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沙河藤牌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500
颗粒名称: 2、沙河藤牌阵
分类号: G852
页数: 3
页码: 49-5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传统体育,沙河市沙河藤牌阵的武术起源,发展过程,沙河藤牌阵的兵器等。
关键词: 沙河市 藤牌阵 武术

内容

在邢台市区南20华里,107国道的东侧,有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叫十里铺村。走进村庄,使你油然感到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凝重。这里是古代驿路的必经之地,村中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梅花亭和乾隆御书的宋《梅花赋》石刻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这里还有一项独特的民间体育竞技项目,也已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就是沙河藤牌阵。在一个村里有两项国宝项目,实属罕见。
  沙河藤牌阵是我国古战场实战技击项目,如今仅存于邢台的沙河市十里铺村,当地人称之为“打藤牌”。藤牌战法由于是师徒传授,又有严格的祖师遗训,所以古往今来对它的记载较少,清朝以前处于秘密传承状态,如今主要在民间庙会、节日庆典和乡艺汇演中为大众所熟悉。藤牌阵源自商代,真正传入邢台一带是在明代末年。相传李自成起义失败后南退,时有一将士秘密逃遁至沙河十里铺村隐姓埋名。此人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偶遇邻人欺侮,只以微笑还之,村人送绰号“老拙”。老拙将“藤牌阵”传授给村民,用来防身、护村,并留下“只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谁传外谁死”的训诫。村民遵循训诫,相传至今已传承到第十二代,经常习练者达200余人。
  藤牌就是藤制的盾牌,古代作战时用作遮挡敌方兵刃、矢石、铳弹等攻击的护身武器。制作藤牌的主要原料是北方太行山一带常见的藤条,编成大圆铙似的藤牌后,经桐油浸泡,涂上生漆,外部罩上画有虎头的生牛皮。内有上下两藤环,可容手臂挽入,并有横木,便于执持。现在十里铺人对制作藤牌工艺进行了创新,只在藤牌顶部罩一块用帆布画就的面料即可。这样制作的藤牌既轻便又实用,很适于街头庙会上的表演。
  沙河藤牌阵除使用藤牌外,还有短刀、三齿叉、大片刀、长矛、木棒等。藤牌开战时,由战鼓指挥,大筛锣、铙、镲、钹辅助烘托,鼓法有进军鼓、退却鼓、变阵鼓、得胜鼓等十多种。表演阵法时,攻守方每队最少4人,藤牌兵左手执藤牌,右手执短刀,与4名手攥三齿叉、大片刀、长矛或木棍者按阵法轮番打斗。实战时藤牌阵法变化无穷,常见的有“一字长蛇阵”、“八卦连环阵”、“梅花五方阵”、“四门迷魂阵”、“八门穿心阵”等,阵容可随实战需要扩大到成千上万人。
  悠悠三百多年来,沙河藤牌阵无论是在防身御敌还是在活跃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藤牌阵法攻守兼备,变化莫测,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古代军事战法的内容。藤牌阵法中还融入了舞蹈和音乐,使广大群众在强身健体、活跃文化生活的同时,得到了艺术的享受。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沙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