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统音乐、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460
颗粒名称: 一 传统音乐、舞蹈
分类号: G112
页数: 15
页码: 8-2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传统音乐和舞蹈艺术是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音乐以广宗、巨鹿一带广为流传的太平道乐最具代表性 ,民间舞蹈艺术以传统鼓舞为主成为独树一帜的传统鼓舞艺术的概括。
关键词: 非物质 文化遗产 邢台市

内容

舞蹈传统音乐和舞蹈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邢台的传统音乐以广宗、巨鹿一带广为流传的太平道乐最具代表性,它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以其原始性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邢台的民间舞蹈艺术以传统鼓舞为主,其突出特点就是舞、乐结合,鼓以特有的音色、节奏在舞蹈中起着重要作用,舞者则是击鼓而舞。邢台的鼓舞种类较多,风格各异,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节奏活泼明快,气势恢宏,是传统节日和庆典期间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一项文化活动。尤其是邢台的隆尧招子鼓,以其鼓手背后的鼓招子而得名,鼓点豪放,舞姿雄壮,成为独树一帜的传统鼓舞艺术。 1、广宗太平道乐广宗县是邢台市东部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广宗太平道乐起源于此。“广宗”一名始见于西汉时期,《汉书•诸侯王表》载:汉元始二年,封代孝王玄孙刘如意为广宗王,盖取“推广宗子之意”为名(《威县志》),数年后国除,后汉时置为广宗县。然而,那时的广宗在今天的威县境内。今广宗县在东汉时为经县地,隋、唐时期为平乡县地,元代始析平乡县增置广宗县,即沿袭了其东不远的古广宗之名。民国《广宗县志》记载:“广宗全境地势平衍,无崇山峻岭,土壤概系沙质,到处堆积成丘,自古以沙丘著名。”历史上这里地瘠民穷,往来商贾甚少,在相对封闭保守的环境中,太平道乐原汁原味地保留着独特古朴的韵律,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太平道乐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道乐也称太平古乐,渊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至今广泛流布于邢台市东部的广宗、巨鹿、平乡一带。公元184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其领导者就是当时的钜鹿人张角,道徒皆以黄巾裹头,史称黄巾起义。虽然黄巾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沉重打击了东汉政权的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进步,尤其对当地民俗和民间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邢台东部诸县流传的很多民间醮场演奏场景太平道乐表演场面艺术都与黄巾起义有关,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公元172年,钜鹿郡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太平道为道教一支,奉黄帝、老子为教祖。在长达12年(公元172-184年)的起义舆论发动过程中,张角打醮设坛,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传教义,进行秘密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他把人人平等的思想及对神的祈禳祷祝编成经文,让徒众吟诵,并先后加入了打击和吹管乐器伴奏,增强了诵经的节奏性和渲染力,这便是太平道乐最早的雏形。张角以广宗大柏社村为中心打阖天大醮,即以大柏社为总坛,并以总坛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呈“米”字型设分坛。距总坛四五十里“四面八方”的8个村为分坛同时打醮,醮期为极数9天,届时,1600多平方公里的华北大地上管、笙、笛、箫、锣、鼓声响彻大地,太平道乐演奏其声势和影响可以想见。
