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路氏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745
颗粒名称: 六 路氏家族
分类号: K295.7
页数: 34
页码: 135-168
摘要: 从英谈村的路姓和四堂情况可以知道,英谈村是一个血缘村,由—个姓氏组成,这也应了《阳宅十书》中所说“十家八家同一聚,同出同门同一处”的说法,后来是因为路氏同宗人多了,家族逐渐分成了若干支,也就是英谈路姓的四堂,虽然分成了四堂,但还是一个路姓、一个血缘关系。走进山寨,所有的房屋都是两三层红石楼房,层层叠叠,参差错落。从建筑学的角度看,村落的建筑形状本身是—个很复杂的建筑群体,特别是英谈村所处这样复杂的山地环境,村落营建时需要精心的考虑。路姓是一支古老的姓氏,历史文献中记载,路姓出自于姬姓,是以国为姓。进一步加剧了中原荒芜凋敞局面。
关键词: 邢台市 英谈 路氏

内容

1、建筑与路姓
  从英谈村的路姓和四堂情况可以知道,英谈村是一个血缘村,由—个姓氏组成,这也应了《阳宅十书》中所说“十家八家同一聚,同出同门同一处”的说法,后来是因为路氏同宗人多了,家族逐渐分成了若干支,也就是英谈路姓的四堂,虽然分成了四堂,但还是一个路姓、一个血缘关系。
  走进山寨,所有的房屋都是两三层红石楼房,层层叠叠,参差错落。房前屋后,树影离离,绿荫婆娑,整个村落像挂在山坡上的一幅国画。
  从建筑学的角度看,村落的建筑形状本身是—个很复杂的建筑群体,特别是英谈村所处这样复杂的山地环境,村落营建时需要精心的考虑。以现在英谈村贵和堂老院为基点,村址位置如果偏南则可能受到山洪的破坏,如果再向上,建在北侧高坡上,虽然可以避免丰水期从山上下来的洪水侵害,但可供于建设的用地,因地势陡峭空间显得更加狭小,特别是村子背后有高高的山崖,对村庄形成了压迫之势,从心理上难以得到安全感。从对英谈村建村环境调查可以知道,英谈最初建庄时,就选择了座后沟的北侧,位置定在座后沟的上游,面朝南山的山脉,占据了北崖山坡上的最佳位置,这一点可以在考察小石楼和贵和堂老院位置时得到充分的证明。村内最古老的小石楼也是在座后沟的北侧,这个小石楼的墙体全是用小石块砌成,是英谈村的祖居之地,也是英谈村最古老的建筑物。
  由于血缘关系,也影响到村落的整体布局。英谈村的建筑以堂口分组,有德和堂建筑群、汝霖堂建筑群、贵和堂建筑群、中和堂建筑群。建筑群本身是组团式营建,而这些建筑群与建筑群相联基本呈带状发展,英谈的房子早期也多建于沟的北岸,后来由于可利用的建设面积越来越少,中和堂在沟上起拱券平整地势建设了桥上房,贵和堂在贵和桥上面建起了桥上院,从此,座后沟的南岸建筑也慢慢的多了起来。最后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村落布局,时间很可能在清代的中后期,也就是咸丰年间。
  2、路姓文化
  路姓是一支古老的姓氏,历史文献中记载,路姓出自于姬姓,是以国为姓。据《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在黄帝时期,黄帝的曾孙帝喾的孙子叫玄元,玄元的氏族在唐尧时因有功被封于路中,此后这个氏族就以“路”为氏。夏代时,这个氏族常常活动在浊漳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一带,也因氏族为“路族”所以浊漳河也称为路水。此后凡是在路水居住的人就以“路”为姓了。
  路姓还有一说,说出于姜姓,据《元和姓纂》一书说,先秦时期有一个潞子国,活动在今天的上党一潞县,这里的子孙就是以“路”为氏的。
  路氏起源三说是:在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姓氏多为复姓,其中北魏有一个三字姓“没真路”氏,这个氏族在进入中原后改为路。
  两汉时期,路姓已经分布在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魏晋南北朝时,路姓在河南一带人丁兴旺,已经出现了五个显赫的家族并形成郡望,也就是襄城郡、陈留郡、河南郡、内黄县、颍川郡。这五个郡望的形成,也表明在这些地方生活的路姓家族已经很发达了。
  在河北,路姓也是比较大的一支,以钜鹿郡和河北的大名为活动中心,形成了一个路氏聚落群,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名人。
  东汉末年之后,中原地区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动荡,路氏同其他姓氏一样,为了寻求安定的生活环境,选择了取道南下,路氏在南方的浙江金华一带形成了郡望,这就是东阳郡。到了隋唐时期,中原的路姓依旧发展很快,而且发展到了山东一带,最有名的是唐代宰相路岩一支。路岩为山东冠县人,唐代时属魏州冠氏,这个家族在山东发展很快,人口繁衍兴盛,但在路岩被贬岭外后,路岩的后人就去湖南的永州祁阳一带居住。这也是路氏一族入湖南之始,到了宋代时,祁阳的路氏又迁移到了潭州的湘潭。
  明代初期,由于战争中原一带的人口急剧下降,出现了百里无丁的现象。为了迅速恢复中原地区,特别是太行山东麓的农业生产区,长年荒废,导致粮仓锐减直接影响到明室的安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发生了从洪洞县大槐树大规模移民,现在在河北、河南、山东、天津等地的路氏大多是明代时迁移过来的,当然也有少部分原土著路姓居民。明清之后,路姓由于各种原因散居到了全国各地。
  有资料显示,如今路姓在全国分布很广,尤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的路姓约占全国汉族路姓人口的70%。
  历史上路姓有十大郡望,有钜鹿郡;是路姓较早的显姓望族,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平乡县西南;阳平郡,今河北省大名东的古元城;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的襄城;河南郡,在古称雒阳,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东北;颖川郡,治所在古阳翟,即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另外还有河南的内黄县。在陕西有京兆郡,治所在古长安,即今天的陕西省西安西北;西北有安定郡,治所在古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南方郡望有东阳,治所在长山,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金华。
  这些路氏郡望在不同的时期,对路氏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也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受到了时间、环境、战争、灾害等影响,路氏家族也不断的迁移,与其他姓氏进行了合和相处,共同发展。
  路姓主要堂号有“五金堂”、“阳平堂”等。
  路姓在历史上出了许多名人,如西汉路温舒、路博德,南朝路淑媛,北魏大将路雄,唐代大臣路嗣恭、路隋、路岩,宋代画家路皋,宋代大臣、学者路振等。
  路姓在邢台历史十分悠久,是邢台古老姓氏之一。在西汉时期,有个叫路温舒的人就是邢台钜鹿人,他是西汉时期一个司法官,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汉宣帝即位后,他提出了“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受到皇帝的重视。现在在路氏宗祠中有—幅对联“尚德缓刑,用匡时政;仁民近物,加惠生灵。”上联的“尚德缓刑,用匡时政”就是指路温舒。
  3、路姓迁移简说
  邢台有许多路姓,分布在邢台各县市区,邢台的路姓多为明代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迁徙过来的,为什么会发生路姓的迁移?史料记载:邢台位于一个南北的通道上,《顺德府志》说是“依山凭险,形胜之地”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战争。正是这样的区域位置,邢
