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始山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672
颗粒名称: 2、原始山民
分类号: K928.6
页数: 5
页码: 40-44
摘要: 考古调查资料证明,河北南部的太行山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原始居民,与邢台县接壤的沙河有大面积的古动物化石,据研究,这些古动物生活的年代在5到10万年之间。2009年,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在西部太行山区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临城县发现了28处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据初步研究,邢台县所发现的旧石器遗址,距今已有二十万年左右。在路罗川的龙泉寺一带,发现有3000年以前的商代文化遗址,从发现的石器、陶器等遗物证实,夏商时期,在这里活动的先民已经掌握了高度的文明。邢台西部山区,历来就是“依山凭险、形胜之地”为“百战之场”。明清时期,英谈的路家经过努力和经营,成为太行山冀商代表性人物。
关键词: 英谈 山民 历史

内容

考古调查资料证明,河北南部的太行山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原始居民,与邢台县接壤的沙河有大面积的古动物化石,据研究,这些古动物生活的年代在5到10万年之间。
  2009年,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在西部太行山区邢台县、沙河市、内丘县、临城县发现了28处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据初步研究,邢台县所发现的旧石器遗址,距今已有二十万年左右。在路罗川的龙泉寺一带,发现有3000年以前的商代文化遗址,从发现的石器、陶器等遗物证实,夏商时期,在这里活动的先民已经掌握了高度的文明。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商代时,“祖乙迁都于邢”,并在邢地实现了商朝的中兴。西周时,邢台是周公四子的封国,即“邢国”,传说邢国之君邢侯为了抵御西部的山狄侵略,在浆水川一带筑"邢侯台”,营建夷仪城。
  邢台西部山区,历来就是“依山凭险、形胜之地”为“百战之场”。在太行山发生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数百次战争。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赵国为了保护赵国的安全,于公元前333年开始筑建赵长城,《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后来,司马迁又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赵武灵王继承王位之后,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一系列改革,“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在今天,太行山中还保留着许多赵长城的遗迹,此后的两千年间,经历了两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等十多个朝代,这些赵长城遗址都不同规模进行过修筑,特别是在一些险要的关隘山□地段,还修建了军事城堡。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从太行山进入中原,带领着十八骑弟子转战南北,最后选择了襄国(邢台)为都城,建立了后赵政权。唐宋金元时期,邢台西部的太行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主战场,唐乾符二年(875年)发生了黄巢起义,黄巢义军朱温部占据邢州。此时,雁门节度使李克用通过太行关隘进入邢州,与朱温进行长达20多年的争夺战。邢台、邯郸境内的一些军事要塞和城池、关隘先后五度易手,特别是三垂冈战役极为惨烈。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这首七律诗是清代诗人严遂成所写。唐代末年,李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时置酒三垂冈。李克用死后,他的儿子李存勖收复了三垂冈。诗中的朱梁就是朱温,朱温曾是黄巢的部下。指在太行山一个叫三垂冈地方所发生的著名战事。
  毛泽东一生用兵如神,奇谋妙算,远逾古人。他饱览古代典籍,对三垂冈之战的史事烂熟于心,颇为欣赏,并挥笔书写清人的这首《三垂冈》诗。
  宋代开国皇帝宋太祖为了控制中原地区,派郭进守西山(太行山),曾说:“以郭进守西山二十年,而西戎不敢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郭进有材略,累有战功。尝刺邢州,今邢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铠仗精巧,以至封贮亦有法度”。由此可知,邢台西部太行山山区的历史悠久和地位,在历代统治者眼里都是十分重要的。
  太行山有时是轰轰烈烈的,有时是宁静的,静得让人思考,让人静修,元代大儒刘秉忠为了归隐于山林,选择了距英谈仅10多公里的紫金山。
  太行山是连接山西与河北的重要通道,是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商贾之道,晋商从这里进入河北,到达南方,冀商从这里进入山西,将盐池的盐运到各地,冀晋商人来来往往,互通有无,促进河北、山西的经济繁荣,造就了山西一个个大院文化,同时也成就了顺德府的南关文化和英谈的路家繁荣。
  谈到这里的原始山民,可以说,在太行山,远古时期就有了人类活动,商周时期到唐宋这里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在宋金元时期,路罗、英谈一带已经有大量的原始山民在此居住。
  根据地方史志记载,明清之时,英谈一带的村庄聚落分布,基本与今天村庄分布一致。最早记载英谈古寨周围村庄的是嘉庆十五年的分单,分单中记载着东庄、杨庄子、白岸村、贾落湾、□子村、核桃渠、连沟门、寺台沟、血道峪、讲道口、路罗村等地名。《邢台县志》保存着道光年、光绪年、民国年间的邢台县地图。道光年间保存下来的邢台县地图,英谈村周围有贺家坪、血落峪、小庄、杨家庄、鱼林沟、路罗、井子峪、贾道湾、桃树坪、恶石村、大营村、明水、坡子峪、白岸、大吕村等。
  清光绪邢台县地图英谈周围有英谈、尚家庄、口子村、朱落垃、血洛峪、恶石、杨庄、桃树坪、贺家坪、白岸、鱼林沟、小庄、青羊沟、绵花沟、破庙、下坡、贾道湾、南口、凉水坪、大鱼、大西庄、小西庄等。
  民国时这里的村庄就更多了,英谈村分成了前英谈、后英谈、东庄三个小自然村,在周围有杨家庄、恶石、枣园台、天明关、贺家坪、朱温坪、石岩底、洛水、清泉、大西庄、小西庄、小鱼沟、凉水坪、白举、白岸口、西刘庄、东刘庄、尚家庄、芝麻峪、下湾、老鸭嘴、坡子、小庄、红罗寺、清羊沟、寺子、桃树坪、坡庄、大营、峰沟、路罗等。
  明清时期,英谈的路家经过努力和经营,成为太行山冀商代表性人物。

知识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的书。 作者在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基础上,用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抗日伟业、红石建筑、窗棂艺术、路氏家族、 传说故事等章节,生动地介绍了太行山深山里英谈古寨的生态环境与建筑文化特色,揭示英谈路姓“三支四堂”家族在太行山的发展过程,在河北的迁徙和繁衍发展;把口传家史资料、地域文化传说、民俗民风和历史发掘结合起来, 展示冀商路家家族的创业历史。同时挖掘了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129师在英谈古寨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把作者本人拍摄的大量图片与通俗文字结合起来,采用古朴大方的设计版式,将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适于文化研究者、旅游者等不同层次的人士了解英谈古寨的理想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