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传统技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525
颗粒名称: 五 传统技艺
分类号: J528
页数: 22
页码: 71-9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民间手工技艺,主要是指传统手工业的技术与工艺,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方式,它和社会生产、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要从事劳作,就得制作工具、机械等,即使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手工制品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保护好传统技艺,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 邢台市 传统技艺 民间技艺

内容

民间手工技艺,主要是指传统手工业的技术与工艺。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方式,它和社会生产、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要从事劳作,就得制作工具、机械等,就得制作生产生活用品。中国人素以心灵手巧著称于世,中国的手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与民生密切相关,即使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手工制品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技艺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保护好传统技艺,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血脉,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邢窑烧制技艺邢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窑,因首创“类雪”、“类银”的精细白瓷而著称于世。邢窑白瓷始于隋,其烧制的成功结束了我国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与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并驾齐驱,争奇斗妍,形成了唐代“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为唐代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邢窑至唐中后期已自成体系,并与越窑青瓷分庭抗礼。
  邢窑以产品种类丰富,胎质坚实细腻,装饰技法精美,而成为唐代名窑,其产品种类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除上贡朝廷外,还远销埃及、印度、叙利亚、日本、伊朗、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宋代,虽还生产少量贡品,其制瓷规模已不能和唐代相比。元代仅烧制一些民间用瓷,不见精细产品出现。
  邢窑的制瓷工艺及装饰艺术的特点和创新主要有九种:①邢窑的化妆土装饰工艺始于北朝,由于当时胎体成灰白色,胎白度不够,为了改变胎体的颜色,增强瓷器的白度和亮度,施釉前先用白色化妆土护胎,这种化妆技术一直沿用到宋元时期。②透影白瓷最早出现在隋代,唐代仍有烧制,这种瓷器胎体极薄,有的胎、釉几乎浑然不分,看起来光润晶莹,透光性能极强,化验发现这种瓷器的胎釉成份中加入硬度很高的瘠性材料,是我国古陶瓷生产中绝无仅有的特例。③邢窑首创匣钵烧瓷法,产品用特制的桶、盒、盘式匣钵装烧,防止火刺,以增强瓷器的洁净程度,唐代白釉塔式盖罐(临城射兽)唐代“翰林”款白釉罐(内丘中冯)唐代鹅形三足炉(内丘)北齐黄釉印花扁壶(内丘)隋代精细透影白瓷碗残片双鱼壶仿制品提高产品质量。④刻划花多用于细白瓷器生产,是在胎体上用尖状或扁状工具刻划出各种图案花纹,然后施釉烧成,这种技法一般用于小件产品。⑤印花是使用事先制作的模具在胎体上压印出图案,一是用模具在未干的胎体上压印,如仿金、银器的产品,二是把胎泥塞进带有图案的模具中挤压成型后,再用泥浆粘接成器。