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秧歌戏的传统剧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81
颗粒名称: 隆尧秧歌戏的传统剧目
分类号: J825
页数: 2
页码: 26-27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隆尧县隆尧秧歌戏、隆尧秧歌戏的传统剧目相当丰富,据统计有200多出,鼎盛时期各地轮番上演的剧目有70余本等的剧目等。
关键词: 隆尧县 秧歌剧 剧目

内容

隆尧秧歌戏的传统剧目相当丰富,据统计有200多出,鼎盛时期各地轮番上演的剧目有70余本,单台本有《小王打鸟》《小二姐做梦》《站花墙》《小姑贤》《小挑推磨》等,连台本有《红楼阁》(四本)、《巧借缘》(四本)、《小红宝》(四本)、《孟丽君》(七本)等。剧目中贯穿着劳动人民特有的乐观主义和朴素正义感,并有大量歌颂妇女形象的剧目。隆尧秧歌戏所用语言汲取提炼于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语言,通俗晓畅、质朴生动,并有□语化的特点。唱词的结构基本以七言、十言为主,根据语言的自然节奏分为二二三、三三四分逗,上下句不断反复,其格律、平仄不讲求严整,自由灵活。隆尧秧歌戏绝大部分剧本以念为主,以唱为辅,念白形象化、口语化、性格化,灵活运用便于刻画人物、展开情节。隆尧秧歌戏剧本脉络清楚,情节完整且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故事性。表演细致逼真,形神兼备,粗犷中求细腻,模拟中求真实,动作中化舞美,给人以生活实感。
  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关心支持隆尧秧歌的发展。1948年初冬,冀南党委在威县郭庄开办了戏剧培训班,当时比较出名的隆尧秧歌“三桃班”的主要演员参加了培训,对隆尧秧歌的一些剧目去粗取精进行了改编,并创作、移植了《兄妹开荒》《送公粮》《土地证》《保山参军》等剧目,配合革命形势进行演出,受到老区群众的欢迎。1949年7月,尚步臣(隆尧先锋秧歌剧团第一任团长)参加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的接见。全国解放后,随着隆尧先锋秧歌剧团的成立,各地风起云涌般成立了200余个隆尧秧歌团、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随着新人的不断涌现,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同时,不断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丰富隆尧秧歌剧目,推动了隆尧秧歌的发展、创新。1959年,隆尧秧歌《闹大厅》等赴天津参加全省文艺汇演,《闹大厅》《站花墙》被灌制成唱片,在省电台播放。改革开放之后,隆尧秧歌仍然不断有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剧目出现。
  隆尧秧歌戏是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对于研究河北乃至中国戏曲史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5月,隆尧秧歌戏同定州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隆尧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