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隆尧县泽畔抬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560
颗粒名称: 5、隆尧县泽畔抬阁
分类号: K892.4
页数: 3
页码: 108-1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隆尧县泽畔抬阁、在泽畔村,还有一种珍贵的民间艺术,那就是流传600多年的民间社火抬阁,泽畔抬阁集舞蹈、杂技、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为一体,表现形式生动,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古老的民俗特征,2007年6月29日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关键词: 隆尧县 社火 泽畔抬阁

内容

在钟灵毓秀的唐尧大地,有一个以世代种植莲藕而远近闻名的村庄,这就是著名的隆尧县泽畔村。泽畔村位于古大陆泽畔,这里土质肥沃,水质甘甜,世代种植的“泽畔藕”以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质地细腻、药食兼用而著称,清嘉庆年间送入皇宫,咸丰四年列为贡品,深得光绪、慈禧赏识。在泽畔村,还有一种珍贵的民间艺术,那就是流传600多年的民间社火抬阁。
  抬阁是山西、内蒙古等地社火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民间技艺表演,因表演形式和流传地区不同,名称也各不相同。然而,这样一种民间习俗又是如何流传到泽畔村的呢?元末明初,战乱频繁,灾害频发,中原一带十室九空,千里赤地,荒无人烟。洪武至永乐年间,明朝政府从山西大批向外移民,抬阁这种社火形式也就随着移民传播到了祖国各地,并逐步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抬阁。泽畔抬阁就是明永乐元年(1403年)秋,随马姓二兄弟由山西洪洞移民至泽畔落户的,现该村仍然保留了“马家斜子”等地名。
  抬阁源自元朝末年的民间“扛神”活动,后逐渐演变为抬由活人化妆的“神”,并由四人抬发展为现在的八人抬阁。泽畔抬阁用两个八人抬阁表演,其主体结构为抬阁床,床中间有一圆孔,圆孔中插一根立柱,与阁床固定成为一体。表演造型是几层,立柱上的支架也相应制成几层,每一层的演员都固定在支架上,这些支架又都在围布和演员服装的掩饰之中,所以观众只看到人物,而看不到这些支架。长时间的表演,人上站人,或手中托人,演员臂力“之大”,常常使人叹为观止。
  泽畔抬阁表演时,小孩扮演成各种戏曲人物立于支架之上,由人抬着行进。抬阁上的人物不念不唱,仅配以简单的脸部和双臂动作,但配上鼓乐开路、锣钹断后,就热闹非凡。远远望去,精心布置的阁床映照着服装鲜艳的儿童,酷似天仙下凡。抬阁上演员的扮相和造型大都以戏剧和民间传说为主,有吕洞宾戏牡丹仙子、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三打白骨精、关公保皇嫂、白蛇与许仙、哪吒智斗三太子、岳飞与秦桧等不同内容,同时也经常穿插一些具有时代内容的题材。
  按照古老的惯例,泽畔抬阁过去在本村每12年(逢龙或虎年)表演一次,绝不外出表演,也极少同外界交流。为了保密,泽畔抬阁当初只在马家择人传承,每次表演时,马家院中都要将闲杂人等驱赶出院,闭门安装、捆扎停当后才抬出表演。此时,由于人上站人,高度不可能由大门洞抬出,则只能将门洞地面挖地三尺。表演时,阁床两边还要各随2人,防止他人掀看布帘偷窥其中奥秘。按照现在艺人的说法,泽畔抬阁当有23代,但对18代以前已无人能忆起。抬阁表演的历代祖师、谱系原来均供奉在马家祠堂中,历史上的一次大火使之全部化为乌有,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泽畔抬阁才逐步有了外姓传人,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得以重放光彩,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泽畔抬阁集舞蹈、杂技、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为一体,表现形式生动,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古老的民俗特征,2007年6月29日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隆尧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