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广宗黄巾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72
颗粒名称: 4、广宗黄巾鼓
分类号: J632.52
页数: 3
页码: 16-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市广宗县黄巾鼓的起源,黄巾鼓的演奏特色,黄巾鼓传承的概括。
关键词: 广宗县 黄巾鼓 民间艺术

内容

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农民起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留下的深远历史影响,不仅仅在于激励人民群众继续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为后来的历次农民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时至今日,与黄巾起义有关的传说故事在邢台广泛流传,广宗一带的一些地名和习俗也与黄巾起义有关,很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源自黄巾起义,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道乐外,还有著名的黄巾鼓。
  黄巾鼓,又名太平鼓、八面鼓。相对于以吹奏为主的太平道乐“文乐”而言,它也谓之“武乐”。黄巾鼓源远流长,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在舆论发动过程中形成了太平道乐。作为太平道乐武乐的黄巾鼓,高亢激越,铿锵有力,最初是用于战场上,以鼓助阵,鼓舞士气,鼓舞黄巾军奋勇向前,冲锋陷阵。黄巾起义失败后,在民间,人们为了纪念黄巾起义和起义领袖张角,每逢节日庆典,群众集会都会演奏黄巾鼓。这样黄巾鼓便在民间代代传承下来,至今每逢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祭祀,它都以激越、高亢的腔调响彻在冀南大地。
  黄巾鼓演奏富有特色,声调曲牌丰富。黄巾鼓演奏时,鼓手们头包黄巾,一面大鼓居中,八面小鼓和四铙四镲分列两边,中间一人持引锣指挥,跑前跑后,上下跳跃,敲打出各种不同的号令,使整个乐队节奏统一,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八面小鼓一面大鼓其数为九,四铙四镲一引锣,其数也为九,象征“九州大地”、“九门宫阙”、“九龙合壁”等吉祥之意。
  黄巾鼓的节奏有慢有快,有弱有强,有时高亢激越,如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恰似刀枪剑戟,塵战疆场;有时又和风细雨,低沉回环,如泣如诉,沁人肺腑。黄巾鼓在广宗的东董里、大柏社、东召村、红庙村和楼斗寨都有鼓乐队。东董里的鼓谱分10节,分别为布阵、鼓平、绣球、三番、揣羔儿、大鸡上架、小鸡上架、长兴、结点、荣归等。表演首先从“布阵”开始,领队高举“黄巾鼓”大旗,率队出场呈扇面列队,而后领队高举大旗转向大鼓背后,演奏开始。当尾节“荣归”演奏完后,执引锣者指挥退场。东召村鼓谱有14节,分别取名叫走进村、打爆儿、硬四锤、八不投、紧三锤等。楼斗寨黄巾鼓有大小喜上喜、烂劈柴接大鸡上架、一百单八锤等个曲目。
  黄巾鼓在广宗传承1800年经久不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原因就是广宗人对黄巾起义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东董里村也是黄巾起义的重要根据地,该村太平道徒通过太平道乐组织群众,并倾诉对封建统治的不满,激发群众的反抗斗争精神。当时本村男女老少都喜欢黄巾鼓,一天到晚“咚咚锵”、“咚咚锵”响个不停,后来便被人们称为“咚咚庄”。直到明永乐年间大移民后,村西边增加了一个以董氏为主的“西董村”,该村才被改叫为东董里。东董里村村西,黄巾军与关羽带领的汉军大战时,留下的“六路口”、“迷魂阵”、"烽火台”等战场遗址至今尚存。相传遗址北边的红庙村村名,是因大战“六路口”时,义军鲜血把村旁一座庙周围的黄土都染成了红色,原村名“北庞关寨”便更名为“红庙村”,该村因此至今不供奉关公。
  经过多少代民间艺人的传承,才使黄巾鼓延续下来,如今已无法查考,很多民间艺人为此做出了默默无闻的努力。东召村的黄巾鼓时起时落,到1992年又兴旺起来,是由于该村老艺人赵金芳记下了历代师傅口传的《锣鼓真经》,在本村及周围村庄收了许多弟子,并悉心予以培养的结果。东董里村60年代有一位老艺人去世前留下了一本手抄鼓谱,老艺人刘德恒千方百计把它找来,一点一滴地敲打,昼思夜想,精心琢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把整个鼓谱翻译出来,形成了人人会学会练的“白话”,很快黄巾鼓这一民间艺术又在群众中活跃起来。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广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