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明的见证——邢台名胜古迹》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797
颗粒名称: 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号: K928.702.2
页数: 28
页码: 3-3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大运河、邢国墓地、邢窑遗址、普利寺塔、开元寺、扁鹊庙、宋璟碑、隆尧唐祖陵、东先贤遗址、义和拳议事厅。
关键词: 邢台市 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内容

1、长城
  邢台市所辖明长城是1982年公布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里长城”的一部分,系在晋、冀省界线上所筑内长城之南段,全长50余公里。其特点是因山险制宜,绝大部分地段利用悬崖绝壁和沟堑代墙,而在较缓山面的交通要道筑墙设关,使山险与墙体有机结合,筑筑省省,充分发挥地形优势。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长城调查组”于1996年11月份对内丘县鹤度岭、邢台县马岭关、黄榆关、支锅岭和沙河市黄背岩、大岭口等6处重点关隘进行了实地调查,共发现长城墙体总计4500米,关门7座(门洞尚存者4)、卫所7座、敌台11座、烽火台3座;另外发现建关碑3通、建庙碑3通、庙址3处、摩崖题记2处。
  这几处关隘均建于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俺答汗等)南犯而建。历400余年沧桑,今大部分圮残。
  鹤度岭明长城位于内丘县侯家庄乡小岭底村西北1.6公里处的鹤度岭上,东南距内丘县城50公里,西邻山西昔阳。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秋,完成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5月,系内丘知县杜世爵为防“北虏”侵扰而建。鹤度岭长城主墙体东侧未筑墙,现存南、西、北三面墙体,依次长度为:51、55、35米。墙体底宽4米,顶宽3米,内、外石边均宽0.7米,为灰砌粗条石,内填黄土、碎石夯实,现垛口全毁。在西主体墙正中,为小门楼关隘,门楼已毁,仅存门墙,原有“鹤度仙踪”门匾,今不存。城内北部靠台地南侧有建筑基址50余平方米,似为卫所遗迹,今仅存几处基石,附近山上,未见烽火台等遗迹。鹤度岭长城城门内侧有“内丘县蒿都岭城记”碑,该碑风化严重,字蚀过半。北墙内侧台地突起如壁岩石上有摩崖题记2处。
  马岭关长城,位于邢台县宋家庄乡明水掌村西偏北1.5公里处的马岭上,东南距邢台市58公里,西邻山西昔阳,北距鹤度岭关8.5公里,约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太行山5大古关之一,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临深涧,中为小型盆地,于中筑有东、西二墙,各开一门,南、北峰巅各有烽燧相应,西坡有敌台监视涧桥,能攻易守,为历代兵家所重。东墙体顺山之陡坡边缘而筑,长约800米,西墙沿山涧东坡而筑,长约400米,有东、西二关门,原门圮废,今门为1984年重修。卫所在东门西侧15米处,为两开间窑式石房,坐北朝南。附属建筑有敌台2座、烽火台2座,登烽火台俯视,关门内外,尽收眼底。汉高祖初年,韩信屯兵上党以伐燕赵,破井隆,消灭十余万赵代联军,统帅部就设于马岭关。唐朝天佑年间,邢州守将朱全忠据马岭关以阻击河东李克用大败之,显示了雄关的无比威力。
  黄榆岭关长城,位于邢台县冀家村乡营里村西南2.3公里的黄榆岭上,东南距邢台市58公里,西与山西和顺相邻,北距马岭关11公里,始建于明洪武3年。黄榆岭关山势与鹤度岭相似,东坡壁立,西坡平缓,此段长城也沿两坡交界之山脊,凭山险为障,呈南北走向。关门与南、北烽火台、敌台、卫所,呈犄角互援之势,关东另设防线两道,自古为交通、战略要塞。墙体塌毁严重,全长274米,关门在墙体偏南三分之一处用较规则青石以白灰砌成,卫所在关门北50米处,现仅存建筑基石。附属建筑有敌台、烽火台等,附近有关帝庙、水门等遗址。
  支锅岭长城,位于邢台县浆水镇营房台村西南3.5公里的山岭上,因附近三岭并起,状类支锅,故有是名。东距邢台市区65公里,西与山西和顺毗邻,北距黄榆岭关8公里,建于嘉靖二十一年。
  该处山势,西侧为峭壁,南侧、东南侧临深渊,凭借天险,关墙就建在其间一狭小的平缓处,关门狭深,仅可单骑通过,门两侧均设卫所,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重要关隘。墙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150米,关门居城墙中部,门额嵌有石匾,阴刻楷体“支锅胜形”4字,卫所紧邻关门内侧两边,仅存残垣,全用不规则条石垒筑。
