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临西二呼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95
颗粒名称: 8、临西二呼噜
分类号: J825
页数: 3
页码: 40-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临西二呼噜戏剧的起源,流传地区、二呼噜戏的演员,表演方式,伴奏方式,和传统剧目等。
关键词: 临西县 二呼噜 戏剧

内容

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1964年2月山东省临清县卫运河以西区域划归河北省管辖后成立的。这里西望太行,东瞻岱岳,地处冀鲁平原腹地,卫运河在境内全长39公里,不仅是沟通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的交通咽喉,也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交通的便利和经济的富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以临西县为中心形成和流传的地方剧种“二呼噜”应运而生,成为运河两岸家喻户晓的平民艺术,也成为运河文化丰富多彩的真实写照。
  二呼噜系由四股弦、落儿腔等剧种的唱腔融汇变通而来,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一种自制的发音近似“呼噜”之声的“二呼噜”而得名。其流行区域较狭窄,主要演出范围东抵卫运河,南达山东冠县桑河镇,西到邱县香城固,北至威县邵固、清孙庄,方圆约百余里。历史上没有专业班社,只有农民自娱性的业余演出组织,除年节化妆演出外,平日也为村民婚丧嫁娶演唱。
  这一剧种产生于清末民初临西县张白地村,该村已有五代艺人,演唱二呼噜有上百年的历史。第一代艺人叫张思爱,绰号“干巴脸子”,随母到张白地村落户。张是一位会唱四股弦、落儿腔、河南曲子等剧种的艺人,多才多艺。他将这些曲调糅杂在一起,加以变通,用自制的拉弦乐器“二呼噜”伴奏,在村里教会了张克俊、张学江、张思存、张思春等人,组成子弟班进行演出。张克俊绰号“老套子”,工旦行,在当地小有名气。以后馆陶、清河、邱县等邻县少数村庄也有人来张白地村学唱二呼噜,如张兰祥、张兰周、张景宇等,再后又有黄传荣、王凤山、张书勋、邓元鳌、张廷龙等习此剧种。六十年代,又有一班青年人开始学唱。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演出。改革开放后,开始复苏。因受新兴文艺形式的冲击等多种原因,近年来,二呼噜日渐式微,濒于消亡。
  临西二呼噜曲调优美流畅,唱腔委婉细腻,韵味悠长,它音域宽广,音调上翻,具有“真腔吐字,假嗓行音”、“大口吐字,小嗓拖腔”的特点。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慢板、散板、三板、翻腔、娃娃、垛子、念板等,以及哭迷子、含韵、栽板、留板等辅助性板式。用大笛(唢呐)吹奏的曲牌有大摆门、二板揣、打水牌、研磨牌等。其乐队由8人组成,文乐有二呼噜(后为板胡代替)、二胡、笛、笙、唢呐(兼),武乐有板鼓、大锣、镲、小锣等。
  二呼噜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根据不同情况分为若干小行,表演古老浑朴、粗犷热烈,注重唱、做、念、打。唱词多为七字,语言含蓄幽默、通俗易懂。它的剧目多移植于其他剧种,据统计有《辕门斩子》《血汗衫》《王子荣掉印》(即《双合印》)《宝莲灯》双喜合》《宋江杀楼》《小姑贤》《王定宝借当》《吕蒙正赶斋》《卖妙郎》等二十一出。邢台四股弦的剧目,临西二呼噜可以一字不动的搬演,只改动唱腔即可,艺人谓之“改嘴”。二呼噜的剧目大多是宣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表现男女爱情的题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因而很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该戏曲艺术具有完整的艺术形态,风格热情奔放,诙谐幽默,有着显著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邢台大运河畔这片沃土上土生土长的艺术之花,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