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传统戏剧、曲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77
颗粒名称: 二 传统戏剧、曲艺
分类号: G112
页数: 20
页码: 23-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戏曲邢台是个戏曲大市,载入《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的邢台市级和县级剧团就有17个,涉及河北梆子、隆尧秧歌、豫剧、坠子、曲剧、乱弹、评剧、四股弦等诸多剧种等。
关键词: 邢台市 戏剧 曲艺

内容

中国戏曲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里的一朵奇葩,它集中了中华文化的全部精粹和庞杂,而以最通俗的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出来。当它从原始文化的远古时期走来,一出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就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一部分而生生繁衍。如果我们要寻找中华文化遥远的历史信息,戏曲自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载体。然而,近年来剧种消失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保护的形势也更加严峻。据统计,中国戏曲剧种从上世纪50年代统计的368个,减少到80年代初的317个,到2005年又减少为267个。邢台是个戏曲大市,载入《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的邢台市级和县级剧团就有17个,涉及河北梆子、隆尧秧歌、豫剧、坠子、曲剧、乱弹、评剧、四股弦等诸多剧种。时至今日,这些正规的剧团除市河北梆子剧团和市豫剧团外,已全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表演这些地方戏曲的只有一些民间老艺人和民营戏班,这些珍贵的地方剧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1、隆尧秧歌戏秧歌戏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它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后与民间舞蹈、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相结合,逐步形成戏曲形式。隆尧秧歌戏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带有泥土芳香的一朵小花,曾在当地及冀南诸县广为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至今冀南一带仍流传着“吃饭吃窝窝,看戏看秧歌”、“扶犁锄地唱丝弦,纺花织布唱秧歌”等民谣。
  隆尧县在历史上曾为水乡,盛产稻米,隆尧秧歌戏就源于这一带农村劳动人民在插秧、收获劳作时的“稻歌”,由于人们在往返路途上也随时传唱,所以又称“道歌”或“道腔”。河北腹地的秧歌,以往统称为大秧歌,20世纪50年代初,河北省剧目工作室在进行剧种普查时,为把各地的秧歌加以区分,才把流行于邢台地区的秧歌定名为隆尧秧歌。
  隆尧秧歌孕育于明末,产生于清初隆尧东部。明万历年间(1573-1619)(隆平县志》记载,民间迎春时,“先朝造土牛耕夫于大门之外,立春前一日,地方官率僚属具朝服列仪卫燕,陈诸歌部杂戏,农夫秉耒耜前导迎春于东郊,设公所奉”。“元宵前后数日,居民门户张灯鼓乐,儿童秧歌、秋千、湖游、诸戏,男妇游行为乐。”那时,甚至丧葬也有“妆戏”演唱。明洪武初年隆平县省入柏乡县,该县县志亦隆尧秧歌演出隆尧秧歌街头演出有“逢七延僧道焉,亡其葬也,间有妆戏,结彩杂技交陈,殊失丧制也”的记载。至今,隆尧民间丧葬时,仍沿袭鼓乐和唱戏交陈之俗,不过"妆戏”已变成坐唱而已。这种“儿童秧歌”、“妆戏”应该就是隆尧秧歌的雏形。隆尧秧歌从产生到科班演出又经历了很长的过程,直到清嘉庆年间(1796—1820)才独立成型并有班社赴外地演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同乐会”、“德胜班”、“全胜班”、“三桃秧歌班”等进驻顺德府清祥茶馆演出,受到了各界群众的欢迎,大大推动了隆尧秧歌这门乡土艺术的改良和发展,同时也孕育出了众多的优秀演员。著名艺人有张老来、张大四、杨振邦、段三桃、吴秋贵、吴淑英等。
