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红石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690
颗粒名称: 四 红石建筑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40
页码: 77-116
摘要: 北崖海拔高度为1015米,北崖下有一个大山坡,这个坡地中段的地势较为平缓,平均海拔670米,适宜居住。只是在坡地的中间有一条大山沟,我们叫英谈北沟,英谈人称为座后沟,向南有一个小的山崖,崖下是英谈川,不过在临近寨子的这一段,英谈人叫这条沟为英谈南沟,自山崖到英谈南沟两者落差20多米。这个安全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安全,二是社会环境的安全,三是一种来自心境的安全。英谈古寨老人回忆说,历史上曾有两次大规模的收留灾民的传说,这两次都与林县的灾害有关系。
关键词: 邢台市 英谈 建筑

内容

1、古寨选址
  英谈古寨选择建在北崖下,当地人叫北崖为北乜。北崖海拔高度为1015米,北崖下有一个大山坡,这个坡地中段的地势较为平缓,平均海拔670米,适宜居住。只是在坡地的中间有一条大山沟,我们叫英谈北沟,英谈人称为座后沟,向南有一个小的山崖,崖下是英谈川,不过在临近寨子的这一段,英谈人叫这条沟为英谈南沟(亦称南河沟),自山崖到英谈南沟两者落差20多米。
  座后沟穿村而过。村子的东头海拔为665米,西头为710米。沟的东西落差达到了45米。英谈古寨的“始迁祖”在营建时保留了座后沟,把所有的房子都建在座后沟的两侧,是为了防止洪水对村子的破坏,同时生活更加方便。聪明的英谈先人在座后沟沟上用石拱桥进行了沟通,使生活在这里的人活动起来来往自由。在建桥时,将本来复杂的山地整理得更加平整,拓宽了可贵的山地空间,并在石拱桥上修建了公共广场和桥上房。
  古人在居住选址时,首先要注意风水环境,再者是考虑居住安全。这个安全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安全,二是社会环境的安全,三是一种来自心境的安全。自然环境的安全是用科学方法来解决,来自心境的安全可以用风水理论加以实现,而来自社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要靠建筑本身来解决。由于英谈处于一个深山窝里,与外界是相对封闭的,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在清代的初期,英谈在营建村落时又规划建设了寨墙。
  英谈的寨墙,有着他自身的特点,初看是一个独立的建筑个体,细细的分析起来,英谈的寨墙,有以房为墙的,借房为寨墙。寨墙的每一处都巧妙利用了地理地势,有时顺势而上,有时随坡而建。在外观察时寨墙高筑。进村观赏时,寨墙隐在古宅中。如果仔细加以研究和观察,英谈的寨墙每一处都合乎防御的需要,而且很严实坚固,防御功能完备而又很险峻,成为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
  总之,在英谈村选址和村子的营建过程中,英谈人发挥了聪明才智,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了山地与洪沟,合理的借用山势环境修筑了寨墙和寨门,用拱桥把营建空间扩大。由此说,英谈村的建设是充分符合科学原理的村子。如果我们再把古人的风水环境基础与英谈朴实科学办法进行联系,英谈村历史和文化内涵就更加丰富了。
  2、古寨墙
  英谈的古寨墙至今保存完好,只有少部分坍塌。自东寨门到西寨门,是整个寨墙保存最好的一段,这段寨墙全长350多米。自东寨门到北寨门的寨墙保存稍差一些,个别的地方基本上已经拆到寨墙基础了。
  英谈的古寨墙始建于明末清初,有可能建筑年代更早。在清嘉庆路家分单中,就有了“东大门”这个名称,这说明在1810年时,英谈古寨已经有了寨门和寨墙。
  英谈寨墙的建筑材料是用当地板岩,这种板岩分红石板岩和灰石板岩,石工将板岩打制成长方形毛石。寨墙砌法为无浆干摆法,以错缝叠压方法铺砌,缝隙紧密,使石料间契合紧密没有松动。所有前后的明缝均用小片石料填塞紧密,砌石的边缘顺直、整齐而又牢固,数百年来,墙体没有出现凹陷凸肚现象。
  英谈寨墙巧妙地利用了地理山势。以南河沟北岸的崖头为基点修建了南寨门。在面东的山口处建设了东寨门。东寨门的墙寨与北山的一个余脉相接,东寨墙北头是一个悬崖,并在山崖山梁上修建了寨墙,寨墙沿山脊而上向北折。西寨门的北侧也是一道山梁,利用这个山梁下的山口,建设寨门并与寨墙相连。
  东寨墙宽约3米,高低不等,最高处近10米。在修建东寨墙时,寨墙跨越宽约6米、深约3.7米的座后沟。为了保证座后沟的季节洪水顺利泄洪,在东寨墙下设置一个拱券式水关。这样不仅保证了行洪期洪水的下泄,而且还用水关这样的设施,保证了寨内居住的安全。更为周到的是,为了寨内的安全,以防有人从水关进入寨内,在东寨墙的北头开辟了一个凸出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关,还能够观察到东寨门外每一处死角,对来犯盗匪进行了有效的防御。
  南寨墙东寨门向南不远就往西折,沿沟的南侧的山崖修建了南寨墙。南寨墙也是英谈寨墙中最长的,约350多米。在南寨墙的中部建造了南寨门。
  北寨墙东寨墙与北山的一个余脉相接向北延伸。东寨墙向西北折去,利用了高出地面17米的山梁,并在山梁上修建了寨墙,寨墙沿山脊而上。