  黄巾起义失败后,打醮融入了祭祀死难黄巾军英灵的内容,太平道乐在民间通过代代“口口递”(即口传心授)完整地保存下来,流传至今。元代,全真道传到广宗,入全真道者免交皇粮,随着部分太平道徒加入全真道,太平道乐渐成道教音乐,形成了“邱祖派”和太平道乐演出场景“孙祖派”两大派别。两派在较长时间内仍然以演奏太平道乐为主,并代代相传。现在两派主要分布在广宗县中清村、大平台、后平台、砖窑、赵葫芦5个村。经过普查,太平道乐有伴弦曲牌48首、器乐曲牌41首、打击乐曲牌45首,共计181首,其中失传47首。流传下来的曲谱主要有《太平十八番》及通称“三仙曲”的《朝天子》《经堂乐》《玉芙蓉》等,另有手抄本太平道乐工尺谱—册辗转传世至今。由于工尺谱只记写了旋律的音高关系,没有时值和强弱拍的划分标记,所以太平道乐主要是靠师傅的□传心授。又因太平道乐师祖留下的曲谱在传人心目中神圣无比,虽经世代相传,也不敢妄自更改,使其古朴的风韵至今犹存。
  太平道乐自汉末至今已传承延续了180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和发展,融和吸收了宫廷音乐、地方戏曲、民间曲艺等多种音乐成分,逐渐形成一套由经乐与器乐组成的完整的太平道乐。其乐器分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文场乐器有高音尖管、高音大管、中音管、低音雅管、次低音管、笙、埙、海笛、云锣,武场乐器有坛鼓、手鼓、铛、格、铙、镣、铃、碰钟、木鱼、磬等。曲调有的明亮、高亢,有的深沉、悲切,旋律起伏跌宕、优雅婉转,高低音变化极大并且频繁,有的曲子达两个八度之多,使音乐表现的内涵更加丰富。其节奏明快、虚幻轻盈,既有道教音乐的清静幽远,又有源于农民起义的粗犷雄浑。太平道乐的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一种是动乐。静乐在表演时或坐或立,一般都在打醮中的醮棚内演奏。动乐则是循图谱边行进边演奏,谓之乐舞或道舞。道舞演奏的人数可多可少,至少9人,多者可达30人。太平道乐虽然源于道教,然而只有演奏者在民间道场穿上道袍演奏,人们才感觉到它是道教音乐。现如今,太平道乐主要在打醮、祭祀、寿诞和民间庆典时演奏,深受群众喜爱。
  历经沧桑岁月,世代传承,太平道乐逐渐演变成为极富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各宫观道乐均以丝竹乐器为主,主要在宫观科仪上伴经演奏,借以敬神。太平道乐演奏者都是民间艺人,以吹管乐器为主,正如艺人所说“都是带眼的、能吹的”,其演奏常在民间醮场,更多是在丧仪和其他庆典仪式上,“亦道亦民”,既敬神又娱人。太平道乐源自武装起义,具有粗犷雄浑、古朴激昂的韵律特色,既不同于北方道乐的“全真韵”(以北京白云观为代表),也有别于南方道乐的“正一韵”,在全国独具一格。
  2、隆尧招子鼓招子鼓原称鼓会,曾广泛流行于邢台的隆尧、柏乡、宁晋三县交界一带。招子鼓是一种传统的乡艺,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故称招子鼓。招子鼓历史悠久,粗犷质朴,气势宏大,乡土气息浓郁,是极为珍贵的民间舞蹈艺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招子鼓的起源,民间还有种种美丽的传说,其中两种流传颇广。相传唐朝建立之初,李世民兄弟为了争夺皇位,手足相残,爆发了宫廷斗争。为躲避追杀,李世民藏匿在宫内的大鼓之中躲过一劫,登上王位后,李世民对大鼓偏爱有加,无论逢年过节,还是朝中有喜庆之事,均以击鼓助兴。据国学大师陈寅恪考证,李唐家族的祖居地就在隆尧,现在该县魏庄镇王尹村仍有唐先祖陵遗址。这一习俗也就在后来逐渐传回了李唐故里。另一种传说来源于李自成起义,传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每逢作战必用鼓队擂鼓助威,听到鼓声,义军士气大震,打了隆尧招子鼓很多胜仗。于是李自成就把大鼓系上彩绸,装饰一新,在一片咚咚的战鼓声中凯旋而归,久而久之,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招子鼓”。