  台在历史上一是天灾多,二是战争多。仅明代成化年至万历年邢台发生水灾、地震、蝗灾就有7次之多,对这个地区的生产力打击很大。元至顺至明洪武二年(1330—1369)40年间,黄河中下游先后决口7次。洪水吞没村庄和良田,百姓万家飘泊,流离失所,导致中原地区人口大减。据《元史》记载,至元十八年(1281年)“夏,蓟州、辽州、潍州昌邑县、胶州高密县。秋,大都、广平(今广平,元为州,有邯郸磁州一带)、顺德(邢台市)及潍州之北海、莒州之蒙阴、汴梁之陈留、归德之永城皆蝗。顺德九县民食蝗。广平人相食”。
  由于天灾带来了人祸,红巾军刘福通部攻掠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北、山东人多流亡大都(北京),大都大饥,又大疫,死亡枕籍,大食人。(参见《元史•五行志》)
  在邢台,元将刘起祖守顺德府城时,“先是枢密院判官刘起祖(无传)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至是,城陷,起祖遂尽驱其民走于广平”(今永年县、邢台县一带)《元史•顺帝纪》。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元军“拔其地,屠其城”,凶残到了“春燕归来物牺地,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明代初年的“靖难之役”。也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惨象。进一步加剧了中原荒芜凋敞局面。
  连年的天灾与战乱,使新建立的明朝政权受到威胁,土地最肥沃的地方,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累年租税不入",而在山西,由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却是“国泰民安”,一切怡然,以人口为例,当年河南河北两省的人口为189万,而山西人口却达400多万,比冀豫两省人口总和还要多。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面对人口分布严重失去平衡的现实,在一些大臣的建议下,明室作出了“移民”、“屯田”的决策。就是这样,一场浩浩荡荡大移民开始了。
  根据保留下来的明清家谱记载,这次大移民的分布以当时北京、真定府、广平府、顺德府、大名府所属县为多,现有据可查者总计约70个县市。
  路姓的迁徙,邢台市区周围就有四支:一是英谈村;二是小路村;三是路家庄;四是由留村。而能够上推到明永乐二年,记载确切的,只有邢台的由留村,这也是当前邢台发现路姓聚居最大的一支。
  东由留村有500多户人家,2000多口人,村子建在七里河南岸,由留村路姓一族,据由留村
  西路氏墓地保留下来的《路氏始祖路讳伯通之墓》碑文记载:始祖生于山西洪洞县,明永乐二年奉诏迁于邢邑由留,卒葬于此。始祖路伯通;二世祖路良兴;三世祖路思诚;四世祖路禹;五世祖兄弟八人。长,路泰,子孙发展成东北院;次,路山,子孙发展成东院;三,路宽;四,路广;五,路祥;迁出在外;六,路桢,子孙发展成南北院;七,路吉,子孙发展成西院;八,路至今已传三十五代,这也是有碑文可证自永乐年迁至邢邑的姓氏。
  其他邢台路姓,由于无文献和碑志资料证实,无法确定是永乐年迁民,按明官府有“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的规定,可知邢台区域的其他路姓应为后迁或其他原因迁移过来的。
  英谈路姓自路州开始,现已经传到20多代,可以说明英谈路姓晚于东由留路姓。
  4、路氏家族“三支四堂”
  据调查,路姓自明代中期迁于邢台西部路罗镇英谈村。现在可查到的第一代路姓为路洲,经过二世祖路子强,三世祖路守祥,传至四世祖路通时,路氏家族已经成为邢台西部山区的商贾富户。
  到了清代初期,路通
  将地产分为四份,其中把小西庄附近的地产分给了大儿子(养子)路万有,后英谈的地产分给了路万富,其它分别分给另外两个儿子,这四股也就是英谈的小西庄股、前股、后股和南股,小西庄股和后股、南股与前股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前股大多居住在后英谈,路氏家族的前股由路万富开始立祖,为路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路万富为清代乾隆年间生人(1736—1795年),为路姓第五世,根据族人和后代的回忆,路万富勤俭持家,善于经营,到前股分家时已经拥有良田双千顷。路万富有3个儿子,长子路法贤、次子路法圣、三子路法尧,这也是英谈路姓第六世传人。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路万富的3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到了分门立户的时候。路万
  富就将自己的田产均分为4份,自己留下一份养老,其它分给了3个儿子,并为他的3个儿子立了堂口,这些堂口就是长子路发贤的德和堂,次子路法圣的汝霖堂,三子路法尧的贵和堂。到清代道光年间,路万富的长子路法贤,又将德和堂田产分出一份给自己的长子路全功,也为他立了一个堂口叫中和堂,由次子继承延续了德和堂。这就有了英谈路氏家族的“三支四堂”来历。
  5、英谈路姓迁移
  关于英谈古寨的始建有多个说法,一说是在唐代末期,黄巢领导起义时在这里建有营盘,后世人居住下来成为村落,营盘在当地人慢慢读成了英谈。另一说是英谈是从山西迁过来的,这个时间即大家通常所说的燕王扫北,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变”。再者就是村前的地名碑所说,这个碑是当时地名普查后,由当地政府立的。
  明代初年发生了一件事,就是燕王扫北,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百姓惨遭杀掠,逃亡殆尽。北方大地人烟荒芜,十室九空。为了养息生民,明政府就从人口密集的山西迁往各地,并在洪洞县大槐树下集结,发给凭照川资奉旨迁徙。根据地名资料,邢台及冀南一带的村庄人口多是那个时期迁来的,英谈也不例外。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燕王扫北多在平原地区,从邢台与冀南一带的战争史分析,太行山区相对比平原区安全,为此我们认为太行山区有一部分村庄从平原到山区是因为战争原因避乱迁移。
  通过有关地名资料可以知道,邢台的路姓共有三支,一支在邢台县宋家庄的路家庄,这支路姓在宋家庄西的沙角建村居住。
  第二支在邢台市的东由留村,《邢台市地名志》东由留辞条记载:“靖难之变,山西洪洞县移民奉诏迁此,分居东、西两地,即有东由留和西由留。据今存东由留村西北角果园内路氏始祖路伯通碑文载:
  ‘始祖生于山西洪洞县,明永乐二年奉诏迁于邢邑由留’”。这支路姓的分支在清乾隆五十六年迁到邢台市区的路家园村。《邢台市地名志》: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路姓从东由留村迁来,以种田为主,并就禾场居住,称南场。又有河北、河南十八县他姓迁入,形成村庄,因路姓为先,且人丁兴旺,故取名路家园。
  东由留路姓后来发展很快,后代有迁到南和、沙河、沧州、天津及南方等地。
  第三支,也就是英谈路姓一支,也据《邢台县地名志》记载:“明朝中朝路姓从本县小路村迁来,占产立庄,起初村名为营盘,后来演为英谈”。在小路村辞条中,《邢台县地名志》是这样说的:“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路姓数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建有两村。均以姓氏命村名为路村。日后年长,为区别二村,以大小为冠,西边村小为小路村,东边村大为大路村。”
