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威县梨花大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89
颗粒名称: 4、威县梨花大鼓
分类号: J826
页数: 3
页码: 33-35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威县梨花大鼓,原名犁铧大鼓、山东大鼓,是起源于山东西北农村的一种曲艺艺术,清末民初,梨花大鼓便已在冀南与山东交界一带广为流传,尤其是在邢台的威县更为盛行等。
关键词: 威县 梨花大鼓 戏曲

内容

梨花大鼓原名犁铧大鼓、山东大鼓,是起源于山东西北农村的一种曲艺艺术。清末民初,梨花大鼓便已在冀南与山东交界一带广为流传,尤其是在邢台的威县更为盛行。1930年以后,威县一带的梨花大鼓艺人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随着该曲种在山东的衰落,威县一带的梨花大鼓成了直、鲁两省曲坛的代表性曲种。
  梨花大鼓因演唱者敲犁铧片唱农歌而得名。据传梨花大鼓产生于明代中期,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清代作家刘鹗在其所著的《老残游记》中,记述了当时著名的艺人白妞与黑妞姐妹在济南市明湖居曲艺场演出梨花大鼓的盛况及其唱腔的来源,说黑妞嫌“乡下的调儿没甚出奇”就常去看戏,将西皮、二黄、梆子、昆腔等戏调吸收进她的唱腔,使演出更加丰富多彩。梨花大鼓伴奏最初为两枚犁铧片和矮脚鼓,后来将犁铧片改为“铁片”或“铜片”(月牙片),并增加三弦伴奏,后期增加了四胡、扬琴、二胡等乐器。演唱者右手执鼓楗击鼓,左手操月牙板敲击演唱,—般为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等形式。唱腔分为慢板、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种板式。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最初多演中篇,有说有唱,后来以演短篇为主,只唱不说。
  梨花大鼓受地方戏曲、地方音乐和地方语言的影响,形成了“南口”和“北口”两个主要流派。“北口”唱腔曲调朴实、风格刚健、极重咬字功力,号称“老牛大甩缰”调。“南口”唱腔节奏为快板,越唱越快,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曲调婉转,唱腔自然,俗称“倒扒口”。
  梨花大鼓的曲目极为丰富,比较著名的大部书有《包公案》《薛仁贵征西》《杨家将》《大破孟州》《五女配》《五虎平西》《三省庄》《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海岛怒潮》等50余部,著名唱段有《双锁山》《蓝桥会》《许仙游湖》《女起解》《樊梨花》《西厢记》《打黄狼》《戏牡丹》《草船借箭》等300余个。除曲目外,梨花大鼓还有反映各种事物的“赞”和“赋”,如“辕门赞”、“白马赞”、“刀赞”、“枪赞”、“山赞”、“水赞”、“火赞”、“风赞”、“美人赋”、“盔甲赋”、“行军歌赋”等等。
  清嘉庆年间,邢台著名的梨花大鼓艺人有威县王奎山、临西吕连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临城冯云山,时称梨花大鼓的“五大山”,名震冀鲁两省,他们及其门人把梨花大鼓的发展推向了极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在冀南一带的魏金凤、穆大爱、孙金梅等享有盛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自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兴起之后,梨花大鼓逐渐走向衰落。建国后,在冀南地区,李明山一支中的“金”字辈名艺人孙金枝、孙金兰姐妹二人,成为梨花大鼓的后起之秀。
  孙金枝(1928—1989),艺名大金枝,邢台市威县横河村人,著名梨花大鼓女艺术家,生前曾为中国曲艺家理事,河北省曲协副主席。孙金枝天资聪颖,学艺刻苦,嗓音宏亮,唱腔委婉细腻,华丽柔媚,表演风格朴实细腻,酣畅大方,声情并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41年,十三岁的她便成了“压轴”的主演,在冀南一带家喻户晓。抗日战争爆发后,孙金枝积极支持抗日救国运动。全国解放后,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厂矿巡回演出,逐步成长为一名新文艺战士,1958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曲艺会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粉碎“四人帮”之后,她演出的《广场思亲》在1980年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曲协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曲目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县、广宗和山东宁津等地均邀请孙金枝举办过梨花大鼓培训班,培养了部分年轻艺人,促进了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
  梨花大鼓风格朴实,曲调高昂,唱腔独特,曲目丰富,叙事情景交融,地方色彩浓郁,既是一种说唱表演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声腔艺术,对其它曲艺门类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不少曲艺门类仍保留着“梨花腔”,它的唱腔特点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书等曲种吸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2007年6月,威县申报的冀南梨花大鼓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