  招子鼓在隆尧、宁晋、柏乡一带流行,与这一带的地理环境和民间信仰有着密切关系。这里位于太行山的东麓,地处古大陆泽的南泊和北泊之间,境内河汊纵横,有午河、泜河、滏阳河、澧河、小漳河等多条河流。历史上这里河水时常泛滥,百姓面对洪灾,束手无策,为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常常敲起大鼓,祈求神灵庇护,后来逐步形成了招子鼓。招子鼓也曾为祭“路灯神”和“灯光佛”而舞。古代澧河、滏阳河两岸,几乎所有的村庄都曾有过招子鼓的活动。时至今日,每年春节期间,个别村的招子鼓会还要举行为河神散灯等民间活动。在隆尧县,目前活动较多、规模较大的有狮子疙瘩和千户营两个班会。
  隆尧招子鼓参加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演出之二隆尧招子鼓参加首届中原民间艺术节演出之一招子鼓的主要道具是“鼓招子”。“鼓招子”由三部分组成,下部是木制招子杆;偏上方有一圆形木制彩盘,直径约十公分,彩盘周围挂满五颜六色的彩绸和小铜铃;最上方是彩色鸡毛制成的掸子,含“上掸天宇,下扫凡尘”之意。招子鼓舞者背插高约五尺左右的鼓招子,腰系—扁形革鼓(雅鼓状),表演中鼓招子时而大幅度摆动,时而小幅快速抖动,小彩绸随风舞动,小响铃叮叮有声,时而如狂风暴雨,时而又如窃窃私语,豪放洒脱,刚劲舒展,生动有趣。
  招子鼓的表演方式和套路与其他鼓类有着明显的不同。其鼓谱丰富,鼓点简朴雄壮,节奏变化多样,和谐悦耳。招子鼓全部是打击乐器,有大鼓、小鼓、马锣、大挠或大钹等。传说原来曾有72套鼓谱,现在常用的只有战鼓引、鼓头、引鼓头、小番、长番、单上架、双上架、鸡上架、鸡落架、伙鼓等三十余套。其舞蹈动作不多,基本步法是“小踩步”,基本动作是晃动招子和力度较强的蹲、跳。招子鼓队形变化丰富,十分灵活,有二龙出水、五股穿心、插花、跑对角、串八字、大围场、龙盘柱等等,形成了招子鼓特有的韵味。
  招子鼓是一种非常适合在街头广场演出的民间艺术形式,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以其铿锵的韵律、豪放的舞姿赢得了群众的喜爱,并逐渐从原来的娱神和祈求丰收,发展成为以参加节日庆典为主的娱乐活动,在全省享有盛名。河北省歌舞剧院曾以隆尧招子鼓为素材,经过加工整理,编排了民间歌舞《庄户金秋》,把它搬上舞台演出后深受群众好评。近年来,隆尧招子鼓还曾多次组队,先后参加了第五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首届中国邢台郭守敬科技文化周、首届中原民间文化艺术节、2006河北文化艺术展演等重大文化活动的演出,受到广泛赞誉。
  3、邢台县长信排鼓邢台县“长信排鼓”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排鼓起源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广泛流传在邢台县东北部和内丘县的一些村庄,而以长信村的排鼓最具特色。其动作优美,节奏紧凑,多在传统节日、庙会和喜庆活动时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相传在明朝初年,邢台一带人口稀少,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大鼓指挥排鼓表演一户林姓人家,在长信村安家落户。当时遇上大旱之年,百姓只能眼巴巴地盼天下雨。林氏一家为祈求上仓保佑风调雨顺,就在村西口盖庙塑神求雨。为了感谢天降喜雨,林氏就一手拿铜盆,一手执木棒在神前狂欢敲打,并逐渐改为敲鼓敬神,这便是最初的排鼓。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仅用排鼓来敬神,而且也用来庆丰收、庆春节、庆婚嫁,使之演变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由于长信排鼓是由长信村林姓人氏传承发展的,且居住在村西,所以又叫“西林社排鼓”。
  传统排鼓一般由12人、24人或多至40人组成,配有36公分小长信排鼓“二人对敲”圆鼓8至12面,70公分中圆鼓2面,180公分大圆鼓一面,小锣、大铙、大钹各4至8副。排鼓表演时,表演者身着古战服,按阵形排开,大鼓指挥,小锣引导。按照传统套路首先两队出场,由两人对敲或四人对敲。鼓点一变,两队共走“四门到底”,随着紧密的鼓点,队形又变为“十字披红”、“双插花”,鼓点渐渐缓慢,队形变为“蛇盘道”,在欢快的鼓点指挥下表演终结。近年来,长信排鼓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积极改革创新,取名“龙腾排鼓队”,并多次在市、县的春节乡艺会演中获奖,成为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