  西寨墙在南寨墙北折后就是西寨门,自西寨门始,沿山势向上隐入古宅中。
  西寨墙与北寨墙没有进行连接。这一部分并不是没有建有寨墙,而是在英谈人的心目中,后面的北“乜”崖,就是英谈古寨的天然寨墙了。
  此外在社楼的对面,中和堂桥院的东面有一个山坡。在山坡上还设置了一道山字石墙,这道石墙最高处近10米。
  3、寨墙修建年代考
  英谈古寨有保存完好的古寨墙,古寨墙筑于何年何月,至今还不是很清楚。
  关于英谈古寨的寨墙,是当前发现的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石寨墙。寨墙宽3米,高低不等,最高达10米许。寨墙随地形而建,依山坡蜿蜒起伏,整个寨墙置四门,原四门都修有阁楼,由于时间久远南、西、北面的阁楼被拆掉了,仅在东门保留下一座阁楼。
  东寨门的阁楼建在寨门上,与寨墙的墙体同宽,南北两侧有门,东西两面留有窗户,阁楼的梁架上施有彩绘,用黑墨、白粉、朱红等绘成云纹、暗八仙、花卉等纹样,虽然装饰较为简单,但大方、朴实、粗犷。在东寨门洞的横梁上有“大清咸丰柒年九月吉日立”十一个楷书墨字。根据题记,可以知道现在的寨墙重修于清代咸丰七年九月,也就是公元1857年。
  东寨门过梁上“大清咸丰柒年九月吉日立”墨书题记南寨门外修石板阶梯,路外有断崖,甚为险峻。
  根据英谈古寨老人的回忆说,关于这座寨墙重修,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河南林县一带闹饥荒,大量的灾民都逃了出来,英谈古寨也来了很多的灾民。那时的汝霖堂当家人是路全兴,村里人都叫他老海财主。此人善于经营,买卖干得很大,远近几个省都有他的生意。老海财主做生意很大但人不小气,经常拿出钱财来施助乡里乡亲,是河北、山西、河南一带有名的大善人。灾民就是冲着老海财主而来的。为了救助这些灾民,老海财主看到灾民的情况,没有二话,没有犹豫,就在英谈古寨路家老院前的大槐树下面支起了大锅,开始向灾民施粥,还安排灾民住在家里,让灾民遮风避雨。时间过的很快,灾民们也要随着灾情的过去要回家了。为了表达对老海财主的感激之情,灾民们就想在回乡前给老海财主做点事情,以表谢意,但想来想去大家不知道为老海财主做点什么好。此时有人提出说,英谈村地处深山,常有山匪来袭扰。如果能为老海财主筑一道寨墙用以防匪这不是更好吗?这个想法马上得到大家的支持。灾民说干就干,按照英谈村的地形地貌筑起了英谈寨墙。
  传说归于传说,但实际修筑寨墙的时间,很多人也说不清楚,有说这个事件发生在明代,也有说是清代的。
  河南省林县(1994年改称为林州),这个地方自古就是山多地少,石厚土薄,有民谣这样说:“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急,穷人日夜愁。”1436—1949年共514年来,据历史记载共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其中粮食绝收30次,人相食(触目惊心的数字)5次,据历史数据统计,全县98.5万亩耕地中,仅有1.24万亩有水浇灌。历史上林县人逃荒习惯于到河北、山西等地。
  全国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创造了“红旗渠”奇迹,这才改变了林县的历史。
  英谈古寨老人回忆说,历史上曾有两次大规模的收留灾民的传说,这两次都与林县的灾害有关系。
  清咸丰七年,即公元1857年,根据文献记载,顺德府发生了“顺德起事”这样—件大事,根据《顺德府志》《邢台县志》记载:清咸丰七年(1857年)顺德旱灾严重,贫民觅食艰难,被迫起事,清廷派候补副将达军率兵百名赴顺德镇压。为平息民众反抗,清廷于是年十月批准直隶总督向大名、顺德、广平等地灾民散放银米。由此知道在这一年,当时,冀西一带出现了灾情,因灾情严重导致社会混乱,灾民得到路家救助后,也是出于保护路家家产等等原因进行修缮的。
  英谈寨墙进行修缮的事传到了顺德府衙,顺德府便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路家人抓进了大堂,说有人告路家修寨墙,要聚众造反。后来,林县石匠工头和修城墙的人,跟老海财主一起来到顺德府大堂,集体解释这件事的原因。
  经过审理,这件事有了结果,处理的办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罚钱,另一种说法是捐献粮食。
  罚钱罚多少?罚了路家银子一平桌,一平桌是多少?就是用当时最常见的家里的大方桌,把银锭堆在上面垒成山形。传说中,老海财主后来给了顺德府两方桌银锭。还有一种说法,顺德知府说老海财主有钱,府城的北门已经是破旧不堪了,也需要进行一下翻修,请老海财主拿出点钱修修。后来老海财主就给了一些钱修了顺德府城的北门。(解放后,邢台挖城墙时还有人见过这块英谈的修城碑。)北门完工后,府衙门还送了一块匾,写有“康慨济民”四个字。
  也有说接受挨罚时,老海财主说罚钱没有,我是土财主有粮食,知府就说那就罚你粮食。关于用多少粮食抵这些银子,还是府内的师爷出了个主意。说当年路家娶少奶奶时与山西财主论家里有多少粮食,是用装粮的布袋,排双行从英谈到山西(过去二斗是一布袋)。这一次,让老海财主用布袋从顺德府城排到英谈,算算有多少距离,就要多少粮食。老海财主说行,二话没说扭头就回到了英谈,然后就从各地调运粮食,直接运到府城。运的时间长了,官府老爷把这事儿都忘了。到后来府里的粮仓也放不下了,师爷忙给知府说差不多就行了,别叫他送了。为此,路家的粮食也为顺德府那次旱灾解了围。