  黄背岩长城,位于沙河市蝉房乡栗岩坪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山岭上,东南距沙河市57公里,西南与邯郸武安相邻,西北距支锅岭关20公里,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此处北有五指山,南有和尚山、茶壶山,均高险不可攀越,由此关向南、北山上筑墙,在所经高点上,均设敌台,互应互援,是一处有名的雄关要隘。该段长城墙体总长度2000米左右,是邢台市长城中最长的一处,关门名“郭公关”(因顺德府同知郭从路督修而命名),关门以北30米处,有卫所屯兵遗址。附属建筑有敌台5座,并有“郭公关”碑。
  大岭口长城,位于沙河市蝉房乡石盆村西北的大寨山上。西北与邢台县相邻,东南距沙河市60公里,西北距支锅岭关15.8公里,西南距黄背岩关4.8公里,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该段长城处于西五指山与东面大寨山主峰之间的山梁上,墙体顺山势起伏,两端直接悬崖。墙体全长520米,关门以东100多米墙体保存较好。关门位于墙体中部略偏西处,通高4.6米。关门南侧东面有卫所屯兵建筑遗址。附属建筑有敌台、墩台等。
  邢台市还有多处古关,如内丘县锦绣堂、烧梁关,邢台县风门岭、清风岭、路罗岭、王山铺、洺水岭、夫子岩、黑虎关、货郎神口,沙河市数道岩等,这些关隘大多残甚。
  2、大运河
  大运河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是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凝结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邢台为今运河沿线33城市之一,大运河邢台段流经临西、清河两县,自临西县尖冢镇流入,沿临西、清河两县边界北去,在清河渡口驿出境,是冀鲁两省的边境河流,流域面积69.7平方公里,全长58.1公里,其中,临西县境内长39.20公里,清河县境内长18.9公里,当地至今还流传“运河之水天上来,五十八里过邢台”的说法。
  邢台境内的大运河河道有两条。其一为隋朝永济渠的一部分,此河道隋唐两代称永济渠,宋代称御河,金朝宣宗年间,永济渠故道湮废。元世祖至元26年春天开凿会通河,运河水流入会通河,永济渠彻底废弃。它是今邢台境内历史最为悠久、流域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历史上,隋炀帝南巡北往,曾几度过永济渠。据传,炀帝有一次过永济渠,他的一个妃子死于临清尖冢(今临西县境内)码头,并葬于尖冢。后来,众妃子曾来此致祭。此河道今已湮没不存。
  其二即为现存之卫运河,由元朝时运河改道而成。元世祖至元26年春天开凿会通河,运河水流入会通河,临清到四女寺成为大运河的一段。清康熙47年(公元1708年)整个漳河水流入卫河,路线由临西县尖冢入境东流,折北上出境,流入清河县,自清河东部边境向北穿过,形成今天的卫运河,但卫运河正式得名却是在民国以后。
  明清以来,卫运河是南北运输的主要通道,一年四季帆樯林立,舟楫往来,大批的煤炭、木材、粮食及各生活用品在此通过,本地烧制的优质砖在这里装船,运至北京,用以修建皇宫和寝陵。同时临清代清河而兴,临清码头在两朝名动天下。今临西县即为1965年以运河以西临清五区析出而立。
  历史上,古运河曾经造福了邢台沿河流域的人民,发挥着防洪、灌溉、供水、运输、旅游等多种综合效益,并产生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运河文化。
  受运河文化影响,沿运河两岸的人民颇有商业头脑。沿卫运河两岸的清河、临西二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清河县拥有全国最大羊绒集散加工市场,羊绒产业饮誉海外。临西县则是全国知名的轴承之乡。
  大运河邢台段拥有较为完整的河道、堤防,沿线有丰富的遗址、墓葬等文物遗迹,文化内涵比较丰富。仅在清河渡口驿至油坊段就发现大运河寺庙遗址、古村落遗址、古驿站、沉船遗址等7处。在临西县境内则有汉代皇家墓地等。另外,大运河邢台段还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两岸居民的民俗、民风及生活面貌,比如位于清河县的油坊码头,保存得比较完整,能清楚地反映清代码头的状况。据专家学者考察分析,由于南方大运河一直在发挥水运功能,使用过程中不断拓宽和改变河道,导致失去原貌,北京大运河则由于装饰过度同样失去原来的风貌,只有大运河河北段仍然保持历史和文化的原真信息,而邢台段尤为突出,弥足珍贵。由于盗掘及村民取土,河道及遗址和墓群已经千疮百孔,面临着毁灭的危险。
  自国家组织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作为运河沿线33个联盟城市之一,邢台市积极行动,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依法科学编制了《中国大运河邢台市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经河北省文物局审批,2009年底邢台市人民政府公布,本着“保护为主”的原则,适度合理开发大运河,建设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目前正在加快开展相关工作,恢复大运河昔日的光彩。
