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广宗手工木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544
颗粒名称: 6、广宗手工木旋
分类号: J528
页数: 2
页码: 84-85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广宗县手工木旋技艺,是广宗县杨清村一带流传的传统木工技艺,当地俗称“旋东西”,相传已有600多年历史,并已传承20余代等。
关键词: 广宗县 手工木旋 技艺

内容

广宗手工木旋技艺,是广宗县杨清村一带流传的传统木工技艺,当地俗称“旋东西”,相传已有600多年历史,并已传承20余代。
  相传在明永乐年间,有一张姓人氏从江西迁至广宗漳河东岸,落户于杨清村,并拜本村木匠杨某为师学艺。他聪明好学,心灵手巧,不仅很快掌握了各种技艺,成为一名出色的木匠,而且发明创造了简易旋床,开始旋制桌椅腿、棒锤、擀面杖等日常生活用品。后来,这种木旋技艺在杨清村世代相传,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旋床,老少都会旋削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木旋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杨清村木旋作坊还作为集体副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旋制的生产生活用品行销到远近各地,从业人数达千人。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古老的木工技艺日渐后继乏人。
  手工木旋最主要的工具是旋床、旋刀、木钻。旋床由床架、拉弓、压板、踏板、座板等部分组成,旋刀包括平刀、斜刀、尖刀、圆刀、弯刀、指甲刀等。旋床大小不一,一般长1米,宽1.2米,床架子上方有两根横梁,上有两个夹板,可将所旋毛坯固定在两夹板之间,拉动弓弦带动毛坯旋转,就可旋制成所需制品。现在,凡是能够以中轴找对称的圆形木制物品,均可上床旋削而成。“心中出花样,手中出好活”,想要旋制出一件好的制品,需要匠人的精心琢磨和高超技术。
  几百年来,杨清村的艺人们依靠手工木旋技艺,以杨、柳、梨、槐等杂木为原料,旋制成各式各样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如捣蒜锤、擀面杖、棒锤、桌椅板凳腿等生活用品,套滑、鞭把、刀把、车辕撅、锭轱辘、皮钱等生产用品。近年来,他们还旋制锣鼓锤、管子、棋子、算珠、公章毛坯、探官笔等文体娱乐用品和陀螺、花棒锤、小木人、花瓶等工艺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情趣。
  广宗手工木旋技艺制品丰富,做工细腻,造型考究,圆润柔顺,是一种集生产、生活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广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