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邢台县长信排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71
颗粒名称: 3、邢台县长信排鼓
分类号: J632.52
页数: 3
页码: 14-16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县“长信排鼓”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排鼓起源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广泛流传在邢台县东北部和内丘县的一些村庄,而以长信村的排鼓最具特色;其动作优美,节奏紧凑,多在传统节日、庙会和喜庆活动时演出,深受群众喜爱等。
关键词: 邢台县 长信排鼓 民间艺术

内容

邢台县“长信排鼓”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排鼓起源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广泛流传在邢台县东北部和内丘县的一些村庄,而以长信村的排鼓最具特色。其动作优美,节奏紧凑,多在传统节日、庙会和喜庆活动时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相传在明朝初年,邢台一带人口稀少,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林姓人家,在长信村安家落户。当时遇上大旱之年,百姓只能眼巴巴地盼天下雨。林氏一家为祈求上仓保佑风调雨顺,就在村西口盖庙塑神求雨。为了感谢天降喜雨,林氏就一手拿铜盆,一手执木棒在神前狂欢敲打,并逐渐改为敲鼓敬神,这便是最初的排鼓。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仅用排鼓来敬神,而且也用来庆丰收、庆春节、庆婚嫁,使之演变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由于长信排鼓是由长信村林姓人氏传承发展的,且居住在村西,所以又叫“西林社排鼓”。传统排鼓一般由12人、24人或多至40人组成,配有36公分小圆鼓8至12面,70公分中圆鼓2面,180公分大圆鼓一面,小锣、大铙、大钹各4至8副。排鼓表演时,表演者身着古战服,按阵形排开,大鼓指挥,小锣引导。按照传统套路首先两队出场,由两人对敲或四人对敲。鼓点一变,两队共走“四门到底”,随着紧密的鼓点,队形又变为“十字披红”、“双插花”,鼓点渐渐缓慢,队形变为“蛇盘道”,在欢快的鼓点指挥下表演终结。近年来,长信排鼓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积极改革创新,取名“龙腾排鼓队”,并多次在市、县的春节乡艺会演中获奖,成为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
  长信排鼓形式灵活,场面宏大,动作刚劲,威武雄壮,节奏激昂,气势磅礴,地方特色鲜明,是邢台民间传统鼓乐的代表。2007年6月,“邢台县长信排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