  3、邢国墓地
  邢国墓地位于邢台市西南郊,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南距七里河2公里。墓地位于葛家庄村北100米处,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
  邢国墓地系1993年配合邢台轮胎厂建设时发现的,并于当年对该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发掘。截止1999年已发掘墓葬200余座,车马坑30余座,其中大型墓葬6座,推测4座为邢侯墓,1座为邢侯夫人与邢侯并穴合葬墓,1座春秋早期墓,初步推测可能为赵国的开国之君赵襄子墓,还有中小型墓葬500余座。同时在墓地中南部发掘先商、中商遗址4200平方米。大型墓形制有甲字形、中字形两种,中小型墓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其中202号墓为大型甲字形墓,全长35米,墓室长6米,宽4米,遭严重盗掘。墓道与墓室连接处随葬6辆车,周围有马坑4座,葬马32匹;10号墓进口处有石头遗迹,墓道与墓室外连接处置1车。墓全长54.8米,墓道长47米,墓室长7.8米,宽5.6米,深15米,三椁一棺。此墓虽遭严重盗掘,仍出有编钟、剑、戈、矛、石圭、磬、璧及大量的包金铜贝等。其中铜戈有错金鸟篆文“玄镠赤鑪之用戈辟”8个字。这批墓葬早年均遭严重盗掘,但仍出土一批珍贵文物,随葬品主要有戈、戚等;原始青瓷主要有尊、豆、器盖等。陶器有鬲、簋、壶等;石器有圭、磬、璧等;车为单辕双轮,出土的车马器有辕饰、衡饰、舆饰、轴饰及当卢、衔环、节约、铜泡等。
  邢地在商王祖乙时成为国都,盘庚迁殷后,邢地称为井方,商代末期,始建邢国,一般称古邢侯国。西周初年行分封制,邢国即为周公第四子姬苴所建之国,为周初重要诸侯国之一,发挥着抗击戎狄,守卫中原的作用。春秋末期,邢国式微,国力渐弱,战国时亡于卫国。邢台市内原有“古邢台”,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即是邢侯祭天之台,邢台也因此得名。由于历代注疏互有出入,故对邢国地望问题史学界争论不休,葛家庄邢国墓地的发掘,使这一学术问题有望得到解决。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邢窑遗址
  邢窑遗址的中心分布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内丘、临城两县的山前丘陵地带。这里土质肥沃,村落密布,地下有丰富的瓷土、煤炭,有小马河、索阳河、汦河及支流,是制瓷的天然之地。就目前掌握的材料,主要遗址有:临城县祁村、陈刘庄、岗头村、西双井村;内丘县中丰洞、北大丰、冯西丘、内丘城关、张家庄、南岭村等处。这一带的古瓷窑遗址学术界称邢窑,是唐代名窑之一,以产白瓷而著名,以其胎质和釉色均呈洁白之色,故有白瓷之称。邢窑早期以烧制青瓷为主,至隋代已经以烧制细白瓷为主,这一时期窑址数量多,分布广,产品已逐渐成熟。唐时邢窑发展到全盛时期,邢窑到五代已接近尾声,以后便不见踪迹。在金代虽有烧制,但已为定窑风格。
  唐朝时,邢窑烧制的白瓷饮誉大江南北,知名度极高,与越州窑的青瓷并称于世,成为北方白瓷工艺的代表作,得到时人特别是上层社会的广泛称赞,风靡一时,这从唐代文献资料中可见一斑。唐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他在《茶经》中称邢窑白瓷茶器“类银”、“类雪”,即指其釉色而言。唐李肇《国史补》称其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唐皮日休亦为茶道大家,他在《茶中杂咏•茶瓯》写白瓷器物外形之美,其诗曰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苹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这首诗虽以茶瓯切题,但却反映了当时邢窑烧造的技艺之精湛,具有似月如云的审美感。用这样的茶器在松荫下饮茶,能幻化出"茶叶如枣花般旋转耀眼,茶水入口,唇齿留香”的美妙感觉。不但如此,邢窑瓷器甚至可以作为击打乐器,郭道源为唐武宗时的音律官,善击瓯,他曾杂用越窑和邢窑的12只瓯,以筷子击打,邢窑瓯质地坚致,发声比金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具有以上的种种优良品质,唐时邢窑生产数量庞大,且远销海内外。邢窑白瓷的产生为以后制瓷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普利寺塔
  普利寺塔,又称普利寺舍利塔,位于临城县城临泉路北侧。普利寺建寺于北朝,兴盛于唐、宋。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寺内建塔,宋徽宗曾来寺驻哗。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四年普利寺塔曾修葺。苏轼于哲宗绍圣元年贬知英州(今广东英德)时,途经临城,曾游普利寺,并赋诗《太行山•临城道中作》言志: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
