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英谈的石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663
颗粒名称: 6、英谈的石头
分类号: P587.22
页数: 4
页码: 27-30
摘要: 太行山是有个性的。在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是这样评价太行山的:“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成千上万年以来,从“天下之脊”崩裂下来的巨石,冲刷下来的卯石,带着太行山的性格,以及龙一样的纹脉,星罗棋布的置于大沟大壑中。在太行山有丰富的峡谷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深谷中暴露出的古老地层,可以看到许多地质变化现象,如岩层在水平挤压受力过程中所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灰黑色的岩层与石英层通过不同方向的受力而形成的波浪形、S褶皱,这些坚硬的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扭曲成不同的形态。
关键词: 英谈 石头 分类

内容

太行山是有个性的。在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是这样评价太行山的:“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成千上万年以来,从“天下之脊”崩裂下来的巨石,冲刷下来的卯石,带着太行山的性格,以及龙一样的纹脉,星罗棋布的置于大沟大壑中。
  在太行山有丰富的峡谷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在英谈的梯子沟、雾子垴等地,可以看到由于太行山古老板块内营力和外营力而形成的地质变化,有崩塌形成的悬崖峭壁,还有山脉隆起时出现的断裂、节理、褶曲等地质构造形迹,有因海侵时形成的岩层,有风化形成的“梯子沟”“风摆八仙台”“寨堡峰”。这里的独特地质地貌形成了可观赏的自然景观,有“险”有“秀”,登高远望处处是“叠叠雄峦”,走进深谷,仰首满目白云,奇峰挺拔高入云端。在英谈的梯子沟等地还可以看到悬崖上的节理斑驳陆离,这种崖壁上的自然纹理与红色的质地,岩面上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裂隙,给人浑厚、古朴、沧桑的美学感受。深谷中暴露出的古老地层,可以看到许多地质变化现象,如岩层在水平挤压受力过程中所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灰黑色的岩层与石英层通过不同方向的受力而形成的波浪形、S褶皱,这些坚硬的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扭曲成不同的形态。
  巨石从高山上跌落下来,后来又受到水流、风沙、气候的侵蚀而形成了不同的纹理、形状。今天大平沟、后厂沟、梯子沟、白岸沟里的大大小小的石头,奇形怪状,造型生动,有极大的观赏性。
  英谈地文景观不仅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同时还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上千年来英谈人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溶入山谷中、石头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神话、历史传说故事,使这些坚硬的山体岩石变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引来了文人墨客寄情于民间山水之间,用诗歌、书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志向。
  太行山的石头,在历史上就很有名。宋代杜绾所撰《云林石谱》中专门记载着邢石:“邢石。邢州西山接太行山,山中有石,石色黑,亦有峰峦奇巧,亦可置几案间,土人往往采石为砚,名曰乌石,颇发墨,稍燥。苏仲恭有三砚样制殊不俗。”杜绾所说的邢石,实际上是单指一种砚石材料。
  在英谈的山沟里,有大量的巨石,这些石头的形状有块状,有椭圆形,有不规则形,奇形怪状、五花八门,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有的白,有的黑、更多的是红色的。这些石头质地坚固、脆硬,纹理清晰可辨,如果仔细地赏玩,可收到养心、养眼、陶冶性情的功效。
  英谈石头的品种很多,有雪浪石、泥裂石、波痕石、叠层石、雨痕石、虫迹石、竹叶石、上水石等等。
  太行雪浪石雪浪石
  为太行山的裸露岩石,经过上万年的洪水溪流携带卵石流沙不断冲刷而成。石呈黄色、黑色、褐红色,石面上有白色的纹理如雪花、如浪花,特别是有些纯黑色的岩石有白色的纹样,如同山溪流水,似瀑布山泉,像浪涌雪沫,若隐若现如同山水画卷。宋代的苏东坡在定州为知州时偶得此石,遂赋诗云:“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从此,太行山的这种石头就被称为雪浪石。
  雪浪石在后来得到文人的欣赏,在康熙版《邢台县志》中记载:“石色多红”“石色青白,有类于花”。宋人杜绾说:“中山府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无声,混然成质,其纹多白脉,笼络如披麻旋绕委曲之势。东坡顷帅中山,置一石於燕处,目之为雪浪石。”明人袁宏道在他的《场屋后记》中写道:“石骨净绿,亦有墨者,白浪隐隐可数,大约如长公雪浪石,而黝色倍之。”雪浪石产于我省曲阳、定州、邢台等地。邢台的雪浪石更具特色,尤以英谈大平沟的雪浪石最美。又,临城产雪浪石,文人称之为后雪浪石。
  邢石
  邢石,产于邢台西部太行山。宋代杜绾《云林石谱》:“邢州西山接太行山,山中出石,色黑,峰峦奇巧,可置几案间。土人往往采以为研,名曰乌石,颇发墨。又一种稍燥。苏仲恭有三研,样制殊不俗。”
  尧石
  尧石,产于西部太行山区,该石为石灰岩质,邢台西部太行山的浅山区和太行余脉的尧山有大量的尧石。石头造型千姿百态、玲珑剔透,佝偻扭曲,集瘦、透、漏、皱于一身,石如披麻,如斧劈,如海浪。因邢台尧山为尧帝活动居住的地方,故名为尧石。
  竹叶石
  竹叶石,又称豆瓣石,出自邢台太行山区。石呈金黄、深紫、青蓝等色,石体上镶嵌着似竹叶状的条纹,其纹理有的平整,有的凸起于石面,清新素雅。
  上水石
  上水石,系古苔藓虫化石,距今约一亿三千万至一亿九千万年。出自白岸、路罗一带,外形美观多姿,大部分呈管状、中空、条纹式,独具特色。上水石因吸水性很强而名,上水石置于盆中,蓄水后倾刻可吸到石顶,石上可洒草仔或植野草、藓苔,是制作盆景的佳石。
  泥裂石
  泥裂石,又称龟裂纹,是沉积岩中的一种层面构造,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受到曝晒而干涸,并发生收缩和裂开,裂片呈多角形,裂缝上宽下窄,大致与层面垂直,泥裂缝中常充填有覆沉积物的成分。英谈泥裂多种多样,有细有粗,有大有小,纹如龟背、如草藤、如虫迹、如文字。
  波痕石
  波痕石,也称波痕石、波纹石,通常指在地质时代很早时期的海洋环境中,表面砂质沉积物在迁移过程中所形成的层面遗迹,形状水的波汶,石面上有明显的整齐起伏的纹路,英谈波痕石有大有小,有深有有浅,有粗有细。

知识出处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談》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这是国内第一本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古寨的书。 作者在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基础上,用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抗日伟业、红石建筑、窗棂艺术、路氏家族、 传说故事等章节,生动地介绍了太行山深山里英谈古寨的生态环境与建筑文化特色,揭示英谈路姓“三支四堂”家族在太行山的发展过程,在河北的迁徙和繁衍发展;把口传家史资料、地域文化传说、民俗民风和历史发掘结合起来, 展示冀商路家家族的创业历史。同时挖掘了八路军总部、冀南银行、129师在英谈古寨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本书把作者本人拍摄的大量图片与通俗文字结合起来,采用古朴大方的设计版式,将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适于文化研究者、旅游者等不同层次的人士了解英谈古寨的理想图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