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圣塔、圆照塔与普门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340
颗粒名称: 1、大圣塔、圆照塔与普门塔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6
页码: 141-146
摘要: 本文讲述了塔,又称浮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说的是塔。塔主要是安置佛陀舍利等物,用木、砖石等建造成的建筑物,是佛教信仰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关塔的起源,可远溯至佛陀时代。据记载,须达长者曾求取佛陀的头发等,以之起塔供养。佛陀圆寂之后,则有波婆国等八国,八分佛陀舍利,各自奉归起塔供养。历史上我国所建的舍利塔极多。其后,历代皆有造立、修治舍利塔的活动。隋文帝时在邢州所建的文帝舍利塔已经没有相关的记载了。由陈振撰文、晁泳之书丹《敕勒开元寺圆照塔记》立于开元寺观音殿前南隅。此后,全国各地建造寺塔,塑立僧伽的真像世代供奉,被称为泗州大圣僧伽和尚。
关键词: 大圣塔 圆照塔 普门塔

内容

塔,又称浮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说的是塔。塔主要是安置佛陀舍利等物,用木、砖石等建造成的建筑物,是佛教信仰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关塔的起源,可远溯至佛陀时代。据记载,须达长者曾求取佛陀的头发等,以之起塔供养。佛陀圆寂之后,则有波婆国等八国,八分佛陀舍利,各自奉归起塔供养。
  历史上我国所建的舍利塔极多。隋文帝之时,全国各地建舍利塔的风气极盛。公元601-602年,隋文帝并诏敕天下州郡八十二寺立舍利塔。其后,历代皆有造立、修治舍利塔的活动。
  早期的邢台开元寺建有高大的“木浮屠”。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隋代建造的邢州隋文帝舍利塔和宋代所建的大圣塔。隋文帝时在邢州所建的文帝舍利塔已经没有相关的记载了。宋代邢州开元寺内的大圣塔,自宋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开始建设,到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建成,建造前后历经了二十三年之久,到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大圣塔由宋徽宗赵佶下诏赐名为圆照塔。由陈振撰文、晁泳之书丹《敕勒开元寺圆照塔记》立于开元寺观音殿前南隅。
  《敕勒开元寺圆照塔记》碑文记载:
  “大观三年秋八月已亥有诏,邢州开元寺大圣塔宜赐名圆照主塔,僧云祥持诏来请曰,愿为大众说此因缘……所见宝构层七,逾三百尺,龛中趺坐具足色身者何物?何象?复有何法,既是泗州相何得来至此,此地亦何得住泗州相……”
  圆照塔七层,高三百尺,金承宋制,金尺应与宋尺一致,以1尺=0.307米折算,换算后圆照塔高为92.1米。(参考吴承洛著《中国度量衡史》上编第三章,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从文献记载看,邢州开元寺的圆照塔最初的名字为大圣塔。大圣即观音菩萨。在唐宋时期,实指僧伽和尚。
  僧伽周游四方。起初到西凉府(今甘肃一带),后来游历到江淮泗州一带。后来逐渐显现出灵异,先是现身出十一面观音形象,后柳枝轻拂治病救人,在战争年代多次显形救助百姓。此后,全国各地建造寺塔,塑立僧伽的真像世代供奉,被称为泗州大圣僧伽和尚。僧伽的教化思想十分贴近民众。现存敦煌写本《僧伽六度经》,说到僧伽“分身万亿救度众生”,所以在佛教界普遍认为他是观音化身。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泗州僧伽和尚作为观音化身形成的崇拜十分流行,有关泗州僧伽大圣的寺院和佛塔遍布大江南北。
  僧伽生前唐代皇帝赐封尊号,唐中宗尊为“国师”和“普光王”。僧伽和尚圆寂后,唐懿宗赐号“证圣大师”。在唐代广大佛教信徒就十分信仰,大诗人李白有僧伽歌: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
  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意清净,貌棱棱。
  亦不减,亦不增。
  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
  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
  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诏命天下“造精庐必立僧伽真相”,并且赐名为“大圣僧伽和尚”。到宋朝时,宋太宗又恢复了“普照王”的称号。宋真宗加封尊号为“普照明觉大师”,到宋徽宗时又加赐名号“大圣等慈普照明觉国师菩萨”。