  从以上传说看,汝霖堂的老海财主,在当时的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并在顺德府一带产生过重大影响。
  从发现的资料看,民间有关路家的传说有一定历史根据。据清光绪三十一年仃905年)《邢台县志》记载:在清代道光年间,汝霖堂的路延瀛为道光元年(1821年)邢台县学例贡,说“路延瀛,英谈村人。慷慨好施,捐资修城。赈济灾黎,六世同居。”进一步证实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英谈的古寨墙建筑年代应该还很早,很可能在明清之际或为明代早期,或更早。清嘉庆十五年时,也就是1810年,英谈就已经有了寨墙和寨门,而重新修缮的年代已经有了确切的记载,即“大清咸丰柴年九月吉日立”,公元1857年。
  从英谈保留下来的墓碑看,路全兴,也就是老海财主,死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1848年)。咸丰年间(1857年)的这次修筑寨城与路全兴(老海财主)没有什么关系,应该为路延瀛等路姓后人所修。从地方志书记载和传说分析,路家救灾并非一次,英谈咸丰题记是最后一次修建寨墙的记录。
  4、古寨门
  通常我们所指的英谈古寨是后英谈。如果谈到古寨门,在英谈古寨实际共保存有五个寨门和两个便门。在前英谈仅保留着一个寨门,这个寨门也是见于当地记载最早,修建最早的寨门,特别是在前英谈寨门前有一棵古橡树,最上面的主干虽然已经枯朽,而下面的旁枝依然是十分茂盛,树龄已经有700多年了,也是英谈历史的一个见证。
  前英谈古寨楼,重修年代为清道光十四年五月初七日建修,也就是公元1834年,距今已经有175年的历史了。
  在后英谈有四个寨门,即东寨门、南寨门、西寨门、北寨门。在距西寨门不远的南寨墙和北寨墙分别还设有一个便门。这两个便门的功能就是在平时方便村民出入,如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防守时,可以随时用石料堵砌。
  寨门的建筑用料与墙体一样,门呈拱券式,砌法也为无浆干摆法,与砖作门券没有区别。古寨的寨门分内券和外券,外券小于内券,这样可以使木制的寨门按置在券洞内。门券内一侧还设一个小龛,是村民供门神的地方。在门券的上部横穿一个过梁,过梁的两头有圆孔与门券下的门轴石相对。木门为两扇对开,大门的门轴就固定在过梁与门轴石上。
  东寨门明末清初,后英谈标志性构筑物,总高约6米,门洞高约3米,门上有阁楼,并与寨墙相通。
  英谈寨墙的寨门修建样式基本上是一样的,现在保留最好的是东寨门,还留有两扇木门。根据东寨门过梁上的墨书题记,可以确定东寨门的重修年代,为清代咸丰年间。
  东寨门有内外券,外券略小于内券,券高3米,宽2.3米,在1.7米处起拱券顶,券体厚为1.00米。内侧的券顶高4米,宽3米,门券内的北侧有一小龛,宽约0.65米,高0.90米,深为0.30米,应该是供门神的地方。在内券置两扇木门,门宽1.3米,高3.14米,门厚10公分。
  在门道里为乱石铺作的石头路,并留有一个排水道。寨门的过道平整,进寨后为3.2米宽的石板路。
  在寨门的内南侧有一石阶梯,可以拾阶而上到寨墙。寨门正中起了一个小阁楼。阁楼的墙体0.5米厚,阁楼高3.3米,东西与寨墙同宽,南北约4.45米,并留有两个小门。小门的上面用三四根山杂木略为钵凿成为方木,横担在墙体上为过木,小门宽0.85米,高1.9米,在内侧有一个窗户,窗有三分设窗棂。窗棂的式样为一马三箭式。在东面的墙体上也设置了一个窗口,这个小窗宽0.6米,高约1.00米。从大小和方位上看,这个窗口的功能主要为对外进行观察情况。阁楼的顶为木结构式,在梁架上施有彩绘,用黑墨、白粉、朱红等绘成云纹、暗八仙、花卉等纹样,虽然装饰较为简单,但大方、朴实、粗犷。从南北两侧的小门可以通往寨墙上和东寨墙上的观察平台,阁楼东面的观测窗和北面的观察平台,都能看到寨外东南两面的很大范围,这充分体现了英谈寨墙寨门的防御作用。
  南寨门明末清初,后英谈村南,双券式拱形寨门,高约2米。
  西寨门明末清初,后英谈村西,双券式拱形寨门,高约2米。
  北寨门明末清初,部分坍塌,单券式拱形寨门,高约2米。
  北侧门清末,后英谈东北,方形门洞,高约2米。
  前英谈寨门位于前英谈村东口,总高约6米,门洞高约3米,门上有阁楼,两侧还保留着少许寨墙。在前英谈寨门前有一棵高大的古菜树(也称橡子树)。据林业专家考证说,树已经有700多年的树龄。
  英谈百姓回忆说,这棵古菜树是英谈的救命树。每当灾荒年时,这棵菜树所结下的橡子能供那些吃不起饭的百姓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在寨门的阁楼上,百姓供奉着观音菩萨,以求万事如意。在阁楼的北口有《重修前英谈寨门碑记》。碑记记载着前英谈大会首路法文、副会首路发思等捐资修建寨门的情况。
  从碑记记载的时间看,前英谈古寨门,重修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距今已经有175年的历史了,前英谈的寨楼修建年代的记载,要比后英谈的东寨门重修年代要早23年。
  5、特色民居
  英谈古寨的民居,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太行山的风格,也是太行山里特有的建筑。
  首先从建筑选材上说,英谈地处大山深处,无法取土烧砖,只能就地取材,用石头作建筑材料。英谈的石头是红色的,村中所用的石头基本上全是这种红色的石头。特别是雨过天晴后,远远望去一片赤红,所以,有人说英谈是“红英谈”。