  隆尧秧歌“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唱腔古朴,是徒歌干唱的形式,在伴奏上只有打击乐(武场),而无丝竹相配(文场),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梆子。其每一唱段的开始和唱句的连接、送腔、结束,皆以打击乐贯穿,相当于其它戏曲艺术的过门、间奏。锣鼓经有“二鼓头”、“三鼓头”、“四鼓头”等。隆尧秧歌的板式曲牌计有20余种,主要板式有慢板(4/4拍)、二性板(2/4拍)、三板(1/4拍)和散板,多以二性板为主,其板眼格式基本上是四句一循环。唱词的分区与评剧相近,其唱腔形式属宫调式,它的唱腔音域窄,一般活动在八度之内,曲式平稳,除慢板外,其它板式皆无过多装饰。个别剧目运用“诸公调”、“梆子令”、“锁南枝”、“鬼腔”等曲牌音乐,其中以“锁南枝”较为常见。隆尧秧歌剧照隆尧秧歌根据地域、唱腔和表演的特点分南、中、北三路。南路以邢台、任县为中心,代表人物吴淑英、吴秋贵、姚新瑞等;北路以柏乡、宁晋、赵县、石家庄市为基地,代表人物有连喜成、商更银、万人迷等;中路以隆尧、巨鹿为主,代表人物有段胜月、孙金梅、李清海、乔计凤等。南北两路重文轻武,主演一些生活小戏;中路实力雄厚,既重唱功,又擅武打,除演生活戏外,还演文武带打的戏。隆尧秧歌从其发展和表演艺术风格看,可概括为两大流派:一派宗师起业,一派业余成家。前者唱做并重,板式要求严格,曲调平稳动听,表演细腻大方,行腔自如,以情动人,并善于运用身段、水袖、眼神等底功塑造人物;后者则以唱功见长,音域宽阔,以声带腔,吐字清晰,韵调优美且刚柔相济、跳跃多变,但在板式、做派上却不甚讲究。
  隆尧秧歌戏的传统剧目相当丰富,据统计有200多出,鼎盛时期各地轮番上演的剧目有70余本,单台本有《小王打鸟》《小二姐做梦》《站花墙》《小姑贤》《小挑推磨》等,连台本有《红楼阁》(四本)、《巧借缘》(四本)、《小红宝》(四本)、《孟丽君》(七本)等。剧目中贯穿着劳动人民特有的乐观主义和朴素正义感,并有大量歌颂妇女形象的剧目。隆尧秧歌戏所用语言汲取提炼于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语言,通俗晓畅、质朴生动,并有□语化的特点。唱词的结构基本以七言、十言为主,根据语言的自然节奏分为二二三、三三四分逗,上下句不断反复,其格律、平仄不讲求严整,自由灵活。隆尧秧歌戏绝大部分剧本以念为主,以唱为辅,念白形象化、口语化、性格化,灵活运用便于刻画人物、展开情节。隆尧秧歌戏剧本脉络清楚,情节完整且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故事性。表演细致逼真,形神兼备,粗犷中求细腻,模拟中求真实,动作中化舞美,给人以生活实感。
  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关心支持隆尧秧歌的发展。1948年初冬,冀南党委在威县郭庄开办了戏剧培训班,当时比较出名的隆尧秧歌“三桃班”的主要演员参加了培训,对隆尧秧歌的一些剧目去粗取精进行了改编,并创作、移植了《兄妹开荒》《送公粮》《土地证》《保山参军》等剧目,配合革命形势进行演出,受到老区群众的欢迎。1949年7月,尚步臣(隆尧先锋秧歌剧团第一任团长)参加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的接见。全国解放后,随着隆尧先锋秧歌剧团的成立,各地风起云涌般成立了200余个隆尧秧歌团、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随着新人的不断涌现,在继承前辈经验的同时,不断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丰富隆尧秧歌剧目,推动了隆尧秧歌的发展、创新。1959年,隆尧秧歌《闹大厅》等赴天津参加全省文艺汇演,《闹大厅》《站花墙》被灌制成唱片,在省电台播放。改革开放之后,隆尧秧歌仍然不断有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剧目出现。
  隆尧秧歌戏是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对于研究河北乃至中国戏曲史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5月,隆尧秧歌戏同定州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威县乱弹乱弹是河北省南部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与昆腔、高腔、丝弦并称为河北省四大剧种。解放前民间演唱乱弹的班家多数解散,建国后于1954年成立的威县乱弹剧团,在乱弹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现在习惯上称乱弹为威县乱弹。