  公元1006年,泗州僧伽大圣的舍利由常州太平兴国寺僧善聪奉安在江阴“募缘四众,建造泗州大圣宝塔,以善聪收得众舍利,特制石函,银瓶盛贮,安藏于塔下,永充供养”。
  2003年11月,文物工作者对塔基进行抢救性挖掘。在地宫内发现一精美石函,石函盖上刻有七行铭文,上面记述的内容是:“常州太平兴国寺僧善聪,伏睹江阴郡、江阴县悟空院僧应云,同行者尤惟素,募缘四众,建造泗州大圣宝塔,以善聪收得众舍利,特制石函,银瓶盛贮,安藏于塔下,永充供养。大宋景德三年岁次丙午正月日记。”。铭文共81字,石函内装有影青瓷钵,钵内横置一只影青点彩净瓶,在舍利瓶内发现了舍利子。
  邢州开元寺大圣塔始建于宋宝元二年(1039),比泗州大圣塔晚三十三年,从陈振的《敕勒开元寺圆照塔记》所描述的,塔内供奉为泗州相,并由宋徽宗下诏改赐为圆照塔。
  目前,在山西的应县佛宫寺内的释迦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到金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毕)。邢台开元寺圆照塔的建设比应县木塔,要早二十六年。
  1165年,金大定五年八月,开元寺僧对圆照塔进行自圆照塔建造一百多年以来的第一次大修。癸酉年(1213),蒙元军队与金在邢州进行了一次战争,元军沿着太行山南进占领邢州,在这次战争中开元寺受到很大的破坏,开元寺圆照塔也“烬于兵”。窝阔台三年即公元1231年,万安禅师“及庙役兴,得能仁观音舍利三颗,光大殊常”“因故基而崇起之”,对圆照塔进行了重修。万安禅师重修的普门宝塔为十三级密檐式木塔,“极壮丽,高广可容千余僧”(明万历版《顺德府志》刘健《邢台县儒学记》)。据王恽所撰《顺德府重修大开元寺普门塔记》记载:
  ……叠构重檐,轮奂离立,文阶层所,势乾坤轴。藻拱璇题,翠飞尘外。若乃绀瓦鳞差,金轮眩彩,覆法云于真境,耀慧景于康庄。绚烂动荡,若金光明中现无量化佛。即之者火宅晨凉,(即之者)重昏夜晓,诚法界之宝宫,河朔之杰观也。实经始于重光单阏之仲春,断手于上章困敦之秋孟。檐有十三,崇六十仞。
  后经太师太保刘秉忠的奏请,忽必烈赐改名为普门之塔。清康熙版《顺德府志》记载:在明初开元寺还残留有普门塔的塔基,这个塔基被铲平腹后上面覆以琉璃瓦,因其形象五瓣莲故称五华殿。元代万安禅师所修建的普门塔“崇六十仞”,如果按一仞合今1.8米计算,六十仞约等于108米,比宋代的圆照塔还高出16米,这样高的“木浮图”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塔了。就是以普门塔基建成的大殿高度有八九丈,约合现在22米之多。
  依历史碑记和地方志书的记载,十三级的普门塔位置在开元寺的中殿前。中殿是现在开元寺的哪一个大殿?《金石分域编》说“开元寺铁钟款,正书,大定甲辰(公元1184年),在开元寺中殿前东偏”。又民国版《邢台县志》说,在开元寺观音殿前原有泰定三年(1326)所立的《普门宝塔甓垣记》石碑。由此可知元代大开元寺的十三级普门塔应该在现在寺内三殿前。
  2000年初在修复寺内三殿时,在观音殿前发现一个四周砌砖覆斗式的地基,这个地基的上口边长10米,下口东西长6米,南北宽5米,底部用青砖铺地,在南北两侧雕有龙纹的石条砌成的台基,台基边长二十米。这个建筑基址的发现,与文献对照进行研究,很可能是十三级普门塔的地基。可见在元代以前邢台开元寺还是以塔主体的寺院。普门塔在元末被焚烧后,到明代,开元寺情景已不可与当年相比,没有力量再修“木浮屠”了,只在普门塔基址的地方修复建起了五华殿和观音殿,才形成今天保存下来的寺院布局。

知识出处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邢台大开元寺》为国内第一部研究邢台大开元寺的著作。作者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献资料,就开元寺历史延着发展的轨迹展开,系统性、通俗性对邢台的佛教文化流源,唐及宋金时期的邢州开元寺文化、元代大开元寺、明清顺德府开元寺和历史进程中的寺内各时代建筑遗留、重要的高僧大德、文化名人、古寺传说以及开元寺的修复建设——进行论述。以真实、科学的方法对邢台大开元寺的历史贡献进行定位,尤其是对中原禅宗文化和邢台曹洞宗历史的研究,进一步肯定邢台大开元寺对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贡献。本书采用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是广大文物工作者、佛教人士及大中专学生了解邢台佛教文化的优选书。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慧达
相关人物
虚照
相关人物
刘秉忠
相关人物
王全斌
相关人物
周世宗
相关人物
万松行秀
相关人物
耶律楚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邢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