如壶、埙、各种俑类等。⑥贴花用于大件或形状较为特殊的制品上,将用手捏或模制的饰件粘贴在器物的外壁上,达到点辍装饰的目的。⑦雕塑作品是在塑好的作品上进一步雕琢细部,使其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⑧邢窑唐三彩的成型工艺与瓷器作品一致,仅在烧制方法上有别,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是在一次高温素烧成坚硬的制品后,再涂以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的着色剂,经二次低温烧成。由于釉料含有大量的铅,在窑炉里烧成时各种着色剂金属氧化物溶于铅釉并向四方扩散和流动,互相浸润,形成斑驳灿烂的彩色釉。⑨带款的细白瓷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透明度很强,器多施满釉,有玉壁底、平足底、圈足底,无釉的平足底。款识有“盈”、“翰林”、“大盈”、“官”、“王”、“药”、“弘”字款等。
  邢窑白瓷胎体坚硬细薄,叩之声清悦耳,釉面光润,釉色洁白、干净而微闪青灰或淡黄,有“类银类雪”之誉。较之越窑青瓷的类玉似冰,亦别具特色。邢窑白瓷朴素大方,极少装饰,但也有不少模压仿制作坊和捏堆以及蓖片划出的纹样,十分简朴。器品以多碗、壶、盏托、瓶、罐、钵、盒、瓷俑等生活用器为大宗,玲珑别致,光彩照人。邢窑造型上偏重器物的实用性,线条单纯洗练,简洁爽利,具有一种质朴自然的天趣。邢窑在烧成技术和工艺处理上比较成熟,亦很少因过火而产生变形的弊端,故深受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的喜爱。据唐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邢窑创烧于北朝后期,兴盛于唐,衰于元。1980年至1987年,临城县工业和文物部门在省科委、省轻工业厅的支持下,对邢窑遗址及烧制工艺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并仿制成功了邢瓷产品,使这一制瓷技术得到了初步的恢复和传承。就职于临城县文保所的张志忠所长,自1980年至今一直致力于邢瓷工艺的恢复和研究,掌握了一套完整的邢瓷制做和烧制技术。2006年,邢窑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代三彩壶唐代白陶佛龛2、传统纺织技艺和沙河四匹缯布邢台纺织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上这里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并一度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必然也就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倪健中在《首都中国》一书中写道:“商代重要的丝织业中心是邢台,也就是祖乙所居之庇。”当时河北南部的气候条件比现在优越,“而邢台作为一国之都,当然具有技术条件了。所以,中国的丝绸文化是在商代唐代瓷塑都城中起源。”建国以来在邢台考古工作中,陶纺轮、石纺轮等纺织文物在商代遗址屡有发现,成为邢台文明发达的可罪见证。
  西汉时期,钜鹿郡的纺织业已名扬九州。《西京杂记》曾记载:西汉末年钜鹿郡陈宝光妻“善织绫”,并革新提花织机,“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隋唐时期,邢台的纺织业有了较大发展。唐代著名邢州尧山诗人于漬在《村居宴起》中写道:“起来花满地,戴胜鸣桑间。”可见当时邢州一带桑树遍野。于漬《织素谣》中还有“贫女苦筋力,缫丝夜夜织,万梭为一素,世重韩娥色”的诗句,写掏缯出了当时纺织之昌盛。到了北宋,邢台威县一带“桑麻沃野,人物富盛”,“桑麻万户,鸡犬之声相传”。1271年元朝统一中国后,“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发钞“以丝为本”,并在邢台设立了顺德路织染局、南宫织染提举司,管理从南宋掳掠的织造工匠。元至正年间,李道裕任唐山(今隆尧县)“礼儒士”时,曾“讲明正学,劝课农桑,咸有成法”。元朝以前,邢台主要是丝麻纺织,元朝以后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开始了以棉花纺织为主的纺织史。
