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纺织业的历史来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530
颗粒名称: 邢台市纺织业的历史来源
分类号: J528
页数: 2
页码: 75-7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纺织业的历史来源,中国的丝绸文化是在商代都城中起源,建国以来在邢台考古工作中,陶纺轮、石纺轮等纺织文物在商代遗址屡有发现,元朝以后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开始了以棉花纺织为主的纺织史。
关键词: 邢台市 纺织业 传统技艺

内容

邢台纺织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这里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并一度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必然也就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倪健中在《首都中国》一书中写道:“商代重要的丝织业中心是邢台,也就是祖乙所居之庇。”当时河北南部的气候条件比现在优越,“而邢台作为一国之都,当然具有技术条件了。所以,中国的丝绸文化是在商代都城中起源。”建国以来在邢台考古工作中,陶纺轮、石纺轮等纺织文物在商代遗址屡有发现,成为邢台文明发达的可罪见证。
  西汉时期,钜鹿郡的纺织业已名扬九州。《西京杂记》曾记载:西汉末年钜鹿郡陈宝光妻“善织绫”,并革新提花织机,“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隋唐时期,邢台的纺织业有了较大发展。唐代著名邢州尧山诗人于漬在《村居宴起》中写道:“起来花满地,戴胜鸣桑间。”可见当时邢州一带桑树遍野。于漬《织素谣》中还有“贫女苦筋力,缫丝夜夜织,万梭为一素,世重韩娥色”的诗句,写出了当时纺织之昌盛。到了北宋,邢台威县一带“桑麻沃野,人物富盛”,“桑麻万户,鸡犬之声相传”。1271年元朝统一中国后,“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发钞“以丝为本”,并在邢台设立了顺德路织染局、南宫织染提举司,管理从南宋掳掠的织造工匠。元至正年间,李道裕任唐山(今隆尧县)“礼儒士”时,曾“讲明正学,劝课农桑,咸有成法”。元朝以前,邢台主要是丝麻纺织,元朝以后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开始了以棉花纺织为主的纺织史。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