  英谈古寨共有67座院落,这些院落分布在村中的座后沟两侧,以堂口分组,每组之间以街巷分割,院落与院落用巷隔开,街巷院落之间用道路相连。在这些建筑里,以贵和堂老院为基点,沿河沟分布,随坡就势,高低错落。
  具体到每一个院落,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贵和堂东院以高大、古朴著称,院里院外有两个泉眼,门前一线泉,门里一滴泉。德和堂正房大院以繁多的窗棂为特点。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窗棂纹样。在汝霖堂正房大院有一块天然的石头,正房就座在这块石头上。院里的建筑有意识设计成梯形,面南的房子两层,两侧的厢房也为两层,正房高大建在一步台阶之上,虽然同为二层,高出两侧许多。居二楼向南远眺,南山风景一收眼底。
  汝霖堂大院的正房东侧,在过道内有—个石楼梯,可以通往二楼。据村民介绍,二楼是汝霖堂的一座银库。正冲石梯有一后门,可见一座窑洞式建筑,这就是三节楼,这座建筑在营建之初时墙体就外凸了,被迫放弃。后来村民说,“英谈三大愁,汝霖堂的三节楼”。
  在三节楼上还有一座汝霖堂大院,在大院西二楼的屋顶上,有“大清同治拾年路全诗、延赢、延格、世昌修”墨书题记。由此可知,这座院子修建年代为1871年,距今已经有138年的历史了。
  位于汝霖堂的对面,是中和堂的建筑,中和堂建筑是英谈古寨中规中矩的两进四合院。这座建筑共两组,一组为两进式院落,入口处建有四扇屏门楼,向后轴线上有通道进入第二进院落。正房为两层楼房,门口错开轴线的门洞,正房中心向东偏移,大门与对面的厢房门相对,大门内置家门和风门,门前出木檐门楼。东西厢房为一层,东房门口有大头宝瓶梨树。
  中和堂大院又称桥院,是因在中和堂下正是村子中心东西流过的座后沟,是经过拱券整理出来的空间建设的一座院落。在中和堂院落的东侧有一宽巷,直通后面的另外一座大院,这也是中和堂的院子。在这座院子的东侧有一个公共场地,对面是村民所说的杨树坑。
  贵和堂老院,在汝霖堂西侧,为什么叫老院,是因为在嘉庆分单上就称为老院了。这座院落为一座两层建筑,东面和西南各设有一个卍字门。从南门进入贵和堂首先看到一个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有精美的木雕,雕有葡萄荷花等吉祥花草,进入大门后右拐见有四扇屏门楼。贵和堂老院的正房有11组花拱,屋内置木质的楼梯,二楼有廊,置14扇格扇门。
  英谈古寨的民居建筑,梁架结构基本上沿用中国传统民居的结构。在建筑时一般先起台基,在台基上举架起屋,梁架采用了一梁五檩式。柱下有柱础,柱础的样式也较为简单,有石鼓和石柱两式。民居所有的建筑全部采用的是石头,特别是顶部的处理也是用当地生产的红石板材,替代了平原地区的灰瓦和板瓦。
  此外在一些建筑的房角处还有镇宅兽,有的砌在墙内,有的放置在屋顶的一侧,这种做法与当地的风水和民俗有关。
  英谈古寨的民居虽然全为石头建筑,但这些建筑从整体上工艺比较讲究。无论是石墙、石壁、石拱、石券,大都在古朴中见雅致,粗犷中见细腻,这些石砌建筑的工艺基本上继承了传统的砖作工艺,比如石楼的角线垂直如线,券顶式窗口及石桥的券法都是十分的精湛。
  在建筑房屋时,因为选址处于山区,英谈人特别注意村内及院落的排水问题,除在一个小山沟上起拱外,而特别利用拱桥扩大了建筑空间,所以许多房子是跨涧而建的,有的地方为了防止洪水冲毁房舍,房基础深达数丈,相当坚固。因此,在英谈可以看到很多桥上房、桥上院。而在院落的建设时,采用了院内暗排,院外明排的排水系统,保持了院内的干净整洁。为了保证村子的吃水,在建设时村子的建筑利用山泉水,建设了许多井屋,这样有效的保障了吃水的卫生。
  除此之外,英谈古寨的建筑还有以下几个特点:—、红石建筑,无论是墙体还是屋顶全部是用红石建成。
  二、在英谈古寨找不到瓦房,所有的房子都是用英谈盛产的红石板作屋顶,梁架以人字形起脊,顶部较为平缓。
  三、正房为多层建筑,配房为单层建筑或两层建筑,底层多为窑洞式建筑。
  四、巧妙利用地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房屋的布局,利用地势决定房屋的朝向,使正宅大院和倒座房屋结合起来,用街巷进行连接而形成特色。
  英谈的建筑最为突出的是古朴和实用,最为讲究的是窗棂艺术。虽然说英谈与山西进行经商交往,除了借鉴了山西的窑洞文化,更多的是继承了中原的古老、正统的传统观念。以窗棂为例,山西的窗棂以花窗最多,用繁杂的工艺进行装饰,突出了当时工艺的精致。英谈的窗棂,更多的是规矩、严谨,即便是漏景窗也是如此。
  6、四堂建筑
  路姓自迁至英谈落户后,路氏家族经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路氏家族鼎盛时期,是“家里人口兴旺,家有骡马成群,牛羊满圈,有吃有穿有钱花。传说:家有土地和大小商号,分布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各县,号称家有‘双千顷土地,商号遍布三省’,从家出门不吃他人饭、不住他人店”。(参考路风丽《我的老家回忆录》一文)根据调查,全村路姓分为前股、后股和东庄股。最大的一支为前股,也就是路万富一支。前股又分为三股,三股设立的时间为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三股分立后分别立了自己的堂号,也就是德和堂、汝霖堂。贵和堂,后来德和堂又从中分出一个中和堂,这就是现在英谈所说的四堂。