  经线明朝统治者极力倡导种植棉花,自明中叶以后,植棉业已“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明嘉靖《顺德府志•艺文志》记载,邢台一带"黍稷半成云匝地,木棉新熟雪盈筐”,已大量种植棉花。棉纺织业成为农家的主要副业,“十室之内,必有一机”,刷线“无贫富,妇女皆习之”。进入清代,河北南部一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产棉区。随着棉花产量和纺织技术的提高,邢台的土布织造日渐规模,并远销各地。早在清末,内丘县的官庄镇、隆平县的魏庄镇、尧山县的双碑镇和任县的城关镇等处,就是棉花、棉线和土布交易的几大集市。顺德府很早以前也就有了土布、皮毛、山货、洋布、银钱“五大行”,土布被列为五大行之首。
  土布生产从种棉、轧花、弹花到纺线、织布,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在自穿有余的同时部分销售,以补生活之不足。邢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地净场光粮囤空,吃一升来赊一升,纺线织布日夜忙,只为挣钱挡窟窿”、“淋硝盐,拉大锯,织土布,下关东”等民谣,不仅是近百年来当地百姓艰难生活的写照,也反映出邢台土纺土织的兴盛。随着土纺土织的日益发展,邢台印染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兴起豆面印染技术。在民间,人们不仅织白布也开始织花布,使传统的纺织技术走向极盛。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机器纺织业的发展,土布生产包袱帶虎头鞋线染自制花布才渐渐被冷落。但在广大农土布及其制品村,仍有个别人家在织造和使用土布。
  沙河四匹缯布是邢台民间织造土布中的精品,在沙河十里亭镇、刘石岗乡、孔庄等一带广泛流行。因它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四匹缯来分辨经线的格式,故称四匹缯。作为典型的民间手工艺品,曾代表河北省参加在日本举办的民间美术展。
  四匹缯布的织造比较复杂,要经过轧棉、纺线、染线、浆线、络线、经线、掏缯、闯杼等多道工序,才能安在织布机上,织成鲜艳漂亮的四匹缯布。决定土纺土织布条格、花纹的关键工序是经、纬色线的设计排列和缯的多少,二匹缯只能用单梭织白布和条纹布。所用器具有轧花机、弹花机、纺花车、拐子、轮车、绞绞、络子、经布绳、经布棍、缯、梭、织布机等。四匹缯布可由多种颜色的经纬线织成不同的图案,—般有“大小点”、“枣花”、“疙瘩眼”、“拉不断”等20多个花色,还有“宝莲灯”、“石榴大开花”、“仙女散花”、“蚂蚁上山”等具有民间故事内容的制品。四匹缯布可做成衣服、被褥、门帘、毛巾、枕巾、围裙等,具有广泛的用途。
  这种花布图案繁多,色彩艳丽,风格别致,结实耐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007年6月,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宗柳编技艺3、广宗柳编在广宗县城东北约8公里,有个大辛庄,起初广宗柳编只有该村会做,故俗称“簸箕辛庄”,且闻名周围百余里。
  据姜姓家谱记载,姜姓是明永乐四年由原山东省登州府迁民落户大辛庄的,该村的孙姓、李姓等也都由山东迁来,距今已有600多年。当时这里是一片沙荒、盐碱、沼泽地带,为防沙、抗盐碱,这些先民在村庄周围栽种了许多柳棵子(柳条),成为后来这里形成和发展柳编技艺的重要基础。在大辛庄村,流传着清朝康熙年间张士杰、张士英兄弟带着自己精心编制的簸箕,去京城向皇上进贡的故事。当时皇上一见到精制的簸箕,满脸欢笑地问道:“此物何用?”张士杰随口答曰:“柳条本是—把柴,能工巧匠编起来,拿到京城来进贡,能把糠皮簸出来。”康熙一听,龙颜大怒,可又一想,既然人家是好心来京进贡,何必使其难堪,只好强压怒火说了句:“穷柳尖子,难发大财。”张氏兄弟回来之后,不但没有灰心丧气,为了生计,反而传承、发展了本村的柳编手艺。
  柳编最主要的材料是柳条,柳条有三伏天打的白柳条和秋后砍的红柳条之分,柳条砍下后捋去皮才能编制,风干后的柳条需要在水中浸泡几天,具有柔韧性以后方能使用。柳编对湿度要求很严,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地窖中完成。柳编制品多种多样,有簸箕、簸箩、篮子、篓子,以及盛面粉用的笆斗、结婚时女人用的八角盒子,还有近年编织的矿工帽等,大多是农村家庭必备的器具。
