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邢史简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318
颗粒名称: 1、邢史简述
分类号: K291
页数: 2
页码: 39-40
摘要: 本文讲述了邢台位于河北南部太行山脉东麓的山前台地上,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说时期,这里是尧舜禅让的地方,邢台东部有尧山圣迹。传说中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今在邢台东部有“鲧堤”遗迹。《禹贡》说古黄河水“至于大陆,播于九河”,为此在邢台城的东部是临靠天下九泽之一的大陆泽。考古证明,邢台是商代人祖先——先商文化的发源地。“井”是商代中兴祖乙帝居都的都城,为此说邢台已经有3500年的建城史了。秦汉之际在邢台发生了钜鹿大战,有名的成语“破釜沉舟”就来源于此。两汉时邢台称襄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采纳了谋士张宾的意见,在襄国(邢台)营建建平大城,成为后赵的都城,佛图澄传法于襄国。
关键词: 邢台 历史 文化

内容

邢台位于河北南部太行山脉东麓的山前台地上,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说时期,这里是尧舜禅让的地方,邢台东部有尧山圣迹。传说中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今在邢台东部有“鲧堤”遗迹。《禹贡》说古黄河水“至于大陆,播于九河”,为此在邢台城的东部是临靠天下九泽之一的大陆泽。
  考古证明,邢台是商代人祖先——先商文化的发源地。据历史学家多年考证,邢台是司马迁《史记》中说“祖乙迁于邢”的所在地。在最早的古文字(甲骨文)中,邢台的古地名被称作“井”。“井”是商代中兴祖乙帝居都的都城,为此说邢台已经有3500年的建城史了。
  西周时期,周成王分封周公旦第四个儿子来到邢地,为邢侯,建邢侯国。春秋初期邢国逐渐衰落了,不久被卫国所灭。邢国的地域先划入卫国版图,后来又归属于晋国。到三家分晋时,邢地就成为赵襄子的封邑。现在邢台市区内还保留着与赵国及赵襄子历史相关的遗迹和传说,如豫让桥、太子井、赵孤庄等。
  秦汉之际在邢台发生了钜鹿大战,有名的成语“破釜沉舟”就来源于此。两汉时邢台称襄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采纳了谋士张宾的意见,在襄国(邢台)营建建平大城,成为后赵的都城,佛图澄传法于襄国。隋代开皇十六年(596)废襄国郡置邢州。到唐代天宝元年(742)时邢州又改为钜鹿郡。至德二年(757)复邢州。宋宣和元年(1119)改邢州,后升为信德府,属河北东路。金代复置邢州。元中统三年(1262)改隶中书省,至元元年(1264)将顺德府、洺州、磁州自为一路,顺德府升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顺德路为顺德府,清因明制。

知识出处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邢台大开元寺》为国内第一部研究邢台大开元寺的著作。作者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献资料,就开元寺历史延着发展的轨迹展开,系统性、通俗性对邢台的佛教文化流源,唐及宋金时期的邢州开元寺文化、元代大开元寺、明清顺德府开元寺和历史进程中的寺内各时代建筑遗留、重要的高僧大德、文化名人、古寺传说以及开元寺的修复建设——进行论述。以真实、科学的方法对邢台大开元寺的历史贡献进行定位,尤其是对中原禅宗文化和邢台曹洞宗历史的研究,进一步肯定邢台大开元寺对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贡献。本书采用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是广大文物工作者、佛教人士及大中专学生了解邢台佛教文化的优选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