  未应愈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至近代,普利寺荒废,仅存寺塔。
  普利寺塔砖结构楼阁式,平面方形,高33米,共八层,下部三层施平座,.塔身较高。首层塔身南面辟门通塔心室,其他各面无门。外壁各面略向内凹作弧状,并自下而上略收。各壁面砌千佛龛,每龛内浮雕坐佛一躯,一层塔身共有佛像1016尊。佛龛以上砌出柱头及阑额、普柏枋,并作出升起,斗拱为双抄五铺作;二层塔身坐于斗拱出挑的平座上,各面分别浮雕四尊罗汉像,转角处饰有力士;二层以上为密檐六层,各层檐下均有砖制斗拱,形制各不相同。
  此塔历经邢台大地震,至今仍较完好,表明其结构是稳定的。该塔是中国惟一保存的北宋方形密檐式仿木砖塔,同时塔身曲面、曲线的使用也独具特色,为研究古代建筑造型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例证。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开元寺
  邢台开元寺,俗称东大寺,位于邢台市桥东区光明街东段路北,是邢台市区内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中国颇有名望的佛教建筑。寺院坐北朝南,气势恢宏。沿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石狮、琉璃影壁、石桥、山门、弥勒佛殿、毗卢殿、释迦牟尼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圆照塔等。现存开元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62米,占地面积24800平方米。自南向北依次为弥勒佛殿、毗卢殿、释迦牟尼殿、大雄宝殿及其东西配殿耳房,保持了明代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是邢台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弥勒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布瓦顶;毗卢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布瓦顶;释迦牟尼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布瓦顶,五踩斗拱,殿前四根高浮雕龙柱,雕艺精湛;大雄宝殿为开元寺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歇山琉璃瓦顶。寺内还保存有铸于金大定甲辰岁(1184年)的大铁钟、晚唐十六面残经幢、后梁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以及大量的碑铭题记。
  建筑开元寺的地方不止邢台一家。开元寺之名,源于唐开元26年,唐玄宗谕令在全国各地曾经发生过重大战争的地方,建筑大寺庙一座,以开元命名,以超度在战争中罹难战士的亡灵。邢台开元寺之设,正在这个时期,当时香火盛况,为北方一时之最。五代后梁时,有高僧在此译经。元代时,世祖忽必烈曾数次临幸开元寺,并下诏改名为大开元寺,御赐“大开元寺”匾额,立为皇家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明代曾加修缮。邢台开元寺自建成后成为历代名刹,堪称中国北方佛教中心,游客信徒不绝,据史料记载,每当清晨和日暮时,寺内香烟缭绕,僧人颂经,撞钟之声远闻于十里之外。明代时,“古刹春游”曾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野寺钟声”为邢州八景之一。文人墨客多有描述,现录明代李京《古刹春游》于后:大刹开元自昔称,琳宫绀宇尚层层。此时象教终难问,旧日浮图不可登。钟阁云深龙护寺,香台地古佛留僧。嬉春四远人成市,柏子庭前鼠咬藤。
  邢台开元寺至今已历千年沧桑,虽屡遭破坏,然声望不减,雄姿犹存。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扁鹊庙
  扁鹊庙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内丘县南赛乡神头村西侧,为纪念古代名医扁鹊而建,是全国最早、最大、最著名的纪念扁鹊的古建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七年(1688年)《内丘县志》记:“鹊山庙在鹊山下,汉唐已有之,不详始建”。