  英谈的房子是以四堂建筑为基础的,这四堂为德和堂、汝霖堂、贵和堂、中和堂。
  德和堂是路万富为自己的长子立的堂口,分堂口时间为清嘉庆年间,第一代为路法贤。德和堂继承了路万富的商贸经营,以“诚信为本,以德为重”为祖训。德和堂的生意遍及山西的太古、榆次、和顺等地,商铺大小30余处。为什么叫德和堂?《周易》中说:“君子进德修业。”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以“德”为核心,“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的“操守”和“品行”。中心的意思,就是要遵从圣人所说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同时以德行去建立功业。修德必“和”,和,就是平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些关于“和”的词语,德和堂的本义也就是修德和合,以德为和,建德修业的意思。当年,路万富希望长子路法贤,能够以传统的德行给家族带来平和,使整个家族和兄弟们,和谐相处以建德修业,不希望家族出现不团结。
  在德和堂门楼外,在自然山体上修建一条通往中心街的红石栅栏路。
  德和堂的红石栅栏,古朴大方很有特色。用红石岩作立柱,两侧开槽,并将红石板牢牢固定在中间。每一个立柱的上面有一个圆窝坑,节日时,倒上麻油点燃用于照明。同样的红石栅栏,在贵和堂老院东出口也有一处。德和堂有两处院落,有房59间。
  汝霖堂汝霖堂的正房大院位于贵和堂东门的对面,有8处院落,共140多间,基本上都位于英谈村街的北侧。汝霖堂的主人是路万富的二儿子——路法圣。
  汝霖堂正房大院有“为民立功”木匾。据村内老人讲,此匾为清代遗物,是汝霖堂的堂主路全兴救助林县灾民后,灾民为了感谢路老爷的大恩为英谈修建了寨墙,因此惹上了一场官司。后来顺德府调查后,得知了事情的真象,还赠送了题为“康慨济民”大匾。道光年间,汝霖堂的第三代传人路延赢,捐资为顺德府修建北城墙和城门。在抗日战争时,村中的抗日英雄立了功,为了表彰英雄,村里的百姓就把“康慨济民”古匾的原字去掉,换成了“为民立功”。
  汝霖堂的东面是德和堂,三个堂的建筑都是有一条北向的街巷相隔。特别是在汝霖堂与德和堂之间由于两座建筑距离很近,形成了一个石梯巷峡谷,很为险胜不可不看。
  贵和堂共有10处院落,有房220间,集中分布在英谈村中心街的北侧,村子的东部和中部。贵和堂的建筑在四堂中规模最大,房屋间数最多,建筑等级最高。
  贵和堂的中部有一处院落,被称为贵和堂老院,当地有人也称为地主院。这个院子正位于英谈村的中央位置,院落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由于座后沟从广场中间穿过,为此就在沟上修建石拱券,将沟两侧的场地连在一起,这样使原来窄小的地方一下子开阔起来,形成了贵和堂老院前的广场。
  贵和堂的正房大院,在依山体台地上营建,这样使同样的两层楼房,正房高于了配房。院子的东侧与西侧留有两个万字拐头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缺角建筑富贵多,多角建筑实难得,古石栏杆石柱灯,有钱难买东南缺。
  老院由40间房子组成,多为二层,局部为三层,面北朝南,在东南向设有一门并有红石栏板护栏,另在西侧设有南门楼。老院正房为两层建筑,正房楼下5间,楼上5间,第二层上有格子门,门前有通廊,在二层小楼上可以俯看南山全景,一望满目青山,视野开阔。近处有缓缓的山路和南河沟的小河流水,用风水家的话说,这样的环境,代表着有利名望、进升及财运。
  而一楼的廓檐下有11组花拱,花拱尤如龙形,这应和了风水中的“龙头向出,以增旺势”。
  中和堂位于贵和堂与汝霖堂的对面,在英谈村中街的南侧。中和堂的正房建在泄洪沟(座后沟)的上面,用石料起券成桥,桥下可以过水,桥上用于建房。中和堂的正房大院又称为桥院。中和堂正房大院为一个两进式院落,临街所建的房子中间的一间用作通道,并在房子的南侧用两要立柱起构架,形成一个开间,中间有门板。当有尊贵客人来时,或者家里有大事时中门才开启,平时关闭成为轴线上的一道影壁。中和堂的排水是预先设计好的,在院内为暗排,出院为明流,极为讲究。中和堂正房大院东侧过桥有一所院落,从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在过桥的入口处有一个门楼,从门楼入内可以通往堂后的大院。中和堂有5座院落,有房97间。这5座院落基本上连在一起。
  7、中心街
  英谈古寨的中心街为后英谈的主要大街,自东寨门始至西寨门止,全长约1000多米,街宽2—3米。中心街随着山势的起伏和两侧的房屋布局自然铺设。中心街的南侧邻靠座后沟。中心街从后英谈东寨门开始,沿街穿过贵和桥,经贵和堂东院、一滴泉院,过德和堂红石栅栏、中和堂桥院、汝霖堂古井和贵和堂老院到村中心广场。再随势至佛堂通向西寨门,由西寨门出英谈古寨,顺山坡小路通往英谈川的骡马古道。
  英谈古寨的中心街为寨内的主要步行街道。从街中心广场可通南寨门,沿石台阶至千年小石楼,又可通向北山的路家墓地。中心街的两侧连接有四堂建筑,南侧有座后沟,北侧为坡地,依坡地而建的古宅古院,集中反映了英谈古寨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从中心街通向各家各户的院落,用“之”形路进行连接,所有的街道、小巷、石台阶、石陡巷的地面全为用自然形状的石板铺砌,经过数百年的行走后,原有的石头棱角已经磨去,石板、石头也变得圆滑起来。中心街的石板路两侧有高大的石楼,石楼上连续的拱形门窗和窗棂成为游人的视点。走在中心街上,游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英谈建筑的宏伟,更能体验到与自然和谐的建筑艺术。