  广宗县柳编技术成熟,工序完整,器形丰富,制作精美,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堪称我国民族手工技艺中的瑰宝。300多年来,柳编行业在大辛庄一带世代相传,老少皆能,成为一种生计之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宗县辛庄村的柳编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村里的主导副业,并波及周围七八个村庄。随着时代的变迁,柳编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逐渐减少,柳编技艺也在走向衰落。2007年6月,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篮柳编制品4、沙河豆面印花沙河豆面印花是一种传统的印染技艺,因其主要原料是豆面,因而得名。印花布以蓝底白花为主,俗称“豆面花”。
  沙河城北街的豆面印花始自胡耕成,他受南方丝绸商人的启发,在沙河城开办了“全兴号”印染作坊,从清雍正年间开始印染豆面花,传至胡俭星这里已是第八代。“全兴号”印染作坊以花样繁多,图案秀丽典雅不褪色著称周边县市,是享誉冀南的沙河一绝。
  豆面印花的主要原料是豆粉、石灰粉和染料。黄豆和绿豆要按比例用小磨磨成豆面粉,然后与石灰粉按1比2至2.5的比例,用水调匀成糊状涂料,稀稠以不渗润为度。染料有多种,靛的秸秆放在池子里加白灰戳打豆面印花成品之一后的水用于染黑蓝布和毛蓝布,橡壳沤泡后的水用于染黑布,槐子熬成水后用于染绿军装布,红土浸泡后的水用于染紫花布。化学染料兴起后,用士林蓝、士林黑、士林绿、士林大红、硫化蓝、硫化宝蓝等加烧碱、增白剂等勾兑后印染,并延续至今,虽颜色艳丽,但其效果远不如豆面印花成品之二自然染料更具民族特色。
  印染工序是:先将土白布洗净、晾干、弄平,然后用刻有图案的图板将白布压在木案上,用豆面和石灰粉混合的涂料印花,并要用板刷把涂料涂得均匀饱满。印花完成后,再将印好图案的布料晾干,然后放入靛蓝液染缸中浸染。不许搅,不许拧,轻轻放入数次,待染匀后即可。出缸后再晾干,用刮刀除去豆面,因有豆面的地方染不上颜色,即成蓝底白花布。只要改变颜色,就能印染出其他颜色的印花。
  豆面印花产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装、被子面、褥子面、围裙、枕头花、门帘、头巾、包袱等。在过去,邢台农家习惯于把自织土布送去印染,并按各自爱好挑选花色。
  老艺人在印制豆面花老艺人在展示直面印花印版沙河豆面印花图案种类繁多,造型生动,色彩典雅清新,和谐吉祥,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经久耐用、不褪色,时至今日,仍然深受群众喜爱。1982年,沙河城北街村印制的“凤凰戏牡丹”、“龙凤呈祥”被面、“麒麟送子”褥子面、“天官赐福”、“狮子滚绣球”门帘和“鹊上梅梢”围裙等豆面印花制品,曾被送去参加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而在日本举办的河北省民间美术展。2006年6月,沙河豆面印花技艺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晾晒印好的花布5、宁晋泥坑酒酿造技艺说起泥坑酒,在河北可谓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河北泥坑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城。这里地处漫阳河中游,水质清纯,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泥坑酒前身是由“福盛泉”、“志诚公”、"志诚永”三家烧酒作坊合并而成,以其传统的泥池酿酒工艺成为我国北方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所酿白酒窖香浓郁、清澈透明,醇厚甘美、回味悠长,曾荣获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河北省名牌产品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相传,泥坑酒最早始酿于商,而盛于唐宋。宁晋古为东海之滨黑龙港区,这里的地质条件基地为火山岩,湖相沉积的粘陶土硬如铁石,当地称之为狗头胶泥。用狗头胶泥烧制的陶器,煮饭则邪味尽去,只发五谷之香;存酒则绵香醇郁,香气四溢。古有陶氏将五谷发酵,再用黑龙港黑龙潭之水以陶锅蒸馏,成酒后,陶坛蠲养百日浓香满堂,经年则香飘数里。商纣王无道,太公望隐居东海之滨(宁晋河岸边),每钓鲜珍之鱼,必找酒家烹为佐菜,饮泥坑酒以逸神志,誉之“酒甘留舌本,神逸颜面少”。至唐代,这里的酿酒技术更加成熟。李白到宁晋修太白渠,饮过作坊酿酒后,特书赠酒家:“十里闻香三里醉,一杯进口五云飞。”金元时期,宁晋一带战乱不断,百姓四处逃难,泥坑酿酒自此失传。明朝万历年间,翰林王之栋回邑治水,掘土培堤,得一石匣,匣内有一酒经,王之栋遂使邑人修建烧坊,泥坑酿酒由此重闻于世。