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路姓迁移简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748
颗粒名称: 3、路姓迁移简说
分类号: K295.7
页数: 3
页码: 138-140
摘要: 邢台有许多路姓,分布在邢台各县市区,邢台的路姓多为明代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迁徙过来的,为什么会发生路姓的迁移?正是这样的区域位置,邢台在历史上一是天灾多,二是战争多。仅明代成化年至万历年邢台发生水灾、地震、蝗灾就有7次之多,对这个地区的生产力打击很大。元至顺至明洪武二年40年间,黄河中下游先后决口7次。洪水吞没村庄和良田,百姓万家飘泊,流离失所,导致中原地区人口大减。
关键词: 邢台市 英谈 家族 迁移

内容

邢台有许多路姓,分布在邢台各县市区,邢台的路姓多为明代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迁徙过来的,为什么会发生路姓的迁移?史料记载:邢台位于一个南北的通道上,《顺德府志》说是“依山凭险,形胜之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战争。正是这样的区域位置,邢台在历史上一是天灾多,二是战争多。仅明代成化年至万历年邢台发生水灾、地震、蝗灾就有7次之多,对这个地区的生产力打击很大。元至顺至明洪武二年(1330—1369)40年间,黄河中下游先后决口7次。洪水吞没村庄和良田,百姓万家飘泊,流离失所,导致中原地区人口大减。据《元史》记载,至元十八年(1281年)“夏,蓟州、辽州、潍州昌邑县、胶州高密县。秋,大都、广平(今广平,元为州,有邯郸磁州一带)、顺德(邢台市)及潍州之北海、莒州之蒙阴、汴梁之陈留、归德之永城皆蝗。顺德九县民食蝗。广平人相食”。
  由于天灾带来了人祸,红巾军刘福通部攻掠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北、山东人多流亡大都(北京),大都大饥,又大疫,死亡枕籍,大食人。(参见《元史•五行志》)在邢台,元将刘起祖守顺德府城时,“先是枢密院判官刘起祖(无传)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至是,城陷,起祖遂尽驱其民走于广平”(今永年县、邢台县一带)《元史•顺帝纪》。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元军“拔其地,屠其城”,凶残到了“春燕归来物牺地,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明代初年的“靖难之役”。也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惨象。进一步加剧了中原荒芜凋敞局面。
  连年的天灾与战乱,使新建立的明朝政权受到威胁,土地最肥沃的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累年租税不入",而在山西,由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却是“国泰民安”,一切怡然,以人口为例,当年河南河北两省的人口为189万,而山西人口却达400多万,比冀豫两省人口总和还要多。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面对人口分布严重失去平衡的现实,在一些大臣的建议下,明室作出了“移民”、“屯田”的决策。就是这样,一场浩浩荡荡大移民开始了。
  根据保留下来的明清家谱记载,这次大移民的分布以当时北京、真定府、广平府、顺德府、大名府所属县为多,现有据可查者总计约70个县市。
  路姓的迁徙,邢台市区周围就有四支:一是英谈村;二是小路村;三是路家庄;四是由留村。而能够上推到明永乐二年,记载确切的,只有邢台的由留村,这也是当前邢台发现路姓聚居最大的一支。
  东由留村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口人,村子建在七里河南岸,由留村路姓一族,据由留村西路氏墓地保留下来的《路氏始祖路讳伯通之墓》碑文记载:始祖生于山西洪洞县,明永乐二年奉诏迁于邢邑由留,卒葬于此。始祖路伯通;二世祖路良兴;三世祖路思诚;四世祖路禹;五世祖兄弟八人。长,路泰,子孙发展成东北院;次,路山,子孙发展成东院;三,路宽;四,路广;五,路祥;迁出在外;六,路桢,子孙发展成南北院;七,路吉,子孙发展成西院;八,路至今已传三十五代,这也是有碑文可证自永乐年迁至邢邑的姓氏。
  其他邢台路姓,由于无文献和碑志资料证实,无法确定是永乐年迁民,按明官府有“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的规定,可知邢台区域的其他路姓应为后迁或其他原因迁移过来的。
  英谈路姓自路州开始,现已经传到20多代,可以说明英谈路姓晚于东由留路姓。

知识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的书。 作者在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基础上,用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抗日伟业、红石建筑、窗棂艺术、路氏家族、 传说故事等章节,生动地介绍了太行山深山里英谈古寨的生态环境与建筑文化特色,揭示英谈路姓“三支四堂”家族在太行山的发展过程,在河北的迁徙和繁衍发展;把口传家史资料、地域文化传说、民俗民风和历史发掘结合起来, 展示冀商路家家族的创业历史。同时挖掘了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129师在英谈古寨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把作者本人拍摄的大量图片与通俗文字结合起来,采用古朴大方的设计版式,将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适于文化研究者、旅游者等不同层次的人士了解英谈古寨的理想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