20061968年,原威县乱弹剧团赴山西省大寨演出,年,威县乱弹被列入第—批省级非陈永贵同志与全体演职员合影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这是迄今所知最早有关乱弹腔的记载与描述。最早提起河北乱弹的是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他在所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中曾有这样一段话:“闻之保定府之某君日:'今故乡有演乱弹者,合奏众器,甚形热闹,而有趣味。虽记忆不详,确系笛、胡琴、弦子、鼓、锣等皆备,笙亦用。’由此,亦可为考乱弹性质之一助也。”现在能查清最早的乱弹艺人为李明顺,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于民国九年(1920年),能查清最早的科班为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祥胜舞台班。
  从明初至清中叶,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北杂剧衰落的同时,南戏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戏曲舞台上开创了以南戏为主的传奇时代。随着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四种南戏主要声腔剧种的流传和发展,许多地方戏曲也在形成。到明末清初,弋阳腔发展演变成为一个弋阳腔系统。同时昆山腔也得到了革新而兴盛起来,昆弋两腔成为当时主要两种声腔,昆山腔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弋阳腔在民间广泛流传。弋阳腔又在不断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地方剧种,在各地成为当地高腔剧种。京腔则是流传至北京而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派。京腔又叫高腔。乱弹老艺人郑二训曾听他的师爷袁师寿说:“乱弹最早是由北京传到保定,从保定传到南宫。”乱弹老艺人李东海听上一辈艺人说过:“乱弹是由高腔过来的”。在高腔的演变过程中,充分发挥它的“向无曲谱,只沿世俗”,“错用乡语”,“改调歌之”的特长,迅速发展,与冀南一王懷女——威县乱弹剧团演出1981年第6期《河北画报》登载的《玉怀女》剧照带所流传的地方音调相结合,形成了威县乱弹的最初形式。后来又吸收了京、梆的表演艺术,学习了京、梆的一些剧目,逐渐完善起来,形成了在冀南一带流行的地方剧种。
  乱弹在流传过程中,大约于清光绪年间逐渐形成了不同演唱风格的两个流派,即东路乱弹与西路乱弹。西路乱弹流行于南宫、威县以西的各县及赵县、藁城等地,东路乱弹流行在威县及其以东的临西、清河以及山东、邯郸部分县的广大农村。有的老艺人传说,在过去的乱弹班里师兄弟之间闹意见,因而拉出去一帮人,另组班社。这一部分人多是东路各县的,对乱弹又进行了一些革新,便形成了东路乱弹,东路是由西路演变而来的,根据老艺人的师承关系也可看出东西路形成的大致情况。
  清乾隆年间,直隶清苑县进士李声乱弹文场乐器振有一首《百戏竹枝词》,对乱弹作过如下描述:“渭城新谱说昆梆,雅俗如何占号双?缦绸谁听筝笛耳,任他击节乱弹腔。”威县乱弹受到燕赵民俗和北方弦索声腔、梆子声腔的影响,其风格渐而趋向高亢激越、浑朴粗犷,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乱弹曲调高亢、粗犷,较少婉转曲折,字多腔少,—泄而尽,直率奔放,引吭高歌,老艺人称乱弹的唱法是“先摆字后托腔”,前面的摆字几乎没有什么婉转旋律,几尽说白,字唱完后由一个翻高的托腔;乱弹唱腔是在一句的末尾多是翻高托腔,接着由乐器演奏过门,这是从高腔中的一人徒歌,众人帮腔的特点延伸过来的;乱弹的伴奏武场用单皮鼓、锣、镲、小锣,文场用唢呐、笛子、笙,伴奏音响效果强烈,高而喧嚣;威县乱弹在表演化妆上把民间武术、杂技吸收融合到戏曲表演中去,所用刀、枪、三节棍、钢叉等器械多为真器具,动作惊险逼真,热闹红火。
  威县乱弹的剧目丰富,传统剧目有二百多出,其中传统剧目《临潼山》《广武山》《煤山》《两狼山》《长寿山》《全忠孝》《歧山脚》被称为乱弹的看家戏。乱弹原来的生、旦戏很少,民国三十六年,宋长岭在河北清河东高庄培养了乱弹第一代女演员臧文秀(艺名小红)、宋小来。女演员出现后,逐渐增加了生旦戏的比重,并移植排演了《白蛇传》《游西湖》《劈山救母》等剧目。1954年,河北省举办第一届戏曲汇演,由孟家班和小老王班合并而成的“威县文工乱弹剧团”应邀参加,并邀请了“凤义班”的名演员宋长岑、臧文秀、宋小来,合排乱弹传统剧目《临潼山》。1980年,由王西平、赵福增、王文德执笔改编的乱弹传统戏《王怀女》由河北电视台录制,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多次播放,使更多的观众得以欣赏这一古老剧种。