  长信排鼓形式灵活,场面宏大,动作刚劲,威武雄壮,节奏激昂,气势磅礴,地方特色鲜明,是邢台民间传统鼓乐的代表。2007年6月,“邢台县长信排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4、广宗黄巾鼓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农民起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留下的深远历史影响,不仅仅在于激励人民群众继续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为后来的历次农民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时至今日,与黄巾起义有关的传说故事在邢台广泛流传,广宗一带的一些地名和习俗也与黄巾起义有关,很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源自黄巾起义,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道乐外,还有著名的黄巾鼓。
  黄巾鼓,又名太平鼓、八面鼓。相对于以吹奏为主的太平道乐“文乐”而言,它也谓之“武乐”。黄巾鼓源远流长,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在舆论发动过程中形成了太平道乐。作为太平道乐武乐的黄巾鼓,高亢激越,铿锵有力,最初是用于战场上,以鼓助阵,鼓舞士气,鼓舞黄巾军奋勇向前,冲锋陷阵。黄巾起义失败后,在民间,人们为了纪念黄巾起义和起义领袖张角,每逢节日庆典,群众集会都会演奏黄巾鼓。这样黄巾鼓便在民间代代传承下来,至今每逢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祭祀,它都以激越、高亢的腔调响彻在冀南大地。
  黄巾鼓演奏富有特色,声调曲牌丰富。黄巾鼓演奏时,鼓手们头包黄巾,一面大鼓居中,八面小鼓和四铙四镲分列两边,中间一人持引锣指挥,跑前跑后,上下跳跃,敲打出各种不同的号令,使整个乐队节奏统一,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八面小鼓一面大鼓其数为九,四铙四镲一引锣,其数也为九,象征“九州大地”、“九门宫阙”、“九龙合壁”等吉祥之意。
  黄巾鼓的节奏有慢有快,有弱有强,有时高亢激越,如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恰似刀枪剑戟,塵战疆场;有时又和风细雨,低沉回环,如泣如诉,沁人肺腑。黄巾鼓在广宗的东董里、大柏社、东召村、红庙村和楼斗寨都有鼓乐队。东董里的鼓谱分10节,分别为布阵、鼓平、绣球、三番、揣羔儿、大鸡上架、小鸡上架、长兴、结点、荣归等。表演首先从“布阵”开始,领队高举“黄巾鼓”大旗,率队出场呈扇面列队,而后领队高举大旗转向大鼓背后,演奏开始。当尾节“荣归”演奏完后,执引锣者指挥退场。东召村鼓谱有14节,分别取名叫走进村、打爆儿、硬四锤、八不投、紧三锤等。楼斗寨黄巾鼓有大小喜上喜、烂劈柴接大鸡上架、一百单八锤等个曲目。
  黄巾鼓在广宗传承1800年经久不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原因就是广宗人对黄巾起义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东董里村也是黄巾起义的重要根据地,该村太平道徒通过太平道乐组织群众,并倾诉对封建统治的不满,激发群众的反抗斗争精神。当时本村男女老少都喜欢黄巾鼓,一天到晚“咚咚锵”、“咚咚锵”响个不停,后来便被人们称为“咚咚庄”。直到明永乐年间大移民后,村西边增加了一个以董氏为主的“西董村”,该村才被改叫为东董里。东董里村村西,黄巾军与关羽带领的汉军大战时,留下的“六路口”、“迷魂阵”、"烽火台”等战场遗址至今尚存。相传遗址北边的红庙村村名,是因大战“六路口”时,义军鲜血把村旁一座庙周围的黄土都染成了红色,原村名“北庞关寨”便更名为“红庙村”,该村因此至今不供奉关公。
  经过多少代民间艺人的传承,才使黄巾鼓延续下来,如今已无法查黄巾鼓表演威武雄壮的黄巾鼓手考,很多民间艺人为此做出了默默无闻的努力。东召村的黄巾鼓时起时落,到1992年又兴旺起来,是由于该村老艺人赵金芳记下了历代师傅口传的《锣鼓真经》,在本村及周围村庄收了许多弟子,并悉心予以培养的结果。东董里村60年代有一位老艺人去世前留下了一本手抄鼓谱,老艺人刘德恒千方百计把它找来,一点一滴地敲打,昼思夜想,精心琢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把整个鼓谱翻译出来,形成了人人会学会练的“白话”,很快黄巾鼓这一民间艺术又在群众中活跃起来。