  据英谈古寨路风丽老人回忆说:“路姓到路万富老爷家庭发达后才立家族案。我小时候看过老案,案上写着老前辈老爷叫路通,往下是路达,再往下是路守信、路守荣,再往下是路子强,再往下就是路万富,从万字开始排辈为:万、发、全、延、世、风、纪、召、大、宗,因子孙延续这些字已占满,又选十辈为:道、德、心、勇、利、福、禄、天、光、宏”。
  在白岸的路家还保存着路家老案,第一代祖为路州,二世路子强,三世为路守祥,四世为路通和路达,五世为路万富、路万福、路万安、路万魁。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路万富开始立祖,有“万发全延世,风纪召大宗。”后来十个字辈用完了,又增了“道德心勇利,福禄天光宏。”十个字辈。自路万富立祖至今,现在已经传至“德”字辈,共传十二辈。
  路罗杨庄有一观音殿,保存有乾隆十六年的碑记,上有“后英滩、东庄,路子口、路子营、路守文、路通、路达”等人的捐资记录。
  英谈路姓与邢台市的东由留村路伯通有什么关联?从地名碑记载看,英谈建于明中朝,与邢台路姓的迁徙时间并不矛盾。在八十年代后期,邢台市羊范乡小路村的乡亲来到英谈,看到英谈的家谱后说,英谈的路姓与小路村的路姓为一支。也有学者指出,小路村路姓为明代初期从邢台东由留村迁出。
  明代永乐年间,路姓最早迁至邢台市区的东由留村,后来路姓的家族逐渐发展起来,也就逐步开始外迁。具体的说,邢台的路姓有一个西迁问题,也就是路姓从明初靖难时迁到了东由留村,再迁到小路村,再迁到英谈,或从东由留村直接迁移到英谈古寨。
  6、后土碑
  在英谈古寨里现保存一块“后土碑”,这块碑为青石质,宽46公分,高为66公分,厚约10公分,上面仅刻有“后土”两字。
  后土,通常是指女娲,是专司大地之母,就是土地之神。
  我国是一个传统型农业国家,远在春秋时,古代的劳动人民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有赖于土地,故“亲于地”逐渐形成了对土地的崇拜。在先秦时,关于后土,在儒家的经典著作里都有记述,如《尚书•武成》有“告于皇天后土”,《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周礼•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则先告后土”等。古人在决定一些大事时则“告于皇天后土”或“先告后土”,可见后土在先民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
  后土崇拜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祈盼大地的丰收去告祭后土,为了子孙的兴旺拜于社楼,为了家族的下一代子子孙孙昌盛而告于土地。每年的农历初一、十五人们对社神进行祭祀,传说中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神诞日,又因后土是“共工氏之子勾龙也”,民间又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谚语。从这一天起,仲春二月,万物生机勃勃,大地欣欣向荣,农民开始春耕春播,也憧憬着五谷满仓的丰收光景。
  在英谈涉及到后土文化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土地庙,一个是社楼,—个是路家墓地。而这一块“后土碑”是清代乾隆年间,路万富一支在英谈立祖时,选择吉地旺宅时,立下对土地神的祭祀碑。
  7、社楼与社祭
  在贵和堂前保存一块石碑,根据石碑上的文字,我们将这块碑称之为《重修社楼碑记》,现将碑文抄录如下:
  古者度地居民主之以明,于是乎有社,社者人所以答土功者也。英谈村旧有社楼三间,重修于道光二十二年,今又风雨屡侵,墙壁将倾,社众公议修葺,折旧换新,□工□材易危楼,矮屋工竣,□将董事善人勒之于口,永垂不朽云。
  合社施大钱贰拾□千文
  大会首路全诗功德主贵和堂
  副会首路延锡、路延富路全政路延津路世德路世永
  石工郝文学木工路延柱
  大清光绪□□年□月毂旦
  从以上抄录的碑文可以知道,英谈古寨原有社楼3间。
  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时进行了一次重修,因日久风雨屡侵,社楼将倾公议重修,于是由大会首路全诗发起,副会首路延锡等七人共捐“大钱贰拾□千□文”对社楼进行了重修。
  英谈村民也谈起这3间社楼,说每逢清明、春节、寒食等节日,街上的石栅栏上点起油灯,各家各户挂起红灯笼,全村各家子孙都汇集到一起,聚在社楼前,在这里献香祭奠祖先,共温“和谐相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实诚做人”的祖训,一时间人头攒动,乡艺社火声势浩大。
  就是在平常日子里,红白喜事由堂口主持人(会首)帮助操办,家庭纠纷由堂口主持人(会首)调解。社楼成了英谈人的圣殿,也是英谈村民血缘相传的链条和精神家园。社楼与堂口在英谈古寨人们的心目中充满了神秘和神圣,社祭也成为英谈人对先人祭祀的风俗。
  社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组织形式,起源于先秦时期,认为社,地主也。也就是土地神。《春秋传》说: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二五家为社,甲骨文中有祭祀殷王于社,祈年求雨的记录。
  汉代中央、郡国、县、乡、里各级行政机构都立有社。乡以上的社由政府设置,官府致祭。里社则由居民自己组织祭祀,即以里名为社名,称某某里社,里的全体居民不论贫富都参加。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上旬的戊日举行社祭,汉代以前社祭比较繁杂,社祭时的具体执事者称社宰、社祝、祭尊,这些都是宗教巫术者的称谓。
  三国两晋之后,战乱频发,人口流散。而这时的乡里组织形势更加严格,社祭时有专门称谓,如社老、社正、社掾、社史;社祭的参加者已有“社民”这样的专门称呼;到隋唐时,朝廷下诏强调社祭,令民间普遍立社。春秋两次社日成为民间的盛大节日。元代以社为社会基层组织。其制先行于北方,元灭南宋后就将“就”的管理制度方法推广到江南,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施行。明清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对民间组织的禁限加严,加以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社也不再作为一种统一的基层社会组织普遍存在于民间了。
  祭祀中的“社祭”,最重要的是祭法。在《礼记》“祭法”中亦有详细的规定:“王为君群姓立社日太社,王为自立社日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日国社,诸侯为自立社日侯社,士大夫成群立社日置社”。
  关于社神,古代人认为是五土之神。《孝经》的记载,“社”是五土总神,稷则为原隰之神。而原隰之神又是五土之一。因此社稷或稷社,即是“社神”,亦是五土之神;祭祀社神也是祈盼来年的五谷丰登,保佑子民万事如意的意愿。总之,社是宗教性的公共场所,宜于公众集会,却有异于家庙。
  在村落里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通常都是族长制管理,这种族长式的管理适用于杂姓的村落。在血缘村的英谈,社是一种原始的、高级的组织形式,也是村落中稳定的管理组织,英谈的“社”组织者为“大会首”,再者是“副会首”,在英谈古寨不仅有社,而且还有分社,这个分社就是四个堂口,用“社”进行组织领导,用“社祭”来驾御社员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从英谈保存的这块石碑看,这里有“社”的组织,是社组织形式研究的活化石,是难得的一份历史文化遗产,应当进行保护和深入挖掘。
  8、始迁祖与小石楼
  贵和堂老院西边有一个小石楼,这是村里路姓的祖居,是全村最古老的建筑物。因建筑全为小石块砌成,故名小石楼。
