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明的见证——邢台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801
颗粒名称: 三 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号: K928.702.2
页数: 44
页码: 105-148
摘要: 1111
关键词: 邢台市 名胜古迹 市级

内容

1、邢台古城墙遗址
  邢台古城墙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历史文化公园内。邢台古城墙遗址现残存有五处,保存较好、面积较大的一处位于历史文化公园内,另处分别位于火神庙内、开元寺东侧、汽车连营房内和天一城北侧,现分别介绍如下:历史文化公园内城墙分为东西两段,相距28.3米,东段城墙平面呈“L”形,为古城东南角城墙残段,残高7米,地面基础宽21米,东西长60米,南北长67.8米,占地面积2264.7平方米。2005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配合邢台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对此段城墙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部分南北长20米、东西宽9米、高7米,共发现七段夯土,根据各段夯土之间及其与墓葬灰坑等遗迹的叠压关系,以及夯土方法和所包含遗物的时代特征,可以将城墙大致分为三期:第一期为秦汉时期的城墙,第二期为唐代城墙,第三期为明代城墙。西侧城墙残高5米左右,东西长76.4米,地面基础宽21米,占地面积1604平方米,现两段城墙均已修葺,外包灰砖保护;火神庙段城墙,高约8米左右,东西宽18.5米,南北长40米,占地面积740平方米,保存较好,外包灰砖,上砌垛口,城墙上建有角楼、展厅等建筑;开元寺东侧城墙西距开元寺100米左右,由于生产生活破坏,现城墙残高5米左右,南北长6.2米,东西宽7.3米,占地面积45平方米,夯土上长满杂草,风雨侵蚀破坏严重;汽车连营房内城墙,残高3米左右,东西长10米,南北宽5.7米,占地面积57平方米,夯土上长满杂草;天一城北侧城墙,现存城墙基础,残高0.3米左右,长45米,宽0.2米,上砌砖墙,破坏严重。
  2、南小汪商周遗址
  南小汪商周遗址是1985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的。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在对该遗址试掘工作中,出土陶鬲、陶旦、陶尊、陶模、石刀、石斧、石铲、石磨棒、骨锥、骨管和一些制作骨器的骨料等。1991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联合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河北省第一版西周刻辞卜骨,同时也发现了西周时期的井、灰坑、窖穴以及大量陶器、骨、蚌器等。1992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配合邢台市旧房开发公司建设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在墓葬内出土了西周时期玉戈、铜鼎、铜爵、铜尊等。先后又配合基本建设对福顺电子有限公司、审计局家属楼、石油公司办公楼等工地进行了发掘。遗址区文化层厚度一般在0.4—2米之间,多数区域可分为两层或四层,出土遗物大体相同。
  3、小瓷窑沟遗址
  小瓷窑沟遗址位于临城县临城镇瓷窑沟村西北大约200米左右,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
  遗址面积约20000平方米,出土遗物有红陶盆、簋、罐、陶钵及石斧、石镰、石磨棒、骨针等。遗址现为农田,由于生产生活破坏,地表无明显文化层和遗迹,一条东西乡间公路从遗址中穿过。
  瓷窑沟村名源于邢窑白瓷。邢州白瓷,肇始于南北朝,发展于隋、唐、宋代。它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遍及亚洲,史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一名贵产品的集中地就在内邱县五郭乡东、西磁窑沟村。“地以物贵而名扬”,村以窑为名,因古时“磁”为“瓷”之俗字,“瓷”与“磁”相通,古村名为磁窑沟。附近临城县的磁窑沟和小磁窑沟两个村庄皆与此有关。
  磁窑沟村民房依沟而建,随高就低,错落无序,但鳞次栉比,自成街巷。该村村民以农副业生产为主,并因有依山靠坡的自然条件,兼有石料加工的传统手工业,石料加工技术也是其主要生活来源。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北小霍遗址
  北小霍遗址位于隆尧县尹村镇北小霍村东南500米处,龙山文化至汉代文化遗址。
  遗址高出地面约1米,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早年烧砖用土部分遗址被破坏,但遗迹、遗物丰富,从地表部分断层看,文化层深0.2~1米,厚0.5~1米。据当地群众讲,过去用土曾出土过许多石器、陶器。上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省文研所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采集到大量石器、陶器标本,石器以石斧为主,另有石凿、石铲、石镰,多磨光;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器形有罐、鬲、豆、甑、盆、盘、瓮等。纹式有绳纹、篮纹、方格纹等。该遗址从未发掘,但在新修祁南公路时,在公路两侧曾发现多处灰坑,并采集到红色蛋壳陶和细绳纹陶鬲等。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临邑古城遗址
  临邑古城遗址位于临城县临城镇南台村,春秋至唐文化遗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时发现古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510米,东西宽32。米,面积163200平方米。今仅遗东南一部分,残垣东西长25米,南北长15米,高1~3.8米,厚1~7米。残垣外壁断面夯土层清晰可见,厚度在8~12厘米之间。遗址内除村落外,大部分为农田。临邑古城遗址为临城县发现最早的城邑遗址。
  据史料记载,临邑即是现在临城县的前身,早在二千四百年前,临城就称临邑。
  公元前491年,晋国内部变乱,贵族赵稷在邯郸拥兵起事,被赵简子打败,逃到临邑,就是现在临城这个地方。
