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沙河九龙祭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567
颗粒名称: 9、沙河九龙祭祀
分类号: B933
页数: 4
页码: 118-12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形台市沙河九龙祭祀、在沙河,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沙河市东部平原区的褡裢村,位于该市中部丘陵区的全呼村,以及位于该市西部深山区的九龙沟三处地方,会在同一天举办盛大的祭祀九龙神的九龙庙会。
关键词: 沙河市 九龙祭祀

内容

在沙河,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沙河市东部平原区的褡裢村,位于该市中部丘陵区的全呼村,以及位于该市西部深山区的九龙沟三处地方,会在同一天举办盛大的祭祀九龙神的九龙庙会。有关九龙文化的传说起源于元朝延祐二年(1315年),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在古代曾影响到顺德、广平、彰德三府所辖的沙河、邢台、南和、永年、鸡泽、曲周、成安、武安等县。庙会期间,举行祭祀九龙神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项祭祀活动就是“抬九龙”。“抬九龙”俗称“抬九爷”,届时村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从神庙中抬出九龙和岳奶奶神像,锣鼓开道,彩旗招展,日牌、月牌、斧、钺、钩、刀等古代兵器和手持点燃香火的善男信女等作前导。九龙神驾进庄时还要举办“迎祭”,届时,村民们制作出各种色彩艳丽的鲜花、糕点等祭祀品从村口—直迎接到建于村内的神庙中。在举行“抬九龙”的活动时,常常伴有旱船、秧歌、高跷、扇鼓舞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阵容十分浩大壮观。河九龙沟和九龙庙历史悠久,这里的九龙祭祀活动影响最大。九龙沟位于沙河市西南35公里的罄山脚下,九龙庙建在沟壁直立,狭如线天的九龙沟底,上有丹崖古柏苍翠欲滴,下有九个龙潭溪中纵列,常年不涸。明代著名诗人陈荩曾赞日:“双壁虽分疑欲合,半天似闭忽微开。”据沙河市《渡口村志》记载:“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思宗皇帝御驾从御路、渡口、过下井背,到赫山九龙庙祈祷降雨。”明、清皇帝和彰德府、顺德府、广平府等府县曾多次到此祈雨祭祀,并赐金敕封修缮,今仍留存明成化三年皇赐“护国灵侯”匾额。
  清代乾隆、雍正等皇帝对九龙祭祀非常推崇,相传两位皇帝多次御驾亲临九龙庙沟实施御祭活动,因此历史上的九龙庙被尊称为“御祭龙庙”。乾隆巡幸中土,回銮沙河地界,当闻知九龙庙祈雨灵验之事后,曾御驾亲临九龙沟御祭。据志书记载,清乾隆癸亥年(1743年)春,乾隆皇帝因求九龙神疗愈了痼疾,他特地为九龙庙亲笔书写下御赐金匾“汤膳显绩”,同时,又“从皇宫拨出专项黄金五十两,遣侍卫至沙河,缮新庙貌,以答麻嘉,以彰宠赐。”(民国《沙河县志》621页)。沙河市《渡口村志》还记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旱,乾隆皇帝御驾从御路、渡口、过下井背,到赫山九龙庙朝拜求雨。”自此以后,九龙沟更成为大旱之年,皇家宫院为彰显“爱民”旨意而举办“御祭祈雨”仪式的重要场地。清乾隆时期,官方已将九龙沟九龙庙的祭祀活动推崇到极至,沙河历任知县都从县衙的银库中拨出“官银”到九龙庙实施祭祀,清乾隆本《沙河县志》田赋志对此有明确记载。
  传说中,九龙沟是九龙神潜居的洞府,而在九龙沟东南十几里的全呼村却被附会成九龙岳丈的村庄。相传这天,全呼村民抬着九龙神到村中祈雨,恰巧被岳家一位未出阁的姑娘瞧上了。岳姑娘对九龙神暗自产生爱慕之情。当晚她在睡梦中得道升仙,从而与九龙缔结成神仙夫妻。为纪念这件异事,全呼村人在崿山脚下也建起一座颇具规模的九龙庙。至今,全呼村岳姓后裔还常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三日,即九龙神诞辰日,率领族人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九龙沟向岳家老女婿“九龙神”举行拜祭仪式。
  在沙河市平原地区的褡裢村,关于九龙的故事更是奇特。相传,元延祐二年(1315年)的某一天,一位名叫杨九思的上京举子考试落榜,在返回陕西老家的途中,路过邯郸某村,恰巧遇见一位年迈的老太太正在挑水。举子询问老太太为何这把年纪了还自个儿挑水吃?老太太告诉说,因为儿媳不孝顺,每天变着法儿虐待婆婆,一过就是十几年。听罢老人的陈诉,杨九思义愤填膺,默想自己若能幻化成龙的话,必将不孝恶妇处死。杨九思当时只不过心中想想而已,谁知当走进沙河褡裢店地界时,突然头昏眼黑,倒地而去,并真的幻作神龙,将恶妇抓去,之后飞落赫山脚下,把恶妇的人头抛弃在九龙沟的悬崖峭壁上。说也奇怪,自那时起,神龙飞过下方的泥土,便被恶妇秽血染成了褐红色。为纪念杨九思的仗义之举,褡裢村人在杨九思幻化神龙的地方建起了一座九龙神庙。至今,褡裢村九龙庙内还遗存着杨九思的墓冢。
  对龙的崇拜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基本特点,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和尊贵的象征,中原和全国各地的民俗很多都与龙有关,如每逢喜庆之日舞龙灯,农历二月二祭龙王、吃龙须面,端午节赛龙舟等。我国民俗至今仍然把龙当作水神进行崇拜,各地龙神庙都是用来祈雨的。沙河的九龙文化现象是当地人民一种朴素的龙神崇拜和信仰,他们把龙当作祥瑞的象征和保护神,希望神龙能够扬善惩恶,保佑风调雨顺,以求避邪御凶、吉祥幸福。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沙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