  小石楼为二层小楼,所用的建材全为就地取才的碎石片,用黄泥粘结,正南开有对扇小柴门,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和雨,可是这坚固的石头结构却完好的呈现了出来。依然完好的保存在村子里。
  村民路忠林介绍说:“这个小楼到我们这一代已经十八代了,有600多年历史,从表面来看横不成线竖不成形,这是我们祖先到这儿以来盖的第一栋房,就是经过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还是这个样。”
  公元1550年前后,也就是在明朝中期,顺德府遭受了连年大灾,先是发了大水,然后是飞蝗蔽日。老百姓们都过不下去了,有的地方开始人吃人,一些有办法的人就去投亲,其他人过不去了就外出要饭。
  当地有一种说法,在明代的中期,英谈始迁祖为了生存,就带着孩子向山西去要饭,到山西后先是干起小本的生意,后来又从山西回到顺德府,在回家途中路过路罗川时,看到这里山势雄伟,土地肥沃,适合安家,就选择了这个地方开始开垦土地,自给自足;随着时间的延长,路家的子孙也逐渐兴旺起来了。
  路氏的始迁祖刚刚到这里的时候,因为周围没有可供建设的砖瓦材料,路家祖先就沿用中原建房屋的方法,就地取材,用碎石和石板片建起了小石楼和一个小院。
  9、路家冀商精神
  现在说古代的商人,多以徽商和晋商为主。徽商是“红顶商人”晋商做的是“汇通天下”。而谈到河北的冀商多以“三帮”为代表,传统的认为冀商有“三帮”。这“三帮”为冀东以乐亭县为主的“老吠帮”,把东北作为主要的活动区域和势力范围;二是“走东口”到蒙古经营的“张库帮”;三是以保定商家和专类物品行销天下的“冀中帮”。实际上在冀南地区还有一个“顺德帮”,而清代的冀南“顺德帮”是以英谈路家为代表的。
  由于特殊的地理关系,造就了河北冀商的经商风格,冀商朴实平淡,侠义坚忍;同时还内敛、务实,懂得克制与服从。以路家生意为例,英谈路万富一支自清代初年开始发达,前后二百多年,路家四堂在河北、山西、河南、山东与天津一
  带建立了许多店铺。通过调查可知,在山西,路家以太谷为基地,仅汝霖堂就有新德成商号、太谷德和堂商号、和顺的贵和堂商号。在武安阳邑,有大德兴商号。路家的汝霖堂的少奶奶祁氏在掌管太谷商号时,将山西盐、布与农具运进河北并销往山东与河南一带,同时把太行山的山货,如核桃、柿子、粮食、棉花和顺德府的皮毛生意等,通过骡马古道运到山西和口外进行贸易。
  在200多年间,以路家为代表的冀南商人,以一种隐忍、低调、不张扬的作风,务实的发展起来,路家的商号有很多,以“出门不吃别人的饭,在外不住别家的店”而著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冀南英谈路家的生意兴隆,规模很大。
  冀商精神是什么,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义利并举,义是河北人的性格,冀商的“义”讲的是诚义,是仁义,而不是重利忘义。二是亦文亦商,注重读书,注重教育;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冀商的锐意进取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致富,乐于惠及社会。从英谈路家的历史看,也充分体现了“重义不轻利,重利不忘义”的冀商精神。
  当然,时代有一定的局限性,英谈路家为了保护自己,没有摆脱自闭的观念。做生意如同他们做人一样,中规中矩,这一点从英谈的建筑可以看出,以窗棂为例,山西有钱了追求一种华丽,冀南英谈路家,有钱了是用一种传统来表达,并没有去铺张。每年通过“买断山西六百里”的骡马古道,运回大量的粮食和物资,没有像山西商人那样张扬,也没有像徽商那样显富,而是藏在深山中,以大山为根据地,走独立的发展道路。
  作为冀商的代表,英谈路家并不是一个守财奴,从骨子里有那种豪放的激情,乐善好施的情结,在河南林县遭受大灾之后,路全功表现出一种慷慨,用自己的钱财来救济灾民。在顺德府提出捐银修筑城墙时,路家并没有小气,而是用河北人固有那种“慷慨”要一给十,用自己的财产回报社会和国家,路家的这种施财举动也换取社会承认,顺德府也以此赠送了一块“康慨济民”匾。
  路家在经商过程中,也有许多创新精神,他们善于抓机遇,在咸丰年间,他们以天津口岸开放为契机,借助顺德府南关商号的便利条件,把冀南的核桃仁、邢枣仁及其它山货销往国外。
  有首民谣说:“山西人盖房,山东人存
  粮,徽州人修牌坊。”而冀商路家是修寨墙。
  10、英谈的老海财主
  路全兴,英谈村的人都叫他老海爷,是汝霖堂第二传人,当时的汝霖堂,生意兴隆,财源丰厚,往南往北都有很多商号。
  这个路全兴做生意很有心计,有一次他看到阳邑那个地方缺水吃,他就出资在当地修建蓄水池,卖水给附近缺水严重的人用,传说一日卖水,可收入白银五十两,可见一天卖水无数。两年多的光景,靠蓄水池卖水就收到白银18250两。可见当时汝霖堂老海爷的富有。
  常言道“家有万贯,也有一时不便”。有一次,路全兴带着几个伙计前往河南做几笔生意,在回来的路上,路过一家店铺吃饭就遇到问题。
  路全兴平常出门为避免土匪抢劫,穿着不是太富贵,看上去就跟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平日里都是管家在他身后跟着,钱物也都在管家那里。路全兴这一次并不知道自己身上没带银两,到了邯郸地界的一个小镇上,天色已晚,路全兴就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等第二天要继续赶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没有带银子。店家一看,这身穿戴,和他说的英谈村老爷根本对不上号,店掌柜就和路全兴翻了脸,对他大吵大骂起来,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
  在这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一个乞丐,挤进人群一瞧“呦,这不是老海爷吗!”乞丐忙拉住店掌柜:“欠你店钱,你也别这样骂人啊!”店掌柜:“要饭花子你算那根葱,住了我的店不给钱,就得给我刷盘子。”乞丐又说:“他欠你多少钱,我来替他还。”店掌柜根本不信,想不到平日里靠讨饭为生的乞丐,日积月累,竟也攒下了点儿碎银子,替路全兴还了店家的店钱。
  路全兴十分感激这位乞丐。乞丐将他拉到街对面的一家破棚小店里,说:“老海爷,以前我要饭到过您家那儿,您给过我粥喝,您不记得了?”路全兴想了想说:“记不起来了。”乞丐:“嗨,你给过那么多人饭吃,您那想得起来啊,可我这辈子也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啊。我说您这是?”路全兴就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乞丐说,您再向前走,身上也没有带银子,不如在这店里多住两日,“等管家到了这里,您再和他一块儿走。”路全兴想了想,也只能这样,就在这破店里等管家到来。
  过二日,管家办完事也赶到这里,路全兴叫管家拿出银子,买下了这家破旧的小店,改建成和对门客栈一样的大店,路全兴对那个乞丐说:“以后这家店就是你的。”乞丐非常感激:“这我哪受得起啊,我一个要饭的,不会开店啊!”路全兴说:“钱由我出,你不用担心,你看到对门那家客栈没有,你只要跟着对门做生意就可以,他卖什么,你叫伙计卖什么,对门卖一个大钱一个烧饼,你卖一个大钱两个同样大的烧饼,只要比对门的价钱低就可以了。”路全兴走后,这个乞丐当上了掌柜的,按照老海爷的吩咐,没有多久,就把那个客栈挤兑垮了。
  后来路全兴再出门,路过哪里就在那里开一家店,慢慢地,路家的客栈越来越多,客栈也越开越广。从此路家人再出门时,无论走多远住的都是自家开的客栈;无论在那个地界,吃的都是自家开的饭馆。
  这就是英谈村汝霖堂鼎盛时期,路全兴“行走三天不住别人店,出门三餐不吃别家饭”的故事。
  (路纪月、路书玲、路忠林口述,流传于英谈一带)
  11、贵和堂的故事
  贵和堂建有9个院落,共146间房,房屋高低错落有致,结构合理,以三层和两层建筑为主体,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太行山建筑风貌。
  贵和堂东院的建筑,从高大古朴而著称。巧妙地利用了心势建造房屋,特色是上楼不用楼梯。不用楼梯可怎么上去那三层楼呢?