  5、内丘扇鼓舞扇鼓舞,又名太平鼓,邢台民间称之为“打扇鼓”,多在庙会敬神时表演。扇鼓舞源于巫舞,据《燕赵文艺史话》记载,巫舞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的祭祀舞蹈。巫舞的产生和巫舞敬神祭祖活动,其根源在于人类的原始崇拜。当人们遇到灾难而又无法战胜灾难的时候,就要祈求神灵的保佑,希望为他们消灾,并赐福于他们。巫舞经数千年流传,几经易名,不断发展和延续,至今不衰,不仅保存在巫婆神汉身上,更是河北较为普遍流行的一种舞种,尤以冀南为盛。
  内丘县的扇鼓舞主要流传在该县北部的中张村、高望村一带,在当地被称为“扇鼓腔”。《河北舞蹈志》记载:“《扇鼓腔》流传于内丘北部中张村。因表演时边舞边击鼓边歌唱而得名。其源于何时,无史料可考。据老艺人李志春(1920—1995)讲,扇鼓腔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因无史料可证,只有凭借艺人传说,可以看出其在中张村早已盛行。”内丘扇鼓舞的活动时间主要在农历正月期间,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作娱人表演,正月二十日作娱神表演。当日一早,在会首率领下,扇鼓队就要到村南岗上接城隍爷。届时四壮汉担着供桌,上置供品,其后是八人抬的大轿子,后随旗队、仪仗、扇鼓队以及高跷、旱船、小车会、龙灯等乡艺队伍。会首上香叩拜,将城隍爷请至轿中,护送至村中城隍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扇鼓舞以扇鼓和鼓鞭为道具。扇鼓由鼓面和鼓把组成,其形颇像团扇,故称扇鼓。鼓面是一个圆铁环,其上张覆羊皮,直径25至30厘米,彩绘有吉祥花卉禽鸟图案;鼓把是一铁棍,下端有铁环,长35厘米,上面串着几个小铜环,晃动一下,小铜环相互碰撞哗啦哗啦直响。鼓鞭长约45至50厘米,用藤棍或竹棍做成,上面绑缠着一缕彩色丝线或布条,类似戏曲中的马鞭。
  打扇鼓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鞭,随舞步节奏边移进边晃动扇鼓,使把上装饰的铜铃相互撞击,发出响声,同时按音响节奏以鞭击鼓,作出各种舞蹈动作。扇鼓舞灵活随便,8至20多人都可以围圈打跳。演出者不受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但冀南地区每逢庙会,打扇鼓者多为中老年妇女,她们抛开平日繁多的家务和顾忌一舞开怀,因而打扇鼓又被说成是冀南农妇的狂欢节。
  演员表演时分别化妆为生、旦、丑等角色。生角头戴礼帽,身穿大衫,左手拿扇鼓,右手持鼓签,边敲边舞,动作潇洒大方。小旦上身穿红袄,腰系裙子,头上盘挽红绸绣球,脚穿三寸高的木鞋,右手握扇,左手拿彩巾,动作婉转,扇花多变,走起“摇步”来两手端于腰间,腰中张村扇鼓腔主要动作——拉站中张村扇鼓道具随脚步自然摆动,如风摆一般,动作优美细腻。老旦的道白,妙趣横生,富有乡土风味。丑角表演幽默诙谐,其上身双肩上下抖动,下身半蹲,行走时以足尖着地。队形变化格式,有走圆场、老龙摆尾、云转花、搭天桥、二郎穿梭、摇船、抬轿等。个人动作也有规律,如二郎担山、反背击鼓、关公磨刀、雪花盖顶、斟茶满酒等。
  每逢庙会演出,各种扇鼓的剧目就铺开来演。剧目一般是以戏曲故事和历史传说为主要内容,上演较多的剧目有《接总兵》、《接天兵天将》、《接九家仙姑》等,均是颇受农民群众喜爱的剧目。扇鼓舞从民间花会和传统戏曲中移植了不少剧目,如《文王拉纤》《姜太公钓鱼》《李三娘推磨》《宝莲灯》《余赛花招亲》。《七仙姑下凡》《唐僧取经》《小放牛》等。唱词通俗,句式长短富于变化,易学易唱。扇鼓腔音调脱胎于敬神“跑功”的唱腔,嗓音委婉悠长,表情蜜意缠绵,吐字清晰,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其演唱效果是句子短促,节奏紧凑,前后贯通,一气呵成,能够无拘无束地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
  扇鼓舞从形式上说,载歌载舞,边舞边唱,表演动作优美大方,腔调悠扬婉转动听,简单易学。从唱词上来说,句式有长有短,根据需要可随时加入地方方言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表现出浓郁的乡土风味,也赋予其在民间广泛流行和传承的顽强生命力。2009年,内丘扇鼓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张村扇鼓腔彩排6、宁晋八仙七巧灯“八仙七巧灯”是流传于邢台市宁晋县白侯村、刘路村的一种民间灯舞。它以灯为主要道具,由“八仙人”和“七巧灯”两部分组合而成,多在夜间表演,常和其他民间花会联合演出。