后经代代相传,至1916年,宁晋秀才范老诚继承酿酒技艺,在宁晋西关创办“志诚公”烧锅,其泥坑酒古井遗址泥坑酒祖师爷像(陶)酒清澈甘醇,深受当地百姓喜爱。著名作家铁凝在她的长篇小说《笨花》中,描述了清未民初在中原和华北地区,“泥坑”酒已经成为士农工商日常生活、聚会宴请、婚丧嫁娶、修房盖屋、开业庆典和军队庆功犒赏之酒,影响广泛,深受社会各界喜爱。1946年,宁晋解放,“志诚公”、“志诚永”、“福盛泉”三家烧锅合并收归国古代留传下来的酿酒发酵泥池,今仍在使用有,成立了宁晋县制酒厂,2003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更名为河北泥坑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泥坑酒以精选的东北优质红高粱为原料,经长年陈酿,精心勾调而成。泥坑酒酿造技艺有三大特色。酿造工艺特色之一是采用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生产采用传统手工制曲工艺,用纯小麦制成,其培菌温度高达60至64度,持续7天以上,保证了大曲的曲香浓郁之特色。
  酿造工艺特色之二是以商汤时期流传下来的特殊泥窖固态发酵。公司现存的发酵池全部采用黑龙港流域所特有的“狗头胶泥”,经层层夯实筑窖而成。窖壁及底部的优质胶泥采用传统的北斗工艺与现代培菌技术相结合培制而成,富含大量的己酸菌群、甲烷菌等有益菌、有效磷、多种微量矿物质及微生物代谢的香味前驱物质,经多轮发酵,对制酒有益菌类的繁殖极有好处,发酵时可产生大量的香味物质成份。故本产品具有窖香浓郁、入□绵甜、醇香柔和、回味悠长之特点。
  酿造工艺特点之三是混蒸混烧老五甑工艺。混蒸混烧是在要进行蒸馏取酒的糟醅中按比例加入原料、辅料,严格按照“稳、准、细、净”法操作,缓火蒸馏泥坑酒明代老窖池取酒,大火追尾,糊化原料。老五甑是指在窖内有四活,即2甑大渣,1甑小渣和1甑回糟,这4甑发酵糟出窖后再加入新原料配成5甑进行蒸馏,蒸馏后1甑为扔糟,4甑入窖发酵。在同一蒸馏甑桶内,采用先以取酒为主,后以蒸粮为主的工艺优点是:在酒醅中混入新原料,一可减少辅料的用量,蒸馏和糊化同时进行,又可集约热能;原料经过多次发酵,可提高出酒率,酒香兼粮香,并有利于积累香味前驱物质,增加白酒的香味成分。
  酿酒老师傅严格按照质量摘酒分接分入,多位评酒师通过对入库基酒理化和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级,将不同轮次,不同渣次,不同生产日期,不同质量等级的白酒进行分级长期贮存。贮酒容器一律采用传统的陶坛和地下大罐(内衬猪血牛皮纸糊罐)。勾调成品酒时,全凭酿酒师敏感的视觉、嗅觉、味觉“三维审美”,巧妙地将几十种不同的基酒进行精心勾调,合格后投放市场。
  作为中国北方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泥坑酒酿造技艺得到了当地政府有效的保护和高度重视。泥坑酒业也不断改进工艺,将传统酿酒技艺与现代先进的微生物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系列酿酒工艺,对研究北方酿酒的奥秘与起源,有深远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明白了泥坑酒特殊香醇味的原因,一是黑龙港泉水清澈甘冽,含有多种矿物质,二是狗头胶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元素,发酵时可产生大量的香味物质,故酒味芳香浓郁,泥坑酒也凭此特殊的发酵工艺而得名。泥坑酒以独有地理位置和胶泥发酵池,特有的传统生产工艺,酿造出别具风味的上乘之佳品,深受各界人士及消费者青睐。中国白酒协会副会长、北京酿酒协会会长高景炎在品酒后称赞其“香不艳、甜不腻、浓不烈,好酒!”如今,泥坑酒已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从原材料采购入库、粉碎、配醅、清蒸、糊化、蒸馏、原酒入库,到贮存、勾调、品评、过滤、检验灌装等。几十道工序上千个质量控制点,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完善的检测手段,确保出厂白酒质量和风味的稳定。
  泥坑酒酿造工艺流程——装甑6、广宗手工木旋广宗手工木旋技艺,是广宗县杨清村一带流传的传统木工技艺,当地俗称“旋东西”,相传已有600多年历史,并已传承20余代。