  威县乱弹的著名艺人有吴发甲、吴发戍、吴凤、李东海、蒋庆林、王长发、宋长岭、孟庆坤、吴清山、王金海等。他们通过口授心传,一代一代地传承着乱弹戏曲艺术。现在乱弹艺人健在者无几,多已年逾古稀,记载曲调、传唱剧目、编排新剧成为当务之急,我们期待着威县乱弹能在新一代传人中重放异彩。3、巨鹿四股弦四股弦剧照四股弦剧照四股弦又名四根弦、二夹弦、五腔调、五调腔,是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藉清代“花部”诸腔蓬勃发展之势,于道光(1821—1850)年间兴起于冀南。现主要分布在邢台的巨鹿县及周边县市,兴盛时曾广泛流行于河北省的石家庄、邢台、邯郸以及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部的大部分县市。
  据传,道光十九年(1839年)秧歌艺人王不当因在演唱秧歌时没有敬神的资格,只好在农村演出“赌戏”和“罗圈戏”。这时又逢官府禁演秧歌,他只好另谋生路,以求生存。在唱“门戏”乞讨时,他与一位名叫齐大牙的民间艺人在威县相遇,二人在艺术上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曲调,并用其仅有的一件伴唱乐器的名称而名之为“四股弦”。四股弦形成后,很快在威县章台村办起了一个娃娃戏班。清同治九年(1870年),王不当的弟子王玉堂(威县人)与演员罗九、琴师夏大水等人在巨鹿县王虎寨村创办了四股弦的第二个科班。随着科班的创建和连续几年的演出活动,四股弦逐步由偏居—隅向周边扩展。清光绪年间,清河县二哥营村请来四股弦艺人王坏手(威县安上村人)到村里办班带徒,培养了一批很有造就的演员,排演了不少剧目,并多次东过运河到高唐、夏津、临清等地演出、传艺,为四股弦由发源地向东流布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四股弦开始由农村逐渐进入城镇。1905年,著名四股弦艺人张平欣率班首先由巨鹿、任县进入顺德府,一举演红之后,又沿沙河、永年、武安等县辗转进入彰德府(今安阳)及其周围诸县。张平欣一路演出—路收徒传艺,由于语言接近,唱腔优美易学,唱词通俗易懂,使四股弦很快风靡豫北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四四股弦主奏乐器四胡股弦班社。与此同时,邢台、邯郸诸县也有一批四股弦班社相继成立。从1923年起,四股弦有了第一位女演员郭素娥(小名三棒),女演员的出现使四股弦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1958年,邢台地区成立了四股弦戏校,为四股弦艺术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
  四股弦由于演出班社分布的地域不同,逐渐形成了以马凤仙为首的“北府派”和以王福学为首的“南府派”。北府派的演唱和伴奏更多地吸取了河北梆子、丝弦、乱弹等地方戏的音乐素材,而南府派则更多地采用了豫剧、平调、落子等地方戏的艺术风格。南北两个流派演唱风格各有所长,又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争芳斗艳。
  四股弦使用本地语言演唱,以巨鹿方言为代表,以五声调值表示,其行腔吐字,跌宕起伏,高亢激昂,充满燕赵阳刚之气,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四股弦的音乐由唱腔、伴奏和曲牌三大部分组成。唱腔是四股弦音乐的主体部分,以板腔体为主,辅以少量曲牌体,其中宫调式居于主导地位,徵调式则相对居于次要地位。
  四股弦伴奏分为文乐、武乐两部分,文乐主要用于伴奏唱腔和配合表演动作,武乐伴奏则用于唱腔的各种开头和收头,以及用于配合人物上场、下场、念白、身段和武打等。曲牌系四股弦音乐中纯器乐演奏部分,有弦笛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类,弦笛曲牌主要用于过场和动作的伴奏,唢呐曲牌主要用于武将的行军作战。四股弦使用的各种器乐曲牌大多是一曲多用,可根据需要用于不同的场面。
  四股弦以四胡为主奏乐器,四胡的杆、轴为红木或紫檀等硬质木料制成,琴筒为白铜或黄铜制成,蒙蟒皮,竹制弓杆,上系马尾分两缕分夹于第―、二、三、四弦之间,弦为丝弦。四股弦的乐器伴奏和其他剧种完全不同,其方式不是保调方式,而是在整个伴奏过程中,四胡、板胡、二胡、笙、笛各行其道,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自然复调的伴奏方式。
  四股弦“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演唱方法各异,扮相落落大方,人物特点鲜明,文戏、武戏并重。主要剧目有《忠保国》《打鸾驾》《斩姚琪》《二进宫》《单刀会》《铡美案》《天子禄》《双合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保皇娘》《打金枝》《铡赵王》等。1963年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四股弦《杨立贝》《栓娃娃)等剧目。1986年河北电视台录制播出了四股弦传统戏《二进宫》。
