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人物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28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古代人物传
分类号: K820.822
页数: 7
页码: 637-6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古代人物孟知祥、孟昶、柴荣、刘秉忠、郭守敬、郭伯玉、赵孔昭、朱诰、王本固、客籍皇帝——石勒传略。
关键词: 邢台县 古代人物 传略

内容

孟知祥
  孟知祥(874~934)字保胤,邢州龙冈人,五代时后蜀国皇帝。
  少时有才,为晋王李克用赏识。李存勖称帝后,他为太原留守。同光三年(925),后唐灭前蜀,他任成都尹,后充任川西节度使。长兴元年(930),孟知祥反后唐,扼剑州(今四川剑阁)以拒官军。长兴四年(933)先后攻占秦、凤、成、阶四州,于公元934年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孟初至成都,农民因苦于前蜀暴政,群起反抗,“蜀中群盗犹未息,知祥择廉吏治州、县,蠲除横赋,安集流散,下庞大之令,与民更始”(《资治通鉴》),使社会逐步稳定。他兴修水利,灌溉田地千顷,发展了后蜀的生产力。他动员百姓遍种芙蓉,每值花期,一派锦绣。今成都称“蓉城”,即孟知祥植蓉始。
  孟知祥称帝后,年号明德,立子孟昶为皇太子,于称帝当年死,葬和陵(今河南洛阳),谥日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
  孟昶
  孟昶(919〜965)字保元,系孟知祥三子,继孟知祥为后蜀皇帝。
  孟昶初继帝位,年仅16岁,但却极有手段,连续施计铲除了数名谋图不轨的大将,巩固了帝位。他引唐太宗纳谏之故,在朝堂设匦,鼓励臣下陈说国是。他亲笔撰写箴戒,晓喻地方官不要过分盘剥百姓。他把前蜀王衍看做前车之鉴,一度吸取了骄奢淫逸亡国的教训。
  但他后来生活极为奢侈,亦建筑新宫,广选民间美女,使蜀中广为呈现“惊婚”之恐慌。他所用溺器(尿盆)亦用珍珠七宝遍加装饰。
  宋乾德二年(964),宋发兵攻蜀,孟昶和花蕊夫人均成为俘虏。于翌年(965)死,谥号恭孝,阴封恭王。
  柴荣
  柴荣(921~959)邢州龙冈人,生于后梁贞元七年。其姑柴氏早年嫁于郭威(后周太祖皇帝),因无子收养其兄柴守礼之子柴荣。当时郭威尚未发迹,柴荣便与姑母一起操持家务,共度清贫。劳动之余,刻苦习练骑马射箭等各种武艺,阅读历史各种书籍。后来柴荣随郭威入伍,开始戎马生涯。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郭威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主管军事机密及戌边事宜。柴荣也被任以左监门卫大将军,翌年为天雄军内部指挥使,领贵州右什射(尚书省长官)。太祖广顺元年(951),郭威建立后周,柴荣为漕州节度使,太原郡侯。不久调往京师,加封太傅、同平章事(即宰相),参与朝政。显德元年(954),周太祖死,柴荣继位,为后周世宗。
  周世宗采取了诸多措施,以图扭转唐末五代以来政治腐败之局面。他裁减朝中及地方冗员,严格控制官吏的使用;他重新编修法律,颁布《大周刑统》,严惩了贪官污吏;为加强国力,他实行节约勤民之策,凡乘舆服饰,不得华丽,他当众打碎数十件珠宝装饰,下令不得将其入宫;他废除官府注册之外的寺院三万余,还僧为农,且化佛象铸铜钱,发展贸易;他于显德五年(958)制成《均田图》,没收了许多豪绅多占的土地。他招抚数十万流散农民,为其制定了优惠政策;他大兴水利,治理河患,数次堵塞了黄河的决口。显德四年(957),他疏浚了汴水,翌年沟通了黄、淮间的全部航道。显德六年(959),又引汴水通蔡水,沟通了开封与陈(河南淮阳)、颖(安徽阜阳)之间的水道交通。他还疏通泾水,使之灌溉农田。
  周世宗一心要统一天下,继位3个月后,便出征山西高平。他身先士卒,奋力冲杀,一举打垮后汉军队。后,他制定了先南征后北伐的统一策略,于显德二年收复后蜀统治下的秦(今甘肃泰安县)、凤(今陕西西凤县)、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县)4个州。随即又南下,经3次亲征,取得江北14个州,迫使南唐臣服于后周。之后,又挥师北进,42天之中,收复了3州17县。当直取幽州之时,世宗突然患病,只得匆匆回师,于显德六年(959)六月病死于开封,年仅39岁。葬庆陵(今河南郑州),谥日睿武孝文皇帝。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号藏春,释名子聪。先世居辽东端州刘李村,世仕辽,为官族。曾祖父仕金,累迁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于邢,故自其祖父刘泽而下遂为邢人。