  8、千年古井与一滴泉
  一滴泉,在贵和堂东院,实际上在贵和堂东院有两个泉眼,一个是在院落门前,因为泉水常年细流如线,日夜不断,人们都叫这眼泉为“一线泉”;在院子里还有一个泉眼,泉水常年一滴一滴的向下滴,不紧不慢,一滴滴落到下面的水池内,故名一滴泉。
  贵和堂的后人说,这一滴泉的泉水从记事起就是这样,滴水的速度固定不变,雨季是这样,旱天也是这样,春夏秋冬,日夜不息,不多不少。
  从贵和堂东院的建筑历史看,院落建于清代早期,在建房的时候,利用山崖上水脉和泉水,在贵和堂东院规划了门里门外的生活用泉眼。
  当地百姓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门外一线泉,门里一滴泉,生活多美满,赛似活神仙”。
  据传说,这眼一滴山泉水能治百病,为此一滴泉又多了个“神”字,成了一滴神泉。
  在中和堂正房大院的对面,也就是汝霖堂的房下,有一口古井,这眼井的水,水量充盈,水质清澈,甘甜可口。古寨的村民称为千年古井。
  为什么叫千年古井?相传在唐代末年,黄巢起义时,想选一个地方作为他们屯兵的地方,走了许多地方也不是很满意,后来黄巢听龙门寺的老和尚说起在英谈川里有一个好地方。于是,黄巢就带着兵将进入了现在英谈古寨这个地方,进入川口到处是树木,到处是绿叶不见山体,从山上下来溪流“哗啦啦”向下流,随着小径向里越走越深,林荫间百鸟齐鸣,不知拐了多少弯,突然看到在高大的山崖下有一块平坦的山地,用当时的话是风水好,龙脉好。可唯一不足的是,离下面的河流有些远,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黄巢边走边想,这山坡上要是有一眼泉水更好。
  当他从南山上下来时,从路旁拾起一块石头,抡起有力的臂膀投向对面的山上,说:“石落之处就是建营盘之地”。只见石头飞了出去,在很远的地方落下,并听到“嗵”的一声响,惊起了百鸟齐飞,将士们走到前去,看到刚刚石头落下的地方,正好砸出一眼泉水来。
  此后,黄巢在此修建营地,打起了寨墙,将士们练兵渴了,就到这口泉水前喝几口山泉水,于是劲头更足了。后来路家迁到这里后,也相中了这个“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句)”的好地方。在营建房子时,在这眼泉水上修建了一座房子,把泉水保护起来,让以后的子孙都能吃上更干净的井水,这就是千年古井的来历。
  走到英谈古寨,古泉水和古井到处可见,进入东寨门,在贵和桥下一侧就会发现一口“贵和井”,井上有三面的石墙,墙上有木檀并用红石板作顶。
  井房是英谈保护井水安全的设施,也是英谈古寨的一大特色。由此可以想象到古人对水井的安全与水的卫生是十分重视的。像这样的井房,从东寨门到西寨门,有贵和井、官房井、千年古井、寨西井。有井的地方就有井房,而这些水井—直延用到今天。
  9、石街、石巷、石台阶
  进入英谈古寨,有一条中心大街,这条大街连接小街小巷通向英谈四堂建筑和各家各户。
  英谈古寨的小街小巷都是石头铺成的,严格地说是石街石巷。这些石街石巷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上有下,大小各异,布局复杂,如同迷宫。
  在英谈古寨建设初期,英谈人以建筑物为基点,结合周围的山势环境,用街巷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因此,英谈古寨的街巷,应该是先有街、再有房,后有巷。最有特点是以座后沟北侧的建筑,从开始进行营建时,就在座后沟的北侧留下了一个上下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英谈中心街。
  街巷的布局,取决于房子与石楼的朝向和格局。英谈的许多房子看似楼房,实际上为单层建筑。只有四堂的建筑为高大的楼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色的建筑布局。从空间上讲,英谈古寨的发展空间很小,加上前后左右都是山地,能够供建设使用的面积很少。为了有效地利用空间,在建房时,他们采用倒座式建筑,这样一是避免了在屋内设置楼梯,扩大了居住面积;二是利用一层或二层的屋顶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以贵和堂东院为例,在一楼建设窑洞式房屋,用以存放一些粮草或作为它用。一楼的窑洞与周围的山体形成了一个大的平台,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的人工,又避免大面积的开掘石方。在窑洞的顶部结合山体继续修建院落,这样使本来狭小的地方一下子开阔起来,也使建筑本身变得规整起来。建设好的院落中规中矩,四四方方。为了进一步利用空间,在这座院子上面又建起了一些房子。在院子看,有的好像是从屋内可以进入二层,实际上这是地形结合建筑给游人设下的一个谜。
  在院外一侧是高大的岩体,用“之”字路向上攀升可以到达院落的上层,这时才会发现建筑采用倒座的建筑形式向后设置了入口。
  沿着山沟山坡择地建房,房前屋后自然形成了街巷。这些街巷长短、宽窄、曲直、走向,很明显受到坡地的制约,这样就形成了英谈古寨长短不一,宽窄不等,弯弯曲曲,走向迷离的街巷。