  四股弦有极高的包融性,兼收各家之长又不失个性,极具燕赵高亢激越的艺术特点。2006年,巨鹿四股弦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威县梨花大鼓梨花大鼓原名犁铧大鼓、山东大鼓,是起源于山东西北农村的一种曲艺艺术。清末民初,梨花大鼓便已在冀南与山东交界一带广为流传,尤其是在邢台的威县更为盛行。1930年以后,威县一带的梨花大鼓艺人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随着该曲种在山东的衰落,威县一带的梨花大威县梨花大鼓艺人在农家演出场面鼓成了直、鲁两省曲坛的代表性曲种。
  梨花大鼓因演唱者敲犁铧片唱农歌而得名。据传梨花大鼓产生于明代中期,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清代作家刘鹗在其所著的《老残游记》中,记述了当时著名的艺人白妞与黑妞姐妹在济南市明湖居曲艺场演出梨花大鼓的盛况及其唱腔的来源,说黑妞嫌“乡下的调儿没甚出奇”就常去看戏,将西皮、二黄、梆子、昆腔等戏调吸收进她的唱腔,使演出更加丰富多彩。
  著名梨花大鼓艺人孙金枝带领威县曲艺队在农村演出梨花大鼓伴奏最初为两枚犁铧片和矮脚鼓,后来将犁铧片改为“铁片”或“铜片”(月牙片),并增加三弦伴奏,后期增加了四胡、扬琴、二胡等乐器。演唱者右手执鼓楗击鼓,左手操月牙板敲击演唱,—般为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等形式。唱腔分为慢板、二性板、快板、散板等四种板式。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最初多演中篇,有说有唱,后来以演短篇为主,只唱不说。
  梨花大鼓受地方戏曲、地方音乐和地方语言的影响,形成了“南口”和“北口”两个主要流派。“北口”唱腔曲调朴实、风格刚健、极重咬字功力,号称“老牛大甩缰”调。“南口”唱腔节奏为快板,越唱越快,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曲调婉转,唱腔自然,俗称“倒扒口”。
  梨花大鼓的曲目极为丰富,比较著名的大部书有《包公案》《薛仁贵征西》《杨家将》《大破孟州》《五女配》《五虎平西》《三省庄》《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海岛怒潮》等50余部,著名唱段有《双锁山》《蓝桥会》《许仙游湖》《女起解》《樊梨花》《西厢记》《打黄狼》《戏牡丹》《草船借箭》等300余个。除曲目外,梨花大鼓还有反映各种事物的“赞”和“赋”,如“辕门赞”、“白马赞”、“刀赞”、“枪赞”、“山赞”、“水赞”、“火赞”、“风赞”、“美人赋”、“盔甲赋”、“行军歌赋”等等。
  清嘉庆年间,邢台著名的梨花大鼓艺人有威县王奎山、临西吕连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临城冯云山,时称梨花大鼓的“五大山”,名震冀鲁两省,他们及其门人把梨花大鼓的发展推向了极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在冀南一带的魏金凤、穆大爱、孙金梅等享有盛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自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兴起之后,梨花大鼓逐渐走向衰落。建国后,在冀南地区,李明山一支中的“金”字辈名艺人孙金枝、孙金兰姐妹二人,成为梨花大鼓的后起之秀。
  孙金枝(1928—1989),艺名大金枝,邢台市威县横河村人,著名梨花大鼓女艺术家,生前曾为中国曲艺家理事,河北省曲协副主席。孙金枝天资聪颖,学艺刻苦,嗓音宏亮,唱腔委婉细腻,华丽柔媚,表演风格朴实细腻,酣畅大方,声情并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41年,十三岁的她便成了“压轴”的主演,在冀南一带家喻户晓。抗日战争爆发后,孙金枝积极支持抗日救国运动。全国解放后,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厂矿巡回演出,逐步成长为一名新文艺战士,1958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曲艺会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粉碎“四人帮”之后,她演出的《广场思亲》在1980年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曲协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曲目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县、广宗和山东宁津等地均邀请孙金枝举办过梨花大鼓培训班,培养了部分年轻艺人,促进了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