  刘秉忠青少年时代,正值蒙古骑兵频岁南掠,各地地主武装割据一方,人民大量逃往山区和黄河以南,华北地区的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刘秉忠也曾匿居邢州西山以避乱,他8岁入学,与沙河小儿张文谦“同研习”。13岁时,其父入居蒙古都元帅府为都统,遂为质子于帅府。17岁,为邢州节度使府令史。后不愿当官,隐居山中。1238年,他应邢州天宁寺(今邢台旧城内西大寺)虚照禅师之召,从释为僧,后游居云中(今山西大同)南堂寺。
  乃马真后元年(1242),刘秉忠27岁,由海云大禅师引荐,赴和林入见蒙古亲王忽必烈,以其博学多能,受到忽必烈的礼遇和信任。从此他以天下为己任,辅佐忽必烈30余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为建立多民族的大元帝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虽多所建树,却淡泊于名利,常以僧人自居,时人称之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6)奉命还俗,官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汉族文武官吏位居三公者,仅刘秉忠一人。
  刘秉忠是推行汉法的最有力促进者,海迷失后二年(1250)他上书忽必烈陈述了劝农桑、兴学校、开言路、明法纪、统一税收、设立官制等一系列封建统治的经验和措施。
  蒙哥汗三年至九年(1253—1259),刘秉忠随忽必烈征云南、伐南宋。屡谏不可嗜杀,“所全活者不可胜数”,减轻了战争的破坏程度,保护了社会生产力。
  蒙哥汗六年至八年(1256—1258),他主持筹建开平城(后改称上都),至元三年(1267)又主持设计修建大都城。两都城皆修筑的雄伟壮丽,弘扬了元帝国的国威。大都城的修建为后来北京城奠定了基础。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称帝,从此刘秉忠帮助忽必烈整理朝纲,制定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以及定朝仪、立官制、颁章服、建国号等一系列国策和制度。在推行钞法上,刘秉忠也起了积极作用。
  刘秉忠不拘一格荐举人才,时人称其“栽培桃李、遍满君门;身为师宾,门多卿相”。他所推荐的人中,著名的有张文谦(大司农卿)、王恂(太史令)、张易(平章政事)、王文统(平章政事)等,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多为政治廉洁,学有专长的人,后来都成为元朝的一代名臣。
  他博览好学,兼学儒、释、道三家,史称其“凿开三室,混为一家”。他对《易经》有着深邃的研究,精通天文、历法、地理、水利、算数、三式、六壬等,并对天文、星纬、卜筮、算数等皆有论著。他还是位书法家和诗人。楷书得颜真卿之遗法,草书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得其三味。他通晓音律、诗章乐府,著有《藏春集》六卷传于世。
  至元十一年(1274),刘秉忠逝世于上都南屏山,享年59年。葬于大都西南崇福乡之原。其后人迁墓,葬于邢台县贾村。因其勋劳卓著,刘秉忠卒后次年,追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元仁宗时,进封常山王。
  注:按元朝的机构和官职设置,中书省为掌握全国行政、军事、监察三权的官署。中书省的长官为平章政事(等于后来的宰相),副长官为同平章事(等于副宰相)。刘秉忠的职衔是参领中书省事,既管中书省的事,又不管中书省的具体事务,他的官衔高于平章政事,很超脱,专心致志的给忽必烈当参谋。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表制造家。他和张衡、蔡伦、祖冲之、一行、孙思貌、沈括、李时珍等人,被尊称为我国古代的八大科学家。
  郭守敬出生在今皇寺镇郭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郭荣通五经,精于算术、水利,自号“鸳水翁”,时人称其为“隐德君子”,对郭守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郭守敬出生的时代,正值金、元交替,我国华北广大地区战事频繁,土地荒芜,水利失修,人丁大量死于战火或被迫四处逃亡之时。当时堪称河北南部重要政治、经济中心之一的邢州城,一度曾由金代的15000余户,下降到只有数百户。但是,郭守敬就在这种战火频仍、社会动荡的困难条件下,仍然有志于学,抓紧一切时间认真读书。因此,当他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得到一张石本莲花漏图,就已经能“尽知其理”。少年时代的郭守敬为了更多地学习天文知识,便亲自观测天象,并因陋就简,用竹蔑依图仿造了一架简单的浑仪,并且“积土为台”,用以观测28宿及天上诸星。