  春秋末期,临邑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山国的属地。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武灵王攻灭,临邑也随着转为赵国的地盘。
  汉朝初年,刘邦承袭秦始皇奠定的郡县制,在临邑地方正式建立了—个县,取战国时房子邑之名,叫房子县。
  东汉以后,房子县先属常山国,后属钜鹿郡。
  隋代初年,隋文帝杨坚采纳河南行台兵部杨尚希“存要去闲并小为大”整顿地方的建议,对一些州县进行了合并,房子县被撤消,降格为镇。五年后,杨广统兵灭陈,“得户五十万”,为了适应人口增多的新形势,隋朝政府又重划行政区,恢复了房子县。
  据《驹阴冗记》记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唐朝民户增至九百多万,达到极盛,唐玄宗为了进一步巩固他的统治,标榜太平盛世,于是年七月调整地方政区,把房子县旧地分出大半,改建了一个县,取古代临邑的“临”字,定名临城,这就是临城县的由来。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象氏城址
  象氏城址位于隆尧县固城乡户曹村周围,汉代。
  城近方形,四面城墙各约千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40年前尚留有残城墙遗迹,今为农田。从用土区断面看,文化层厚1~1.5米,距地表深1米左右,地表散见遗物多盆、罐等灰陶残片,绳纹砖瓦、云纹瓦当等。1987年,在城址西郊的固城村南被破坏的一座古墓中,出土140余片刻花贴金玉片,花纹有龙、虎、云、柿蒂等形,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为素面,多为5.7×43厘米的长方形,四角有孔,可能为玉面罩之类。
  据传,舜的异母弟象曾住在宣务以东的固城,因此历史上以山东的隆平县曾叫象氏县。资料显示,西汉赵敬肃王之子刘贺于元朔三年(前126年)被封为象氏侯,传五世,至王莽新朝时绝嗣国除。玉片当为象氏侯墓中出土。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封峦寺遗址
  封峦寺遗址位于沙河市区西册井乡白庄村西500米大安山下,南、西、北三面皆为山岭包围,宋代遗址。
  遗址坐北朝南,东西约30米、南北约50米,现有新建筑11座,南侧是范子侠烈士墓。
  据史料和现存碑石记载,封峦寺始建于宋康定年间,因处大安山脚山峦封口处,故名。现仅存古碑七通:其一,通高3.4米、宽1.06米、厚0.29米,碑座埋入地下,座式不详。六龙盘顶式碑首,碑额篆书"敕赐封峦寺记”,首题“大宋邢州沙河县大安山封峦寺新建碑铭”,碑文行书28行,行53字,郛州观察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秘书郎□石介撰,□州龙兴寺讲经论沙门绍珎书,落款“康定二年岁次辛巳四月八日建立”。碑侧行书3行,行24字。碑阴额阴刻高浮雕佛造像,碑阴文布施姓名,部分字迹残缺;其二,通高3.2米、宽0.94米、厚0.2米,龟趺座。碑首二龙戏珠,长方形圭形额,内书双勾楷体“重修佛殿”二行四字,首题“重修封峦寺佛殿记”,碑文行楷22行,行61字,文林朗山东兖州府济宁州郛城县知县临洛李芳莎撰,奉直大夫山东兖州府济宁州知州永年胡凤阁篆盖,落款“大明崇祯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立”,边饰云龙纹,碑阴布施姓名;其三,通高3.35米、宽1.07米、厚0.26米,碑首二龙戏珠,额双勾篆书“重修宫记”首题"重修封峦寺佛殿记”,碑文20行,行51字,赐进士出身吏科给事中武安人宋之韩撰,武安县石工郭彦住、王本、郭景恭、郭景庭、郭景香镌,落款“万历四年岁次丙子夏五月上浣之吉”边饰缠枝花卉纹,碑阴额书“碑阴铭记”,为楷书;其四,高1.76米、宽0.74米、厚0.18米,残断为两截,无碑首,无座。首题“封峦寺增修莲池碑记”,碑文楷书17行,行44字,赐进士出身监察御史钦所李〓堂校阅,顺德府沙河县庠生李载实撰文,千佛岩晚学沙门〓庵圆宁书,落款“万历二十四年岁在柔兆涒滩冬仲月〓生三荚吉旦立”边饰卷草纹;其五,高1.57米、宽0.72米、厚0.24米,额双勾楷书“万善同归”,首题“大清乾隆三十二年清运清达弟兄二人自己诚心〓底重修”,落款“三十八年岁在癸已夹钟之月”,碑文6行,行35字;其六,额“流芳”双龙戏珠首,首题“重修封峦寺碑记"高小毕业赵生荣撰文,赵登科韩富儒书丹,落款“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甲子五月十五日吉立”;其七,高1.56米、宽0.68米、厚0.16米,平放在地上,碑阴朝上,残断为两截。除碑刻外,封峦寺遗址还存留有古莲池、“对角三孔桥”、“八步三眼井”、“和尚塔林”、九龙庙、菩萨殿等。
  封峦寺所在地向来是“山环三匝、水绕两河、岭危峦秀、霞驳云蔚”的灵岩绝境,是人们自古以来祭祀游览的好去处。据资料载,大安山下在宋以前就有寺庙,始建年代不详。宋祥符初年(1008年),北宋朝廷赐号封峦。康定二年(1040年)重修封峦寺并刻碑,对封峦寺起始、规模、主持经历做了详实的记载。明万历四年(1576年)重修封峦寺佛殿。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开凿莲池,架设月桥等。清乾隆、嘉庆、光绪年间数次对该寺进行扩建、增建。当时有四大建筑群,分布在河的南北两岸,有大悲阁、天王殿、尼姑庵等。宋仁宗时,当朝曹皇后曾奉旨在此降香,使封峦寺一时声名远播。大安山脚下一片蔚为大观的石塔林,有大小石塔二十余座,造型优美,制作精良,是历代高僧、方丈的坟墓,由此可知当年封峦寺是何等兴盛。
  据本寺僧人及当地居民谈,封峦寺兴盛时曾建有藏经楼,存有大量的佛教典籍、地面文物、佛教礼器,由于战乱,政治动乱,多已散失民间。封峦寺现有古碑,碑文作者、身份地位较高,且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失为古碑刻中的精品,如“敕赐封峦寺记”碑文撰者石介,是宋初著名的文学家,因曾在家乡徂保山下讲学,所以后人称他“徂徕先生”。他和孙复、胡瑷在泰山书院开馆收徒,提倡师道,号称“宋初三先生”。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且停寺遗址
  且停寺遗址位于内丘县南赛乡寺沟村,始建于宋代,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寺院遗址。