  当地人说“外看三层楼,进院没有楼”就是指贵和堂。
  贵和堂的主人,是路万富老财主的小儿子路法尧,从小爱读书,长大后参加朝廷科举。到了京城与其他举子说起自己的名字,被人算出不利于高中。路法尧就干脆给自己改名为路祥云,希望平步青云,能高中状元。路祥云是十里八村最有文化的。村里在山上重修山神,杨庄的观音庙,石碑是路祥云写的,这些祠的石碑至今还保存着。
  话说路法尧到了成家娶亲的年纪了。路老爷想着为小儿子娶个好媳妇,于是,便挑中了三百里外山西和顺三泉财主家的女儿。年龄和儿子相仿,长相也很般配。路老爷就打发管家前去提亲。临走时,路老爷交代管家,不管怎么说,都别显露我家里的富裕;也不管他怎么问,就说我家里没钱,只有吃不完的粮食。
  去提亲的管家走了,到了三泉财主家,和人家表明来意,三泉财主平日里就仗着财大气粗,对管家说:“你家老爷有多大财力,敢和我攀亲。我家的银子、大钱能顺着你来的路,铺到你英谈村家门口!”管家—听,顿时火气就大了,但记着临行时老爷的嘱咐,就说:“我家老爷没有多少钱,家里只有粮食,可我们家的粮食,要是装成麻袋的话,也可以一袋袋从英谈顺着骡马大道摆到您家门口。”三泉财主一听,顿时大吃大惊,寻思了一下:“看来这家老爷比我家财力大啊!”就这样,两家结为了亲家。
  路法尧成了家,路老爷就为小儿子盖起了贵和堂,贵和堂的建筑,依山而建,从外边看是三层楼的结构,但不知不觉就上了二层,这时会发现,原来二层变成了一层。同样到三楼上也是如此,还省去了上楼的楼梯,又成为建筑的一大特色,这就是“上楼无梯走平道”的贵和堂。
  在贵和堂东院,有两眼泉水"一滴泉”,滴水如钟。“一线泉”,流水如线,非常均匀。无论旱年涝年都是一滴一滴地、细水如线地流着,数百年如一日。
  因为路老爷偏爱小儿子,所以贵和堂修建时把窗棂修的十分好看,窗棂上的图案,一扇和一扇不一样,都是很独特,有的象征五谷丰登,有的象征风调雨顺,有的象征安康吉祥,还有的象征招财进宝。
  (路书珍口述,流传于英谈一带)
  12、银瓜霉粮食
  同样原故事,有不同的版本。
  路万富有—小儿子,是法字辈上的,取名为路法尧。路法尧自小就很聪明,特别喜欢读书,还写了一手好书法。这个路法尧是路万富最喜欢的儿子。常言道“不爱最好,就爱最小”。就是这个道理。
  转眼间,路法尧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路法尧也不慌不忙的,想多读几年书以后再成家。为此,路老爷看到该成家的路法尧也很着急,就老是劝小儿子早日完婚,但又找不到合适的姑娘家。
  有一次,路法尧到山西去收账,路过和顺一个叫三泉的地方,人走了一路又累又乏,就走进一个大宅院子里讨碗水喝,院子有一个二八芳龄姑娘,人长的也水灵,身条又好,看到路法尧讨水便让他坐在院子里,从水缸淘了一碗水给了路法尧。在接水的时候,路法尧用眼睛盯住姑娘,在那里发起了呆,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神来。
  从山西回来,路法尧茶饭不思害起了相思病。起初路老爷没有在意,后来看到这样的情况,便去问随行的管家,知道路法尧有了心上人,是300里外山西和顺的三泉财主的女儿。年龄和儿子相仿,长相也很般配。于是就让管家到三泉去求亲。临走时,路老爷交代管家,不管怎么说,都别显露我家的富裕,也不管他怎么问,就说我家里没钱,只有粮食,吃不完的粮食。
  管家到了和顺财主家,报了名号,跟着三泉管家见到主人,给三泉财主说明了来意,三泉财主平日里就财大气粗,虽然听说过英谈的路老爷,但并不了解,见到路管家进来也不起身迎客,根本没有把英谈的路万富看在眼里,就对管家说:“你家老爷有多大财力,想和我攀亲。我家的银子、大钱能顺着你来的路,能铺到你英谈村家门口!”管家见这个财主看不起人,心里有火又不能发,只能陪着笑脸说:“我家老爷没有那么多钱,就是家里不缺粮食,如果用我们家的粮食装进麻袋里的话,可以从英谈到三泉排双行摆到你家门口。”财主一听大吃一惊,心里想能说起这样的话,家里要有多少粮食啊,看来英谈家比我还富。”赶紧起身让座,好好招待。席间,三泉财主为了自己的面子,就对英谈管家说:“给你们东家说,过了八月十五让你们东家亲自来提亲吧”
  管家回来后,把在三泉的事一一向东家说了,老东家就开始考虑到八月十五送什么聘礼,说这话很快就到了日子,老东家的聘礼也准备好了,提前一天让大奶奶几人前去三泉,老东家在第二天跟管家成行。
  只说那一日,老东家到了和顺三泉,刚刚在三泉财主家落座,就听一个人边走边喊闪开,老东家的随行长工搬着个大冬瓜就向上房里跑,到了上房把冬瓜朝桌子上一放,只听着那卓面“咔嚓”一声响,冬瓜把八仙桌砸了个大洞,掉在地上把地又砸了个大坑,路老东家见状就立身起来,冲着随行长工说,你们怎么搞的,连这点事也搞不好,说完就向三泉财主道歉,老哥哥啊,对不住,我临来的时候,我让他们带银子,他们嫌不方便,就给你随便从库里搬个瓜,唉,没有想把你的桌子砸了这么大一个洞,失礼了,这桌子我赔。
  三泉财主这时才回过神来,朝地上望,好大个瓜银光闪亮的,足有几十斤重,不知要多少银两才能打成,再望去上面还有一行小字,只有那年款还比较清楚,上有“大明万历十年”六字,心里想,这莫不是传说中英谈老老财主用上万两银子打制的十二个银瓜之一的镇家之宝吧,可以看出英谈老东家是一心与我结亲,如果再不应下这门亲事,还不误了孩子们的好事。正在这个时候,院子有了两个长工在说话,“你说你们英谈家里再穷也不能给我们送一布袋霉谷子吧”另一个人说,对不起了,起身急了从库里搬出一袋就走,也没有看成色,没有想到给霉了,反正你们也缺这点粮食,你多担待着吧。”
  三泉财主听在心里,想看来咱可不如人家富,可不该当初人家提亲给人家脸看,说了那么多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儿。
  就这样,英谈与和顺的三泉财主结下了亲家,这位三泉小姐也成为贵和堂的大奶奶,了结了路法尧的相思苦。
  (路书玲口述,流传于英谈村一带)
  13、山西太谷德和堂商号的传说
  路延瀛死后,山西太谷的家业由路家少奶奶管理起来。多年来由于太谷路家家业管理比较混乱,外面的欠账比较多,为了把路家的钱都要回来,路家少奶奶决定首先从太原府的一笔账开始。
  太原府的账是一笔多年的陈账,有三千两之多,路家曾经打发好多人去讨账,都空手而回。