  南宋淳祐八年(1248),郭守敬跟随刘秉忠在邢州西南紫金山读书,使他眼界大开,学业进一步长进,并直接、间接地结识了邢州沙河县人张文谦、山西太原人张易和河北中山人王恂。这5人后来在政治上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帮助,均成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或政治家。
  郭守敬21岁时投入到邢州太守张耕幕下工作,为之“审示地形”、“立准计工”,很快就把今达活泉下游被淤塞多年的几条旧河道浚疏整理完备,从淤泥中挖出了被埋多年的小石桥。当时的大诗人元好问专门为此写了《邢州新石桥记》。
  1260年,忽必烈继皇帝位,是为元世祖。1262年,郭守敬经张文谦引荐见到了忽必烈,当即面陈“水利六事”,受到了忽必烈的赞扬。之后,他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兴修发展水利工作。元至元元年(1264)他曾在西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修复唐来、汉延等渠,可灌田9万余顷,西夏人民为其“立生祠于河上”。翌年,郭守敬又修复了燕京(今北京市)金代时的旧漕河。当时,刘秉忠正在主持修建元朝的国都大都城(即今北京市的前身),郭守敬通过恢复这条运河,解决了大都城的水源问题和修建大都城所需要的大量建筑材料的运输问题,为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已62岁的郭守敬,又一举成功地开凿通惠河,达到了他兴修发展水利事业的高峰。他总结了自金朝以来多次有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终于在大都地区地形极为复杂的条件下,巧妙地汇积了北京西山的诸泉之水,迁回曲折地依山势平稳东流,从而一举解决了京师的漕运问题。通惠河的开凿成功,节省了大批从事运输的畜力人夫,岁可节资数十万缗。而且使贯通我国南北的大运河直通大都,对促进我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大都城的发展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他一生中还“凡奏便宜二十余事,相治河渠伯堰数百余所”。又“尝以海面较京师至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地形高下之差”,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海拔高程概念的最早提出和应用。在西夏治水时,他曾以科学考察为目的,有组织地派遣人员逆河而上,探求黄河河源。这是我国第一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探测黄河之源,在我国黄河的开发利用史上占有重要篇章。
  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农事和历法关系密切。元朝初年,承用金代的《重修大明历》,该历修制不精,误差很大。元朝统一后,郭守敬在至元十三年以后的数年间,又受命与王恂等一起修造新历,在天文、数学、仪表制造等方面都有了杰出的成就。
  在制历过程中,郭守敬提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唯物主义的正确方针,保证了制历工作的顺利进行。他先后创制了简仪、仰仪、景符、窥几、立运仪等10多件天文观测仪器。这些仪器,被赞为“臻于精妙、卓见绝识,盖自古人所未及”,达到了我国和当时世界仪表制造的最高水平。他所制造的简仪,是对我国古代传统的浑仪进行革命性的改造简化而成。简仪和浑仪相比,不仅观测精度大为提高,而且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简仪中的赤道座标装置,实际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赤道仪。比西方著名天文学家第谷所发明的类似仪器早300年。在简仪上,为了减轻主要轮子转动起来所产生的摩擦,他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和运用了滚珠轴承,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所设计的滚筒轴承早两个多世纪。