  且停寺,又名梵云寺,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虢国太子途经此地暂息,山遂以“且停”为名,后建梵云寺为正名,但仍以且停寺称谓。整个寺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44米,东西宽95米,占地面积13680平方米。寺前跨溪有一座糙白玉石桥名叫慈云桥,由慈云桥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穿心殿、登云桥、大殿、石佛殿等;两侧有东、西厢房、钟楼、碾棚、戏楼、龙王庙、老母庙等,可惜这些古建筑大多废毁。现存有元代《敕赐梵云寺记》圣旨碑一通,慈云桥一座,明、清时期碑刻11通、石柱础、石供桌及其他附属文物。元代圣旨碑和慈云桥拦板上历史典故浮雕图案,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难得的石刻艺术珍品。除古碑刻外,此地尚有35米长的慈云桥,桥栏板上雕刻有杨继业碰碑、苏武牧羊、嫦娥奔月等不同内容的戏文和典故,雕刻艺术精湛,价值极高。
  且停寺历史悠久。据《顺德府志》载,且停寺建于元武宗至大年间,历经元、明、清等朝代,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较大规模的修缮。元代是敕赐大寺。明万历八年增建了慈云桥,邢台历史名人、南京右佥都御史王本固为此撰写了碑文,致仕兵部左侍郎赵孔昭为碑篆额。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内丘县又对且停寺进行了重修。万历三十岁(1602年)当地百姓对且停寺进行大修。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修了且停山梵云寺前殿。乾隆十年(1745年)梵云寺又进行了重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因洪水冲塌的登云桥。道光三十年(1850年)再次重修且停寺前大殿。光绪九年(1883年)且停寺又进行了一次大修。从碑文了解,当时,且停寺不仅有很多土地,还有高大的殿堂,有山门、梵王殿、石佛殿、穿心殿、钟鼓楼、南老母庙、龙王庙、慈云桥、东西厢房、登云桥、戏楼等建筑。这些建筑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很有特色。
  在且停寺内,有内丘人津津乐道的“白果树”。树身八人合抱,树冠覆地一亩有余。民间有“坐在树上打牌,四人打,八人看,卖麻糖的在上转,东枝上敲锣西枝听不见”之说。可惜树毁于火灾,现只留下树桩。“文革”期间,高大的殿宇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从元代开始,且停寺作为名胜古迹,吸引着来自各地的众多文人题留瀚墨,写下了很多关于且停寺的诗文。现摘清代韩梦愈的《咏且停寺》如下:
  山围宝刹傍天涯,半带烟萝半带霞,昼永红尘浑不到,溪声沥沥送年华。
  且停寺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赢得了当代人的认可。2005年,内丘县在举办扁鹊文化节时,且停寺被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为“藏在深山中的邢台的圆明园”。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9、青龙寺遗址
  青龙寺遗址位于广宗县冯寨乡北孝路村东北角,孙庄村东约500米,宋代遗址。
  遗址东西35米,南北125米。2005年当地居民在旧址新建青龙寺,现有新建“圆通宝殿”3间,“古佛殿”1间,“天王殿”3间。遗址遗物有石碑二通,其一,青石质,通高2.83米、厚0.22米、宽0.88米,失首,龟趺座,边饰卷草纹。碑文首题“直隶顺德府广宗县重修青龙寺记”,碑阳因磨损严重字迹不清,内容不详。其二,青石质,圆首,高1.25米、宽0.58米、厚0.16米。碑文19行,行36字,首题“直隶顺德府广宗县孝路村青龙寺〓”。款:大明国万历十年岁次壬午春三月十五日。邑人〓〓悠文〓尹升撰。遗物中有一尊青石释迦坐佛造像,高1.55米,底宽0.9米。此佛像残损严重,修复后用油漆涂刷面目全非,已分不清原始面貌,被供奉在“古佛殿”内。
  后赵皇帝石勒定都襄国,奉信佛教并大力倡导之,由著名高僧佛图澄在后赵国建寺院多处。至石鉴在位时,于青龙年间修建青龙寺,亦是佛图澄宏化之结果。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天梯山徘徊洞遗址
  天梯山徘徊洞遗址位于邢台县西黄村镇西东牛庄村南,宋代遗址。
  徘徊洞遗址位于天梯山半山腰上,海拔380米,洞深80余米,面积18平方公里。洞连洞,洞套洞,曲折回环,幽深莫测。大小支洞纵横交错,左右徘徊,相互贯通,据高临下,地势险要,故名徘徊洞。洞中有靖康元年石刻一块,高0.35米,宽0.33米;宋代靖康二年刻制的佛像一尊,高0.8米,宽0.5米;佛像旁有靖康二年石刻一块,高0.32米,宽0.22米。石壁上有一珍贵的宋代石刻依稀可辨,记述了抗金英雄岳飞部将牛皋当年率众在此据守的事迹。另有抗金义军凿在山壁的石坑、古栈道、捣粮食的石臼等,基本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考古、研究和观赏价值。
  徘徊洞与飞龙洞隔涧相对,中间架有人工天桥,站在桥上凭栏远眺,起伏多变的群峰层峦,深邃幽静的峡谷溪潭与错落别致的山野田园风光便会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天梯山风景区共有54景、36洞。在这里可登山、戏水、垂钓、泛舟,也可进行考古、科研活动,是邢台不可多得的一处西郊公园。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1、綦阳冶铁遗址
  綦阳冶铁遗址位于沙河市綦阳村西北250米处的大沟西断崖和铁牛沟一带,是一处从宋代以前到清代的古冶铁炼钢的遗址。
  遗址地处丘陵山区,地表遍布个体开挖的铁矿。1958年,文物工作者在沟侧发现了十七八个古代炼铁炉遗址,有4个还剩有五分之一,炉型为圆锥形,附近还残存有两大堆铁块,计十七八块,每块有几吨重。以后又在距此不远的铁牛洞及坡山脚下发现古代采矿洞,同时还发现大量古代采矿用具。綦阳村北玄帝庙东发现有《大宋重修冶神庙记》石碑,刻于宋宣和四年(1122年)八月,碑文中载,宋皇佑五年(1053年)在该处始设官吏,置铁冶务。綦阳的冶神庙是宋代重修,但最早建冶神庙于何时,已无从可考。据1940年《沙河县志》载,“冶铁司在綦阳镇,汉魏立,今废。”说明綦阳治铁历史悠久,至迟在汉魏期间,即已开展冶铁活动,且规模和产量上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史料记载,北宋政府给綦村冶铁官下达的生产铁指标占全国总额30%,元丰元年(1078年),沙河生产的铁已占全国总额的40%,名列全国冶铁之榜首。另外在村南观音寺后发现有块掩埋的石碑,上刻“顺德等处铁冶提举司,大德二年九月日立石”的字样,大德是元成宗年号,由此可知元代在此处一直设有铁冶司,当时綦村一带冶户达2764户,说明直到元代时,綦村一带的冶铁业还相当兴盛。明清时代,綦村的冶铁业走向衰落。