  英谈的街巷全为石板砌成,大多有一定的坡度,最陡处斜坡呈40多度。路面上为大小不等的自然石块,相互咬合。有的路面石缝中长满了青草,给带有自然纹路的石头镶上一圈绿边。
  在街与巷、巷与院落之间的结合部处,用毛石砌成了很多台阶。这些台阶有一步、二步,三步,更多的有十数步或数十步的台阶。台阶也是就地取材,有红石的,有青石的,有一色石砌成的,也有红白石相混砌成的。台阶用石头,形状有石块、条石、石板,大大小小,五花八门。这些石头全部为干摆法砌成,没有坐泥勾缝的痕迹,结构牢固,从未发现活动摇晃的石头,越走越牢固越平稳。
  英谈最有特色的地方,是两房之间的石台阶。这些台阶被村民称之为“石梯陡巷”,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有缓有陡,向上望去,如同一线天梯。
  在英谈可以欣赏到不同式样、不同颜色的台阶。但在台阶的拐角处,与房子的结合处,与街巷连接的地方,都是那么自然协调。
  初到英谈古寨时,你可能总是有些困惑,不知是在一层,还是在二层;不知在楼上,还是在楼下;院子里的房子不知怎么能上去,楼上的屋子又不知道怎么就走进去了。
  为了保证安全,也为了街道的美观,在一些沿沟的街边,贯通的石拱桥上都建有红石栏板。这些石栏板用一种红砂石岩作建材,异常的坚硬,以方柱作结合,柱底有凸头,柱的两侧有凹槽,使红石板紧紧的固定在方柱之间。
  任何一个聚落,不论规模大小,都有自己的交通网络,英谈古寨亦如此,这些石街、石巷构成了英谈人交错通行路线,它是单体房屋居住者之间、村民与外界进行联系的纽带。
  所以有许多专家说,英谈是一个纯自然聚落形态的村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结果。
  10、红石栏板
  在德和堂和贵和堂入口和出口处,可以看到红石栏板。石栏板又称勾栏,大多用于殿堂、亭榭和高台建筑的台基上,也用于石桥、河岸边等建筑上。其主要的用途是维护游人的安全,同时也为建筑增加了观赏性。大多数石栏板上有精美的雕刻,用成组的艺术图案来丰富建筑本身的艺术特色。
  在英谈的街道和石桥上,或在台阶的外侧,沿沟的街边等地方,都设有石栏板,目的就是用以保护行人的安全。由于后来疏于保护,损坏了不少。这从村中丢弃的栏杆石柱、石板可以看出。这些石栏板都是就地取材的材料,用民间古朴的做法,从石栏杆的方柱,到柱两侧的凹槽,工匠用传统的技艺把栏板和望柱进行组合,也不用任何黏合物固定就能使栏杆很坚实,不仅能经得起暴风骤雨和外力撞击,还能充当村民休息聊天时的坐凳。
  现在德和堂和贵和堂的出入口还保留有两处古石栏板。这两处古石栏板设于两堂的出入口处,因一侧为崖地,显然是为了保护行人的安全而设置的。红石栅栏古朴大方很有特色,石栏板的做法古朴,栏板上没有装饰和雕刻,而是用一种含铁量高的石材做材料制成。石材呈深褐色,增加了古石栏的古朴和凝重。石栏板用方柱隔成若干小单元,每组有栏板和望柱组成,栏板的起头和收尾处没有抱鼓石。栏板的地伏石没有用条石的做法,而是用一个长方石作基础,在立柱两侧开槽固定石板。
  英谈古寨的红石栏板有两大特色:一个是所用的石板以当地红石板岩为材料。这些红石板岩上有可供欣赏的石纹,有水纹、波浪纹、龟背纹等。二是在红石板的望柱上都有一个深石窝。据研究和村民说,这个深石窝的用途是,每当节日和英谈人喜庆的日子,各堂口在红石栏石柱的深窝里倒上麻油用棉红做捻点起油灯。当夜幕降临时,一个个油灯被点亮为来往行人照明。油灯与大宅门前的红灯笼交相辉映,使灯光下的石寨建筑更加神秘和古老。
  德和堂的栏板用红石岩做立柱,并将红石板牢牢固定在中间,每一个立柱的上面有一个圆窝坑,在节日时倒上麻油点燃用于照明。
  11、红石拱桥
  桥,古人解释为水梁也。就是在水上架起的桥梁,桥有多种多样,有独木桥、廊桥、藤桥、铁桥、石桥、石板桥、砖桥、竹桥、虹桥、纤道桥、十字桥,华北最有名的当属赵州的大石桥,为隋代李春所建,为石拱桥,至今保护完好。
  英谈有许多石拱桥,这些石桥不仅沟通与外界的联系,而且还为英谈自己拓宽了空间。
  进入英谈地界后,首先看到的就是石桥。据统计,英谈的石桥有36座,多为单孔石拱桥,用红石岩砌成,石桥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最大的石桥是位于英谈的前庄南河沟上的石拱桥,最小的是位于东寨门内的北侧的小溪石拱桥。
  英谈的石拱桥都有名字,名字中寄托着英谈人的向往和希望。
  向阳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南河沟,位于东庄与村村通公路。
  永康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南河沟,位于前英谈与村村通公路。
  前黄桥,方孔桥,在前英谈村,连接前英谈的北部与中部。
  聚英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南河沟,位于后英谈东寨门外,与村村通公路相联。
  希望桥,单孔石拱桥,横跨北崖的支沟,位于聚英桥的北侧,因与英谈村小学相联,故名。
  院下桥,单孔石拱桥,横跨英谈古寨内的座后沟,位于后英谈东门内,因有民居建于桥上故名院下桥。院下桥又称为贵和桥。
  中和桥,单孔石拱桥,横跨英谈古寨内的座后沟,位于村内中部,中和堂大院座落其上,故名中和桥。
  双桥,单孔石拱桥,位于贵和堂西侧,因有两个连续的石拱桥而名。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石桥,石板桥等。