  梨花大鼓风格朴实,曲调高昂,唱腔独特,曲目丰富,叙事情景交融,地方色彩浓郁,既是一种说唱表演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声腔艺术,对其它曲艺门类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不少曲艺门类仍保留着“梨花腔”,它的唱腔特点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书等曲种吸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2007年6月,威县申报的冀南梨花大鼓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平乡丝弦丝弦又名河西调、弦子腔、弦腔、小鼓腔、女儿腔、罗罗腔等,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山西省的晋中地区东部以及雁北地区。流布各地的丝弦,各地群众各有自己的称谓。丝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支派,后人按其流行区域分别称作南、北、西、东和中路丝弦。历史上邢台、邯郸一带称丝弦叫弦子腔,属南路丝弦。建国后,丝弦艺术有了迅速的发展。1960年,平乡丝弦剧团成立后,自编、移植上演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传统剧目和现代戏,使这一古老艺术重放光彩。近年来,人们习惯上将南《糟糠情》剧照平乡丝弦演出剧照路丝弦称作“平乡丝弦”。
  据考证,丝弦戏约形成于明代末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沈德符是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北京乡试举人,他在《顾曲杂言》中曾写道:“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自宣(德)、正(统)至成(化)、弘(治)后,中原又行[锁南枝]、[傍妆台I、[山坡羊]之属。……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杆]、[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成诵。”这里所列举的曲牌大部分为早期丝弦的主要曲牌,而且今天仍然是丝弦的常用曲牌。据此,可以认为早期的丝弦戏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成的。清初,丝弦有了很大发展,并深受群众的欢迎。清康熙十年(1671年)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县志》卷八,已有"俗喜俳优,正月八日后,淫祠设会,高搭戏场,遍于闾里,以多为胜。弦腔、板腔,魁锣桀鼓,恒声闻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杂沓,犹拥之不去”的记载。从康熙到乾隆末年,弦子腔在艺术上日渐成熟。清嘉庆三年(1798年),清王朝颁布禁戏诏谕,明令禁演"弦索”。清末至民国初年,直至抗战前夕,是南路丝弦的鼎盛时期,邢邯两地先后建起20多个班社,著名的有义和班、田顺班、永盛班等等。解放后,相继成立了一批专业剧团,有邢台县丝弦剧团、平乡县丝弦剧团等,使这一古老艺术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展。
  平乡丝弦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见于记载的达百余出,如《闹东京》《小二姐做梦》《海瑞告状》《白逼宫》《勾沙滩》《做梦》《下寒江》《火焰山》等。解放后,为了丰富丝弦剧目,从其他剧种移植了《杨门女将》《小刀会》《雏凤凌空》等20多出,并排演了一批现代戏。
  平乡丝弦的音乐由唱腔、文乐曲牌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唱腔是它的主体部分,主要由越调和官调组合而成,此外还有来源于明清两代在北方流行的俗曲小令及吸收昆曲、高腔的一些杂曲或无过门曲牌。文乐曲牌和打击乐主要是配合身段及烘托气氛,在舞台表演过程中,二者与唱腔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塑造人物、控制节奏的艺术使命。