  冶铁神庙里面原遗有宋、元、明、清历代记有冶铁状况的古碑刻,可惜这些碑刻在1965年至1970年被破坏殆尽,到1977年,西沟内仅遗存一残炉,炉高2.5米,残存直径1.4米,厚0.8米,暴露有红烧土,铁块灶渣等物。1991年该处最后一个残炉也被选矿厂渣石埋没。现仅存一座拱桥式建筑——“冶铁映”。该门东面朝街处刻有“文昌阁”三字,门下可通行,门上旧有小阁楼,门西即面对古时冶铁遗址。綦阳冶铁遗址虽地面部分被破坏,但地下部分尚好,它对于研究我国古冶铁技术和发展史,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孔庄圣母宫遗址
  孔庄圣母宫旧址位于沙河市綦村镇孔庄村,明代遗址。
  遗址坐北面南,南北长92米,北边缘东西宽22米,据明代碑石记载,曾有河南临漳及山东济南府的善人各捐资铸圣母金像一尊,像高五尺五寸,重八百多斤。清末至民国时代,圣母宫被战争毁损。圣母宫现有旧存石供桌一个,左上角镌刻有"贞观八年八月一日立”,桌面被油漆抹涂,面目不清。另有古石碑四通:其一,碑青石质,高1.77米,宽0.84米,厚0.19米,平顶,边饰花草纹。碑文首题:“西天神女庙新铸铜像碑记”,全文18行,行41字。碑中间断裂,字迹剥落,年款被毁,内容不详。其二,碑青石质,高1.13米,宽0.51米,厚0.11米。平顶斜角,边饰几何纹,碑额部线刻祥云纹。碑文首题:“〓石铭功记”,全文楷书10行,行28字,款:康熙二十三年二月。此碑整体完整,碑面略有嗑伤。其三,碑青石质,高1.07米,宽0.40米,厚0.14米,平顶斜角。碑阳:“直隶广平府成安县南阳村金妆圣母一尊功成刻石以垂于后。康熙五十六年三月日立”。其四,碑青石质,高1.66米,宽0.64米,厚0.16米。圆首,碑额部线刻祥云纹,碑文首题“铸造碧霞元君圣母金像记”,全文楷书10行,行55字,款:〓〓年岁次壬申正月二十四日之吉,〓进士邑人,任尹齐沐〓〓东薰沐书。
  孔庄圣母宫又名碧霞元君圣母寺,是一处道教圣地,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碧霞元君,即民间所谓“送子娘娘”者。据传,秦王李世民在统一中原之前,曾在附近征战。有一次兵败,藏于庙中得以躲过敌兵。李世民继位后,降旨对该寺大加修缮,新建了地藏王阎罗殿、戏楼等,孔庄圣母宫从此香火日盛。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3、娲皇宫旧址
  蜗皇宫旧址位于沙河市蝉房乡后渐寺村东,明代遗址。
  其附属文物有明代碑刻(已遗失),清代雍正四年、乾隆四年十月二块重修残碑及数块零星断碑残石。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4、天仙观遗址
  天仙观遗址位于宁晋县耿庄桥镇孟家庄村东南角,明代遗址。
  遗址南北长90米,东西宽60米,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遗址上现有村民集资修建的天仙观,残存有一通石碑、二根雕龙石柱及门前一对石狮。石碑倒放在新建的三皇殿前,高1.7米,宽0.8米,厚0.3米。碑阴朝上,刻布施人姓名,碑阳据村民介绍为清乾隆十八年的重修三皇殿碑。二根雕龙石柱为方形柱,分别位于三皇殿西侧及北侧。西侧龙柱残高2.45米,边长0.37米;北侧龙柱残高2.5米,边长0.37米。石狮一对位于门前,满身涂绿黄油漆。正殿前还保存有两个碑首。
  相传,明万历的母亲李艳妃到小南海游玩坐化升天,这一天是农历四月十五日。明神宗朱翊钧为赢取民心,大举孝事,拨以重金按照北京故宫的模式,在小南海修建了天仙观,并把农历四月十五定为孟家庄庙会,以便文武百官和百姓祭祀。由于该观为李艳妃(朝臣称李娘娘,民间称李奶奶)而建,又坐落在小南海,民间流传为小南海奶奶庙。鼎盛时期,居百名道士,受封地三百亩。清朝时期,各古建筑保存完好,圣名远扬,每逢庙会,热闹非凡。1948年,宁晋县监狱长奉命率服刑人员,将大皋拆掉,石料运往南宫,木料和琉璃瓦由滏阳河用船运往邯郸,修建烈士陵园,石碑等石料运到史家嘴修滏阳桥。1948年正殿做学堂,1963年发洪水正殿倒塌。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5、云台寺遗址
  云台寺遗址位于宁晋县北河庄镇柏房村南600米处,明代遗址。
  遗址呈一个大土丘状,最高处高于地表约6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从表面和断层看,有许多灰色绳纹陶片,还发现有陶佛像。
  云台寺又名云台庵,古人称蝎子山。据史料记载,云台寺是光武帝刘秀为了观星拜天完成统一天下目的而奠基的,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
  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云台庵始建寺庙。唐朝开元年间,云台寺整修扩建,其时云台寺拥有逾百亩地,数十间庄园,当地至今流传“云台寺,蝎子山,松柏树,万万千,两边楼房七十二间”之说。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事,云台寺毁于兵燹,明永乐年间再次重修。清康熙七年,宁晋县发生强烈地震,云台寺全部倒塌。清朝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云台寺香火时断时续,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最后一位僧人才离开云台寺。抗日战争期间,冀南部队的将领宋任穷、陈再道曾来云台寺过夜,指挥抗日战斗。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6、桃源洞遗址
  桃源洞遗址位于临城县黑城乡李家庄村西九尖山腰上,明代遗址。
  桃源洞为天然石洞,古人依托此洞在此修建庙宇等建筑,由于战争动乱等原因,现建筑不存。桃源现有两个洞口,主洞面积大约320平方米,石壁上有摩崖石刻“赛蓬莱”三字,洞内石壁上有三块石刻,一个为佛像坐打阁,高0.54米,宽0.48米,另两个为题字,佛像旁为雍正十年孟夏吉旦立,高0.49米,宽0.76米,另一个刻于两侧石壁上。副洞面积为6平方米,南面为门,东石壁上有石刻题字。遗址范围内发现—通残碑,断为两截,可辨认为清乾隆三十九年碑。上世纪六十年代,洞外建筑被毁,洞内青石雕像头部被砸毁。桃源洞遗址是临城县内惟一的石窟寺遗址。
  康熙三十年《临城县志》卷—《舆地志•山川》载:原只有“梵刹”,清顺治年间柏乡贡生魏梅祥新开一连二洞,东名混元一气洞,西名双珠洞。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7、尧台遗址
  尧台遗址位于宁晋县城东贾家口镇尧台村东北角,时代不详。遗址呈大土堆状,高2米,南北长33米,东西宽24米,占地面积792平方米。现遗址除土台保存完整外,尚存有道光二十六年重修记碑和咸丰六年重修残碑。
