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神符印制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524
颗粒名称: 清河神符印制的历史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69-7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清河县神符、神符印制始于清末,关于印制神符的历史,据该村印制神符手艺最好的潘兴高等人介绍,此工艺相传始于清朝末年,距今已经有120年。
关键词: 清河县 神符 印刷 历史

内容

神符印制始于清末。关于印制神符的历史,据该村印制神符手艺最好的潘兴高等人介绍,此工艺相传始于清朝末年,距今已经有120年。当初,该村一位姓田的人从外地购得一套印版,欲从事神符的印制,但由于不掌握技术,屡试不成,不得已把这套印版卖给了该村的潘衔恩。后潘衔恩几经尝试,历时三个月,终于试印成功,一时购者蜂拥,遂成立“天成”号作坊,开始印制神符。后来潘衔恩的孙子潘兴文对刻版进行了改造,并增添了部分图案,使神符种类增加到7至8种,图案更加精美,形成了如今常见的图案。
  据了解,目前在田沙土村印制神符的有10余家,全部为潘姓人家。该村印制的神符现存全套共10张,分为龙牌(为祭祀玉皇大帝所用)、冥衣(也叫家堂,为祭祀列祖列宗所用)、全神(为祭祀天上的各路神仙所用)、灶王爷(为祭祀灶王所用)等,全部为木刻套色印刷,一般为黑、红、黄、绿、紫五色。在生意最红火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该村从事印制神符的多达20余家,每年秋收秋播过后,人们就购置来纸张、染料,支上印版,开始印制神符,一个冬季下来,收入也颇丰厚。在没有其它收入的八十年代初期,印制神符成为了该村很多村民谋生的手段。八十年代中后期,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从事印制神符这种又脏又累的小“买卖”的人越来越少。目前,田沙土村从事这一职业的已经不足10户,年印制神符30余万套,而且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清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