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687
颗粒名称: 童年的故事
分类号: K828
页数: 4
页码: 68-71
摘要: 路风丽,乳名路心成。1922年10月14日,农历的八月二十四日,在英谈村出生。他的祖父路延清,有四儿二女。长子少亡,已不知名字。二子叫路喜小,三子路老三,四子路世梅,大女儿不知名字,二女为路云妮。路延清还有—房夫人,生有二子一女,大的叫路夫小,二子就是路风丽的父亲路世宗在家里排行第六,女儿叫路喜枝。路风丽的母亲叫冯喜荣,为杨庄人。在路风丽出生时,路家的家业已经衰败了,路延清从贵和堂分得的家产,由于抽大烟出卖给别人,家里仅有8亩薄旱地。路风丽父亲结婚时也是在这个院子里,当时居住仅有五平方。为了全家人不饿肚子,父亲带领全家曾三次上山西逃荒,寻找生路。从此,路风丽就正式参加了八路军。
关键词: 童年 路风丽 抗日

内容

路风丽,乳名路心成。1922年10月14日,农历的八月二十四日,在英谈村出生。
  他的祖父路延清,有四儿二女。长子少亡,已不知名字。二子叫路喜小(小名叫会小),三子路老三,四子路世梅,大女儿不知名字,二女为路云妮。路延清还有—房夫人,生有二子一女,大的叫路夫小,二子就是路风丽的父亲路世宗(小名路生小)在家里排行第六,女儿叫路喜枝。路风丽的母亲叫冯喜荣,为杨庄人。
  在路风丽出生时,路家的家业已经衰败了,路延清从贵和堂分得的家产,由于抽大烟出卖给别人,家里仅有8亩薄旱地。全家租借街坊的半个院子里,居住着他的祖母、大爷和他的父亲三口人。路风丽父亲结婚时也是在这个院子里,当时居住仅有五平方。当路风丽出生后,因房子太小就又向别人借房子居住。
  从路风丽记事起,他的父亲为了全家的生存就在不断地奔波迁徙,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总也改变不了贫穷的命运。为了全家人不饿肚子,父亲带领全家曾三次上山西逃荒,寻找生路。种过山地,开过店房、饭铺,也受尽了屈辱和苦难。
  路风丽7岁的时候,路世宗又带全家从山西暖窑村回到了英谈村。租了几间房子,开了饭铺,加上祖上分的几亩薄田,靠望天收来过日子。
  那时路风丽记的最清楚的事是:为了保护村子的安全,英谈的一些人加入了真武神道(红学会)。1929年,阎锡山率兵攻打顺德府(今邢台市)时,阎锡山的部队驻在白岸村。有一次,两个当兵的从白岸村翻山跑到英谈村,被真武神道的人还缴了枪。
  路风丽小的时候很想上学。当时英谈村有个私塾,学费是一年1元钱。1931年,他9岁的时候,路世宗把他送到私塾里读书,也希望路风丽能有文化、考科举出人头地。在私塾里路风丽读了四书五经、百家姓千字文,后来,还学习写仿练毛笔字。可惜,12岁那年因家里太穷没有缴上学费,就再也没有进过学堂了。
  1934年的时候,路世清又带着全家逃生到山西暖窑村。据路风丽回忆:“在暖窑村,父亲又找了一个店房,代开饭铺。父亲炸了麻糖,我用一个棍子挑上篮子,在暖窑沟附近村寨串山庄叫。大岭口、常峪村等地方是我经常去的村庄。一天来回要走三四十里路,有时卖完了,有时还卖不完。虽然卖麻糖也舍不得吃一个,走一天不吃东西,回来才吃点糠菜粥饭。不出去卖麻糖时,就上山打柴、挖野菜回来做饭吃。洋桃叶、苦苦菜是我家吃的家常菜。春耕季节,还去帮村里人家种地,辛勤劳作一天,村里人只管饭不给工钱。”后来,路世宗带着路风丽又到山西许村找了一家店房,靠做豆腐,吃豆腐渣为生。
  1937年,路风丽16岁的时候,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路风丽居住的许村有个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党员崔文魁、乔喜群的领导下,成立“青年抗日先锋队”,组织青年参加抗日。
  路风丽积极报名参加了青年抗日先锋队,还当上了“青年抗日先锋队”的队长,本村的乔万富为“青年抗日先锋队”政委。当时青年抗日先锋队每天的任务就是站岗、放哨、送信。有时信上插个鸡毛说是急信,要不停地紧急送走。有一次,一架日本飞机降落在辽县(左权)一带,有两名飞行员跑到离许村不远的富裕村。当时地下党组织起来围捕,在这里打死一个日军飞行员,一个被活捉。路风丽参加了这次行动。
  1938年12月,山西和顺县组织青年干部到和顺县城学习,路风丽与乔万富一起,以“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政委的身份去参加了学习。到和顺县城的当天晚上就遇到日军扫荡。当时八路军385旅驻在和顺县城西的串村,接上级的扩军指示,和顺县政府把参加集训的青年干部直接送到三八五旅新兵连。
  从此,路风丽就正式参加了八路军。

知识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的书。 作者在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基础上,用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抗日伟业、红石建筑、窗棂艺术、路氏家族、 传说故事等章节,生动地介绍了太行山深山里英谈古寨的生态环境与建筑文化特色,揭示英谈路姓“三支四堂”家族在太行山的发展过程,在河北的迁徙和繁衍发展;把口传家史资料、地域文化传说、民俗民风和历史发掘结合起来, 展示冀商路家家族的创业历史。同时挖掘了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129师在英谈古寨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把作者本人拍摄的大量图片与通俗文字结合起来,采用古朴大方的设计版式,将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适于文化研究者、旅游者等不同层次的人士了解英谈古寨的理想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