  至元十六年(1279),在主要的天文观测仪表基本制成以后,郭守敬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进行天文观测的建议。经他统一安排,曾先后组织了13支观测队,分别从大都出发,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天文测量。他自己以身躬行,亲率一支观测队出大都,折上都(今内蒙古正兰旗),经河南,抵南海,往返行程数万里,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观测资料,为制订精确的历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进行全国范围天文观测过程中,他指导创建了河南登封观星台,修建了大都司天台(天文台)。他还和王恂等一起组建了太史院,集中了大批第一流的天文学家和工艺专家,进行天文研究。至元十七年(1280),他在对全国天文观测所取得大量资料进行了严密分析计算之后,新历制成,忽必烈赐名曰《授时》。《授时历》废弃了历代旧历中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计算方法,总结吸收了我国历代各家历法的优秀成果,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和运用了三次内插法和球面三角法的计算公式,达到了我国古代制历工作的高峰。《授时历》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和现在世界各国所通用的公历——格里历计算数值完全一致。由于精确度高、误差较小,所以从至元十八年(1281)正式颁行起,一直在我国沿用了360多年,而且还影响到朝鲜和日本,是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最精良的一部历法。元延佑三年(1316),郭守敬逝世,享年86岁,归葬于邢台故里——郭村。
  郭伯玉
  郭伯玉是郭守敬的后裔,生卒年无考。
  在珠算从兴起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中,郭伯玉做出了杰出贡献。凌杨藻的《蠢勺编》载:“元统初(1333)造《大统历》,访求得郭伯玉善算,以佐成之,即郭太史之裔也。然则珠算之法,盖即伯玉等所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谈到算盘时,也曾提到郭伯玉。
  郭伯玉对高等数学、球面几何、三角都有很高的造诣,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几何的创始人,中国数学发展的里程碑。郭伯玉从小喜爱数学,新兴的简便、快捷的珠算,更引起他研究的兴趣。在郭守敬逝世后17年,他就运用珠算,协助制定了《大统历》。
  珠算在我国兴起后,很快传到亚洲、欧洲的一些国家,对世界计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赵孔昭
  赵孔昭,字子潜,邢台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任鄢陵知县时,清慎明敏,尤长听断,民齐称颂。不久被选任御史。在巡视辽东时,辽将李奇,目无法纪,专横跋扈,咸宁候仇鸾欺上压下,恣意横行,臣民无不畏之,就连谏官也不敢正眼视之。孔昭不畏强权,执法严明,依法对其进行了弹劾,朝野无不称快。后来他又巡视福建,快刀斩乱麻地严惩了一些贪官污吏,使那里“风纪凛凛,权豪敛手”。嘉靖三十四年(1555)监秋试。翌年又升任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因他判案果断,多年冤案,疑案全都落实平反。三十七年又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兼管巡江。后因父亡,回乡守孝三年,期满后官复原职,巡抚宣府,赞理军务。不久又升任户部右侍郎,再转任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神宗初年,被调任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不久又被嘉靖帝诏为司马原官,协助处理京营军政要务,并不断巡视西北,管理新疆事务。后由于政务繁忙,奔劳过度,导致痰火病剧烈发作,只好辞官归乡。
  赵孔昭居官一世,两袖清风,辞官还乡后,虽年老病重,仍静坐读书,蔬食布衣,克勤克俭。他一贯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当作无比神圣的大事。他在为琴鹤图作词时写道:“德馨何用更焚香,琴鹤随时亦觉忙,但得洗心无一事,好将义命作行藏”。又在“却金图”上题诗云:“清夜孤灯独坐时,关西心事总天知,却金自是平党事,太史标题似好奇”。归乡十年后病逝,卒年65岁。
  朱诰