  路家少奶奶为了打开太谷的新局面,就决定亲自去要,到太原府时只身带来两名贴身侍女,这两个贴身侍女都是南方人,不仅身段好,长得秀气,还有一身好武艺。到了太原府后,三人直奔那家欠钱的柜上,拿出字据向账房说明情况,这家店看来的全是女流之辈,没有放在眼里,再说有前几次要账的事,又知路家男人已经不在了,更是猖狂起来,对这个欠账来了个不承认,路家少奶奶好话说尽,对方还是没有还钱的意思。
  这时,只见路家少奶奶的一个贴身侍女,用一只手就把那个账房从柜台里面提了起来,账房吓的全身都软了,只听路家奶奶说:我们不是打架的,是来要账的,虽然说我们当家的已经不在了,但这个账还是要要的,如果你们不认账,那就有好戏看了,此时,掌柜子见来者不善,就赶紧出来道了歉,说:“这三千两银子,我只能给两千两。”路家奶奶一听就回答说:“账是三千两,我就要三千两,如果你要不还这银子,那就请掌柜子到太谷去一趟。”说着两个侍女站在掌柜子两侧就要架人。在这关键时刻,这家的师爷也走了出来,就连忙劝说:“有话好说,有话好说。”赶快叫小伙计到酒楼上订了一桌酒席,请路家奶奶坐下慢慢地谈,路家奶奶把一来二去的情
  况和要钱的决心都告诉对方,并说这账要定了,不然就到太原府告官。
  这家店也怕吃了官司,坏了好名声,就连声答应,一定还,同时对路家奶奶说,最近店里的现银吃紧,看是不是少还一些,路家奶奶也是个同情达理之人,就同意先还1500两银子,后面的银子要在4个月之内还清,而且要另立字据,说明这1500两银子是从我路奶奶手中欠的,掌柜与管家连声说好,立即叫账房开了银票,路家奶奶才打道回到太谷。
  路家要回了这笔账后,其他欠账的人也陆续还了欠账,四个月期限到了,路家奶奶修书一封给太原府欠银的商号。没有几天,余下的银子也从太原府送到了太谷。
  这样,经过路家少奶奶的精心打理,太谷的路家生意逐渐好了起来。到了后来,德和堂太谷的商号。又兴隆起来,并在榆社、太谷、辽州、榆次等地方置买土地1200多亩,其中仅榆次就一次置田300亩。
  (路书玲口述,流传于英谈村一带)
  14、丫环“铜块”换绒线故事
  路家的德和堂很富有,富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清,有这么一件事就发现在德和堂里。
  德和堂有个三个女儿,其中最小的女儿大家都叫她三小姐,长得也很好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且手中的针线活特别的好,经常在自己房间里绣花。一日村里来了个货郎,三小姐就叫丫环拿些钱两去买些绒线来。绒线是当时富贵人家小姐用做绣花用的。这小丫头转身正要取钱,便
  看见了平日里放在窗台下的一块“黄铜块儿”,丫头心想,这块废铜也值些银两,平日里拿它无用,摆着也是摆着,不如拿这个废铜当钱用,换些绒线。就这样小丫环也没去拿银子,就拿了这个铜块到门外叫住了货郎。她跟货郎一说:“你看这黄铜块子能值几个钱?换几缕你的绒线。”货郎看了看,好吧,货郎接过铜块儿。丫环拿了几缕绒线,货郎越看这块铜越是喜欢,:“再多换给你几缕。”丫环高兴,就又拿了一些,拿着绒线给三小姐看,小姐也很满意。可小姐却不知丫环是拿了那“黄铜块”去换来的。
  货郎拿着黄铜块儿,心想这块铜要是做成秤碇,我以后卖货就用这铜秤碇来称量,不比自己这烂铁坨高级,自然就会高人一等,叫买主看了,也更愿意买我的货了,别人也不会小瞧我这货郎了。
  于是货郎拿着这块儿“黄铜”就来到了铜匠铺子,将铜块拿给铁匠:“我想用它做个秤碇。”老铜匠拿起这“黄铜块儿”,掂了一据,眼珠一转:“今天我手头活多,你看这一地都是没完的,你明天来取吧。”
  小货郎答应,便走出了铜匠铺子。当小货郎绕过铜匠铺子正门正要往街上回家时,正巧到了铜匠铺子窗户前,突然听见里边老铜匠的声音:“老太婆,刚才,那傻小子拿了这个来叫我做个黄铜秤碇,嘿嘿!这傻小子没见过世面,把这金砖当黄铜了……”小货郎全都听在耳里,记在心上。赶忙返回铜匠铺子,一进门就吓了老铜匠一跳,老铜匠也傻了眼,手里拿着那块金砖,看着小货郎发不出声。小货郎拿回金砖就回了家。
  小货郎后来将这块金砖换成了白银,用这笔银子在顺德府买下了一片上好的良田。慢慢的又开起了店铺,此后就再也不用挑着货走街串巷了,而是做起了大财主。
  这便是那路家后人传颂的《丫环“铜块”换绒线,小货郎摇身一变买良田》的故事。可见当年路家德和堂的富裕。
  (路忠林口述,流传于英谈一带)
  15、中和堂的故事
  清代同治年间,顺德府(今邢台市)府尹所生的小女儿刚满11岁,患了麻疹病。病情恶化已经快危及到生命。府尹派人到各地寻找郎中医治。经过很长时间的诊治,病情仍然未得痊愈,愁的府尹老爷茶不思,饭不想,夜不寐。一天,老爷问道:“还有哪家的郎中没有请过?”师爷回答说:“顺德府各地的郎中都请遍了,就只差一家还没有请过。”府尹老爷很奇怪地问:“为何不请这家啊师爷说:“这家中和堂药店的坐堂郎中年纪太轻,又没有名气,所以就没请。”老爷听后眉头紧锁,寻思着没有再说话。
  当天晚上,府尹老爷做了一个噩梦,梦见猛虎把女儿叼走了。老爷大喊一声便从床上坐了起来,老爷叫来下人说:“天下郎中全请遍,还是治不了我女儿的病。快去请那家中和堂的郎中来。”
  中和堂来了小郎中,上前号了脉,问了一下病情。于是给开了药方,“到我中和堂去拿药吧。”这府尹老爷半信半疑,小小的郎中年纪不大,医术就这么高明?看了一会儿就知道病情了。
  府尹老爷心里有些纳闷儿,但又不能说别的,小郎中都把药方子开好了,说什么也要先喝了药再说吧。老爷心想,如果你的药不灵,我叫人封了你的药铺,给你好看。便摆手叫师爷家去中和堂拿药,回来给小姐熬上了。没有想到,小姐喝下了三付汤药后,病情就开始好转了。又服了几付药之后,小姐的病就痊愈了。
  消息传开后,顺德府老百姓都知道这中和堂郎中医术高明。中和堂药店也声名大振,生意从此更加兴隆。顺德府尹十分高兴,于大清同治十年,亲自送上“誉满杏林”金字大匾,感谢中和堂治好他女儿的病。
  (路忠林口述,流传于英谈一带)
  16、“半幅銮驾”
  话说到了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带着贴身的侍卫、太监、宫女仓惶西逃。途径顺德府时,慈禧老佛爷染上了疾病就大发了,随从的人也跟着患了病,这下子走不了了。于是,顺德府的府衙就请来中和堂的郎中,前去为老佛爷瞧病。中和堂郎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慈禧老佛爷,到那儿一看,这几个太监、宫女和
