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26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佛教
分类号: B94
页数: 3
页码: 617-6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佛教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至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事件及其发展。
关键词: 邢台县 宗教 佛教

内容

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石勒在襄国建立后赵政权,大兴佛事,建造寺庙,并将儿辈送入佛寺供养。从此,佛教在本邑大兴。
  南北朝时期,魏太武帝灭佛,本邑佛教一度沉寂,以后又逐步复兴。东魏兴和三年(541)建魏寺。北齐天保七年(556)建宁国寺。北齐天统元年(565)建宁国寺和长乐寺。
  隋唐时期,邢台的佛教兴盛发达,修建了众多的佛教寺庙,现可考的有9处。城内规模宏大的开元寺和天宁寺皆建于唐朝初年。
  五代时战乱频繁,邢台的佛教传播并未受阻,相继修建了多处寺庙。后梁时,天竺(今印度)高僧曾奉诏在邢台开元寺翻译佛经,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我国北方的传播。
  宋代,相继修建了凌霄寺、玉泉寺、福延寺、圣觉寺等。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用23年时间建成了开元寺圆照塔。该塔原名大圣塔,大观三年(1190),由宋徽宗下诏赐名为“圆照”。
  金代,本县佛教又有所发展,修筑了太平寺、温泉寺、万寿寺等。
  元代,佛教达极盛时期,佛寺达上百所。当时,天宁寺被称为“邢州之刹”,元朝宰相刘秉忠曾在此寺出家。开元寺“木浮屠极壮丽,高广可容千余僧”,成为元朝皇室的御用大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元世祖曾两度至此,出现“受具足戒者十万”人的场面,后来,开元寺后代僧人倚仗最高统治者的权势,穷奢极欲,假宗教之名“多行不义”。元朝末年,僧人受戳,工程浩大的圆照塔被焚毁,邢台的佛教从极盛走向衰败。
  明清两代,本县地方上又先后修建了许多佛寺,有据可考者13所。但佛教之传播已开始滑坡。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众多佛寺圮塌荒毁。名盛一时的开元寺亦香火寥落。
  新中国成立前,各寺院的僧人除日常课诵外,农历每月十五、三十日都要聚集僧众念经拜佛。每年四月初八的“佛诞日”和七月十五的“孟兰盆会”为佛教盛大节日。
  新中国成立后,佛教寺庙先后关闭。僧人或年老圆寂,或还俗务农。
  邢台县佛教寺庙分布(1945年)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