  据《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尧在禅位于虞舜之前,曾在大陆泽(今宁晋、巨鹿一带)对舜考察了三年,在确认舜有治国安民的能力后,就让舜代理朝政,并在历山(土山)东部,历城之西选择一吉地,采历山之土,建成九层高台(有格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采用隆重典仪将帝位禅让于舜。相传,舜感尧德,在高台建庙以示怀念,以后尧庙历代相传,到秦代干栏式建筑破损不堪,始皇以砖瓦建亭纪念,后历代帝王虽有修葺,但留下记载不多。《魏书•地名志》有尧台、历城记载,属钜鹿郡。《隆庆赵州志》载:尧台在宁晋县尧台村东,是尧禅让舜处,乡人立庙于上。据传,明万历年间才将亭子建成庙宇,香火繁盛,后又被改建成玉皇庙,玉皇庙建筑被毁于1959年。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8、王霸墓
  王霸墓位于临城县临城镇洞上村东尧峰平地之上,汉代墓葬。
  王霸墓又叫洞上古墓,由于生产生活破坏,封土现分为东西两部分,残高1.5米,占地面积356平方米。封土上发现多处盗洞,长满杂草。据县志记载此墓清代时就曾多次被盗。洞上古墓东偏北500米处原有墓冢一个,早年被挖,现遗存2.5米深、直径4米之大坑,坑中所存墓砖确为汉砖。现墓冢保存良好。
  康熙三十年《临城县志》卷一《舆地志•墓》记载:“在县东南三里。昔土人犁地,忽穿一空,见其中规模弘丽,二冢复道相通,随即掩之。按,恒南一带,乃汉光武当时用兵之时,疑即二十八将之中王霸也,然不可考矣。”王霸,字元伯,为东汉名将和开国功臣。王霸系西汉颍川郡颍阳县(治所在今登封市东金店)人,年轻时承祖业,任狱卒,曾到京城长安求过学。新莽末年,天下大乱,王霸投靠率军路过颍阳的刘秀,后随刘秀到河北征战。刘秀率大军破邯郸时,王霸曾奋勇作战,亲手斩杀曾一度称帝的王郎,立下首功,被封为王乡侯。刘秀建立东汉后,任命王霸为偏将军,后改封为富波侯。建武五年春,王霸被任命为讨虏将军,曾率军荡平荥阳、中牟等地的祸乱,消除了该地的匪患。从建武九年开始,王霸任上谷太守,领兵拒匈奴并屡败之。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王霸因病去世。为表彰其功绩,汉明帝刘庄令人图画为东汉立下不朽功勋的名将时,把王霸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赵云墓
  赵云墓位于临城县临城镇澄底村西1000米丘岭沟壑之中,南为郝庄公路,汉代墓葬。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边被盗一洞,2008年底又曾遭到盗掘破坏,封土破坏严重。现存封土高4米左右,面积为188平方米。当地传为赵云之墓,但无史料记载。
  赵云(?—公元229),字子龙,三国时期常山人,广为人知的蜀汉名将,“五虎上将”之一。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死后谥为顺平侯。
  赵云初时追随公孙瓒,并在公孙瓒军中结识刘备,后追随刘备至荆州。建安十三年,刘备兵败,南逃江陵,于当阳长坂坡附近被曹军追上。赵云以一己之力力护甘夫人和幼主刘禅脱险,并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赤壁之战后,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建安二十四年,赵云率军与曹军对峙于汉中,有勇有谋,指挥属下以少胜多,被刘备称为"一身都是胆”。刘备称帝后,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赵云曾谏之,刘备不听,卒有夷陵之败。刘禅继位后,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诸葛亮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率领诸将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建兴六年,诸葛亮率诸将出斜谷道北伐,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由于马谡失街亭,军事行动失败,但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作为断后,进退有序,损失不大,赢得诸葛亮的称誉。建兴七年,赵云病逝。后主刘禅于景耀四年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赵云为蜀汉重将,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见识卓远,而且品行高洁。故三国以下,赵云大名一直盛传不衰,成为中国历史上武将的标志性人物。
  关于赵云故籍,据史书所载为常山郡,流行版本认为具体为正定,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认定为临城县澄底村。赵云死后埋骨处,据史料记载为四川成都大邑,但在临城当地也盛传赵云墓在本县的说法。据临城县文物部门统计,在“临邑古城”和子龙湖一带,被称作赵云墓的大土冢有20多处。2005年5月19日,临城县古鲁营村麒麟岗的一口废井中,惊现一通身高190多厘米的“汉顺平侯赵云故里”青石碑,右款双线阴刻隶书“光绪戊戌孟冬正定镇总兵蓝斯明立石”,左书:“盐运使衔四川重庆府知府吴震敬镌”。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张宾墓
  张宾墓位于内丘县金店镇铁顶墓村内,又名铁顶墓,晋代。
  现墓地南、西、北三面被铁顶墓村民房环抱,现存封土呈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44米,高约5米,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原有柏树43棵,现封土东侧已被劈成陡坡,墓顶凹凸不平,杂草、树木丛生。
  据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记载:“晋张宾墓,在内丘城南十三里,周围皆铁,高三丈余,广十余亩,人谓石季龙厚葬,以报宾也。名铁顶墓”。
  张宾(?—322年),字孟孙,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少时好学,博览经史,慨然有志,常自比张良。父亲张瑶做过中山太守,本人做过中丘王帐下都督,属寒门士人。西晋永嘉初,他投奔当时尚是刘渊部将的石勒,后在石勒军中任军功曹。此后,张宾逐渐成为石勒身边的第一谋士,石勒势力的壮大及后赵政权的建立,张宾居功厥伟,作用无人可以替代,被石勒尊为“右侯”,史载他“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