  相传在明永乐年间,有一张姓人氏从江西迁至广宗漳河东岸,落户于杨清村,并拜本村木匠杨某为师学艺。他聪明好学,心灵手巧,不仅很快掌握了各种技艺,成为一名出色的木匠,而且发明创造了简易旋床,开始旋制桌椅腿、棒锤、擀面杖等日常生活用品。后来,这种木旋技艺在杨清村世代相传,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旋床,老少都会旋削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木旋村。上世旋制生活用具纪七、八十年代,杨清村木旋作坊还作为集体副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旋制的生产生活用品行销到远近各地,从业人数达千人。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古老的木工技艺日渐后继乏人。
  手工木旋最主要的工具是旋床、旋刀、木钻。旋床由床架、拉弓、压板、踏板、座板等部分组成,旋刀包括平刀、斜刀、尖刀、圆刀、弯刀、指甲刀等。旋床大小不一,一般长1米,宽1.2米,床架子上方有两根横梁,上有两个夹板,可将所旋毛坯固定在两夹板之间,拉动弓弦带动毛坯旋转,就可旋制成所需制品。现在,凡是能够以中轴找对称的圆形木制物品,均可上床旋削而成。“心中出花样,手中出好活”,想要旋制出一件好的制品,需要匠人的精心琢磨和高超技术。
  几百年来,杨清村的艺人们依靠手工木旋技艺,以杨、柳、梨、槐等杂木为原料,旋制成各式各样广宗木旋制品旋床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如捣蒜锤、擀面杖、棒锤、桌椅板凳腿等生活用品,套滑、鞭把、刀把、车辕撅、锭轱辘、皮钱等生产用品。近年来,他们还旋制锣鼓锤、管子、棋子、算珠、公章毛坯、探官笔等文体娱乐用品和陀螺、花棒锤、小木人、花瓶等工艺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情趣。
  广宗手工木旋技艺制品丰富,做工细腻,造型考究,圆润柔顺,是一种集生产、生活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临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临西手工空心挂面生产场景中国的面食制品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面条始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900年的历史。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就有“汤饼”,崔实《四民月令》中有“煮饼”、“水渡饼”、“汤饼”,这些指的都是面条。到元、明时期,面条制作又前进了一大步,不但品种多,而且已有挂面问世。明朝刘基《多能鄙事》中就有很多饼饵面食史料,但都无涉手工空心挂面工艺。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起源于邢台市临西县南部的尖冢镇。尖冢镇地处河北、山东两省交界之处,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在尖冢村边流过。明清两代这里是著名的水陆码头,朝廷在此设局驻防,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风纯朴,是古代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经济、文化重镇和交通枢纽。明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发展到二十九世祖王廷铨时,不仅工艺日臻完善,面条还随大运河传进了皇宫。万历皇帝食用后喜其爽滑可口,柔软清纯,随口吟联:“宫廷玉液酒,尖冢空心面”,随被列为贡面。当地流传至今有“一京、二卫、三尖冢”之说。后来手工空心挂面在王家世代相传,流传至今,成为地方传统特色食品。
  空心挂面生产工艺流程——切大条手工空心挂面以当地优质小麦为原料,面粉经过特殊加工,配以其他天然原料,经过选料、和面、加工面粉、六醒、一轧、二切、三搓、二盘、二拉、挂杆、晾晒、分类、检验、包装等二十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原料配比和每道工序的火候掌握没有固定的配方和数据,要根据气候冷暖、风力、风向、天气阴晴适当掌握,全凭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多年的制作经验。要想制作空心挂面绝非一日之功。尖冢手工空心挂面成品空如竹、细如发、长如丝(细度均不超过1毫米,最细只有0.1毫米),煮食柔软可爽滑筋道,开锅即食,久煮不烂,易消化,是上好的传统面食。