  12、骡马古道
  从英谈古寨的南门向西,越雾子垴到白岸川通向白岸村后街有—条石头路。当地百姓有一个“上五下七”的说法,也就是从英谈到雾子垴分水岭为5里,自雾子垴到白岸村为7里,全程共有12里。在这条道路上,至今还保留着一条宽约3米的石头路。有的路段是用红砂岩石板铺成的,有的路段是用灰砂岩铺成的,还有的路段是用青石铺成的。这些石头都是来自周围的山岩,石头路也是随地势和地形而变化的,坡度适中,适于行走,有的地方路旁还有意识的放置了巨石,好像是用于过往行人休息小坐使用,路的两旁还有成片的柿树林、核桃树,还有大量的柞树与漆树。每当深秋时节,这里红柿高挂,霜打柿叶,遍山红透,与黄了叶子的的杨树,与其它还呈墨绿色的树叶交相辉映,顿时周围大山色彩变得丰富起来。
  这条石头路就是骡马古道,至今已经有了400多年的历史了。清代初期,路家经过几代人的创业,路家的地产已经遍布路罗、白岸及山西辽州、和顺、太谷一带,有“英谈庄,白岸地,千亩良田在山西,武安有个大旱池,日进白银五十两”的说法。特别是在山西的太原、太谷、长治和邯郸的武安阳邑有许多买卖行,每到收获季节,路家把各地收获的粮食运回英谈,同时也把英谈盛产的山货运到山西一带进行销售。为了运输方便,路家买断从英谈到山西的600里的骡马大道,以保障这些货物的运送。
  这条道路不仅为英谈路家做岀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彭德怀、左权等革命先辈利用这条大道穿行在河北与山西之间,八路军冀南银行总部、印钞厂及大量的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出去,左权将军也是从英谈这条骡马古道上走向抗日战场,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英勇献身,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率领八路军医疗队用骡马驮着医疗器材也从这条古道上走过,并在英谈古寨进行了休整。
  至今,这条骡马古道还在使用。数百年来,这条道路上发生了很多故事,是英谈历史的见证。
  13、山神祠
  英谈山神祠,位于英谈雾子垴的分水岭,正处于骡马古道上。
  山神祠座北朝南,面对的雾子垴岭,为一座三间拱顶式建筑,顶上铺红石板,墙体为红石岩方石砌成。在北面正中的墙壁上有一个神龛,里面供奉着“山神爷爷”。山神祠,最早称土地神祠,民间又称山神庙,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由贵和堂倡议进行重修。
  在山神祠的东墙上,嵌在墙壁内有一块重修碑。这块碑由生员路骧云(法尧)撰写,生员也就是秀才。这块碑的碑文说:“且夫深山之中豺狼肆虐,虎豹逞威,若非神灵以驱除之,其为害不亦大乎。白岸岩(旧)有土地神祠一座,但世远年湮,风雨损坏,村有善人路全兴目睹以伤,谋久于众而重修之,搬石运土不数日而告成矣……。”古时候人们以为各种鬼怪精灵皆依附于山,常常有害于过往的行人与百姓。为了保佑平安和在山中行人的安全,人们告祭于天,对山岳神化而加以崇拜。而山神正是管理这些鬼怪精灵的神。关于山神,在春秋成书的《山海经》中就有山神的种种传说记载,也是我国最早记载山神的文献。《太平广记》中也收录了关于山神的一些传说故事,有的文献中还对山神作了详尽的描述。民间对山神的崇拜应起源于先秦时期,《礼记》中说:“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传说舜帝在巡祭泰山、衡山、华山和恒山时,制定了“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祭制,并在祭山时大多用玉石和玉器埋于地下,以示祭祀的隆重。后来历代帝王天子封禅祭天地,延续了对山神进行大祭。民间更是如此,在大山之中立庙进行祭祀,以示对山神的敬畏。
  英谈的山神祠,更重要的是为了骡马古道的安全,让山神去护佑过往的商队。同时,为来往行人提供了一个休息场所。今天的山神祠还是攀登雾子垴的入口,从这里登588级台阶,直接可上雾子垴顶峰。

知识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的书。 作者在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基础上,用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抗日伟业、红石建筑、窗棂艺术、路氏家族、 传说故事等章节,生动地介绍了太行山深山里英谈古寨的生态环境与建筑文化特色,揭示英谈路姓“三支四堂”家族在太行山的发展过程,在河北的迁徙和繁衍发展;把口传家史资料、地域文化传说、民俗民风和历史发掘结合起来, 展示冀商路家家族的创业历史。同时挖掘了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129师在英谈古寨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把作者本人拍摄的大量图片与通俗文字结合起来,采用古朴大方的设计版式,将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适于文化研究者、旅游者等不同层次的人士了解英谈古寨的理想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