  张宾一生为石勒出奇谋无数,石勒用张宾之计,终于成就一代霸业。其中光兴二年(311年)十月诱斩大将军王弥,嘉平二年(312年)进据襄国(今邢台),嘉平三年(313年)俘斩王浚为张宾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灭二王属于用兵之策,使石勒军事力量更加壮大;据襄国则是立国之计,是石勒创建后赵政权的第一块奠基石。
  后赵元年(319年)十一月,石勒于襄国称赵王,建立后赵。张宾为大执法,总摄朝政,位冠僚首,礼贤下士,严己怀人,深受石勒器重四年十二月卒。
  石勒定都襄国成就了邢台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历史,而这和张宾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由此不难看出张宾在邢台历史上的份量。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1、孟兵墓
  孟宾墓
  孟宾墓位于临城县东镇镇孟村村南1.5公里丘陵之上,北距临城大道400米,唐代墓葬。
  孟宾墓地处农田之中,原有南北排列的两个大的封土,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现余一座封土。由于生产生活破坏,现封土高4米左右,长满杂草,占地面积890平方米。墓区原有明代石碑一通,碑阴书“孟宾之墓”,文革时被毁遗失。
  康熙三十年《临城县志》卷一《舆地志•墓》载“唐蒲圻县男孟客墓在县东十五里。客字宾,其先琅琊人,远祖瘿陶侯,食邑全赵,因而家焉。武德中授左骁卫永寿府,蒲圻县男食邑三百户。”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2、脱氏墓
  脱氏墓位于新河县西流乡东董村正东20米处,是元太师右丞相脱脱之季子脱周彬及其后代的墓地(群)。
  墓地南北长80米,东西宽58米,面积4640平方米。现存墓葬8座,脱脱公子周彬墓现高1.5米,16平方米,用水泥包裹成圆球形。墓前是新建一座水泥质碑楼,碑刻“始祖太师右丞相脱脱公子周彬之
  墓,款:明天启元年始建,清嘉庆十一年重修一九八九年复修”,碑阴刻“元太师贤相始祖脱脱被害三公子二始祖周彬隐居新河县董村,子孙繁衍亦多贤达。上祖曾两次修以训后世。”墓地现有柏树成林,东南角处当地新建一间水泥房,对墓地原有古碑六通集中保护。墓地西侧有望柱等部分残石件。
  周彬,史料记载不多,而其父脱脱则为元代丞相、历史名人。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脱脱幼养于其叔父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因伯颜权倾朝野,为元顺帝所忌,脱脱遂与顺帝密谋逐退伯颜,此后脱脱代其为相,改其旧制,复开科举,并总裁辽、宋、金三朝正史。至正九年(1349年)以后,他主持发行元朝货币“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卓著。此时正值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事之时,脱脱亲率元军镇压徐州芝麻李,以功封太师,位极人臣。至正十四年,朝廷派脱脱讨伐高邮张士诚,此后因朝廷内斗,脱脱被弹劾革职流放云南,后被矫诏自尽。脱脱为元王朝最后的中流砥柱,他的死加速了元朝衰亡的步伐。脱脱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为防被害,便逃到新河,又从新河分手,三公子隐姓埋名为周彬,在这里繁衍生息,才有了现在的东董村。
  据《新河县志》、《东野墓碑文》记载,脱脱丞相盖有道大臣也,其遂白颜,所谓大义灭亲,其诛逆党、破妖霓,所谓以定国。后因被奸臣所害,诛杀满门。脱公子周彬逃之邑之董村隐居。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3、樊腾凤墓
  樊腾凤墓位于隆尧县城西双碑乡西良村西1000米处,清代墓葬。
  该墓高0.8米,占地4平方米,墓前原有碑刻,已失。
  樊腾凤,明清之交著名的音律学家,著有《五方元音》。河北邢台隆尧县西良前村人,生于明代万年二十九年(1601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清兵入关后,他以一介书生积极参加反清活动,自为军师,联合本村人高唐、高殿,邻村人梁路头、贾二杆杖等人,抗击清兵,成为闻名遐迩的抗清义士。失败后,樊腾凤闭门不出,写成《五方元音》,为一重要的启蒙工具书。
  《五方元音》是字典的一种,是配有韵图的韵书,在清代和民国初盛行全国。此书用的是反切法,用十二进个韵母和二十个声母来拼音。十二个韵母是:一天、二人、三龙、四羊、五牛、六葵、七虎、八驼、九蛇、十马、十一豺、十二地。二十个字母是:梆、匏、木、风;斗、土、鸟、雷;竹、虫、石、日;剪、鹊、系、云、金、桥、火、蛙,用这种方法查字很方便。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4、李进德墓
  李进德墓位于平乡县油召乡停西口村西200米处,清代墓葬。
  该墓坐南面北,墓冢呈圆锥状,高2米、周长18米。南面立有一通民国二十二年石碑,镌刻楷书“武备教练先师李公神道”,前清文生民国参事员刘景汉撰文,任邑〓生单级师范刘赞元书丹,并有后代弟子捐资新立石碑三通。
  李进德(1674——1750)河北省平乡县停西口村人,梅花拳第六代传人,“三德请师”的主角之一。曾师随蔡光瑞和韩华礼学习梅花拳,尽得其真传,后同徐田庄徐进德,南和郑家村郑玉德一起去江苏拜请邹宏义师祖,此即梅花拳史上著名的“三德请师”。李进德后经邹师祖言传身教,学成本派至高无上的绝学叠路法,遂至文武大成,文理通玄而武备更兼绝技,锻炼气体至坚至刚,曲折变化,无隙可指,成为梅花拳历史上著名宗师之一。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5、景廷宾墓
  景廷宾墓位于广宗县东召乡东召村东北1000米处,清代。
  此墓地是景氏家族墓地,东西约40米,南北约40米,面积1600平米。墓地现植有松柏,四周农田种植棉花,现保存完好。
  景廷宾(1861~1902),字尚卿,广宗县东召村人,是“扫清灭洋”起义领袖。1902年4月23日,景廷宾在巨鹿厦头寺正式宣布武装起义,寺前高挂“官逼民反”、“扫清灭洋”两面大旗。景廷宾被推为“龙团大元帅”,刘永清为副元帅,郝振帮为军师,赵三多为先锋。起义军共分红、黄、黑及白边黑旗四大旗,制定了严明纪律,相约公买公卖,爱护百姓,不奸淫妇女,不抢劫平民等制度。清政府极为震惊,令袁世凯派兵镇压。1902年,景廷宾被凌迟处死。景廷宾和一小部分起义骨干虽然牺牲了,但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嚣张气焰,更重要的是它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6、刘含锷墓
