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平乡丝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92
颗粒名称: 5、平乡丝弦
分类号: J825
页数: 2
页码: 36-37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平乡县丝弦,又名河西调、弦子腔、弦腔、小鼓腔、女儿腔、罗罗腔等,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的晋中地区东部以及雁北地区等的概括。
关键词: 平乡县 丝弦 戏剧

内容

丝弦又名河西调、弦子腔、弦腔、小鼓腔、女儿腔、罗罗腔等,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的晋中地区东部以及雁北地区。流布各地的丝弦,各地群众各有自己的称谓。丝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支派,后人按其流行区域分别称作南、北、西、东和中路丝弦。历史上邢台、邯郸一带称丝弦叫弦子腔,属南路丝弦。建国后,丝弦艺术有了迅速的发展。1960年,平乡丝弦剧团成立后,自编、移植上演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传统剧目和现代戏,使这一古老艺术重放光彩。近年来,人们习惯上将南路丝弦称作“平乡丝弦”。
  据考证,丝弦戏约形成于明代末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沈德符是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北京乡试举人,他在《顾曲杂言》中曾写道:“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自宣(德)、正(统)至成(化)、弘(治)后,中原又行[锁南枝]、[傍妆台I、[山坡羊]之属。……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杆]、[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成诵。”这里所列举的曲牌大部分为早期丝弦的主要曲牌,而且今天仍然是丝弦的常用曲牌。据此,可以认为早期的丝弦戏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成的。清初,丝弦有了很大发展,并深受群众的欢迎。清康熙十年(1671年)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县志》卷八,已有"俗喜俳优,正月八日后,淫祠设会,高搭戏场,遍于闾里,以多为胜。弦腔、板腔,魁锣桀鼓,恒声闻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杂沓,犹拥之不去”的记载。从康熙到乾隆末年,弦子腔在艺术上日渐成熟。清嘉庆三年(1798年),清王朝颁布禁戏诏谕,明令禁演"弦索”。清末至民国初年,直至抗战前夕,是南路丝弦的鼎盛时期,邢邯两地先后建起20多个班社,著名的有义和班、田顺班、永盛班等等。解放后,相继成立了一批专业剧团,有邢台县丝弦剧团、平乡县丝弦剧团等,使这一古老艺术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展。
  平乡丝弦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见于记载的达百余出,如《闹东京》《小二姐做梦》《海瑞告状》《白逼宫》《勾沙滩》《做梦》《下寒江》《火焰山》等。解放后,为了丰富丝弦剧目,从其他剧种移植了《杨门女将》《小刀会》《雏凤凌空》等20多出,并排演了一批现代戏。
  平乡丝弦的音乐由唱腔、文乐曲牌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唱腔是它的主体部分,主要由越调和官调组合而成,此外还有来源于明清两代在北方流行的俗曲小令及吸收昆曲、高腔的一些杂曲或无过门曲牌。文乐曲牌和打击乐主要是配合身段及烘托气氛,在舞台表演过程中,二者与唱腔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塑造人物、控制节奏的艺术使命。
  平乡丝弦的表演奔放豁达,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厚,脸谱生动有趣,动作夸张,刻画人物细腻,并崇尚特技,尤以花脸、老旦、花旦等行当表演更具特色。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平乡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