  扁鹊庙总体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10米,东西宽200米,占地面积82000平方米。原有建筑27座,现存建筑11座,建筑风格以元明时期为多。扁鹊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歇山顶。三大主体建筑扁鹊殿、后土总司殿、玉皇殿,均采用了人(扁鹊),地(后土),天(玉皇)“三才”布局法,将“三才”巧妙地运用到建筑格局上,依次排列。其它各殿分布周围,与之遥相呼应,但又自成格局。不同种类木构梁架的组合,瓦屋顶也反映为多种形式:如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卷棚顶等,错落相向,疏密有致,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扁鹊原名秦越人,春秋时期名医,中医学的开山鼻祖,首创“望、闻、问、诊”四诊法,自古以来,受到世人的歌颂和谟拜。明代李京即曾题诗《鹊庙仙迹》:巍峨宫阙已千年,劫火曾灭世几迁。古柏虽沾新雨露,残碑犹峙旧山川。人声响彻惊三月,神贶通灵落九天。安得上池明洞水,膏盲痼疾起沉痊。
  扁鹊庙所在的山名鹊山,景色秀美,曾吸引了不少古今名人来此赏游,并留有诗文。其中,元代监察御史刘郁《游鹊山》诗云:鹊山高与碧云齐,渡水沿岗路欲迷,日暮马羸鞭不动,绿云深处乱蝉嘶。
  明代孙锦亦是医道中人,同样赋有《游鹊山》诗一首:春深花始见,水落地仍沙,鸡报荒村午,山行一经斜。石梯樵子路,土穴野人家,民瘼关心切,空惊两鬓华。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宋璟碑
  宋璟碑位于沙河市东户乡东户中学院内。
  宋璟碑记载唐尚书右丞相宋璟生平事迹和立碑经过。由颜真卿撰文并书丹,故又称“颜鲁公碑”。碑通高4.08米,碑身高2.78米,宽1.6米,厚0.47米,碑首浮雕六龙,高1.3米,宽厚与碑身相同。方形碑额,边长0.6米,阴刻篆书“大唐故尚书右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碑身四面刻楷书,现存3542字。碑阳、阴及左侧三面碑文刻于唐大历七年(772年),右侧碑文补刻于大历十三年。
  宋璟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相当地位。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邢台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少年有大志,性格耿介,为人方正,长于文翰,弱冠中举,一生历仕武周、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朝,任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玄宗时两度为相,开元二十年(732年)以年老致仕,隐居东都洛阳,五年后在洛阳居所与世长辞,享年75岁。玄宗震悼,追赠太尉,谥曰文贞公。一生事业主要集中于玄宗朝,品行高尚,体恤民情,力革前朝弊政,辅佐玄宗开创了政治清明的朝局,与姚崇合称"姚、宋”,加速了盛唐时期的来临。
  司马光非常推崇宋璟,《资治通鉴》论曰: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
  宋璟一生雅好文学,有多篇诗文传世,文学成就从《梅花赋》中可见一斑:若夫琼英缀雪,绛萼著霜,俨如傅粉,是谓何郎;清馨潜袭,疏蕊暗臭,又如窃香,是谓韩寿;冻雨晚湿,宿露朝滋,又如英皇泣于九嶷;爱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来自姑射;烟晦晨昏,阴霾昼闭,又如通德掩袖拥髻;狂飙卷沙,飘素摧柔,又如绿珠轻身坠楼。半开半合,非默非言,温伯雪子,目击道存;或俯或仰,匪笑匪怒,东郭顺子,正容物悟。或憔悴若灵均,或歆傲若曼倩,妩媚若文君,或轻盈若飞燕,口吻雌黄,拟议殆遍。
  以上数典并用,词句清丽,描述梅花入木三分,从中可见一代名相的华美文彩和高尚情怀。
  据碑文记载:宋璟死后次年,其子遵遗约将其归葬于沙河县太尉丞相原之先茔,即今沙河市东户村东1000米处。东户中学及附近乃当时宋氏墓地。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宋璟之子宋浑官至御史中丞,时颜真卿为殿中侍御史,乃宋浑下属,浑与颜真卿商议为其父宋璟立碑之事,打算求得唐玄宗御制碑颂,值当时宋浑贪赃案发并遭谴谪,立碑之事随之搁浅。之后,颜真卿被杨国忠排斥,出任平原太守。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在平原抗击乱军,无暇再顾及立碑之事。代宗大历五年十二月(770年),宋璟之孙宋俨担心祖父宋璟不能流芳远播,决定立碑,并请此时已官至吏部尚书的颜真卿撰文并书丹。大历七年,碑成,立于宋璟墓前神道上。当时,碑之阳、左三面均刻文,唯右面未刻。后颜真卿尝思前文疏漏,欲补写一段文字,但又因宋璟之子衡与吐蕃作战被俘,事未成。大历十二年(777年)十一月,宋衡从吐蕃归来,次年三月,颜真卿才得以重写《碑侧记》补刻于右面。
