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丧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212
颗粒名称: 二、丧葬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1
页码: 6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礼仪习俗中的丧葬习俗。
关键词: 邢台县 礼仪习俗 丧葬

内容

人死后,孝男孝女为其沐浴。穿寿衣、戴寿帽、着鞋袜、塞噙口钱、盖脸纸、卧草铺,以麻绳缠足,袖筒内装芝麻饼、麸皮。由家族中有声望者做祥奉,主管丧事。丧期一般分三、五、七、九日,多为三日或五日。定丧期后,即向亲友“报丧”,尤须先请“人主”(指女死者的父母、兄弟,男死者的岳父母、内弟等)到家,由祥奉向其陈述丧葬安排,经同意方实行。而后,于大门扇贴白纸,门口插“吊幡为孝眷做孝衣、孝帽、孝鞋。请阴阳先生、搭灵棚,富贵人家还要做香幡、纸幡、童男、童女、金山、银山、金斗、银斗、金桥、银桥、引魂马、灵楼等,并请乐班、戏班,请僧道念经(称“僧道对坛”)。棺材一般都要粉画,棺头、棺壁、棺后分别画有各色图案,棺前画”五蝠捧寿”,棺后画莲花。坟坑位置由阴阳先生测定。人死当日,子女们到土地庙诵经忏悔,名曰“报庙”,直至葬礼前一天,早、午、晚各一次,到土地庙压纸。
  葬礼前一日夜深人静时,孝眷携纸裸、酒浆,由孝子抱“引魂马”,点谷草火把到村外十字路口“送魂”,祈祷死者“骑马归天”。
  死人须于农历单日入殓。殓前掏出“噙口钱”。孝男孝女往棺内掷“垫背钱”,届时以铁锹顶房梁,由承重男抱头,抬尸入殓。
  出殡日晨,吹顿呐,鸣鞭炮,僧道设坛奏乐,将棺材置于灵棚内之高脚凳上(名曰“小起高”)。灵柩前设“神主”匣,供灵牌于内。上午,亲朋携带祭品到灵前上祭。祭品分干祭、湿祭,干祭指钱币、布料等,湿祭即馒头“供饷”。乡亲们也到灵前吊孝。
  在丧葬过程中,一切均须经“人主”同意。如儿辈忤逆不孝,“人主”可以斥骂,甚至拷打。
  时近中午,“人主”上供烧纸,再查看死者的穿戴,妥善后才允许钉棺盖起灵。
  起灵时,一人担酒浆及下葬用品走在前边,边走边撒纸钱。之后是抬灵楼的及抬金童、玉女、金山、银山一类随葬品的和吹鼓手。此时由一人抱来死者的枕头、铺草,在灵车前焚燃。灵车前是男孝眷,长子摔“孝盆”、执“孝棒”,其余人等执纸裸。灵车后为女孝眷,其女儿(或儿媳)紧拽棺材后尾。棺材入穴后,吹鼓手奏安葬曲。孝男、孝女男左女右,绕墓穴三周,孝子先填三锹土,填墓人方才埋土。
  回村前,“人主”为孝子、孝女、孝媳披挂素色布匹,俗称“挂孝”。至家中,孝子、孝女、孝媳依次下跪,以刀切供品,由乡邻抢食,名曰“抢富贵”,之后,孝子将老人灵牌供于上房,再跪谢“人主”、厨房、库房(临时掌管丧葬财务者),名为“谢祭”。之后,阴阳先生持烧红的犁铧,浇醋水于其上,沿门贴黄符、撒五谷,以“拉吉利,驱殃邪”。开罢“回灵席”,则葬礼完毕。
  上述仪式,均为富户人家所为。贫穷人家一切从简。本县另有不少丧葬积习,如老人健在,子或媳死亡,不能入坟;男人健在,女人早亡,不能入坟,只能暂柩另处。单身汉死后,则找一早亡未婚女子配骨,称为“阴婚”。
  葬礼后三日,孝男、孝女、孝媳于天亮前到坟地烧纸、添土、插孝棒,名为“复三”。自葬礼之日起,七天为一祭,称“一七”、“二七”、……直至“七七”。“百日”一祭,“周年”一祭,直到三周年,孝男、孝女、孝媳方能脱孝。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一些旧习,但近来大操大办之风又有回升。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