  朱诰,字清冷,河南南阳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万历十八年(1590)至二十三年(1595)任邢台县知县。他在任5年期间,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兴修水利、挖井掘泉、修葺城池、创修县志,在经济文化方面多有建树,为人民群众办了不少好事,被誉为“召杜父母”。
  朱诰到任以后,下乡察访民情,看到城西乡羊范、贾乡、大石头庄一带干旱严重,百姓吃水困难。他便亲自带人逐村勘察,寻找水脉。先后在小石头庄、东西侯兰、火石岗、南岗西等村相继掘井十数眼,又组织村民建池蓄水,以备冬春饮用。南岗西村挖的水井,水“寒而洁、甘而香”,当地百姓感激朱诰,便以他的字取井名为“清冷泉朱诰在任期间,还曾多次开发百泉水源,先后主持修造了大贤闸和永泽闸、流珠堤、小龙泉堰诸工程,又重修了永利、黑龙潭、明沙泉、晋祠闸,使城东王快、东汪、祝村、南大树一带几十个村庄变水害为水利,排涝灌溉土地达1.5万亩之多。在这些水利工程的同时,他还扩修了仙翁山上的“圣水池”,豫让桥水磨,直接受益于民。
  朱诰还注重文化。他在任知县期间,还建仓修学,整建邢西明长城,并组织人员,集县内历代资料,创修了《邢台县志》,为后人修志提供了可靠翔实的资料。
  朱诰施惠政于民,留下不少佳话。至今小石头庄村南口竖着一块精雕石碑,碑文详记知县朱诰在此地打井的史绩。
  王本固
  王本固,字子民,邢台县人。他一生为人厚道,为官廉洁,重于民事,史称“本固历事三朝,伟节丰功,昭人耳目气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本固中进士,授乐安县令。该县傍海,自然灾害频繁,且苛政如虎,百姓苦不堪言。本固莅任后,处处体察民情,果断地罢免贪官,严惩乡间劣绅,革除了暴政。他还采取奖励农桑、提倡捕捞、兴办学校等益民措施,数载间即使乐安百废俱兴,一派升平,“美赞于遐迩”。嘉靖皇帝对此极为赞赏,封其为监察御史,派他赴陕西、四川操办军务。后,倭寇入侵浙江,他奉旨赴浙,果断地协助浙江总督消除了一大祸患。继之,本固历任南京右佥御史、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最后官至吏部尚书”本固70岁时,上书还朝,71岁时卒于浙陵。
  明万历年间,邢台遇大水,城府左近,一片泽国。身居宰相的王本固知道后,当即上书万历皇帝,建议火速调集民众治理。皇帝误将奏折中的“黄水”看作“黄河”,即责成工部、户部治理。于是,西起孤山洼(大石头庄西北),东接牛尾河的人造河道“小黄河”迅速挖成了。工程竣工后,王本固受到工部弹劾,指责他治水未治黄河,而是在自己的故乡邢台。本固明知皇帝看错了奏折,但不能明说,便顺水推舟地说邢台这条河叫做“小黄河因本固德高望重,历时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世有“德高不骄,位高不尊,功高不傲,矢心报国”之美誉,万历皇帝亦就未予追究。从此,邢台“小黄河”的名称即流传开来。
  客籍皇帝——石勒
  石勒(274〜333)字世龙,上党武乡人。其祖先系匈奴羌渠部人,部分后裔移居山西东南部,魏晋以来被称作羯人。石勒少时行贩于洛阳一带,为当地汉族地主做佣工,是汉化之羯人。
  西晋永宁、太安年间,并州刺史司马腾“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食”,石勒被“掠卖为在平人师欢奴”。出逃后聚众为盗,号“十八骑”,后卷入八王混战。西晋光熙元年(306),石勒由鲁返晋,被刘渊封为辅汉将军、平晋将军。
  西晋永嘉五年(311),石勒率轻骑击败了太尉王衍的20万西晋军,又会同刘曜等攻陷西晋国都洛阳,俘虏了晋怀帝。翌年,石勒率军南下,“课农造舟,将改建业”,欲霸江南。但阴雨数月,“军中饥疫,死者大半”,只好回师北上,进据襄国(治在今邢台县西南),并以此为基地,发展势力,先后击溃了割据幽州的王竣、并州的刘琨、青州的曹嶷。东晋建武二年(318),石勒南下攻占平阳,与刘曜反目,脱离了汉国节制。翌年,石勒建赵国(史称后赵),立都襄国。东晋咸和三年(328),石勒灭前赵,基本统一了北方。
  石勒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对魏晋以来繁重的贡赋制度作了调整,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在文化上,他组织力量撰写了《六单于志》、《大将军起居注》、《辛亥制度》等史志和法典。他很少民族偏见,鼓励荐举和策试人才,大量任用了汉族知识分子。他重视民族团结,禁止汉人称羯人为“胡人”,也禁止羯人污辱汉人,赢得了众多汉人的支持,使其成为“五胡十六国”时期杰出的统治者之一。
  石勒死于后赵建平四年(333),遗诏“后事从俭”,葬高平陵(今邢台),谥明皇帝,庙号高祖。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