  颜真卿本人为一代书法大家,“颜体”的创立者,他的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洵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体并称“颜筋柳骨”,是后世争相临摹的对象。宋璟碑书丹时间为颜真卿64岁和70岁,即为其晚年之作,反映了颜体成熟期面貌,字体端庄,巨细有法,雍容大度,是颜氏传世名作之一,对此碑历代书法家及金石著录多有评价。北宋欧阳修赞曰:“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其虽残不忍弃也。”南宋赵明诚所著《金石录》将其载于首篇,列为上品。元代鲜于枢称之:“英风烈气,见于笔端。”明代方思道将此碑和《多宝塔碑》相比,言其有四胜:“彼演释因,此照儒躅,一也;彼代岑书,此为自撰,二也;彼尚为郎早年之作,此为公晚年之作,三也;彼在名郡拓之者众,屡经翻刻,已失其真,此在鄙邦未经屡拓,点画如初,四也。”明代都穆所著《金薤琳琅》称此碑为“人、文、字”三绝。清代魏裔介赞之:“文则景星庆云,字则龙翔凤翥。”碑虽历经沧桑,现仍原址保存,碑中间于北宋时期已断为两截,现仍显断接痕迹。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隆尧唐祖陵
  隆尧唐祖陵位于隆尧县城正南6公里的魏家庄镇王尹村村北200米处,地势低洼,北为汦河故道,东南有北澧河,正西1公里有隆尧至魏家庄乡级公路。陵区低于周围地面1~2米。唐祖陵为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祖陵”或“唐陵”。陵墓始建于贞观二十年(646年),完成于麟德元年(664年)。陵区为南北方向,南北长250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南部为神道,中部为献殿等建筑遗址,北部为墓室区。唐陵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如下石刻:石柱1对,翼马1对,鞍马2对,石人4个,蹲狮1对,虽然多数已残缺,却无不衬托出墓主人生前独尊的社会地位。这与陕西境内的唐帝诸陵规制是遥相对应的,即帝陵中无石羊、石虎,以此区别于王公贵族陵墓。唐祖陵神道东侧石人 唐祖陵神道西侧石马唐陵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封土无存,1984年在神道以北120米处发现大型砖室墓后,方知墓室位置。陵东500米有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建于总章年间(668~670年),开元十二年(724年),赵州刺史田再思、象城县令宗文素率领象城、任、柏仁三县士民将光业寺整修扩建为皇家规模,以后该寺屡经兴废,明、清两代重修即达7、8次之多。1945年以前,光业寺轮廓尚在。寺内原有铜佛一尊被日寇窃去,“文革”期间寺庙古建和石刻被砸毁,现寺已废。
  光业寺碑为光业寺仅存之遗物,全称“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刻立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碑体雕刻精湛,造型逼真,质感极强。碑文相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书丹,书法艺术很高,但无落款。1965年,光业寺碑被村民毁作数块用以学校建筑,现只剩下残碑12块,已搬迁至隆尧县碑刻馆中保存。
  光业寺碑是盛唐遗物,对于考证唐朝皇帝祖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根据记载,长期以来,关于李唐祖籍的说法有二:陇西狄道和陇西成纪(今甘肃境内)。论者各执一词,众说纷纭。陈寅恪先生在其论著中曾以隆尧唐祖陵和光业寺碑为主要依据,参证其它史料,力主隆尧唐陵即李唐祖籍所在地。经过多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隆尧唐祖陵终于成为认证李唐祖籍的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基本可以认定,今隆尧县一带即李唐王朝的发祥之地。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东先贤遗址
  东先贤遗址位于邢台县南石门乡东先贤村及其附近区域,南临七里河,地势略高于四周,南北长约970米,东西宽约780米,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遗址区内除东先贤村以外,大部为农田,地势略高于四周。遗址丰富区集中分布于东先贤村北和村南,村南重点区面积为8万平方米,村北重点区面积为10万平方米。遗址区除局部有少量战汉堆积外,主要为商代堆积,文化层一般厚0.5~2米,有些地方厚达3米。1998年和2000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协助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对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发现了房址、陶窑、灰坑等大量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十分丰富的遗物。