  宁晋县白侯村老艺人保留的《七巧灯图解》一书,是“嘉庆十八年癸亥岁织女渡鹊之夕”由“桑下客绘于养心室”的。清嘉庆十八年癸亥岁即公元1813年,距今已有近200年。“七巧”在这里当有两种含义,一指七巧图形组合变化之巧妙,一指七夕之夜“乞巧”之旧习。“七巧灯”图形的组合是由“七巧板”演变而来,其所组图形千变万化,可达数百种。据老艺人回忆,此舞蹈是由江浙一带传来的。
  八仙七巧灯的“八仙人”最早是“死八仙”,即表演者肩上背的“八仙”是用木棍或秫秸扎成“人”的形状,配以八仙服饰而成。稍后形成的“活八仙”则是借鉴了民间舞蹈“节节高”(背阁)的形式,把木棍或秫秸扎成的假人改由十岁左右的儿童扮演,这样演出时由静变动,更显生动和逼真。
  八仙七巧灯灯会,一般由29人组成。即:持灯者7人,扮“八仙”者16人,乐队4人(堂鼓、大锣、钹、手锣各1人),放烟火者1人,打旗者1人。出会时,由打三角旗的会首引路,持七巧灯的7人组成牌楼随后,8名“仙人”肩负八仙(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一手持灯,一手持各自的宝物,随着锣鼓的节奏边扭边走。除29人外,后边是“狮子”、“龙灯”、“海螺”等花会组织。表演时,八仙七巧灯大都和“狮子”、“龙灯”合演,自己单独演出的时候较少。每到一宽阔处,“七巧灯”组成的牌楼图形占居演出场地的中心,“狮子”舞会的两头雄狮蹲在牌楼两侧,烟火起处,“龙灯”花会中的持珠者挥舞而出,宝珠引处,龙头探出,放烟火者即用火扇燃放烟火,但见火光闪出,龙头起舞,随即又缩回牌楼之内。如此三四次后,火龙即腾跃而出,盘旋起舞,如真龙—般。接着各种花会由牌楼下相继而出,场面显得极其生动、热闹。当所有花会全部出场之后,两只雄狮才开始表演。这些热闹、红火的场面结束后,八仙七巧灯便开始表演。
  八仙七巧灯的主要道具是“七巧灯”,纸灯的直径约一尺左右,由七人执灯舞之。“八仙人”的动作以蹲步和蹲蹬步为主,蹲步要求表演者动作稳健有力,节奏稍快,一拍一步;蹲蹬步则是四拍完成,节奏缓慢。“八仙人”的“底座”多是20至30岁左右的男性演员,而扮演八仙的则以10岁左右的儿童为宜。这是与该舞的特定形式分不开的,因两层人表演,则要求驮八仙者年富力强,而被驮者年少体轻。
  “七巧灯”的舞蹈特点则与之相反,持灯者多用细碎轻快的“台步”、“跑场”来组织图形,每组成一图形,七人则绕场一周,让周围观众都能看到。所组图形千变万化,常见的有鸟、鱼、荷花、船、桥等以及人的各种劳动姿势,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
  当“七巧灯”组成牌楼时,“八仙人”即用“蹲步”由牌楼下边舞边出。“八仙”自报姓名后,配以烟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持灯者组成“五行山”时,“八仙”则立于山凹之处,火光闪闪,烟火升腾,好像云雾中的“八仙”俯瞰人间的灯火盛会一般。
  “八仙人”和"七巧灯”的基本步子、动作和风格虽然迥异,但民间艺人却巧妙地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既形成了鲜明对比,又形成了一个完美、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
  作为传统民间灯舞,八仙七巧灯以其富于趣味和变化的组合图形,突出了一个“巧”字,而矫健有力的“八仙人”部分突出了一个虽拙实巧的“拙”字。两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成为民间灯舞中一份宝贵的艺术财富。

知识出处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邢台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活动紧密相联,生动深刻地体现了邢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聪明才智。本书重点介绍的46个项目,大多已被纳入各级保护名录,涉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武术、美术、技艺和民俗等诸多门类。书中还配有大量图片、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貌,领略邢台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绚丽多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