  临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曾流传于尖成品冢周边数十村,仅尖冢村就有作坊100余家,但仍以王氏嫡传为正宗。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生产队以王氏族人为技师,成立了生产队空心面作坊,直至1971年解散。1978年改革开放后,王氏家族及原生产队作坊他姓群众纷纷开始家庭作坊式生产,成为家庭致富的重要手工业。90年以后,由于利润菲薄,只剩王氏一家时产时停,如今面临失传。
  临西手工挂面由于特殊的发酵方式,面条如竹呈空心状态。它的制作技艺是现代技术和机械无法代替的,在中华大地绝无仅有。它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项传统绝活。
  8、威县火烧威县火烧是源于邢台威县的—种特色面食。早在清朝中叶,威县火烧就以其独特的工艺,香酥的□感远近闻名了。
  我国面食业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古代面食统称为饼。《辞源》:“饼,麦饽的通称。”宋人高承威县火烧《事物纪原》记载:“秦汉逮今世所食,初有饼、胡饼、蒸饼、汤饼之四品。”“饼”即指北方的油饼,亦称大饼、千层饼,后泛指蒸烤而成扁圆形的饼状面食。至于“胡饼”,顾名思义,即指胡人所食之饼。明“燕王扫北”之后,河北一带民生凋敝,人烟稀少,永乐二年,“迁山西民以实之”。原由西域传到山西的以吊炉打烧饼的手艺也自然传到威县一带。精明的威县人独出心裁,融合北方的大饼(油饼、千层饼)与胡饼(烧饼)的工艺,创造了“火烧”的制作方法。火烧与烧饼工艺接近,但口味、形制不同,其状如牛舌,俗称“牛舌烧”。又因其发源于威县,威县在外地做此生意者居多,人们习称为“威县火烧”。
  威县火烧用料考究,工艺特殊,味美层多,里嫩皮酥。火烧用细白面与小磨香油为原料,佐以细盐、花椒粉。采用吊炉烧烤的方法,木炭作底火,要柴硬火温;用火有讲究,须外高内低;生坯置炉内,经四翻七转,才能打成风味独特的“火烧”。刚出炉的火烧外皮焦黄,外酥内软,香而不腻,口感极好。
  威县火烧摊清初,山东临清成为北方的商业重镇,威县火烧很快占领了市场,在河北、山东交界各州县享有盛名。民国初年,威县打火烧的名师以黄街石老美、西街和友林最负盛名。解放前后,又有刘振英、李保海、马佩琴名重一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生活需求的改变,威县火烧又推出油酥火烧、糖火烧、馅火烧等新品种。现在,威县人已把火烧生意做到了邢台、西安、郑州、济南等地,使其在众多快餐名吃中脱颖而出,占有了一席之地。
  9、临西酱菜临西酱菜业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是由安徽省歙县汪姓创办的“济美酱园”发展而来。临西酱菜风味独特,不仅畅销河北,在全国不少地方也颇负盛名。
  河北临西酱园和山东临清酱园本是一家,1964年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运河以西成立了临西县,原临清酱园的一部分迁往河西,遂创立了临西酱园。“济美酱园”远在清代就已初具规模,当时在临清设有“济美”、“远香”两个门市部,其葫芦招牌上除了写有“江南”二字外,还写着八宝豆豉、臭豆腐、什锦小菜、包瓜磨茄、进京腐乳等一些属于大众化的主要产品名称。据传济美酱园当时还配制各种名酒,如“金波玫瑰”、“状元红”、“葡萄绿”等。济美的附号“远香斋”匾额,为清代翰林夏津甄八里庄的甄梦龄所写,证明当时济美酱园的社会影响很大。到民国初年,临清就有十多家酱园作坊与门市,其中以汪家“济美”、张家“茂盛”、单家“益兴隆”、赵家“远芳”最为有名。解放后,临清酱菜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如今,酱菜业在临清和临西依然繁盛。
  临西酱菜 临西酱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作精良,香、咸、甜、酸、辣、嫩脆,味道齐全,鲜美适口,营养丰富,尤其是腐乳、臭豆腐等品种,远销各地,影响甚广。
  10、桐泰祥糕点“桐泰祥”是邢台著名的老字号之一,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9月,河南安阳的李如章、李如今兄弟在尚德芳街创办了桐泰祥食品店,寓意凤落梧桐、安泰吉祥。三年后迁至今天桐泰祥牌匾百年老店桐泰祥店面的北大街,1906年又迁至府前南街。初创时的桐泰祥以经营糕点、面酱、酱油、醋和香油为主,并兼营部分杂货。1907年,著名糕点师吴国祥受聘来到桐泰祥,奠定了桐泰祥以糕点为主的发展新阶段。此时的桐泰祥糕点选料极为讲究,面必精粉,糖必蔗糖,蛋必鲜蛋,并且作工精细,质优价廉,很快赢得人们的好评。1936年,桐泰祥更名为“凤泰祥”,路金荣开创了糕点南点北制的新技艺,使糕点更软、更香、品种更全,生意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在糕点行业堪称“邢台第一家”。之后由于连年战乱,桐泰祥几经周折,日益衰落,1948年倒闭。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0年,桐泰祥的老字号得以恢复,并能生产百余种糕点,生意也日益兴盛起来。1956年至七十年代末,在公私合营和文革期间,桐泰祥失去了经营特色,成为日用副食店,其老字号也一度消失。
