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陋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23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陋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611-6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陋俗,概括了吸毒、嫖娼、赌博、迷信、买卖婚姻、换亲转亲、缠足等陋俗。
关键词:
邢台县
陋俗
民俗
内容
一、吸毒
清道光年间,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相继传入本境。吸毒者初为城镇富豪人家,后波及到劳动阶层。当时官府明禁暗纵,甚至倒卖毒品,从中渔利。清末民初,吸毒者愈来愈多,邢台城设了很多烟馆,乡村也开始自种大烟,自制毒品,吸毒行为蔓延民间。“七•七”事变后,市面上很快出现了日本人和朝鲜人开设的各种字号的“土膏局”,公开销售海洛因(俗称白面)、烟膏,吸毒者剧增。许多人因吸毒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有的因吸食数量超出一定范围,造成惊厥乃至整个神经系统抑制,最后并发肺水肿引起呼吸衰竭死亡。
1947年8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禁烟总局指导下,县抗日政府成立了禁烟稽查队,严厉打击毒品商贩,对吸毒者进行教育,限期戒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本县对烟毒活动再次进行了集中查处,此后吸毒者已绝迹。
二、嫖娼
在封建社会里,邢台城里有挂牌妓馆,有的贫家女子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民国时期,邢台城公开设妓院200多处。日军占领邢台后,日本人设在城里的有“一、二、三”和“四、五、六”两处妓院,还有“平康里”等名妓院。且有不少暗娼。民国三十年(1941),日伪县财政预算收妓院捐税为羊肉税的三倍。1945年邢台城解放后,人民政府取缔了所有妓院和暗娼,受害妓女纷纷从良,得到新生。
三、赌博
清代赌博形式以掷骰子、抹纸牌、押宝为主。民国后又添麻将、牌九、骨牌等。民国时期,赌风盛行,县城和各大集镇均设有赌场,赌场以官府作靠山。农村亦有临时赌场。每逢春节,赌风大起。“久赌没胜家”,因赌博倾家荡产、铤而走险或沦为盗贼者屡见不鲜。官府明面禁赌,却又与赌场互相勾结,使恶习无法禁止。
新中国成立后,将赌博列为违法行为,赌风基本止息。但近年又有发展之势。
四、迷信
敬神:旧社会百姓多信天堂有神佛,地狱有鬼魂,故村村有庙宇,家家供牌位。民户中均供奉镇宅土地、天地、财神、家堂、灶王、马王、仓官等。于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均设供器、焚香、烧纸锞、行跪礼,以祈求佑护。
村中设镇村土地、井泉龙王、火神、南海大士、关爷、吕祖、岳王等庙。山间供山神土地。
抗日战争时期,本县山区根据地人民曾开展过砸神像、拆庙宇活动,破除了迷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普及,烧香敬神活动逐步减少,但近年此风又有蔓延之势。
看风水:旧时,人们相信“风水”,开门、建房、择墓地,都要请阴阳先生择“吉地”。新中国成立后,取缔了阴阳先生,看风水之风基本煞住。但近年又有抬头。
求雨:本县旧有旱天求雨之积习。求雨有两种形式,一为“取水”:由会首率手执香炷的众人在龙王庙前叩头、进香。而后,到有潭水处灌一抱瓶清水,回村时沿街缓缓而行,口喊:“老天爷下雨吧!”村民沿户洒水、祈祷。
另一种仪式为“抬龙王”。众人在庙前叩头、进香后,用八抬大轿将龙王塑像供至临时搭建的神棚内,并唱大戏许愿。
本县还有晒龙王之俗,即把龙王塑像抬到烈日下暴晒,以此“酷刑”逼其降雨。雨后送龙王归位。新中国成立后,该活动消失。
请巫婆神汉:旧时,农村有难治之病,便请巫婆神汉。他们装神弄鬼,诈称“三皇姑”、“南海观音”、“拐老通”下界。看病时先设神案,边跪拜,边烧纸锞,边祷告。待“神灵附体”后,便以所谓神仙的表情、口气,胡谄病人之病症。之后,随手捏些纸灰、香灰、尘土之类,当作神仙所赐“仙药”,让病人服用。有的还画张黄符,让病人家属贴在房梁或门上。
另外,还有算命、相面、看好日等迷信活动。这些迷信活动现在虽然减少,但仍未根除。
五、买卖婚姻
买卖婚姻历史悠久。“买卖”二字,不仅是指索要彩礼,而且是指女方家长为图钱财强卖女儿。地主阶级抢亲、霸女的罪行,更是馨竹难书。指腹为婚、娃娃亲、童养媳等封建婚姻制度,使许多女子沦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禁止童养媳、禁止买卖婚姻。但50、60年代中,买卖婚姻时有发生,农村自由恋爱者亦有女方向男方索要财物的。70年代后期,买卖婚姻的价格亦水涨船高。女方索要“四大件”:即一蹬蹬(自行车)、二转转(缝纫机)、三听听(收音机)、四看看(手表)。进入80年代,人民生活迅速提高,“旧四件”之外又加上的“新四件”(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组合音响、双桶洗衣机)。各级人民政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买卖婚姻之风至今未泯。
六、换亲转亲
换亲即双方各把自己的姑娘嫁给对方的儿子。多系双方男子因生活困难或长相欠佳,解决婚姻问题无望。这种婚姻纯属高压之下的包办。虽为数不多,却给双方姑娘造成婚姻悲剧。
丈夫死后,女方改嫁给丈夫的哥哥或弟弟为转亲。此举多在公婆要挟之下造成。一怕女人改嫁后带走孩子,使死者“绝后”,二为节省花销。这种做法严重地限制了妇女的婚姻自主权。
七、缠足
封建社会,汉族女人必须裹小脚,女孩从七八岁始,且越小越好,人称“三寸金莲”。民国以后,提倡放足,妇女裹脚之风衰退,新中国成立后杜绝。今小脚女小尚存,多为70岁以上老人。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