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红石拱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712
颗粒名称: 11、红石拱桥
分类号: K928.79
页数: 2
页码: 110-111
摘要: 桥,古人解释为水梁也。就是在水上架起的桥梁,桥有多种多样,有独木桥、廊桥、藤桥、铁桥、石桥、石板桥、砖桥、竹桥、虹桥、纤道桥、十字桥,华北最有名的当属赵州的大石桥,为隋代李春所建,为石拱桥,至今保护完好。英谈有许多石拱桥,这些石桥不仅沟通与外界的联系,而且还为英谈自己拓宽了空间。据统计,英谈的石桥有36座,多为单孔石拱桥,用红石岩砌成,石桥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最大的石桥是位于英谈的前庄南河沟上的石拱桥,最小的是位于东寨门内的北侧的小溪石拱桥。希望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北崖的支沟,位于聚英桥的北侧,因与英谈村小学相联,故名。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石桥,石板桥等。
关键词: 邢台市 英谈 红石拱桥

内容

桥,古人解释为水梁也。就是在水上架起的桥梁,桥有多种多样,有独木桥、廊桥、藤桥、铁桥、石桥、石板桥、砖桥、竹桥、虹桥、纤道桥、十字桥,华北最有名的当属赵州的大石桥,为隋代李春所建,为石拱桥,至今保护完好。
  英谈有许多石拱桥,这些石桥不仅沟通与外界的联系,而且还为英谈自己拓宽了空间。
  进入英谈地界后,首先看到的就是石桥。据统计,英谈的石桥有36座,多为单孔石拱桥,用红石岩砌成,石桥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最大的石桥是位于英谈的前庄南河沟上的石拱桥,最小的是位于东寨门内的北侧的小溪石拱桥。
  英谈的石拱桥都有名字,名字中寄托着英谈人的向往和希望。
  向阳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南河沟,位于东庄与村村通公路。
  永康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南河沟,位于前英谈与村村通公路。
  前黄桥,方孔桥,在前英谈村,连接前英谈的北部与中部。
  聚英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南河沟,位于后英谈东寨门外,与村村通公路相联。
  希望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北崖的支沟,位于聚英桥的北侧,因与英谈村小学相联,故名。
  院下桥,单孔石拱桥,横跨英谈古寨内的座后沟,位于后英谈东门内,因有民居建于桥上故名院下桥。院下桥又称为贵和桥。
  中和桥,单孔石拱桥,横跨英谈古寨内的座后沟,位于村内中部,中和堂大院座落其上,故名中和桥。
  双桥,单孔石拱桥,位于贵和堂西侧,因有两个连续的石拱桥而名。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石桥,石板桥等。

知识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的书。 作者在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基础上,用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抗日伟业、红石建筑、窗棂艺术、路氏家族、 传说故事等章节,生动地介绍了太行山深山里英谈古寨的生态环境与建筑文化特色,揭示英谈路姓“三支四堂”家族在太行山的发展过程,在河北的迁徙和繁衍发展;把口传家史资料、地域文化传说、民俗民风和历史发掘结合起来, 展示冀商路家家族的创业历史。同时挖掘了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129师在英谈古寨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把作者本人拍摄的大量图片与通俗文字结合起来,采用古朴大方的设计版式,将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适于文化研究者、旅游者等不同层次的人士了解英谈古寨的理想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