  东先贤遗址是仅次于郑州、偃师和安阳殷墟等商代都邑的重要商代遗址,该遗址一期晚于郑州小双桥,早于殷墟一期,与商祖乙迁邢的时段相吻合,为证明“祖乙迁邢”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属一重要环节。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义和拳议事厅
  义和拳议事厅位于威县沙柳寨村,建于清代晚期,是当年赵三多等义和拳首领们集会议事的场所,该建筑为一北方典型民宅,南北长21米,东西宽15.5米,占地面积315平方米,院门位于西围墙南端。议事厅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其中东西两侧各为一间耳房,中间三间前有抱厦,两侧各有明柱一根,门上悬有书写“义和拳议事厅”大字的匾额。厅内正中为赵三多半身石膏像。两侧墙壁上挂有义和团运动实物照片、绘图等,院内东南部为近年建设的纪念碑及碑亭。
  赵三多(1841~1902年),字祝盛,人称老祝、洛珠,义和团运动的最早首领和举旗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从师学艺,行侠仗义,在山东、河北边境的威县、冠县、邱县一带,成为远近闻名的梅花拳首领。甲午之战后,帝国主义武装入侵,文化渗透日甚,窜入内地的传教士借传教之名,横行乡里,三多目睹此情,义愤填膺,遂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改梅花拳为义和拳,意在团结拳民灭洋,并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十八日,在河北威县蒋家庄树起“助清灭洋”旗帜举义,后被清政府派兵镇压,起义失败。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初四,三多在正定大佛寺召开各路头领会议,改义和拳为义和团,并于当日在枣强县卷子镇领导了第二次起义,攻克景州朱家河教堂,开仓廩均粮。本次起义波及京、津,威震清廷。九月,被袁世凯和山东联军击败。积两次失败之教训,三多认识到灭洋必须反清,遂举“扫清灭洋”旗帜,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十六日联合广宗县景廷宾在巨鹿县第三次起义,清政府派段祺瑞、张腾蛟、倪嗣冲各部围剿,四月一日战于东召、件只,最后义和团败,赵三多被捕,于七月六日绝食身亡,清政府为镇压拳民,又将其枭首示众。
  赵三多率义和团起义持续5年之久,给清政府以及入侵的洋人以沉重的打击,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抵御外侮,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由于赵三多是最早举起义旗的人物,邢台堪称义和团运动的发祥地,邢台曾举办过一系列义和团纪念活动。2000年9月14日,由河北省社科联、中国义和团研究会、河北省史学会、邢台市人民政府、威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发起"纪念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学术讨论会”即在邢台市隆重举行。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文明的见证——邢台名胜古迹

《文明的见证——邢台名胜古迹》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大平原的西部,辖21个县市区。 东西长约185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邢台是座历史古城,古代先贤辛勤劳作,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存, 如同一颗颗灿烂的明珠,点缀在邢台大地上。截至目前,我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35处,还有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1674处文物点,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邢台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一代名相宋璟、魏征政绩卓著,有口皆碑。政治家、科学家僧一行、刘秉忠、郭守敬成就撼天动地,名震寰宇。古城邢台,历史悠久,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动土就有文物,名不虚传。在这众多的邢台历史文物资源中,择其优者,整理成文,配以图片,奉献给关爱邢台历史文化的人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