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宁晋八仙七巧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76
颗粒名称: 6、宁晋八仙七巧灯
分类号: J722.29
页数: 2
页码: 21-2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宁晋县八仙七巧灯,“八仙七巧灯”是流传于邢台市宁晋县白侯村、刘路村的一种民间灯舞。它以灯为主要道具,由“八仙人”和“七巧灯”两部分组合而成,多在夜间表演,常和其他民间花会联合演出等。
关键词: 宁晋县 八仙七巧灯 民间艺术

内容

“八仙七巧灯”是流传于邢台市宁晋县白侯村、刘路村的一种民间灯舞。它以灯为主要道具,由“八仙人”和“七巧灯”两部分组合而成,多在夜间表演,常和其他民间花会联合演出。
  宁晋县白侯村老艺人保留的《七巧灯图解》一书,是“嘉庆十八年癸亥岁织女渡鹊之夕”由“桑下客绘于养心室”的。清嘉庆十八年癸亥岁即公元1813年,距今已有近200年。“七巧”在这里当有两种含义,一指七巧图形组合变化之巧妙,一指七夕之夜“乞巧”之旧习。“七巧灯”图形的组合是由“七巧板”演变而来,其所组图形千变万化,可达数百种。据老艺人回忆,此舞蹈是由江浙一带传来的。
  八仙七巧灯的“八仙人”最早是“死八仙”,即表演者肩上背的“八仙”是用木棍或秫秸扎成“人”的形状,配以八仙服饰而成。稍后形成的“活八仙”则是借鉴了民间舞蹈“节节高”(背阁)的形式,把木棍或秫秸扎成的假人改由十岁左右的儿童扮演,这样演出时由静变动,更显生动和逼真。
  八仙七巧灯灯会,一般由29人组成。即:持灯者7人,扮“八仙”者16人,乐队4人(堂鼓、大锣、钹、手锣各1人),放烟火者1人,打旗者1人。出会时,由打三角旗的会首引路,持七巧灯的7人组成牌楼随后,8名“仙人”肩负八仙(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一手持灯,一手持各自的宝物,随着锣鼓的节奏边扭边走。除29人外,后边是“狮子”、“龙灯”、“海螺”等花会组织。演时,八仙七巧灯大都和“狮子”、“龙灯”合演,自己单独演出的时候较少。每到一宽阔处,“七巧灯”组成的牌楼图形占居演出场地的中心,“狮子”舞会的两头雄狮蹲在牌楼两侧,烟火起处,“龙灯”花会中的持珠者挥舞而出,宝珠引处,龙头探出,放烟火者即用火扇燃放烟火,但见火光闪出,龙头起舞,随即又缩回牌楼之内。如此三四次后,火龙即腾跃而出,盘旋起舞,如真龙—般。接着各种花会由牌楼下相继而出,场面显得极其生动、热闹。当所有花会全部出场之后,两只雄狮才开始表演。这些热闹、红火的场面结束后,八仙七巧灯便开始表演。
  八仙七巧灯的主要道具是“七巧灯”,纸灯的直径约一尺左右,由七人执灯舞之。“八仙人”的动作以蹲步和蹲蹬步为主,蹲步要求表演者动作稳健有力,节奏稍快,一拍一步;蹲蹬步则是四拍完成,节奏缓慢。“八仙人”的“底座”多是20至30岁左右的男性演员,而扮演八仙的则以10岁左右的儿童为宜。这是与该舞的特定形式分不开的,因两层人表演,则要求驮八仙者年富力强,而被驮者年少体轻。
  “七巧灯”的舞蹈特点则与之相反,持灯者多用细碎轻快的“台步”、“跑场”来组织图形,每组成一图形,七人则绕场一周,让周围观众都能看到。所组图形千变万化,常见的有鸟、鱼、荷花、船、桥等以及人的各种劳动姿势,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
  当“七巧灯”组成牌楼时,“八仙人”即用“蹲步”由牌楼下边舞边出。“八仙”自报姓名后,配以烟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持灯者组成“五行山”时,“八仙”则立于山凹之处,火光闪闪,烟火升腾,好像云雾中的“八仙”俯瞰人间的灯火盛会一般。
  “八仙人”和"七巧灯”的基本步子、动作和风格虽然迥异,但民间艺人却巧妙地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既形成了鲜明对比,又形成了一个完美、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
  作为传统民间灯舞,八仙七巧灯以其富于趣味和变化的组合图形,突出了一个“巧”字,而矫健有力的“八仙人”部分突出了一个虽拙实巧的“拙”字。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成为民间灯舞中一份宝贵的艺术财富。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晋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