  刘含锷墓位于威县赵村乡寺庄村南500米处,清代墓葬。墓为圆形土丘,封土高0.7米,直径3米。墓左竖一墓碑,1933年立。碑正中阴刻楷书“清同治甲戌年,登兵部观政进士赏戴兰翎含铐刘公之墓”。墓南100米处,由寺庄村民捐资所立刘含锷功德碑一座。现墓地保存完好。
  刘含铐(1844-1905)字廷钺,义和团运动期间,他与宋谦光率领寺庄乡团“总胜团”多次打败过赵三多的义和拳和景廷宾的起义军。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7、王河清墓
  王河清墓位于今平乡县田付镇五座楼村西100米处,建于1910年。此墓地是王氏家族墓,王河清墓冢位于墓区中部,高1.5米、周长20米。
  王河清(1829~1910),字海晏,梅花拳(小架)十世宗师,义和团首领,受梅花拳名师传授梅花拳,曾在广宗县城开药铺舍药济人。他一生行侠仗义,扶危济贫,既精通梅花拳文理武功,又精通医术,有“东南半边天”之称。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8、唐代单体圆雕释迦牟尼坐式石佛像
  唐代单体圆雕释迦牟尼坐式石佛像位于柏乡县文保所院中央。原位于县棉油厂厂旧址、今“中央名城”小区西侧一楼后面,此地为古“崇光寺”基址。2008年元月6日移到现址。
  据史料及出土文物佐证,大石佛应为盛唐或武周时期雕刻。其佛头发髻残落但除顶籫不见外,尚完整。佛趺坐,左手执禅定印,右手执触地印,体态丰腴,大耳垂轮,圆腮阔面、隆鼻,面部圆润而丰满,慈眉秀而长,善目垂而深遂,其身、其四肢、其衣饰,尤其其手之做工无处不细腻逼真,其工艺美轮美奂,精美无比,质感强烈,气势轩昂,极富世俗人性的独特造像风格,令人赞叹。
  该佛身高(座底至颈部)2.35米,佛头(颈至发髻顶部)高1.15米,总高3.5米,膝宽2.65米,胸厚1.4米,重达8吨。据专家考证,此类造像的出土在我国尚属首例。
  29、尧山石柱
  尧山石柱位于隆尧县隆尧镇尧山村村西,为北朝至初唐大型寺院遗物。石柱八棱体,径0.85米,每棱面宽0.31米,通体磨光,上为蟠龙,高1米,东西各有梁枋孔,高0.4、宽0.25、深0.25米,地表以上现存高度2.6米,地下不详,估计至少还有3~4米(据当地人讲,1958年曾挖丈余深仍未到基底)。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0、威县黄街清真寺
  威县黄街清真寺位于威县县城黄街中段西侧,始建于元代末年。清真寺坐西朝东,内有西大殿、北讲室、南浴室各三间,结构全为元代建筑形式,名“礼拜寺”。清顺治年间,王伯大后裔王永考,盖后殿五间,前厦三间,遂成三进殿,现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1、青龙桥
  青龙桥位于临城县鸭鸽营乡东渎村中河流之上,南距教堂600米,明代石桥。由两座桥体组成,相距83米。南桥长15米,宽3.1米,高2.4米。桥体为三拱,中孔现距河底高度为1.55米,净跨径6.1米,券厚3.85米。两侧拱洞现距河底高度为1.4米,净跨径为2.1米,券厚3.85米,拱顶均置浮雕龙首。桥面两侧原有望柱20根,素面栏板9块,今除4根望柱遗失外,其余完好;北桥长16.6米,宽3.75米,高2.8米,桥体为三拱,中孔现距河底高度为1.95米,净跨径7米。两侧拱洞现距河底高度1.1米,净跨径2.05米,三孔拱洞厚均为4.4米,拱顶置高浮雕龙首。桥面两侧设方形望柱18根,素面栏板16块。保存完好。桥头原立建桥碑一通,1968年被毁,遗失。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2、石佛寺砖塔
  石佛寺砖塔位于隆尧县尹村镇染红村南石佛寺遗址上,明代。塔为八角六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8米,基座为砖石结构须弥座,直径2.9米,塔身下三层较高,以叠涩外突的雕砖为塔檐,有精美的龙、凤、花卉等浮雕图案,四正方均有券门,第一层南北二门通透,上三层较矮,无门,有砖刻塔檐。八角攒尖式布瓦顶,塔刹损坏仅留铁柱。除第一层券门和塔刹部分损坏外,现基本完好。1966年邢台大地震,此塔未受损坏,是隆尧县境内惟一幸存的古塔。另有青石质重修石佛寺碑2通,现存隆尧县碑刻馆。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3、窑坡进士院
  窑坡进士院位于沙河市白塔镇窑坡村,清代。窑坡进士院包括石玉润的进士府与梁河清的拔贡府两座古建筑。进士府始建于大清同治七年三月,砖石木架结构。进士府主要院落(即内院)除门窗破损严重外,其它仍保持原貌。南北长26.4米,东西宽15.7米。其中北楼为上下两层式阁楼,东西长15.7米,南北宽4.7米,高9.5米。南边临街(现为民房堵住)过厅东西长15.7米,南北(至两檐处)宽7米,高7.1米。东、西两座厢房各南北长10.8米,东西宽4.6米。北房距两座厢房之间和过厅距两座厢房之间均有1.9米的空地(俗称辖头)。拔贡府坐西面东,东西长22米,西墙南北宽13.3米,东墙南北宽12.8米,整幢古宅保存完好。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4、常乐寺造像碑
  常乐寺造像碑位于邢台县皇寺镇郭村小学门口,北齐天统年间刻立。现常乐寺无存,仅存该碑。碑青石质,碑首浮雕六龙,碑额处透雕两尊造像,头部均有背光,坐于须弥座上。碑身正面刻常乐寺,大齐天统年立,两侧上部均雕佛龛,内刻造像。碑风化严重,字迹大部分不可辨识。现碑立在六边形水泥台上,四周建有铁栅栏对其进行保护。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5、宁晋碑廊
  宁晋碑廊位于宁晋县宁纺集团院内,集中保存了宁晋县内自北魏至唐时期碑、石刻35件。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五代前期的陀罗尼经幢、明代的重修开元寺碑、明嘉靖二十五年蔡叆洨河书碑、马诚庵墓志铭、刘文炳墓志铭、高文豪墓志铭、张翀墓志铭、孟旋志墓志铭、杨泽九墓志铭等。宁晋碑廊对研究宁晋历史、石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6、临城碑廊
  临城碑廊位于临城县崆山白云洞景区正门内50米处,共收集保存了北齐至清代墓志碑刻数十盒(通)。碑廊为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包括16块墓志铭、25通碑记和8尊石刻。碑廊中部的千佛碑前3米处立有一排石羊、石马、五女塔等石刻,西侧以墓志铭为主,东侧以碑记为主。墓志铭和碑刻大都被镶入墙内,其余碑刻均为露天放置。碑廊东侧的碑刻为明代万历皇帝的(龟座)诏碑。其中李祖牧墓志、宋碑、石固鸣冤碑等极为珍贵。宋碑,全名为“御制至圣文宣王赞并加号诏”碑,碑青石质,高1.82米、宽0.79米,半圆形碑首,方形碑额阴刻篆书“御制至圣文宣王赞并加号诏”4行12字,额周阴刻缠枝牡丹图案。碑阳阴刻楷书20行,满行42字,共513字,碑文四周阴刻花纹图案。碑阴无字,碑座失。碑额篆书为东头供奉官监真定府商税务李唐卿,朝奉郎守秘书丞知赵州临城县事兼兵马都监武骑尉高旦书并立碑。碑文记载了宋英宗赵曙为巩固政权,愚弄人民,尊儒颂孔而撰写的文章,对于研究宋英宗时期尊孔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7、道观碑
