内供养汉白玉大佛一尊和其他泥塑佛像。日寇入侵后,铜佛被劫,石佛被砸,两殿亦因年久失修而先后坍塌。现该寺遗址部分已改建小学和民房,其未占部分瓦砾犹存。
  隆兴寺约创建于北朝时,据道宣所著《续高僧传》,入隋后该寺尚名宝融寺。仁寿二年(602年),俗籍清河的高僧释辨义奉隋文帝之命,恭奉佛祖舍利前来宝融寺建筑宝塔供养。时寺僧智耀先有舍利九分,将入道场时竟成了十二分且大放光明,其光“随人缘念,色相不同,青红紫白,同时异见,或佛像僧形,重沓而出”,使得清河县“合境顶戴,欣其嘉瑞”。另据明清各版《清河县志》记载,该寺曾有白石佛一尊,高九尺,镂刻精工,背刻“唐大历十年造”。大历十年为公元775年。据此可知,由隋入唐,三百年间该寺佛光笼罩,香火相续,历久不衰。
  但自黄巢起义,五代交替,清河一带频遭兵火之灾,宝融寺亦毁于战火。所以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时,吴浚才会在为重建该寺舍利宝塔撰写的碑记中说:“先是兵乱,阖闽失守。遗迹莫睹,灵应尤多”。所谓“灵应”,据清河县父老口碑相传,即宋太祖赵匡胤未称帝前,曾随后周世宗柴荣征讨契丹。有一次他行至宝融寺外的舍利塔下时,人困马乏,遂于塔下荫凉处午睡。太阳西转,塔亦随之倾斜而为赵匡胤遮荫。时有小和尚自寺中出,见塔倾钭而不由得连声惊呼:“塔要倒了!”赵匡胤被惊醒后,看着倾钭的塔身也惊呼了一声:“这塔真要倒了!”没想到他一言方毕,宝塔竟应声而倒。当他因口干舌燥而向小和尚讨水喝时,小和尚因塔倒而对他心生不满,就给他端来一碗泔水。他喝后口感甚咸,因说:“这地方没有甜水。”寺中老僧听小和尚讲明这些情况后,急命小和尚送好水去给赵匡胤解渴。当小和尚追上赵时,已到了西关之外的茶店村。赵问:“此地距城多远?”小和尚说:“三里。”赵长叹一声说:“岀城三里吃甜水。”自此,清河西关井水皆咸,而出城三里处的茶店一带井水皆甜。当然,这只是有关赵匡胤宣扬君权神授,自诩为真龙天子的一个传说。但赵匡胤在困顿之时曾得清河宝融寺僧人接济,并感恩图报,在建立大宋王朝不久即命吴浚等地方官员重建该寺舍利塔,敕改该寺之名为“隆兴寺”,却是史实。
  据吴浚所撰碑记称,隆兴寺的重建工程由高僧超一“洞发真诚,特兴至愿,坚心苦力,废寝忘餐,化导众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才得以竣工。自北宋乾德五年(967年)上溯二十年,则为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时有故府主即曾任贝州刺史,官至侍中,爵至清河公,讳光翰者广敷善业,深植善根,俾遂良缘,共成胜事。乃于本寺内建造砖塔一所,出一十二级,计高一百三十尺。塔之内又造石棺一所,棺之,内又造金棺,银函,并制金镶瓶。然后在乾德五年四月初八佛诞之日,把上年(966年)于隋塔基址地宫之内所获舍利五十二粒,指骨一节安放于金镶瓶中,供养于新建砖塔地宫之内。
  由宋而金而元入明,累经兵燹的清河隆兴寺又圮,但“故址犹存”。时至宣德九年(1434年),清河县士绅史荣等人请俗籍威县的僧人觉福来任该寺住持。觉福既住其境,睹其颓败,奋然修建,次第渐成。正统六年(1441年),清河县县令张肃“因习礼于寺,目其修崇大异往日,诚足以为祝延圣寿之所”,遂奏请朝廷批准,在该寺设僧会司,命觉福出任僧会之职。觉福于是对该寺的发展益加精心,并将该寺占地面积向四周扩展了三十亩,先后“缭以墙垣花木,中建大雄殿,庄塑佛像;前建石佛殿,刊塑罗汉;立方丈于正殿之后,塑金刚于山门之中;僧房对峙于方丈东西,厨库翼列于两廊左右;地藏,伽蓝二堂相向,钟鼓一簇耸然山门之内”。并在清河城西南增置了寺田二顷。成化九年(1473年),觉福的弟子性连“嗟师四十年之勤苦,一旦辞世,恐无以垂于永久”,乃请赵善撰记镌碑,树立寺中。
  再后,隆兴寺舍利塔因年久渐毁。弘治三年(1490年)至十一年(1498年),福建莆田人林頊任清河县令时,“将墓(即地宫)中金银器并舍利指骨俱取去,归奉其家”,独遗石棺一所,犹存寺中。查康熙版《清河县志》,林瑱出任清河县令时,“勤学民隐,多兴革。民以贫弃耕,劝谕畜牛者为之代耕。奏蠲力役,以苏民困。除豁马政,以省民财。又课生徒,擒巨盗,断决冤狱,囹圄为空”,颇有善政,清河士绅曾为其立“去思碑”。惟其将隆兴寺舍利塔地宫中金银器并舍利指骨据归己有,使清河县“佛子有遗恨焉”!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春,清河县宋学颜,潘希载、张君立等居士因隆兴寺“上雨旁风,摧残剥蚀”,时废时修,几且荡然,而前代所遗“若石佛石柱,犹惊人云”,决心再次重修该寺。这次工程修旧拓新,“凡因之工三,拓之工七,建大雄、毗卢二殿,缮益营也,焕其檐阿,金其庄严,郁郁称巨观矣。稍前置夹殿二,一祖师,一伽蓝,壮丽配如来宫阙。又前,左悬钟右衡鼓,相望若井干;又稍前,镇以金刚一殿,森垣赫耸而树屏其南,以辟车骑。中贯一辇道,由应门直彻方堂。缭以重垣,垣皆朱垩;翼以丙舍,舍皆元圬。别为左右侧门,以通斋祓。庖湢前后,植槐椿数百株”,蔚然成青林。这次重修重建历时近三年,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夏竣工,并由贾待问撰写了重修碑记。
  与此同时,清河县令陈绪还捐出“数年所积余俸金”,在隆兴寺内增建了一座白衣大士阁,“又以羡钱置田百亩为香火资,择谨密僧人掌其事”。陈绪迁任顺天府别驾后,宋学颜不远千里前往燕京,请时任参政的清河同乡张我续撰写了“隆兴寺白衣阁记”,镌碑树立寺中。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清河县知县卢士杰还曾主持重修过隆兴寺,但详情失考。
  时至今日,清河隆兴寺只遗有一根隋代石柱,呈十六棱形,上细下粗,残高2.1米,上部有一高浮雕佛像,似乎仍在向人们默传千年隆兴寺的种种殊胜因缘。

知识出处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佛源僧脉第一流——邢台佛教文化》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从宏观处着眼、微观处入手,通过历史分期、高僧生平、寺院兴废,简要叙述了邢台这一特定地域内的佛教文化发展状况。精美的图片、流畅的文字,可以使读者既直观、又理性地了解到邢台佛教文化的精华所在,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清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