  平乡丝弦的表演奔放豁达,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厚,脸谱生动有趣,动作夸张,刻画人物细腻,并崇尚特技,尤以花脸、老旦、花旦等行当表演更具特色。
  张君秋给丝弦演员题词6、临城南调临城南调为群众演出在邢台市的临城县,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剧种叫南调。据说南调是豫剧的前身,又称河南调,在清末传入临城,全靠一代一代地口传身授来传承,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南调传入本地以后,吸收了本地的优秀文化,与本地语言、民俗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临城地方特色的南调文化。临城南调主要分布于临城县西部山区赵庄乡一带,除用于大戏演出外,也用于民间小班,还可以自娱自乐,长期在民间流传,深受群众喜爱。
  清朝末年,临城县赵庄村杨三桃外出学艺,得南调真传,回到家乡创立了赵庄南调戏班,将南调艺术传给了杨玉珍、于顺成等人,并再传于岳礼祥、王歪小等人,使这一民间艺术在山区小县传承开来。据岳礼祥讲,他于1951年拜杨玉珍为师学习南调,主攻文乐,由于不怕吃苦,逐渐成为赵庄南调剧团的台柱子和领头人。新中国成立后,临城南调达到鼎盛时期。传至第四代高新文等人后,在文革期间沉寂了多年,很少有人传唱临城南调,此艺术形式濒临灭绝。近些年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影响下,临城南调再次在临城县活跃起来,也出现了第五代和第六代传人。杨喜斌是南调的第四代传人,由于喜爱南调艺术,他于2006年自发组织赵庄村喜爱这项艺术的村民成立了南调剧团,使这一古老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得以传承发展。
  临城南调演出所用的服装道具、功法等与现代豫剧基本吻合,但有些板式、唱法与现代豫剧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在家伙腔里的韵调高低起伏特别悬殊,但悦耳动听,又能将戏剧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临城南调的乐器主要有:板胡、二胡、笙、三弦、低音胡、竹笛、唢呐、点、鼓、锣、手锣、梆子等。其中有一种打击乐器,叫“点”(铜器),在剧情或演出的特定环境里替代梆子,使演奏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韵味。临城南调常演的剧目有《燕王扫北》《辕门斩子》《秦琼投朋》《敬德背鞭》《刘玉娥行会》《五女兴唐传》《天子路》《打金枝》《马三保征东》《清查府》等。
  临城南调板式丰富,慢板绵软悠长,快板行云流水,与地方文化相融合,风格别具一格,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研究豫剧艺术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7、任县吵吵吵吵戏是流行于邢台县、任县、南和、内丘一带的一种民间文艺演出形式,以任县最为广泛。因形式似吵架,故名吵吵。“吵吵”亦称“说好事”,起源于明末清初,经与民间顺□溜、数来宝相结合,逐渐流行。相传为明朝末年九宫道布教传道时,为防止官府缉捕而做掩护的一种演出。早在明崇祯年间,任县民间就出现了“吵吵”戏班。近代较早的有名戏班为东望马台的“实劝班”,由该村老艺人赵进和、赵志全组织,经常在南和、平乡、任县一带活动。
  吵吵的表演形式非常简单,由一人或多人登台,以说为主。剧词类似顺口溜,带韵脚,偶尔有几句插曲,多用民间小调。全剧只用一个手锣伴奏,插曲多用板胡、二胡、唢呐、笙和横笛。过门为:令令采、令令采、令采令采令令采。吵吵多为独幕剧,最长能演四个小时,最短只演八分钟,这种形式很适合田间地头和群众自娱自乐。每逢春节庙会闹社火,在火龙、排鼓和高跷这些火爆节目之后,吵吵戏就会趁机上场说上一段,几分钟的过场戏,时间稍长,就会被大会首用竹竿子轰下去,属于边角余料的补白。
  独角戏表演者多为男扮女装,头上扣一个长把子葫芦瓢权做发髻,耳朵上挂两个大红辣椒以为点缀,太阳穴还要贴上两个黑膏药以示泼辣。上身穿一件长可过膝的偏襟女衫,黄铜纽扣,纽扣上系一红手帕,宽袖口彩条滚边,随手拿一把破蒲扇,边说边扭,随口把看见的熟人编进唱词里去。观看的群众就会哄堂大笑,被编排的人常会和说唱者笑骂起来,甚至拧耳朵、踢屁股,达到了大家参与的目的。
  吵吵戏讲究咬字清晰,说的速度很慢,尽可能把每句台词都送进观众耳朵里去,类似于京剧的韵白。吵吵戏表演的语言必须是方言俚语,夹杂着许多流行于当地的谚语和歇后语,语言特别新鲜、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为是群众艺术,所以免不了有脏□的地方,但它总是以惩恶扬善为目的,教育人尊老爱幼、家庭邻里和睦。其传统的主要作品有《拾大粪》《卖甜桃》《卖萝卜》《妯娌俩打架》等。