  1983年,在武秀容经理的倡议下,重新恢复了桐泰祥的老字号,并请回路金荣糕点师指点生产。由于供不应求,1986年7月至1988年2月,投资改建了1700平方米的桐泰祥大楼,楼上生产,楼下经营。近年来又在市内建立了多家分店,进一步方便了市民的需求。
  为了让桐泰祥这个百年老字号永葆青春,桐泰祥顺应时代进步和群众的需求,积极开发糕点新品种,逐步形成了甜、香、咸、松、软、酥、脆等500余种高中低各档糕点。多年来,桐泰祥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和诚实信用的经营理念,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曾连续八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1997年,桐泰祥又被评为“十城百店无假货商店”。
  桐泰祥各式糕点11、黑家饺子黑家饺子创始于1943年,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以配方独特,味美可口,馅食绵软,膻而不腥而闻名省内外,成为著名的清真食品。
  近年来,邢台市清真食品总公司根据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继承原来黑家饺子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努力开拓创新,增添了三鲜、时令、鸡茸、鲜素等20余黑家饺子奖牌个品种,形成高、中、低档次齐全,风味独特,鲜美爽□的黑家系列饺子。1996年,食品厂购进先进的速冻生产线,建立了清真速冻食品厂,沿用传统手工工艺操作程序,保持了原汁原味原形,生产以黑家饺子为龙头的系列速冻食品,从而使黑家饺子走进了千家万户,受到邢台人们的喜爱。同时,清真食品总公司用两年多的时间,在邢台市区先后建立了多家黑家饺子系列分店,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连年提高。
  黑家饺子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美名远扬,制作工艺曾先后在河北电视台《中国河北》《河北颂》等专题节目中播放,并被《民族画报》《河北菜点大全》《华夏名吃》等书刊选录,1992年,被河北省烹饪协会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1994年,“黑家饺子”以产品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取得商标权。1994年,黑家饺子在全国首届清真烹饪技术竞赛中夺得河北省参赛品种中唯一的一块金牌,并获得“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的殊荣。
  黑家饺子馆店面12、邢台锅贴邢台锅贴为我省10种地方名吃之一,因其“外焦里嫩”、“香而不腻”享誉牛城。
  30年代,在邢台南关商场院内有一家字号“三鲜春”的小酒馆,掌柜的姓尚,经营有锅贴。1934年,南宫人张培俊先生接管了这家小酒馆,经过改造扩建,更名为“六合居”,取天、地、四方合二为一之意。在之后的二十几年间,“六合居”在邢台成为很有名气的饭店,这主要得益于其独家经营的锅贴。该字号一直沿用至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六合居”并入邢台饭庄,锅贴遂成为邢台饭庄的名牌品种,1991年被评为全省“优质风味产品”。
  锅贴不仅是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也是非常精致的酒席面点。尽管时下很多餐馆和饭摊都经营有锅贴,但得其制作真谛的不多。其制作的关键一是面皮的烫制,二是馅的调制,三是煎制方法。锅贴面皮是半烫面,要求糯而不粘、脆而不硬,因此对和面的水温要求很严,并要随气候的变化进行调整。锅贴馅可荤可素,无论荤素都讲究一个鲜字。煎锅贴传统上要用麻秸,因其上火快撤火也快,若上火缓慢会使锅贴干硬不焦,撤火慢则容易使锅贴黑糊。如今,煎锅贴多用电铛,掌握得当与烧麻秸效果相同,出铛的锅贴呈虎皮色,外焦里嫩,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