  老佛爷得的是一个病,就开了中和堂上好的药材,给老佛爷拿来了。这慈禧老佛爷没想到中和堂的药是药到病除。很快连随行的太监、宫女的病也治好了。这样老佛爷才能继续往西赶路。
  光绪27年,八国联军撤出北京,慈禧老佛爷和光绪帝回京途中又经过顺德府。老佛爷就想起在这里治病的事,便降下懿旨:赐中和堂“半幅銮驾”,以资犒赏。
  中和堂自在顺德府行医以来,得到府城百姓的称赞,顺德府尹曾送"誉满杏林”金匾,这次慈禧太后又赐了“半幅銮驾”,成为中和堂的至高荣誉。
  经历了百年的时光,这“半幅銮驾”里的绸缎制品和木质大轿已经无法保存了,而开道的大铜锣和大铙镲儿依然完好的保存在村民家里。当年“誉满杏林”的金字大匾,在土改时期将原字去掉,做成"为民服务”匾,送给了在抗战期间有功的村领导,至今悬挂在村民家里。
  英谈村也流传下来“金瓜玉斧朝天蹬,串锣铙鎈震耳鸣。前面打着纨衽伞,后面彩旗挂飘绫”的“半幅銮驾”的歌谣。
  (路忠林口述,流传于英谈一带)
  17、嘉庆分单
  英谈嘉庆分单,是早年村民在贵和堂房子里的一个暗格里发现的,分单为麻头纸,用纸绳穿订,封面有毛笔楷书“嘉庆十五年路法尧分
  居”和“叁分分单”字样。
  叁分分单是这样写的:
  立分单人路万富,恩养兄弟三人,庄院地土一切,三股均分。今同族人万富、法见。
  三分路法尧分到:
  白岸东各道“底下地四段五亩半。
  荆树〓〓□地二段三亩。
  南平各乂扇堾下”二段地四亩。
  大南平上二段地三亩。
  东各道下三亩地一段三亩。官道河刀把地上下二段四亩。枣圆地二段四亩。
  白岸村北旱地一段六亩。
  曹化地东分一半七亩。
  贾落湾村东道上下四段三亩二分,配南水道路东地一段八分。口子村南堾上地一段一亩,配下河滩地二段二亩。
  核桃渠下边地二段二亩,配口子大道西弟五分地一段一亩七分。庙平地二段五亩八分,又配上三亩。
  堾东地一段一亩四分代荒滩一处。
  前罗门“东大三亩地一段,配外边小条地二段三亩。
  杨庄子村西河口大道南地一亩二分,配本村场南勿懒平地一段一亩。
  高洼台底下地一段一亩,配连沟门西小沙地一段地八分,共地四段计地四亩。
  前坟上地三段二亩,配梨树条地一段四分。
  石板片路东地一段半亩,共地五段计地三亩。
  菜滩沟门河滩地一段一亩四卜(分),配各针滩一段一亩二卜(分)。
  古磨上河沟西地一段一亩四卜(分),共地三段计地四亩。
  连沟门东河南下三亩地一段,配河沟北上地一段八卜(分),共地三亩八卜(分)。
  寺台门东河滩在内。
  大三亩地外边小条堾下地一段计地七卜(分)。
  以地充出河滩在内。
  旱地西垴地二段配东沟地一段又配西台子地一段,共地四段计地四亩。
  场南沟道口地一段一亩,配场底下地三段共四段计地三亩。
  血道峪垴上地二段计地三亩,配寺台上地一段一亩。
  讲道口上扇地一段一亩,连沟门东台上旱地一段。
  左坡店上东地一段二亩半,井边地四段三亩半。
  北湾碾台上地二段三亩。
  东庄道底下外分地二段三亩,小枣树底下地一段一亩二卜(分)。
  路罗村官房东西地三段五亩,
  杨树林前地三段计地五亩,村西碍庄窠□二分地一段计地二亩二卜(分)。
  二亩二卜(分)地堾底下园子地一段计地八卜(分)。
  配栗树沟南分坡一处北至黑崖窟窿,中截至大老石,下捷至河沟石板片。
  栗树沟、南河沟后截栗树五棵,西坡栗树一棵,搭北垴场上边菜树坡一处。
  下至场外堾,上至下边地南头,又搭前坟上南头园子一处,南至水道。
  前罗门”东水地北边核桃树一棵,土木相连。
  路罗村戏楼西扇小场一处。
  分庄窠,老院一处,西房背后窑子楼一座,街南牲口圈一座,道下粪谷至井道一切在内,东大门外碾房一座是在路东,场东头北边园子一处,东房背后房子三间,东院楼下井子与此院窠吃水,南场东分一处至碣石,言明场西分有东西路五尺五寸,又搭前场“上面坡子一处,无论家外各地土木相连,南川树随买契。恐后无凭,立此分单为证。
  族人:路万福
  路法见
  路法荣
  路法华
  路法明
  路法仁
  路法生
  路法清
  路法太
  路法平
  路法云
  嘉庆十五年分单共1000多字,是路万富给三个儿子分家产时所立。从这个分单中,路万富的三子路法尧分得土地计有124.8亩,此外还涉及坡地、树木、碾房、水井、粪谷等地产若干处,分得贵和堂老院一处,窑子楼一座,东房背后房子三间。
  这个分单对于研究路家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对当地的民俗、语言、地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从分单上看,英谈的古寨墙历史可能营建更早,在分单中提出“东大门外碾房一座”,这个东大门就是现在英谈古寨的东门,这清楚的说明在清嘉庆十五年时,也就是1810年,英谈已经有了自己的寨墙与寨门了。
  英谈路家历史是一个很让人费脑筋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留下更多的文字记载,使路家的历史成为一个难解的谜。英谈嘉庆分单发现以后,使我们对路家历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第一个是路万富此人,按路万富有三个儿子,嘉庆十五年时,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独当一面并已经娶妻成家。按最小的儿子路法尧16-18岁算,路万富的二子路法圣、长子路法贤也已经在20-25岁之间,从路家的口传历史上可以知道,路万富成家以后,多年没有孩子,后来认下在他家打长工的河南小孩为义子后,才陆续生下了三个儿子。这样我们可以推断路万富生子的年龄当在20岁以后,如果我们假定路万富25岁生子,路万富在嘉庆十五年时应该已经50-55岁之间,以路万富55岁算,路万富当为1755年前后生人。也就是说路万富可能为乾隆二十年前后出生的。
  有了这样的一个推断,我们也可以再排一下路家上四世的大致年
  代。在传统的习惯上,一般按十五年一辈,这样四世路通、三世路守祥、二世路子强,到始祖路洲,也就是60多年的历史。