  道观碑位于内丘县柳林镇乔郊台村东南,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创建重阳观时刻立。因年代久远且受大自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致使道观碑下半截被淤泥吞埋,现地面部分高1.65米,宽0.97米,厚0.35米,碑通高不详。碑首与碑身相连,为一块青石雕成。弧形碑首,雕琢六龙缠尾盘顶,龙体蟠曲,栩栩如生。矩形碑额,篆书阴刻。碑文保存较好,记载了创建重阳观的因由。现碑首一块裂开,裂开后的一块已运到指定地点妥善保护,碑阴部分文字剥蚀严重,字迹模糊,下半部的碑文保护较好。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8、碧虚观碑
  碧虚观碑位于广宗县塘町乡北寺郭村东侧,元至元九年(1272年)刻立。碑通高4.73米,宽1.33米,厚0.44米。龟趺座,弧形碑首雕刻四龙图案,方形碑额繁书阴刻“碧虚观碑”四字。正面碑文为楷书29行,行45字。倪元素、覃怀、高天撰书,魏琰刻石,赵志方立碑。碑阴刻有村名及人名,碑侧无字。碑身有一道较深的裂缝,下半部剥蚀严重,部分字不可释读。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9、卢生祠
  卢生祠,原为纪念抗清名将卢象生的卢公祠。整座院落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3米,山门、王母殿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卢生祠、龙神殿建在王母殿后东西两侧,所有建筑物均为硫璃瓦罩顶,四角攒尖式仿古建筑。山门东西长31米,南北宽7米,高7米;王母殿东西长21.2米,南北宽15.2米,高12米;王母殿前有拜台,东西长16米,南北宽9米,台高1米,护栏高0.85米。卢生祠(睡公庙)位于王母殿后西侧,南北长10.3米,东西宽6.7米,高4.3米。该殿进门便横卧一尊石雕睡公像,该像和底座均为青石材质,底座长2.23米,宽0.70米,厚0.18米。石像长2.1米,高0.45米,阔0.60米,卢生祠内的“睡公”石像与真人相差无几,侧身静卧,头依仙枕,右手上弯枕在脸下,左臂轻放体上,双腿自然弯曲,两腿前后稍错。整个雕象比例恰当,刻工精致,面部双目轻合,唇含微笑,一副沉醉于黄粱美梦中的睡态刻画得维妙维肖。该石像与声名显赫的邯郸黄粱梦的卢生睡像相比毫不逊色。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0、王固岗石桥碑
  王固岗石桥碑位于平乡县平安公园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刻立。碑青石质,方首,碑身高1.81米,宽0.67米,厚02米。碑阳周边浅刻喜鹊梅花、牡丹、荷花、四方连续及六方连续图案,碑额镌有“流芳百世“四个楷体大字,为立碑发起人刘秋实所篆,中间阴刻碑文由进士五品顶戴贺金缄撰文,生员刘修己书丹。原有碑座已经丢失,只剩碑身。碑阳共刻有597个文字,其中有10个字被人为破坏,9个已被洗掉,1个仍能辨别,其余文字清晰完好。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1、姜登选碑
  姜登选碑位于南宫市文化馆内,有墓表碑、大元帅令碑、神道碑三通。墓表碑高3.7米,宽1.1米,厚0.4米,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与碑身一体,碑首浮雕二龙戏珠,碑身四周浮雕云龙纹。其余两通雕刻风格、图案、结构、大小与墓表碑基本相同。墓表碑楷书阴刻23行,行70字,共1533字;大元帅令碑文楷书竖书,阴刻5行114字;神道碑碑文中间竖书篆书“陆军上将督办安徽军务姜公讳登选之神道碑”19字。姜登选碑被人们称为“三名”之碑。“一名”为表记名人;“二名”为名人撰文。大元帅令撰文者为张作霖,墓表碑为王树柟,神道碑为朱庆澜,均为近代名人;“三名”为名人书丹,墓表碑书丹者为末科状元刘春霖,由于是末科,因此刘春霖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现碑字迹已模糊不清,碑棱及龙纹有不同程度的磕碰,均有水泥粘身。
  姜登选(1880-1925)字超六,南宫市陈村人。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被清政府派往日本学习军事,受黄兴、宋教仁影响,曾参加同志会、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反对清廷,拥戴民主共和。1925年,奉军少壮派将领郭松龄反奉,姜登选奉邀北上调停,并增援奉军,被郭扣押杀害,卒年45岁。2008年7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文明的见证——邢台名胜古迹

《文明的见证——邢台名胜古迹》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大平原的西部,辖21个县市区。 东西长约185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邢台是座历史古城,古代先贤辛勤劳作,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存, 如同一颗颗灿烂的明珠,点缀在邢台大地上。截至目前,我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35处,还有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1674处文物点,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邢台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一代名相宋璟、魏征政绩卓著,有口皆碑。政治家、科学家僧一行、刘秉忠、郭守敬成就撼天动地,名震寰宇。古城邢台,历史悠久,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动土就有文物,名不虚传。在这众多的邢台历史文物资源中,择其优者,整理成文,配以图片,奉献给关爱邢台历史文化的人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