  吵吵戏的内容也很随便,素材全是百姓身边事,锅头炕边,家长里短,口头传闻,皆可入戏。如:“他大娘,孩子们多,一到吃饭就围满锅。大的就把稠的捞,二的就把勺把捉。三的急忙下笊篱,老四用手往外攉。小五饿得红了眼,脱个光锭下了锅。”再如:“豇豆角,两头参,轻易不敢走娘家。娘看见,好喜欢,嫂嫂看见瞅两眼。嫂嫂嫂嫂你甭瞅,看看爹娘俺就走。亲娘送到大门外,哭哭啼啼拜两拜。亲爹送到大门西,哽哽咽咽作俩揖。哥哥送到枣树行,拔下簪子写文章。有咱爹,有咱娘,这条老路长又长。没咱爹,没咱娘,这条路上筑道墙!”吵吵戏是一种非常适于在农村演出的小品式的艺术形式,形式灵活,易于掌握,如果用旧瓶装新酒,加以包装和提高,简直可以与东北的二人转媲美。
  8、临西二呼噜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1964年2月山东省临清县卫运河以西区域划归河北省管辖后成立的。这里西望太行,东瞻岱岳,地处冀鲁古运河临西段老艺人在展示尘封已久的演出服装老艺重新穿上了昔日的演出盛装平原腹地,卫运河在境内全长39公里,不仅是沟通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的交通咽喉,也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交通的便利和经济的富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以临西县为中心形成和流传的地方剧种“二呼噜”应运而生,成为运河两岸家喻户晓的平民艺术,也成为运河文化丰富多彩的真实写照。
  二呼噜系由四股弦、落儿腔等剧种的唱腔融汇变通而来,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一种自制的发音近似“呼噜”之声的“二呼噜”而得名。其流行区域较狭窄,主要演出范围东抵卫运河,南达山东冠县桑河镇,西到邱县香城固,北至威县邵固、清孙庄,方圆约百余里。历史上没有专业班社,只有农民自娱性的业余演出组织,除年节化妆演出外,平日也为村民婚丧嫁娶演唱。
  这一剧种产生于清末民初临西县张白地村,该村已有五代艺人,演唱二呼噜有上百年的历史。第一代艺人叫张思爱,绰号“干巴脸子”,随母到张白地村落户。张是一位会唱四股弦、落儿腔、河南曲子等剧种的艺人,多才多艺。他将这些曲调糅杂在一起,加以变通,用自制的拉弦乐器“二呼噜”伴奏,在村里教会了张克俊、张学江、张思存、张思春等人,组成子弟班进行演出。张克俊绰号“老套子”,工旦行,在当地小有名气。以后馆陶、清河、邱县等邻县少数村庄也有人来张白地村学唱二呼噜,如张兰祥、张兰周、张景宇等,再后又有黄传荣、王凤山、张书勋、邓元鳌、张廷龙等习此剧种。六十年代,又有一班青年人开始学唱。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演出。改革开放后,开始复苏。因受新兴文艺形式的冲击等多种原因,近年来,二呼噜日渐式微,濒于消亡。
  临西二呼噜曲调优美流畅,唱腔委婉细腻,韵味悠长,它音域宽广,音调上翻,具有“真腔吐字,假嗓行音”、“大口吐字,小嗓拖腔”的特点。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慢板、散板、三板、翻腔、娃娃、垛子、念板等,以及哭迷子、含韵、栽板、留板等辅助性板式。用大笛(唢呐)吹奏的曲牌有大摆门、二板揣、打水牌、研磨牌等。其乐队由8人组成,文乐有二呼噜(后为板胡代替)、二胡、笛、笙、唢呐(兼),武乐有板鼓、大锣、镲、小锣等。
  二呼噜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根据不同情况分为若干小行,表演古老浑朴、粗犷热烈,注重唱、做、念、打。唱词多为七字,语言含蓄幽默、通俗易懂。它的剧目多移植于其他剧种,据统计有《辕门斩子》《血汗衫》《王子荣掉印》(即《双合印》)《宝莲灯》双喜合》《宋江杀楼》《小姑贤》《王定宝借当》《吕蒙正赶斋》《卖妙郎》等二十一出。邢台四股弦的剧目,临西二呼噜可以一字不动的搬演,只改动唱腔即可,艺人谓之“改嘴”。二呼噜的剧目大多是宣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表现男女爱情的题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因而很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该戏曲艺术具有完整的艺术形态,风格热情奔放,诙谐幽默,有着显著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邢台大运河畔这片沃土上土生土长的艺术之花,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