  在嘉庆分单中,路法尧分得“老院一座”,老院即为现在贵和堂老院。
  2008年秋季,古建专家王福山来英谈进行调查走访,根据考察,认为贵和堂的建筑应该属明代中晚期。这个老院与路家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房子的历史是与路家
  的历史同步的。如果与我们上面所排的路家年代看,两者相差约百年,家谱的排定与建筑的历史还存在一定差距,说明在这中间还有一些待解的历史之谜。
  18、路家神秘的发家传说
  因为缺乏历史文献记载,路家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家的,是如何发家的,怎么成为冀南地区的“首富”成为了一个很神秘的问题。
  有传说在唐代末年,黄巢的军队在英谈扎下了营盘,同时也将大量的军饷运到这里,交给黄巢的朋友龙门寺老和尚保管。老和尚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就把这些财宝埋在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后来,黄巢起义时要祭旗,发生了错杀老和尚这件事,使这批财宝的下落成为了—个谜,也影响了黄巢起义大事。但此事知道的人很少,就是知道的也随着战争和时光的流失变成了永久的秘密。
  到了明代初期,从山西洪桐大槐树下迁到邢邑一户的路姓人家,后屡屡迁徙到太行深山区,并选择在这个风景秀丽的英谈古寨繁衍生息。先是在村内建起一个小石楼,祖祖辈辈以农耕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而并不富裕的农家生活。
  到了明代的中叶,路家有一个儿子到了婚配的年龄。由于路家家境不是很好,也只能过着糊口的日子,这样的一个农民家庭谈婚论嫁是何等的不容易。后来终于在媒婆的说合下,娶到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相貌十分的一般,脚大,吃得多,有时手拙嘴巧,有时还有些傻气,路家的人都叫这个媳妇为“傻媳妇”。
  傻媳妇手里一点针线活也不会做,而且还没有眼色。新婚三日后就让婆婆公公怎么看也看不顺眼,时不时的家里的人就给了脸看。日子长了,家里的一些累活重活都由她来做,做不好了还经常被家里的人连打带骂的折磨一番。后来这个傻媳妇一打就跑,一跑几天。可是回到家又被打,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艰难。
  人总有个反抗的时候,傻媳妇虽然有些傻,但还是知道眉眼高低的。一日,因为家里的一点小事,婆婆又看不下去,开始是嘴上唠唠叨叨的,再后就是骂出口来。这个傻媳妇一时性急就和婆婆顶起嘴来,婆婆着了急就去打这傻媳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傻媳妇并没有忍受,而是与婆婆对打起来。那傻媳妇脚大力大,一把就将婆婆推了大跟斗,转身就向村外龙门川的方向跑去。
  傻媳妇一气跑到龙门寺的遗址前,那里还有几间破房子,知道自己和婆婆打了架惹下大祸,更不敢回家了,就这样傻媳妇在破庙里一住就是几天,开始饿了还可以忍受,去喝一泉水顶一顶,接下来就忍不住了,就到周围找东西吃。那时地里什么也没有了,就见一个田鼠嘴里衔着野果钻进了地椿里,傻媳妇看见田鼠的野果,就想洞里肯定有吃的,拼命地挖着田鼠洞,洞是越挖越深,也没有看到可以吃的东西,更没有野果子吃,结果田鼠跑掉了。却挖出一块硬东西,用手掂一掂挺沉,不知道是啥东西,向下越挖越多,傻媳妇也不知何物。天又黑了下来,傻媳妇没有办法,不能在这里继续饿着,到家里不管是打是骂总是还有口吃的,所以重新填好洞垒好地椿。还随便拿了两块硬东西,心想等着回家挨打吧。
  回到家里,公婆和家里人还在生气。傻媳妇一到家,丈夫的怒气就冲着她来了,拿起扫把就朝媳妇打去。傻媳妇两手只顾抱头,“咣当”两个硬东西掉在地上。傻媳妇公公随手捡起,一看是两块金元宝,急忙制止儿子说“不要再打”,高声喝问傻媳妇元宝从何处偷来。傻媳妇不敢撒谎,如实说出来历,并说地里还有很多。
  丈夫半信半疑,星夜返回地里,挖开一看果真如此。二人没带口袋,随即脱下衣服装了两包背回家中。公婆从未见到过这么多元宝,更是不敢相信是真是梦。还过神来,婆婆眉笑眼开的开始为媳妇忙个不停,又是夸媳妇又是给儿媳做饭换衣,勤快的像个佣人,傻媳妇霎时变成了坐上宾。
  传说中更是有些夸张,说路家往回运元宝三天三夜,元宝不计其数。究竟这么多元宝从何而来,传说是龙门寺老和尚埋藏的黄巢起义军军饷,因老和尚暴死,无人知晓。
  路家得了这意外之财后,开始置办土地田产,慢慢走上了经商之路。把粮食生意是越做越大,遍及河北、河南、山西等十三个省,生意日渐红火,从此路家发家了。
  (路风丽、路纪臻、路召洋口述,流传于英谈村一带)

知识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的书。 作者在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基础上,用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抗日伟业、红石建筑、窗棂艺术、路氏家族、 传说故事等章节,生动地介绍了太行山深山里英谈古寨的生态环境与建筑文化特色,揭示英谈路姓“三支四堂”家族在太行山的发展过程,在河北的迁徙和繁衍发展;把口传家史资料、地域文化传说、民俗民风和历史发掘结合起来, 展示冀商路家家族的创业历史。同时挖掘了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129师在英谈古寨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把作者本人拍摄的大量图片与通俗文字结合起来,采用古朴大方的设计版式,将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适于文化研究者、旅游者等不同层次的人士了解英谈古寨的理想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